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重回校园 > 第38章

第38章

在是好,那老板地契交付得也爽快,李意清便认下了这个闷亏。 毓心离开后,李意清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既然书院已经过了明路,也选定了地点,剩下的,也该筹谋起来。” 说完,问茴香道:“我先前让茗禾腌制的腊肉可好了?” 茴香道:“这才几天功夫,怎么可能,不过茗禾和梁师傅一起托了人,在东阳弄来了两块上好的猪肉。” 说着,茴香忍不住舔了舔嘴皮,补充道:“那味道我都闻过,香得直叫人滴口水。” 脚底下转悠的多福也十分捧场的“汪”了一声。 李意清本没什么反应,见到茴香眼神发光,道:“那留下一块,剩下那块添作腊八节礼。” 茴香闻言,立刻小鸡啄米般点头,像是生怕李意清反悔一样。 * 周太傅爱吃腊味,在京城中算不上什么秘密。 李意清备上了两坛好酒,两包上好的绸缎,以及一斗碧梗米,准备在腊八那天拜访周太傅。 元辞章乍然听到李意清要拜访周太傅,倒是微微有些意外。 周太傅为人严肃板正,不苟言笑,即便对面坐着个金尊玉贵的王室弟子,也能说打就打,说罚就罚。 除了太子殿下聪颖好学,凡是一点即通,其他人没少被周太傅斥责。 李意清念书的时候,每每瞧见了下堂讲师是周太傅,都会绞尽脑汁逃了学堂。 无他……戒尺落在掌心太疼了些。 不过周太傅虽然严苛,但是教书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膝下桃李遍地,都是治理一方的能臣。 现在周太傅已经致仕,在家中颐养天年,偶尔出门赏花,倒是看着比过去和蔼可亲了不少。 师长就是还在念书时觉得其百般不好,可是一旦出了那四方天的院子,就会发现还是在苇帘听书的日子无忧无虑。 元辞章听了李意清的主意,道:“周太傅为人品行被人赞颂,若是能请到他当学正,书院想必很快就有起色。” 李意清也是这样想的。 元辞章接着道:“刚好腊八休沐,我也有空,陪你一道走这一趟。” 李意清闻言,眼底掠过一丝惊喜。 不看僧面看佛面,若是元辞章,即便周太傅想翻陈年往事,也能多顾及一些。 元辞章或许是猜到了她心底的打算,拿起桌上的茶水抿了抿,接着道:“若是时间还充裕,便再去一趟国子监。” 李意清自然干脆地答应。 元辞章望了一眼李意清准备的节礼,道:“库中有席书之的《憾岳悲山贴》孤本,将其一并带上吧。” 席书之是有名的书法大师,他的真迹,可谓是千金难求。 李意清年少时临的字帖,大半就是席书。这种字体灵动飘逸,比端庄整齐、用于答题公文的馆阁体看着更不拘一格。 不过,库中有席书之的孤本? 她怎么不知道。 李意清微微抬眸看向元辞章,见他神色不慌不忙,淡然自若。 应该又是这段时间他费心找到的。 第33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腊月初八, 天气晴朗。 墙脚下的残雪还没化干净,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北风吹来风雪, 地上盖了一层绵白的银装。 不过雪势不算厚,不到鞋履的高度,踩上去松软。 周太傅家离得不远,李意清打算走着去。 可是还没走出几步,鼻尖已经冻得通红。 李意清心中小声告罪了一声,本想聊表心意,步行以示尊重, 可惜身子骨不够给力。 上了马车后,李意清才感觉整个人都松泛下来。 马车里铺了厚厚的褥子, 暖和舒适, 没有冷风往脸上吹。 元辞章看见她缩在毛裘之中, 只露出一双眼睛, 便不动声色地挡在了风口,将帘缝那道寒意尽数遮住。 马车停在周府时, 李意清深深吸了一口气,走下了马车。 * 周府门口站着两个守门, 看见马车在府前停下,仔细打量着车檐,却没看到上面有印记。 这是谁家的马车? 他们心里好奇,却不敢多问。 自周太傅致仕之后,周府上下不如以往热闹。 过去腊八来周府看望师长的, 不说是门庭若市, 那往来学子也是络绎不绝。 可现如今, 除了一些还留在京中的弟子会偶尔派人问安,以及太子殿下得闲时下朝后看望师长, 便冷冷清清,再无旁人关顾。 不过周太傅倒是很怡然自得,闲时赏花弄月,还说这般清净点好。 他说,若是让他年到老时,还要看着曾经的门生变得曲意逢迎,那还不如不来。 他还说,就凭借着他为人师表时动辄打罚的行为,能出门不被人扔菜叶鸡蛋,已然很是万幸。 府中下人虽然迭声道怎么会呢。 但心中具体怎么想的,怕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 李意清下车后,看了眼面前灰朴古质的老宅,和元辞章一道走到府门前。 守门的小厮眼观鼻鼻观心,朝两人道:“二位客人找谁?” 元辞章从袖中取出拜帖,递给看门的小厮,“今日腊八节礼,学生特来拜访恩师。” 小厮的脸色险些没绷住。 还真有在腊八这天还记得自己周太傅的人啊。 不过面子上,他声音镇定自若,接过拜帖道:“二位客人请稍后,我家大人桃李遍地,须得先请示一番。” 元辞章长身玉立,站在府门前,矜贵优雅。 他微微颔首:“这是自然。” 冷风吹过,青灰色的瓦砖上有清霜拂落。 看门的小厮心中的好感猛地又上涨几分,笑吟吟道:“贵客稍后。” 说着,转过身一路小跑回了府内。 李意清看着两人交涉,目光落在了周府外的一棵树上。 那是一棵枣树,此刻叶片落尽,稀稀疏疏缀着几个鸟窝,残枣干瘪瘦弱,却胜在量多。 她恍惚间想起今日并非初次来到周府。许是七八岁的时候,太子殿下就牵着她来过一回。 那棵枣树结果不行,结出来的果子小而酸涩,没人采摘。当时京中人人信奉风水,说这样一棵枣树既无花可赏又无果可食,不如砍了去,栽一棵桂树或者杨树。 “桂”通“贵”,“杨”通“扬”,都是京中达官贵人偏爱的树,寓意极好。 古板严肃的周太傅站在树下,看着两个鸟窝,语气比跟学生讲话不知道柔和了多少。 他道:“树上已有鸟雀繁衍生息,这小而酸涩的果子虽然人瞧不上,但是却恰好能支撑这一片鸟雀熬过寒冬,便留下吧。” 他说的随意,说完,便拂袖回到了院中。 自此后,这棵不结果的枣树就被留了下来。 * 小厮的腿脚灵活,不到一息,就跑了回来。 “二位客人,我家大人请你们进去说话。” 元辞章和李意清微微颔首,并肩走到周府正院。 府上空荡冷清,只有几个奴仆。 院子里一位老媪正在浆洗衣物,看到两人,朝两人微微颔首。 李意清拱手拜道:“夫人安好。” 老媪闻言,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自己冻红的双手,唤来一个丫鬟接着浣衣。 她一边松开绑在宽袖上的绳结,一边朝着两人走来。 她视线在李意清身上打量一番,语气有些惊讶,“你是意清?” 李意清道:“夫人好记性。” 周夫人笑了出声,伸手比划了一下,“初见你时,你才刚到这儿,没想到现在已经这般大了。” 说完,她又看向了元辞章,语气有些不确定。 “这位是?” 元辞章在国子监读书甚少外出,和太子殿下虽然有伴读之谊,却对周太傅家中不太熟悉。 李意清介绍道:“这位是今年新科状元,读书时受过太傅教导,一道登门拜访。” 周夫人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她引着两人走到正堂。 正堂中,周太傅脱下了官帽,一头花白的头发束起,看着很是精神矍铄。 周夫人一见面便瞧见了他这副做派,本想说往常天天在家拾掇齐整也不见门生来看,可是现在站着李意清和元辞章,她只好噤声不提。 周太傅听人来报时就已经整好衣裳在屋中严阵以待,瞧见两人过来,脸上虽没什么笑意,却语气温和:“今日腊八,你们俩算是有心了。” 李意清让许三将背来的节礼放下,与元辞章一道向周太傅作揖:“先生安好。” 周太傅抬了抬袖子,“行什么虚礼。” 说着,视线落在带来的腊味上。 周夫人心底暗啐一句,都这般年纪了,还眼巴巴瞅着吃食,也不担心会在后辈面前失了面子。 元辞章道:“略备薄礼登门,还请先生勿怪。” 周太傅回过神来,“能有这份心意,已然足够了……夫人,今日便将这腊味烹了,再添两道好菜。” 周夫人点点头,也不需要别人帮忙,一抬手就将十几斤重的腊肉拎了起来,还有两个酒坛子,加在一块也十斤朝上。 可是在周夫人手上,却像是只拿了两支毛笔般轻松。 许三一时间目瞪口呆,看着眼前年过花甲的老媪,咽了咽口水道:“夫人,要不还是我来吧。” 周夫人拎着酒坛和腊肉健步如飞,闻言瞥了眼他的身板,道:“不必,这点重量,我还是拎得动的。” 李意清默默看着许三跟了出去,而后轻咳一声,看向周太傅。 周太傅坐在位置上如老僧入定,看向李意清的视线,也只淡淡的。 “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可是有什么文章

相关推荐: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小怂包重生记(1v2)   大唐绿帽王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高达之染血百合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