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蛮横霸道。 但是土地农桑乃是王朝根基命脉,就算你想阻止士绅兼并土地,那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天下官员集体抵制,你连政令都出不了朝堂,拿什么制止兼并? 朝堂是皇帝的一言堂,但出了朝堂之后,那可不一定啊! 老夏头正想着,杨荣杨溥等人走了过来,脸色有些难看。 “夏大人,我等听闻您昨日去了汉王府,可有什么收获?” 几人满怀希冀地看着夏元吉,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 毕竟夏元吉资历太老,乃是历经三朝的元老,连杨荣都曾得过他的举荐,众人自然不敢在他面前托大。 然而老夏头心情本就不好,正思索间被人惊扰,那心情更是不好了。 “老夫也不知道汉王意欲何为,但是老夫可以告诉你们一句,要出大事了!” 话音一落,夏元吉便闭口不言,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 杨荣等人见了一脸懵逼,不知道究竟要发生什么事情。 很快午门大开,百官当即噤声,列队入朝。 等他们来到乾清宫正殿,却见汉王爷与太子爷正一左一右地坐在龙椅两侧,只是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瞧见这一幕,不少朝臣心中一凛,生出了不妙之感。 太子与汉王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了啊! 这私底下就开始争吵了,等会朝堂之上,他们的党羽还不知道吵成什么样呢! “都来了,那就开始吧,繁文缛节就去掉了。” 朱高煦一手托着下巴,环顾群臣,冷声开口道:“第一件事,宣布一项人事任命!” 人事任命? 听到这话,群臣下意识地看向了吏部尚书蹇义。 蹇义:“???” 你娘咧! 看我做什么? 他汉王任命官员,跟我吏部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你们真以为,监国汉王爷任命官员,会走我吏部的正常流程? “通政使虞谦何在?” 话音一落,百官侧目。 通政使虞谦心头大惊,着急忙慌地出列行礼。 “下臣通政使虞谦……” “行了,你以后就不是通政使了!”朱高煦摆了摆手,打住了他继续废话。 “经锦衣卫查证,原通政使虞谦自永乐六年上任以来,贪腐受贿金额高达十一万两,今革其官职贬为庶民,随同杨士奇等发配南洋教化蛮夷!”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满头白发的虞谦一下子瘫软在地上,哆哆嗦嗦地开口道:“汉王……臣冤枉啊……殿下怎可凭空污人清白?” “诶,你说对了,本王就喜欢污人清白!” “你自己做的那些勾当,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毫无痕迹?” 眼见汉王爷冷笑连连,不为所动,虞谦只能转头看向了面无表情的大胖胖。 “太子爷,臣冤枉啊,汉王这是党同伐异铲除异己啊太子爷……” 朱高炽听见这话,脸色陡然变得铁青。 方才群臣还没进来的时候,兄弟二人就已经通过了气,朱高煦告诉大胖胖自己准备开了虞谦。 然而大胖胖却念及虞谦是三朝元老,加之此人的确做出了不少功绩,而且已经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的模样谁看了都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大胖胖与朱高煦就此一事爆发了争吵,脸色都不太好看。 然而大胖胖没有想到的是,虞谦这混账东西都到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有脸当众喊冤! 他甚至还敢为了给自己开脱,污蔑自家老二是在党同伐异铲除异己,试图挑起汉王党与太子党之争!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无耻之尤! 虞谦见太子爷满脸铁青,误以为自己有救了,当即朗声高喝道:“太子殿下,老夫一向清廉自守,从未贪腐受贿,汉王如此血口喷人,分明是想栽赃陷害,攫取大权!” “哦?”朱高煦笑了,他意味深长地调侃道:“可是锦衣卫的确查到了证据,虞大人又准备如何解释呢?” 证据? 锦衣卫! 虞谦心头剧震,但事已至此,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刚到底。 “太子殿下,朝野上下谁人不知,锦衣卫如今成了汉王的私军……” 话音未落,太子暴怒。 “混账东西,虞谦你真想找死吗?” 锦衣卫,那是天子私军! 虞谦这话分明别有用心,一旦落入皇上耳中,老二不死也要脱层皮! 一想到这儿,朱高炽从屁股底下取出一堆罪证,直接用力砸到了虞谦脸上! “虞谦,你自个儿看看,这就是你所谓的‘清廉自守’?” “不!这不是真的!这是锦衣卫栽赃陷害……” 虞谦扫了一眼,顿时大惊失色。 死到临头了,他仍在狡辩。 大胖胖再次亲眼目睹了文人的无耻,冷笑道:“谁告诉你,这是锦衣卫找到的罪证?” 虞谦愕然,下一秒只见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施施然地走了出来。 “虞大人,这是我都察院的成果,您可不能平白抹杀啊……” 都察院! 这群该死的东西! 虞谦暴怒至极,指着顾佐怒骂道:“你这庶子,你将来的下场绝对比老夫还惨……” “虞大人说笑了,再惨也比不过您远去南洋啊!” “庶子!庶子!” 眼见二人对喷了起来,朱高煦顿时喝道:“虞谦,你还何话说?” “本王原本怜悯你是三朝元老,又年龄较大,所以免去了你的牢狱之灾,没想到你这狗东西还反咬一口!” 铁证如山,罪证摆在眼前,虞谦即便再如何不甘心,也只有低头认罪。 “汉王殿下,老臣……一时糊涂……” “行了,收拾收拾去南洋吧,本王懒得跟你计较。” 见此情形,百官都是心有戚戚。 一位正三品的朝堂重臣,就这样被流放了。 金忠与虞谦是好友,见他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忍不住出言道:“汉王殿下,虞谦已经年迈体衰,南洋又远在千里之外,他这一去只怕会死在路上,恳求汉王念在他是三朝老臣的份儿上……” “唔……这有点难办啊,那这样吧,虞谦举族迁去南洋旧港,让他家人照顾好他!” 金忠:“???” 我尼玛! 我是这个意思吗我? 你咋还得寸进尺发配人全族啊? 虞谦:“???” 啥? 举族发配? 不应该是让我留下来吗? “汉王殿下,老臣知错了,恳求殿下宽宏大量……” “叉出去!” 第203章-第204章 大殿之内,气氛诡异。 百官垂头低眉,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因为就在刚刚,汉王朱高煦突然发难,将通政使虞谦革去官职,举族发配南洋旧港! 一位正三品的朝廷巨头,还是可以随时觐见皇上的那种,就这样被汉王轻飘飘一句话,发配去了海外蛮夷之地! 不少朝臣心怀惴惴,充满了惊惧惶恐。 汉王朱高煦,太过嚣张跋扈了啊! 然而正当他们这般想着,只听得汉王殿下继续开口道:“顾佐,既然已经开口了,那就把事情办了吧!” 百官:“???” 事情? 什么事情? 你还想做什么? 顾佐应声领命,在群臣惊怒交加的注视之下,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本。 摊开小本本,顾佐冷眼直视群臣,拉开了属于他都察院的辉煌时刻。 见此情形,夏元吉眉头紧皱,杨荣等人面色大变,不少朝臣更是略显慌乱。 顾佐这个竖子,这是准备打响新春开年的反腐第一仗啊! “官刑科给事中丁珏何在?” 丁珏? 听到这个名字,群臣都露出了惊诧之色,不少人更是带着一丝喜意。 至于丁珏本人,听到顾佐念出自己的名字,脸色霎时间惨白如纸。 在群臣或鄙夷或快意的注视下,丁珏不得不硬着头皮走了出来,哆哆嗦嗦地回答道:“下臣刑科给事中丁珏……” 顾佐只是冷冷地瞟了他一眼,随即喝道:“经查,刑科给事中丁珏,本是山阳人,永乐四年里社赛神,丁珏以“聚众谋不轨”诬陷上告,致使当地枉死百姓数十人……”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欢呼。 朱高煦冷眼看着这个丁珏,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所谓“赛神”,指的是一种民间百姓崇拜神祇的活动仪式,活动方式很多,有赛大猪、赛大鹅等,各家各户的猪鹅宰杀后,摆在一块集中设祭,让神明评比,看哪一家的大。 其实这拜赛神也是民间祈求平安的一种方式,比如大旱之时百姓祭拜赛神祈雨,又如开春时拜赛神,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得到赛神保佑。 说白了,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封建迷信,带有美好的祈愿。 但是丁珏这个狗东西却趁着当时吏治败坏奸佞横行,趁机诬陷上告百姓赛神是聚众谋反,导致当地数十名百姓枉死,他却因告发有功被朝廷超擢为刑科给事中,可谓是一步登天! 而且这个卑鄙小人步入朝堂之后,体验到了检举揭发打小报告的快感,时刻盯着朝堂百官,一有小过就立马上报,成了臭名昭著的酷吏小人! 这也难怪,当群臣见到第一个遭殃的人是丁珏时,会险些乐出声儿来。 “丁珏以诬陷上告得官,居官七年贪黩无数,不顾廉耻,不知忠义……今将其打入诏狱,抄家流放!” 话音一落,丁珏直接吓得瘫软在地,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冤枉。 “叉出去!” 聂兴等锦衣卫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听到汉王爷这三个字,直接动手拿人。 群臣见状更是心中凛然,惶恐不安占据了心田。 这顾佐真是个竖子,直接第一刀对准自己人下手! 六科给事中可是被汉王强行划给了都察院,所以丁珏怎么说都是他顾佐的人! 这个竖子,首先那自己人开刀,这是明明白白地在告诉他们,今儿我都察院有大动作啊! 伴随着一阵凄厉惨叫,丁珏被锦衣卫强行叉出了大殿。 “聂兴,让他闭嘴!” 闻听此言,聂兴当即揪住丁珏耳语道:“你再哔哔赖赖,本座现在就叉死你!” 丁珏怂了,老老实实地闭上了狗嘴。 顾佐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翻着小本本,继续高喝道:“礼部郎中李至刚何在?” 随着他声音落下,又有一人吓得瘫软在地,连路都走不动了。 “经查,礼部郎中李至刚媚上欺下,蛊惑圣听,专务奉承献媚……今罢官去职贬为庶民,举族流放南洋旧港!” 李至刚听到这话,顿时泪流满面。 完了! 全家都完了! 我成第二个“虞谦”了! 想着,李至刚突然跪地疯狂叩头,声嘶力竭地哭喊道:“汉王殿下,千错万错都是下臣的错,请殿下放过下臣的族人啊!” 举族流放南洋旧港! 那就意味着他李家彻底完了! 族内子弟不能参加科考,他们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要知道华亭李氏可是书香门第之家,如果真因为他李至刚的原因,举族流放南洋旧港,那他将会成为李氏的罪人,甚至被逐出族谱! “汉王爷,下臣真的知错了,求王爷开恩,求王爷开恩啊……” 李至刚的哭喊仍在继续,百官听了也是心有戚戚。 同朝为臣,虽然现在遭殃的是李至刚,但保不准下一个就是他们。 眼瞅着这李至刚的惨状,不少人朝臣心中都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 朱高煦见状扫了一眼大胖胖,后者立马会意,出言安抚道:“汉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孤教你吗?” 群臣闻言大喜过望,心中顿时有了些底气。 对啊,太子爷尚在,岂容你汉王一手遮天? 太子爱我! 朱高煦见状心中一阵嗤笑,故作愠怒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这样吧,举族流放不变,但流放南洋者可经旧港布政使荐举为官。” 旧港布政使? 荐举为官? “汉王,旧港布政使是何人?” “哈……杨士奇啊!” 听到这话,群臣心中都暗自松了口气。 李至刚绝望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希望。 只要经过杨士奇荐举,他们还有重返朝堂的希望! 更何况这杨士奇,可是铁杆太子党啊! 想着,不少朝臣都动了心思,准备下朝之后立马去拜会这位“炙手可热”的布政使大人。 趁着他还没走,得先去留下个好印象。 指不定哪天就被汉王爷揪住了把柄,一脚踹到南洋去了,到时候那还得仰仗杨士奇。 怀揣着这般想法的朝臣不在少数,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屁股底下干不干净,他们心中最清楚! 李至刚被叉了出去,顾佐继续“死亡点名”。 凡是被他点出的官员朝臣,几乎没有敢于狡辩的,除了少数头铁之人,直接被打入了诏狱。 大家也看明白了,被顾佐这个竖子点名,轻者罢官去职贬去南洋布政,重者罢官去职举族流放南洋! 但是在罪证确凿的情况下,你要是敢哔哔赖赖试图狡辩,那对不起,打入诏狱,抄家再流放! 夏元吉始终冷眼旁观着一切,倒是真让他发现了不少蹊跷的地方。 顾佐选择动手的官员,都是正四品以下的低阶官员,并未对朝堂重臣下手。 而且凡是被贬去南洋旧港之人,全都是出身书香门第之家,落了个举族流放的下场! 汉王这是……在给杨士奇送人啊! 朱高煦老神在在地冷眼旁观,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哈士奇啊哈士奇,你个连人都找不齐的废物,本王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七十五位官员落马! 仅有十一人被打入诏狱,都是身上背着人命之流。 其余六十四人,均被罢官去职流放南洋! 并且这里面,有四十余人是举族流放! 原本偌大一个朝堂,此刻竟凭空多出了几分空旷之感。 当然,这七十五人并非都是朝臣,大部分是在京官员,少部分是地方官员。 然而无论如何,他们可都是功名在身的朝廷命官啊! 而且眼尖的老夏头注意到了,那举族流放的四十余人,都是出身书香门第之家! 这一举族流放,意味着这些官宦家族,全都得迁徙到南洋旧港! 汉王这招,不但阴损,而且毒辣! 首先是这些官宦家族分散各地,强制他们迁徙南洋,算是暂缓了当地土地兼并的恶劣情况,并且起到了杀鸡儆猴的震慑效果。 其次都察院顾佐于开年第一次朝会上悍然出手,严惩大明朝里的贪官污吏,也可对百官形成震慑,让他们不敢再如以前那般肆无忌惮! 而且这些官宦家族大都是书香门第之家,族内子弟可不是什么黔首愚民,只要培养得好,很快就能上任旧港政务,这无异于是送给了杨士奇一大批人才! 汉王啊汉王,你还真是用心良苦! 夏元吉暗自叹了口气,他已经隐约猜到了,汉王会如何兼并田地的士绅! 你不是喜欢兼并吗? 那好啊,将你发配出去,流放到那些蛮夷之地,去兼并吧! 能兼并多少算多少,朝廷不但不会怪罪你,甚至还可以给你颁奖! 这种阴损手段,也只有这位汉王爷才做得出来! 相比于头脑清醒的夏元吉,其他朝臣已经是被吓得战战兢兢,就连杨荣等朝堂巨头都不敢吭声。 天知道这汉王会不会突然犯浑,让顾佐直接办了他们! 朱高煦瞧见他们这副模样,觉得好笑无比。 “行了,反腐工作今儿个就先到此为止。” “本王也不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但是方才这些蛀虫实在是贪得太多了,不处理不足以平息民愤!” “尔等要引以为戒,反贪新法已经落实,锦衣卫和都察院都会盯着你们,切莫再有什么侥幸心理。” 听见这话,群臣心中陡然长舒了一口气,急忙连连点头。 “还有一事,上次提到倭国主动请求我大明派遣使臣,调停他们国内幕府与天皇的矛盾。” “也是赶了巧了,刚刚收到密报,琉球国南山国内发生了叛乱,国王汪应祖的长兄达勃期,见到自己的弟弟成为国王,享受荣华富贵,心中十分不满,所以发动了叛乱,杀害了汪应祖,如今已自立为王。”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那什么达勃期,他怎么敢的啊? 琉球国可是大明朝的藩属国啊,朝贡始终不绝! 洪武五年正月,高皇帝遣行人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此为大明第一次遣使琉球。 同年十二月,琉球中山国国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杨载入朝,贡献方物。 到了洪武六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南山王承察度也相继向大明进贡。 至此,琉球北山、中山、南山三国开始向大明朝贡,使用大明年号,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的藩属国。 也就是说,大明是琉球三国的宗主国,有权敕封任命琉球三国的国王! 而南山国王汪应祖,可是当今天子亲自册封的南山国王! 那达勃期竟然敢造反谋逆,杀害了汪应祖,这可是在挑衅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践踏大明天子的威严啊!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尽皆出言谴责批判,但也仅此而已罢了。 朱高煦听得有些腻歪,希冀着有人在这个时候出声。 毕竟这琉球王国,就是日后被倭国掌控的琉球群岛,位于鸡笼山和倭国九州岛之间,蜿蜒近一千公里。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这种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自然要掌控在大明手中,而且它完全可以作为大明水师征伐倭国的前沿基地。 嗯,某地现在叫做“鸡笼山”,这回顺便让水师给打下来。 开疆拓土嘛,不寒碜! 正当此时,武官之首成国公朱勇突然出列,朗声高喝道:“太子殿下,汉王殿下,琉球三国乃是我大明朝的藩属国,南山国王汪应祖更是我大明天子亲自册封的南山国主!” “那达勃期倒行逆施,谋害国主,辱我大明,其罪当诛,臣请即刻发兵征讨达勃期,将其擒回大明治罪!” 好! 不愧是将门子弟! 朱高煦听那些文官哔哔赖赖了大半天,总算是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声音。 成国公朱勇,名将朱能之子,这小子现在才二十一岁,尚且处于学习阶段。 但历史记载中,他日后不久就会跟随朱老四挥师北伐,立下不小战功,等到仁宣上位后,又多次独立统军打败蒙古,算得上是将门虎子。 不过这小子唯一的毛病,就是生了一副勇将面孔,实则却是勇略不足,还礼敬士大夫,搞起了文人士大夫那些繁文缛节。 嗯,骨子里少了些血性,掺杂荣华富贵后,变了质了。 然而他最终的结局,却是与英国公张辅一样令人惋惜,随大明战神北征瓦剌,于鹞儿岭中伏战死,年仅五十九。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看向他的眼神,也顿时变得柔和了起来。 英国公与成国公这两家勋臣,可都是世代忠烈啊! “惟贞(朱勇字)这话,深得本王之心,诸位觉得如何?” 此话一出,群臣停止了议论,瞬间鸦雀无声。 他们此刻都有些懵逼,声讨归声讨,批判归批判,但是你一言不合就要打人家,这像什么话嘛? 杨荣轻咳了两声,硬着头皮开口道:“汉王殿下,我大明可没有出兵征讨藩属国的先例啊……” “没有吗?那安南怎么变成交趾的?还不是因为他国内大乱,朝廷前去帮忙平叛,平着平着陈朝王室就死光了,所以我们大明才多出了交趾一省嘛!” “这琉球也是一样的啊,国内逆臣作乱,我大明前去助他平叛,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这是我大明身为宗主国的责任和义务啊,而且与你们儒家思想无比契合……” 群臣:“???” 你娘咧! 你可真会吹牛逼啊! 前脚刚说了安南,后脚就扯到琉球! 你以为我们都是傻子,看不出你安得什么居心? 金忠突然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汉王殿下,这调停归调停,可不敢随意起兵戈啊!” “当年安南胡氏逆贼先是多次欺瞒哄骗,而后又袭击我大明天使,所以皇上震怒之下才决意出兵安南,助安南陈朝复国……” “哟,老金头,还活着?”朱高煦坏笑一声,贱贱开口问道。 金忠:“?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蔡姬传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