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116章

第116章

到这儿弹劾个什么鬼? 顾佐有些麻了,心中怒火冲天,不过不是对汉王殿下的,而是冲那监察御史袁淳的。 顾佐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愚蠢的蠢货? “小顾啊,怎么个意思?左都御史的位置坐稳了,现在开始飘了?” 听见汉王殿下的嘲讽斥责,顾喷子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 他明白汉王爷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太得意忘形! 如今都察院内部出现了袁淳这么个祸害,那就是他顾佐的失职! 顾大都御史一想到自己当初还拍着胸脯跟汉王爷保证,所有御史都是亲自经他考核约见过的,绝对没有问题,他一张嫩脸就臊得通红! 与此同时,他内心的怒火也在不断积聚! 袁淳,你个该死的狗东西! 不管你怀揣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受人指使也好,沽名卖直也罢,老子不废了,老子以后就不是顾喷子! 一想到这儿,顾佐冷脸向朱高煦行了一礼,转身就准备去“清理门户”。 然而朱高煦却没有惯着他,冷声喝道:“急什么?聂兴,去通知在京的文武百官,举行临时朝会!” 聂兴闻言一愣,随即桀桀怪笑着前去通传。 他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家王爷要做什么,但是他知道一点,当自家王爷露出这副表情时,绝对有人要倒霉了! 顾佐听到这话,当即面色大变。 “汉王殿下,这……没必要吧?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 “没必要?”朱高煦冷冷地看着他,轻笑道:“顾喷子,本王教你个乖,这人呐犯了错,那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挨打就得立正!” “你以为那袁淳故意把弹劾奏折上呈到这儿,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顾佐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 “讪君……王卖直!” “他不是想卖直嘛,本王今儿个让他卖个够!” …… 北伐大军,中军大帐。 朱棣正举着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站在营墙上面,饶有兴致地观望着柳升打鸟。 鸟铳鸟铳,顾名思义一回,那也得能打落鸟才对啊! 冬天虽然一片萧条,但还是有着不少麻雀乌鸦出没,此刻正好成了神机营练枪的绝佳目标。 只听得砰的一声枪响,朱棣视线中的麻雀应声落地,死得不能再死了。 瞧见这鸟铳的威力,永乐大帝都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老二这家伙真牛逼啊,发明出了这等沙场利器。 就是不知道这小子哪儿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不会发明这鸟铳,是为了方便打鸟吧? 想着,朱棣举下了千里镜,放在手里爱不释手地摩挲着。 这千里镜据说是皇家制造局制造出的精品,价值千金,所以耗时多年才产出了这么一副。 朱棣虽然知道工匠乃是强国之本,但那不过是嘴上说说罢了,他从未真正将工匠放在心上。 直到永乐帝亲自感受到了这千里镜的神奇之后,他才一举扭转了自己先前那可笑的想法。 这千里镜就如同其名一样,可以让人跟长了千里眼一样,随时观察方圆百里内的任何东西,简直神奇到了极点! 千里镜,名副其实! 而且作为常年行军打仗的战争狂人,朱棣自然意识到了这千里镜恐怖的战争潜力! 两军交战,情报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千里镜不但比人眼看得更远,而且看得更加清楚! 只需要派出少量的斥候,装备上这千里镜,就能够侦查大片的范围! 这让斥候对情报的侦查能力大大提升,完全可以让己军及时获悉敌军动向,从而掌握主动权! 一想到这儿,朱棣内心就是一片火热。 如果能将这东西普及到军中,那大明王师就等于多长了一双千里眼,与蛮夷交战想输都难。 只是可惜,这玩意儿造价太昂贵了啊,核心镜片用的是十分纯净且光滑的琉璃! 琉璃这东西本来就贵,而且制造这千里镜的琉璃纯净得令人迷醉,一看就是最顶级上等的琉璃。 这样的东西,本就稀少,能得一副,已经算是邀天之幸了。 一想到这儿,朱棣也忍不住叹了口气,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千里镜。 柳瞎子的狂笑声传来,永乐帝又忍不住举起千里镜查看,只是下一刻他立马变了脸色。 映入眼帘的,除了近处柳升这些大笑不止的蠢货,远处还有一队铁骑驰来! 那是……壑儿回来了! 第234章 老朱家的好圣孙! 中军大帐。 朱棣坐在龙椅上面,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瞻壑这孩子,总算是平安无恙地回来了! 就是不知道,他这一去,究竟吃了多少苦头。 很快外面响起了欢呼雀跃之声,紧接着薛禄大步走了进来。 “皇上,汉王世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了瓦剌军的情报!” 朱棣面无表情地看着手中奏疏,淡淡地点了点头。 “唔……让他进来吧!” 永乐帝表面上稳如老狗,实则心中早就欣喜不已。 只不过他是大明天子,不能轻易间在臣子面前展露自身情绪,得保持天子威严。 然而当等到朱瞻壑走进大帐后,永乐帝却是坐不住了,神情有些动容。 只见这孩子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满脸疲惫之色,原本清秀的面容上还多出了一道伤疤。 “末将朱瞻壑,参见皇上!” “我等深入草原六百余里,一路追踪到了饮马河,终于发现了瓦剌斥候,与之遭遇并全歼之!” “据我等推测,瓦剌主力大军,此刻正在饮马河牧场驻牧!” 话音一落,薛禄命人将瓦剌斥候的人头带了进来,证明朱瞻壑所言非虚。 朱棣常年行军打仗,什么血腥场面没有见过,并未被这些狰狞头颅给吓住。 “好,你们做的不错,当记大功!” 听到这话,朱瞻壑含笑点头,不枉他们走这一遭。 军功是将士最好的证明,而且也是升迁得赏的依据! 有了这笔军功,李军这些阵亡的英烈遗孀,日子也会好过些了。 柳升陈懋等人看着朱瞻壑,眼中露出了欣慰之色。 汉王世子表现得越出彩,他们就越是高兴。 毕竟汉王爷如今监国理政,夺嫡势头正猛,并非没有入主东宫的希望! 倒是胡广金幼孜等人脸色微变,感受到了来自汉王世子的威胁。 汉王本就颇受皇上偏爱,受伤一次后更是如同开了窍一样,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国策,顺利赢得皇上青睐,受命监国理政。 这本就让他们这些支持太子爷的人感到不安,现在这汉王世子又故意在皇上面前表现,父子二人配合之下,只怕皇上真会动易储的心思啊! 朱瞻基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这位堂弟,为他能够平安归来感到高兴。 只是他也很是烦恼,堂弟表现得出彩立下了大功,自己却受制于太孙殿下的身份,只能整日无所事事地随军做个看客,这让他很不甘心! 这场暗中的较量,堂弟朱瞻壑已经领先了一步! “行了,朕有些乏了,瞻壑留下陪朕说说话。”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胡广金幼孜面色再变,柳升陈懋等大将却是狂喜。 不论他们如何去想,还是老老实实地离开了中军大帐。 朱瞻基面无表情地走了出去,只是路过朱瞻壑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待他们全都离开后,朱棣这才起身上前,亲手将朱瞻壑给扶了起来。 “好孩子,你受苦了啊!” 朱棣看着那道狰狞伤疤,忍不住叹气道。 所谓爱屋及乌,因为老二的优异表现,朱棣对这个嫡孙也多了几分关注。 不得不承认,这孩子不愧是老朱家的种,虽然平时木讷了点,但大事上面绝不含糊,还多了一股子的果敢与狠劲,这是瞻基那孩子所不具备的。 听到他这话,朱瞻壑眼睛瞬间红了,嗫嚅开口道:“皇上,臣没事儿……” “叫爷爷!”朱棣瞪眼,伸手轻抚着那道伤疤,“天杀的瓦剌人,真是该死!” 他何尝看不出来,这分明是一道箭痕,而且是插着面门过去的! 要不是这孩子命大,只怕已经折在瓦剌人手中了。 “好孩子,下次切莫再这样了,你爷爷我还活着呢,你爹还活着呢,哪里需要你们这些小辈拿命去拼……” 听到这些关切话语,朱瞻壑的眼泪顿时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爷爷,我真没事儿。”朱瞻壑笑着宽慰道,随即陡然跪倒在地。 朱棣见状一愣,正准备上前扶他起来。 “你这孩子,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 “爷爷,孙臣求您一件事儿,把我的军功赏赐记给李军!” 朱棣闻言愣在了原地,这李军又是谁? 眼见他满脸茫然,朱瞻壑将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爷爷,孙臣要那些军功也是无用,倒是那些为我大明壮烈牺牲的将士,他们的家属遗孀失去了顶梁柱,仅靠朝廷的那点抚恤,以后的日子肯定难过得紧……”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一怔,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这孩子,真像老二啊! 老二那混账也是如此,心中一直惦记着百姓子民,并且不是像那些文人士大夫一样挂在嘴边,而是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 这孩子又何尝不是,宁愿把自己的军功赏赐让给阵亡英烈,以此补贴他们的家属遗孀。 懂事得让人心疼! 不过懂事归懂事,该骂还得骂! “混账小子,朝廷一向优待英烈遗孀,需要你那点军功赏赐吗?” “军功赏赐是朝廷给你的,是朕给你的,你若不要那朕……” 朱瞻壑闻言一愣,顿时急眼了。 “咳咳,皇爷爷给的东西,孙臣自然领着,哪敢不要啊?” “哈哈哈……混小子,滚吧!” 朱棣佯怒地踹了他一脚,后者立马顺势离开了大帐。 看着这孩子的背影,朱棣陷入了沉思。 又是一个好圣孙啊! 大帐之外。 朱瞻壑刚走出来,便见到朱瞻基正等着自己。 “一起走走?”朱瞻基笑着发出了邀请。 朱瞻壑点了点头,“好”。 兄弟二人走到营墙外面,望着白蒙蒙的冰天雪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不知过了多久,朱瞻壑突然笑着开口道:“堂兄,这一回,是我赢了!” “嗯,是你暂时领先。”朱瞻基倒也没有否认,目光深邃地望着饮马河方向。 “我如果不是受制于这个太孙身份,肯定会做的比你更加出彩,带着王师杀过饮马河,奇袭瓦剌大军,将他们杀得丢盔弃甲!”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瞻基浑身散发出惊人的战意,恨不得立刻扬鞭策马就此杀过去。 怎奈何他是大明太孙,这个身份带给了他尊贵与骄傲,但是也同样限制着他,不让他“恣意妄为”!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汉王世子可以率斥候前去打探情报,但是他这个太孙殿下却不能! 想着,朱瞻基就无奈地叹了口气。 “堂兄,打服了瓦剌人,北疆真能太平吗?” “无所谓。”朱瞻基耸了耸肩,轻笑道:“来一个打一个就是了,就算爷爷二叔都不在了,不是还有你我二人吗?” “打出一个煌煌盛世,打出一个万世太平!” 第235章 接着卖啊!你不是喜欢卖吗? 乾清宫,偏殿。 文武百官急匆匆地赶到,心中对汉王爷充满了怨念。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他娘的没事儿举行临时朝会! 你是屁事没有,我们大老远地还得赶过来! 当然,这些想法,也只能想想罢了。 没看到连身宽体胖的太子殿下,听说汉王举行临时朝会,都屁颠屁颠地赶了过来吗? 大胖胖春风满面地同百官打着招呼,显得精神十足。 时不时有官员来了一句,“太子殿下您又瘦了”,大胖胖一张胖脸笑得很是灿烂。 瘦了就是好啊,这人呐也充满了干劲! 不过大胖胖心中却是有些忧虑,因为最近老二搞些大动作,都不事先跟他通通气了。 上次老二带着百官观刑也就罢了,朱高炽是提前知道的,但他不敢去。 那等血腥暴力的炼狱场面,大胖胖害怕去了看了,反倒是给自己吓坏了。 要知道杨荣大学士去观刑,人还没动刑,他就被吓吐了,观刑完毕吐得胆汁都出来了,接连告病三日在家休养,这才总算是捡回来了半条命! 太子爷并不反对老二杀鸡儆猴威慑百官,但是你丫也不能这么血腥暴力,按着百官当猴子,当众把鸡给活剐了啊! 而且千刀万剐的,还是个死太监…… 一想到那恶心场面,大胖胖就觉得恶心坏了,加快了脚步走进大殿。 一见到自家老二,大胖胖立马低声问道:“老二呐,这是干嘛呀?怎么突然举办临时朝会?出了什么事儿了?”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扭头看着他,轻笑道:“有个不怕死的蠢货,上奏弹劾本王,准备给他自己刷刷贤名!” “嗯?沽名卖直?”大胖胖一愣,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所谓“卖直”,就是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这是文人士大夫为了猎取正直贤名惯用的伎俩! 比如在这大明朝,他们老朱家是江山的主人,那些个言官谏臣就喜欢盯着他们不放,时不时上奏弹劾你一下,批评你的过失,以此彰显自己的刚正不阿与不畏强权,博取一个美名贤名。 自家老头子被弹劾过,他这个太子爷也被弹劾过,大不了不鸟那些家伙就是了呗。 “老二啊,多大点事儿,这么小题大做干什么?” “咋滴你还想对弹劾你的言官谏臣下手?这会堵塞言路、自毁江山啊!” 大胖胖苦口婆心地低声劝道,要不是害怕堵塞言路,被那些史官书写成一个不进谏言的昏庸之君,老头子只怕早把那些跟他叽叽歪歪的言官谏臣给流放了。 什么东西! 听到这话,朱高煦笑着反问道:“老头子是皇帝,你是太子爷,所以遇到有文人士大夫故意找你们茬沽名卖直,你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承认自己错误。” “但是我不一样啊,老子是汉王朱高煦,老子要什么贤名?就算宰了他,问题也不大!” 大胖胖:“???” 啥? 啥意思? 我不是劝你的吗? 你丫咋还开始急眼了啊? 大胖胖还想开口,文武百官已经尽数到达,只能暂时结束了兄弟间的低声交流。 朱高煦见人都到齐了,顿时给聂兴使了个眼神。 后者怪笑一声,取出袁淳那封弹劾奏章,直接高声念了起来。 文武百官听清内容后,顿时吓得面如血色。 我尼玛啊! 这是哪个不怕死的啊? 他竟然敢当众弹劾汉王朱高煦! 而且你丫能不能专业一点啊,弹劾汉王爷折子送去北平啊,你往这儿送什么? 这不是打着灯笼进厕所——找死吗? 夏元吉与金忠脸色微变,神情有些凝重。 他们想得更多,一眼就看穿了此人的小把戏。 此人故意将弹劾奏章上呈汉王,明显打得是沽名卖直的主意。 至于他说的那些理由,不过都是些牵强附会的托词借口罢了。 沽名卖直,这是不少官员常用的伎俩。 但是你好歹也分清楚时候,分清楚对象啊! 皇上是天子,太子爷又是储君,为了自身的名誉,他们不敢对你怎么样。 但是这位汉王殿下呢? 原本就对程朱文人充满了敌视,恨不得抓住机会全给你砍喽! 现在你还敢卖直卖到他身上,你猜他会不会扒了你的皮? 聂兴一顿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地念完,随即点出了袁淳的名字。 文武百官的视线,瞬间聚集在此人身上。 夏元吉注意到了此人年龄,暗自叹了口气。 果真是个年轻小辈,不知轻重啊! 这袁淳目测年纪不过四十,还是刚刚进的都察院任监察御史。 可能这个小年轻,以为到了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先照例弹劾一下管事的,彰显一下自身的刚正不阿。 袁淳直视着百官目光,大义凛然地走了出来,不卑不亢地行礼道:“太子殿下,汉王,这奏章正是下臣所上。” 朱高煦冷眼瞧着这厮大义凛然的模样,心中就觉得恶心不已。 “唔……袁卖直,你弹劾本王,是因为皇甫云和出任大明钱庄第一任经理,对吧?” “你说他是本王心腹,本王让他做钱庄经理,就是不安好心,通过钱庄攫取民利搜刮民财?” 袁淳神情一肃,脸色一正,朗声道:“敢问汉王殿下,那皇甫云和是什么身份?可有功名在身?” “大明钱庄乃是我大明朝的百年国策,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岂可任由您胡乱安插心腹……” “行了,闭嘴吧你!”朱高煦没好气地摆了摆手,随即扭头看向顾佐,“顾喷子,教育一下你的下属。” 这混账就是一个沽名卖直之辈,理由托词还是如此的牵强,朱高煦完全没了跟他对喷的兴致。 汉王爷不想喷,顾喷子却是巴不得喷死这个蠢货。 刹那间大明第一喷子火力全开,直接喷得袁淳面色苍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 首先,顾佐是他的顶头上司,他袁淳再怎么蠢,也不敢跟他对喷。 其次,大明钱庄内设有都察院的巡视督导组,至少目前不可能会出现贪腐的情况。 所以袁淳这弹劾完全就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无理取闹,无事生非…… 他的托词借口,根本就站不住脚。 等顾佐将他教育得差不多了,朱高煦这才笑问道:“袁卖直,你读了一辈子的儒家圣言程朱经典,他们都是教你如何讪君卖直、沽名钓誉的吗?” 袁淳慌了,但他心中还有底气,急忙高声道:“汉王,风闻奏事乃是言官谏臣的特权,更是高皇帝的祖训……” “别跟本王提祖训二字,否则本王不介意把你剥皮实草!”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袁淳惶恐。 监国汉王爷,又发飙了! “你袁淳以为,上奏弹劾本王,猎取一个刚正贤名,本王即便不爽,也会害怕堵塞言路,所以不敢惩处你对吧?” “汉王殿下……下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高煦看着惶恐惊惧的袁淳,顿时轻笑道:“言官谏臣可以风闻奏事,那的确没错,不过这也给了你们这些狗东西讪君卖直的机会,所以你们一个个巴巴得跑来恶心人!” “算了,你也是言官谏臣,本王不能开因言活罪的先河,你自个儿交辞呈吧!” 袁淳闻言一怔,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既然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那他唯有舍弃官位不要,今儿个也要卖出去。 “太子爷,汉王殿下如此肆意妄为,只手遮天,难道您就不……” “革除袁淳官职功名,贬为庶民,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汉王爷轻飘飘一句话,却是将袁淳吓得瘫软在地上,再无半分先前那大义凛然的刚正模样。 “汉王爷,下臣知错了,汉王殿下,求王爷开恩呐……” 袁淳慌了,没了功名,他与农户无异! 而且三代不得参加科考,这几乎断了他全家人翻身的希望啊! “接着卖啊!你不是喜欢卖吗?本王让你今儿卖个够!” 第236章 革除功名?绝不能开此先例! 偏殿里面,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都被汉王爷给吓住了,看向袁淳的目光中带着些许怜悯。 其实吧,这文人士大夫做不做官,其实并不大。 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不在于正式踏入仕途,而是获得了功名! 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几载,有了功名之后,就成了士林中人。 而且还有不少自诩为高洁雅士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后,也没有出仕为官,反倒是在家中悠然山林,过着神仙般的快活日子! 所以,对读书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功名! 毕竟功名在身,读书人的身份地位就完全不同了,可以享受朝廷提供的种种特权。 可是现在,这袁淳竟然直接被剥夺了功名,那他这辈子可真就完了。 不过要怪也只能怪这厮犯贱,将汉王朱高煦想得太简单了。 你以为沽名卖直不成,被汉王剥夺监察御史一职,自己临走前撂下几句狠话,反倒是助长了你袁淳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贤名? 你看汉王爷整不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鉴昭行   取向狙击   [快穿]那些女配们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致重峦(高干)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