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分手后,捡到憨憨小女友 > 第146章

第146章

问出来揭开了。 原来朱父发现自家的勾当暴露后,心生退意,想携家口逃跑,朱露专门回到娘家,与父亲商议。 然而幕后之人怎么可能放心放他们离开,收到消息后,早早就定下了悄无声息灭门的计划。 那场引发所有人关注的大火,并非他们的本意,是朱霞的母亲在挣扎中点燃的。 她藏在小祠堂地下的证据,也被询问朱霞的查案之人敏锐察觉,暴露在阳光下,成为指向襄平府按察使的关键证据。 经此一事,真正的幕后人虽然侥幸藏身,但人手几乎损失殆尽。久经训练的死士和完善严备的组织,被摧毁后都不是能速成的。 朱露死亡的消息传来后,祝家敏锐察觉到不对劲,将二房众人关了起来。 二房长子先是大喊偏心,随着事情一点点揭露,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逐渐慌张起来。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朱家是干这个的!我只是、只是喜欢他们送我的人,要什么样的都有……”二房长子目光躲闪,痛哭流涕。 祝老太太握着拐杖,气得发抖,“当初你突然说自己对朱家长女一往情深,我们想你终于正经了些,便遂了你的意。” “结果你大婚后不见丝毫情谊,一房一房地抬妾室,在外面还养着外宅。我虽心中疑惑,可见朱露自己都十分支持,便没有多管。” “原来你娶的不是心上人,而是位老鸨,把长辈们全骗了进去!” 祝经诚扶住祝老太太,吩咐下人们带她回去休息。 “祖母别气坏了身体,这里交给我处理吧。” “好、好。”祝老太太吸了口气安顿他,“我和你祖父是一个意思,这样的孽畜我们祝家不能袒护,把他交给官府审问,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明白了。”祝经诚点头。 “祖母——祖母!我不去官府!求求您给知府递个帖子,知府会给我们祝家面子的!” “大哥、大哥!之前的事是我错了,您看在我是您亲弟弟的份上,看在大嫂肚子里孩子的份上,给孩子积福——” “我去你的吧!”一旁的祝经纬没忍住骂道,“我才是亲弟弟!你算哪门子的亲弟弟!给我大哥提鞋都不配!” 祝经诚拦着想冲上去暴揍二房长子一顿的祝经纬。 他居高临下看着痛哭流涕的二房长子,碾碎对方眼中的最后一丝侥幸。 “把你交给官府,把你做的脏事一一审出来,好好补偿受害之人,才是给我未出世的孩子积福。” …… 祝经诚让下人主动将二房长子和他的贴身仆役送去官衙,同时清点对方的姬妾与外宅,务必全部问出来历。 一项项事务安排下去,祝经诚走出屋子,看见了苏信白身边的点墨。 想到苏信白,祝经诚身上的气势瞬间消失。 “哥儿让我问问大公子今日回去用饭吗?” “当然回去。”祝经诚顿了顿,“我擦洗一下,换身干净衣裳就回去。” “让信白好好休息,外面的糟心事别告诉他。” 点墨连连点头,“哥儿每天又恶心又休息不好,哪敢让他知道。” 祝经诚皱眉,“我回头再去附近府县请几位大夫和厨子。” …… 朱家大火十日之后,秋华年收到了黄大娘和黄二娘的邀请。 “大娘要收朱霞做干女儿?”秋华年愣了一下,笑道,“这是好事,我一定备份厚礼到场。” 朱父干的事情,哪怕死亡也不能逃脱追责,被处以尸刑,流放三族,以告慰这些年被他害死之人的魂灵。 但司泾感念朱霞之母的遭遇和功劳,以小祠堂蒲团下埋藏的盒子中的那份满是缺字错字的和离书为凭,判了她与朱父和离。 被母亲想方设法赶出去逃过一劫的朱霞,随母和离,不再算做朱家人,不用流放。 朱霞与舒家和黄家姐妹住了许多时日,渐渐有了感情。 黄家姐妹没有亲生孩子,见朱霞孤苦无依,可怜她的遭遇,动了收干女儿的心思。 “官府的人要你改名字,朱这个姓确实不该继续叫了。我也不让你随我的姓,你母亲是位奇女子,你便随她姓魏吧。” 黄大娘拉着朱霞的手轻拍,“我是个粗人,没读过书,起不了好名字。你看是让我给你取,还是找位先生花些钱取?” 朱霞刚刚安葬了母亲,司泾为她请了“烈妇”的封赏,坟墓规格高出庶民,坟前的牌坊正在建造。 朱霞喉咙动了动,“您给我取吧,干娘。” 黄大娘其实已经想了几天几夜了,就是总觉得自己起的不好听,太俗了。 “那好,我想你大难脱险,必有后福,咱们讨个吉头,就叫魏福霞怎么样?” 朱霞轻轻念了两遍这个名字,回头看了眼母亲的坟墓。 “这个名字好听,就叫它了。” 过了几日,黄家姐妹摆了几桌席面,请了在府城的亲朋好友,正式把干女儿魏福霞介绍给大家。 魏福霞还在给生母守孝,没有上桌吃席。黄大娘专门给她做了好几道精致美味的素菜,让她别委屈自己。 魏福霞眼睛一酸,就要落下泪来。 “我的儿,今天是好日子,千万别哭,外头秋乡君已经来了,如棠去见客了,你也快过去玩吧。” 秋华年带着九九上门道喜,送了魏福霞一块在神前开过光的玉质平安扣,笔墨纸砚和书籍也送了一套。 魏福霞尴尬地看着九九,道了声歉。 九九叹气,拉着魏福霞的手晃了晃。 “我不怪你了。以后如棠来我家玩,你也要一起来,我带你们读书打秋千。” …… 拐子案轰轰烈烈调查了半个多月,掘地三尺,最终结案,一干十恶不赦的罪人全被拉去菜市口问斩。 舒华采的弟弟舒二牛也被判了斩刑,所幸没有累及家人。 舒华采的名字是逃来府城后,家道中落能识文断字的郑意晚帮他改的,他之前叫舒大牛,如棠知道父亲曾经的名字,忍了好久才没笑。 古人有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看砍头,砍的是十恶不赦的人的话,还会一起叫好。所以行刑的地方一般是闹市区。 拐子案一干罪犯在菜市口被处以斩刑时,黄大娘等人还问秋华年要不要去看热闹。 秋华年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有些抗拒。 杜云瑟直接帮他拒绝,“华年身体弱,还是不要受血腥冲撞为好。” 黄大娘点头,“是我考虑不周了,那我们就先走了。” 秋华年看向杜云瑟,杜云瑟替他拢起发丝。 “华哥儿不是酿了青梅酒嘛?取来与我共饮一杯吧。” 说是青梅酒,其实就是在清酒里泡了一些选好的青梅,发酵了几日,取一些其中的清香。 杜云瑟一直管着秋华年,不许他乱喝酒,今天破天荒要一起饮酒,秋华年立即把酒抱了出来。 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亭台楼阁笼罩在烟雾中,湿润的气息吸入肺部,叫人怅然。 秋华年取了一只大杯,一只小杯。 “你一杯,我一杯,我们不醉不归?” 杜云瑟看穿他以退为进,想多喝几口的心思,“那我就一杯便醉。” 秋华年嘟囔,“小气。” 杜云瑟轻笑着帮他斟好酒,轻轻碰杯。 “今日细雨祭冤魂,应当庆祝,便多喝两杯吧。” 秋华年抿了口酒,这酒其实与后世的果味酒精饮料差不多,对现在的他来说刚刚好。 虽然没有去菜市口凑那古怪的热闹,但官府早就把受刑之人的名字和罪证贴在了各处布告栏里,秋华年也看了。 他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名字——李故儿。 “自作孽,不可活啊。” …… 转眼间五月结尾,六月弹指而过,花圃里的花已经全谢了,天气由湿热转为干爽,城郊的田地也变成了喜人的金黄色。 元化二十二年辽州一地风调雨顺,无灾无乱。 在城里感觉不到,一出城门,所有人都会被丰收的热浪席卷。 秋华年的庄子上的棉花已经收了好几波,还有一部分秋桃等待成熟。收下的皮棉当场就用脱籽机处理过,变成雪白的净棉,一大包一大包堆满了庄子上的库房。 这一年秋华年证明了自己的棉花种植方法在别处依旧可行,农书在一步步修改下也趋近完善。 三十亩棉花丰收的消息传出去,原本还在观望的人陆续抱着不同的目的上门,其中甚至包括知府司泾,还有辽州都指挥使。 秋华年熟练地处理着这些帖子,心思却不全在棉花上。 时间到了七月,不只意味着庄稼的丰收,杜云瑟参加乡试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今年到底是不是一个彻底的“丰年”,全等乡试放榜那一日揭晓。 第91章 “辛苦啦,好好睡一觉吧,杜云瑟。” 乡试每隔三年举行一届, 有秀才功名且无罪、无重孝在身的学子可以报名应考,考试共分三场,每场三日, 由皇帝亲派的翰林主持。 乡试上榜, 即为举人,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可以使用奴婢, 有赏银与赏田,免五十亩地的赋税。 对古代许多读书人来说,功名考到举人这一步,已经称得上功成名就了。 这是真正称得上鲤鱼跃龙门的考试, 襄平府是辽州都府, 府城里读书人众多,时间来到七月,大街小巷上似乎都传递着考前的紧张氛围。 许多家住的远的、祖籍在辽州的秀才已经提前来到襄平府, 预备着八月份的乡试。 秋华年出门逛街时,常看见路边有小摊小贩售卖讨好彩头的东西, 那些书坊书肆,也把历年各地乡试的锦绣文章重新刻印, 大赚了一笔。 祝经纬如今算半个闲人,买了一堆有用没用的东西,趁杜云瑟休沐上门拜访,美名其曰在办正事。 “坊间都在赌这一届辽州乡试的解元是谁,开了好些盘呢。” 秋华年感兴趣地问, “哪些人身上的注多?” “云瑟兄自不用说, 除他之外,还有位祖籍在辽州的秀才, 今年二十有八,名叫祁雅志,学名不低。” “如今解元的人选里,呼声最大的就是他们二人了。” 秋华年看向杜云瑟。 “这位祁雅志是谁?你见过吗?” 杜云瑟点头,“他七月初来襄平府,到清风书院拜访过闵山长,也与甲字班的学子们切磋了一番。” “如何?” “是位学问扎实的实干之人。” 这个评价相当高了,秋华年点头,并没有太过担心。 祁雅志厉害,但他也十分相信杜云瑟的能力,有位惺惺相惜的竞争对手,其实是件好事。 官场上有同榜、同乡之说,如果祁雅志能力出众、人品上佳,未来一同入朝为官,互相也是一个照应。 秋华

相关推荐: 莫求仙缘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危险情人   靴奴天堂   高门美人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壮汉夫郎太宠我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花花游龙+番外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