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注公众号:沐雨阅文,在线阅读文章,每日更新,永久可用 无障碍 《红岩》:拥有强大意志力,才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厄 一生必读的红色经典:铸就强国少年 查看详情 进度条 0:00 29:48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他所说的「心中贼」,就是指充斥在我们内心当中的一切私欲:有自私自利之贼、有恐惧怯懦之贼、有求名求利之贼、有贪恋权位之贼、有贪图美色之贼、有行事不决之贼、有瞻前顾后之贼…… 这些形形色色的「心中之贼」包围着我们,让我们在面对接踵而来的压力时,完全无力招架,不得不打起白旗、举手投降。 我们也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但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中之贼也是难破难除。 我们该怎样才能彻底破除自己的心中之贼呢?又该怎样锻炼自己,让我们的意志力如同钢铁一般坚强,可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和磨难呢?从《红岩》这本书中,我们将会找到答案。 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下面就让诸葛老师为你一一揭晓。 《红岩》是由罗广斌和杨益言两位作者共同创作的。杨益言当年曾是同济大学机电系的高材生,而罗广斌更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得意门生。 本应拥有光明前途的两人,因为目睹了解放前国民党在重庆的黑暗统治,于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中。 1948 年,两人不幸被捕,并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在这两座魔窟里,他们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目睹了革命者顽强的斗争和壮烈的牺牲。 出狱后,他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红岩》,向世人传递革命先烈的红岩精神。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别描述了集中营里的狱中斗争、重庆城里的地下工作,以及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这三件事,并通过江姐、刘思扬、郑克昌等几个主要人物,把三个看似分散的故事巧妙地结合到一起,让整篇故事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在人的一生当中,难免需要在为忠诚而牺牲和为利益而背叛之间做出抉择。 1948 年,为了迎接全国斗争的胜利,被关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革命者们,与垂死挣扎的反动派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 最终,这些可敬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以死明志,选择了忠诚。 70 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故事依然能给我们力量和启示,教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诱惑与考验时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接下来,我会按照这本书的行文逻辑,结合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从以下三个角度为你进行详细的解读: 第一部分: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最大的勇气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虽然恐惧,但仍然不改初心; 第二部分:郑克昌的恶行警示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凶猛的虎豹,而是蛰伏在我们身边的毒蛇; 第三部分:从刘思扬和甫志高的不同选择,我们一起探讨成长环境相同的两个人,在面对忠诚与背叛的考验时,为何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重点: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最大的勇气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虽然恐惧,但仍然不改初心。 《红岩》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江姐」的女共产党员,江姐虽然身为柔弱的女性,但她的意志力却比很多男性都要坚强。可以说,江姐就是红岩精神的一个具体化身。 江姐出生于四川的一户农家,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死了。她的妈妈靠给人做些针线活,含辛茹苦把江姐拉扯大。七岁那年,妈妈再也忍受不了世间的痛苦,含泪抛下年幼的江姐,投江自杀了。孤苦伶仃的江姐,流落在孤儿院里,受尽别人的冷眼和欺负。 为了活下去,不到九岁的江姐只好到工厂里做童工。假如没有战争,也许她会像普通人一样,安心地在工厂里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过完波澜不惊的一生。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了,江姐原有的生活轨迹也被彻底打乱。 在亲眼目睹了日本人和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之后,江姐身上那种川妹子的「小辣椒」特性被彻底激发出来。此后,她走出工厂,走向街头,成为了一名坚强的战士,为抗日救亡运动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 后来,江姐在地下工作中与一位名叫彭咏梧的青年相识了。彭咏梧是中共重庆市委的领导人之一,同样也是一位坚强的战士。这两位革命青年的爱情,就在敌人的炮火中悄然萌生,并且开花结果。 然而,世间好物不长久,彩云易散琉璃脆。这对革命夫妻最终没有等到他们期盼已久的解放。 身为地下党领导的彭咏梧,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并残忍杀害了,反动派还将他的头颅悬在城门示众。江姐亲眼看到了丈夫的惨死,这让她头昏目眩,无力站稳,甚至差点痛哭出声。 但勇敢的江姐并没有因此退缩,她强忍着心中巨大的痛苦,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上级把她派到丈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那里,江姐遇到了双枪老太婆、华为等优秀的同志,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48 年,由于被叛徒甫志高出卖,江姐不幸被敌人逮捕,并被关押在歌乐山下的渣滓洞监狱里。 由于江姐曾经负责过党的联络工作,手中掌握着许多地下党员的名单和联络方式,因此,她自然成为了敌人重点攻克的对象。 集中营的特务们急于从江姐身上打开缺口,好彻底摧毁党的组织。他们在柔弱的江姐身上,施加了惨无人道的酷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甚至还把尖锐的竹签狠狠地钉进江姐纤细的手指! 江姐疼吗?当然疼!为了缓解强烈的疼痛,她用牙齿紧紧咬着被子,最痛苦的时候,她甚至把被子里的棉花都咬了出来。然而,酷刑并没有让她屈服,面对特务的审问,江姐用无畏的声音大声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那样的酷刑,我们光是听就感觉非常恐怖,江姐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又是怎么挺过来的呢? 其实江姐的心里肯定也会有恐惧,因为恐惧是潜伏在人性最深处的本能。但是,人世间最大的勇气,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虽然恐惧但仍然不改初心。 受尽酷刑的江姐,不但没有掉眼泪,反而强忍着痛苦,安慰和鼓励监狱中的其他同志,对她们说:「在接受考验的时刻,人的生命,要用来保持党的纯洁。」说完这句话,还用自己宁静而坚贞的目光,微笑着注视着周围的同志。 同志们也没有辜负江姐的期望,他们趁着监狱放风的机会,给江姐写了一封封充满关怀的慰问信,在信中,同志们用最坚定的语气写道: 「亲爱的江姐:一个多月来的严刑拷问,更显示出你对革命的坚贞。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切毒刑,只有对那些懦夫和软弱动摇的人,才会有效;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它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当我们被提出去审问的时候,当我们咀嚼着两餐发霉米饭的时候,当我们半夜里被竹梆声惊醒过来、听着歌乐山上狂风呼啸的时候,我们想起了你,亲爱的江姐!我们向党保证:在敌人面前不软弱,不动摇,决不投降,像你一样的勇敢,坚强……」 是啊,无论是江姐还是其他被捕的同志,他们共同的初心,就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正是这种初心,让他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丝毫没有软弱和屈服。 从江姐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信仰可以赋予人们勇气和希望,也可以催生出无比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在面对逆境时也会害怕,也会退缩,但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坚定的信仰,那我们就能像红岩英雄们那样,直面生活中一切困厄和苦难,最终达到希望的彼岸! 但是,光靠强大的信仰还远远不够,要想笑到最后,我们就要学会与那些环伺在我们身边的阴险敌人作斗争。 接着,我们来讲第二个重点:郑克昌的恶行警示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凶猛的虎豹,而是蛰伏在我们身边的毒蛇。 熟悉谍战剧和宫斗剧的同学们,一定不难发现,明处的敌人好对付,而被暗地安插在好人中间的内鬼,反而是杀伤力最强的。 在《红岩》这本书中,徐鹏飞、毛人凤这样冷酷嗜血的军统特务,猩猩、猫头鹰这样凶狠残暴的监狱管理都是明处的敌人,最可怕的不是他们,而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红旗特务」——郑克昌。 郑克昌在书中一共登过三次场,他的每一次表现都会让读者感觉背脊发冷,就好像被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盯上一样。 郑克昌在书中第一次登场,是以一个脸色苍白的瘦弱青年形象出现的。在地下党设立的联络站——沙坪书店,他专门阅读那些进步作品,还故意买了一本《萧红小传》,并在付账时,对在书店工作的进步青年陈松林感叹地说:「萧红是中国有数的女作家,是鲁迅先生一手培养的,可惜生不逢辰,年纪轻轻的就被万恶的社会夺去了生命。」 后来,陈松林无意间对郑克昌说了沙坪书店要扩大,但苦于缺少资金的事,郑克昌热情地表示,自己把大衣卖掉,换来的钱全部捐给书店用来扩大规模。 听到陈松林的转述后,急于求成的书店老板甫志高认定,这位名叫郑克昌的青年是一个可塑之才,还准备尽快发展他入党。只是甫志高做梦也没想到,郑克昌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红旗特务」! 所谓的「红旗特务」,是美国人专门帮军统培养出来的高级特务。他们出没于大学、工厂等地下党活动频繁的地方,伪装成进步青年,诱骗真正的党员与他们进行接触。这一次,郑克昌就成功的蒙骗了甫志高。结果,甫志高就被特务抓捕了,入狱的甫志高马上就叛了变,不仅牵连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党员,还给党的组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郑克昌第二次出现时,又伪装成一个化名「老朱」的地下党员,去接近被军统特务假装释放出狱的刘思扬。这一次,郑克昌的表现更加阴险,他先是故意对刘思扬说:「组织分析了你的出身、历史和过去的表现,认为你的出狱有许多值得怀疑的地方,所以决定派我来查清事实。」 然后,郑克昌又利用刘思扬急于证明清白的焦躁心理,步步紧逼,用巧妙的语言花招,试图突破刘思扬心底的防线: 「我这次来的任务,是代表党审查你在狱中的表现。根据你的表现和旁证材料,来严肃考虑你的党籍问题。现在我代表党正式通知你,你要详尽地写出狱中党的组织情况、活动规律,包括你知道的同志们的表现,今后可能采取的联系方法等等。你只有忠实地向党汇报,接受党对你的审查,才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清白。」 幸好在最关键的时刻,真正的党组织向刘思扬传递了情报,告诉他这个所谓的「老朱」是个狡猾的特务。否则,刘思扬很有可能就将自己掌握的情况交给了郑克昌,从而让特务的阴谋再次得逞。 最后一次,郑克昌的表演更加精彩了。他不仅自导自演了一出「苦肉计」,以「进步记者高邦晋」的身份被关进渣滓洞,然后,试图和被关在狱中的地下党员余新江套近乎,在聊天过程中,故意提到余新江家中的老母亲,利用余新江思念母亲的情绪,在他毫无思想准备的瞬间,突然向余新江发问:「同志,我要找监狱党的负责人,你能帮助我吗?」 就在余新江犹豫不决的时候,郑克昌又恰到好处地补上一句:「我有绝密情报,要争取赶在敌人前面,告诉地下党,否则,地下党几天之内就有遭受破坏的最大危险!」 你看,特务的计谋一环扣一环,是多么阴险狡猾啊。假如不是地下党组织有严格的规定:「任何同志都不得暴露党组织」,假如余新江没有严格遵守党的规定,那郑克昌的计谋就很可能得逞了。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像郑克昌这样无声无息潜伏在身边的毒蛇,给我们带来的威胁,有时候比军统特务头目毛人凤、徐鹏飞还大。 郑克昌每次登场,都会用同志一般的温暖来突破你的心防。在周围所有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对革命充满热情的、积极有为的进步青年。但这正是他的狡猾之处,他成功地打造出这样一个人设,如果你不按照他的要求,跳出来和反动派面对面做斗争,那就是不革命、假革命。 但如果你真的在他的怂恿下,挺身站出来,那就彻底落入了圈套,变成了他手中的一杆枪。最后让你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人,也正是这个阴险毒辣的家伙! 刚才,我们讲到了像江姐这样具有坚定信仰的党员,也讲到了像郑克昌这样既阴险又狡猾的敌人,现在,我们来聊一聊《红岩》书中的另外两位主要人物,刘思扬和甫志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三个重点:成长环境相同的两个人,在面对忠诚与背叛的考验时,为何作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红岩》的故事刚开始时,刘思扬还是一个出身优渥、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大少爷,虽然有着不成熟、爱冲动的缺点,但是最终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 然而,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与刘思扬非常相似的甫志高,原本也是一个积极的革命者,但最终走上了出卖同志、背叛党组织的叛徒之路。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究竟有着怎样的缘故呢? 我们先来说说大叛徒甫志高吧。 在做地下党联络员的时候,甫志高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政治资本,好在解放后向党讨价还价,不但没有按照上级的规定,把书店作为一处隐蔽的联络站。而且盲目地扩大书店的经营规模,还冒用地下党领导人许云峰的名义,到处借钱来办杂志刊物。 精明的甫志高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把书店变成一个团结群众的阵地,到解放后,当然比仅仅搞经济工作所能得到的好处更多,也比单纯搞联络站工作的收获更大。」 在被许云峰和江姐批评的时候,甫志高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暗自在心里想:「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在革命斗争中露出头角,而不被时代的浪潮淹没,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展自己,这绝非过分的事。」 从这段内心独白不难看出,甫志高并不是一个坚定而纯粹的革命者。他加入党组织的行为,并非出自一片公心,而是因为他看到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好局势后,想以此作为自己未来的晋升之阶。 也就是说,甫志高入党的动机完全是出于私心,是为了让自己傍上党这颗参天大树,帮他实现升官发财的贪婪梦想。由此可见,他就是一个天生的投机分子。 甫志高刚被特务抓住时,立马就像一棵墙头草一样倒戈叛变了。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着特务上门抓捕许云峰、成岗和江姐,丝毫没有考虑到,那都是曾经和他朝夕相处、同舟共济的好战友。 江姐被捕的时候,指着甫志高骂道:「无耻的叛徒!」听到这句怒骂,甫志高马上就翻脸了,拿出一副无赖的嘴脸,凶恶地对江姐说:「党给我了什么好处?凭什么要我为你们卖命?」 这句话就是甫志高叛变的原因。表面上,他对事业充满热情,实际上,都只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和地位。这样的做法,无异于一个逐利的商人,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一切,包括自己的良知。 试问:一个心中只有一己私利的人,面对生活的重负,面对人生的磨难,又怎么可能不动摇、不叛变呢?
相关推荐: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罪大恶极_御书屋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剑来
妇产科男朋友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蛇行天下(H)
医武兵王混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