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肚子,甚至每顿还能吃上一个白面馍馍,原先交锅交粮,甚至不乐意的心思瞬间少了大半儿。 转而齐齐对着大队长拥护了起来。 这年代,无论啥政策,只要能让人吃饱,就是天大的好事儿了。 就连杨大伯娘,也不再整日哭着自个儿的大铁锅。 唯有三丫时不时总要叹气: “妹,不管合不合营,这粮食总归是定量的吧,在这么吃下去,唉!” 对此安宁只笑了笑没有说话,试问这样朴素的道理村里人懂吗?自然是懂得,但问题是谁愿意吃亏呢? 眼见开学时日愈发近,接下来的日子,有了稿费这个由头,姐妹俩在家里日子更潇洒了。不止日常活计李小草不让沾手,就连大伯娘,也不再暗戳戳指桑骂槐。甚至连大丫,偶尔过来帮衬也不再偷偷摸摸。 趁着开学这段时日,安宁复又陆陆续续又将手里剩余的稿件寄了过去。 令人惊喜的是,除了手里这个故事,安宁手中另外一篇《岁岁的冒险之旅》也同样被海市一家报纸选入。 总之,正式开学的前一日,两人不仅存好了一个学期要交的稿子,就连手中的稿费也很快正式突破了五十元大关…… 九月,带着手上重重的包裹,安宁姐妹俩正式踏入中学的旅程。 除去住宿有些不方便外,初中对姐妹俩,尤其安宁而言好像和以往没有任何区别。在三丫暗戳戳羡慕下,顶着比同班人矮半头的个子,安宁依旧是稳稳的年级第一的宝座。 甚至因着这大半年来阅读量的增加,安宁寄出的稿件,已经不再单纯小人书,更多的是小故事,亦或文笔优美的散文。 学习好,人又聪明,外加嘴巴甜,这样的人在哪都是受欢迎的。 课间,好不容易肝完作业过来找自家妹妹,不出意外又看到了对方座位上足足堆了小几层的人流…… “阿宁妹子,你这眼光可真是好,我妈都说,我穿这件黄色裙子最好看了!” “阿宁,你快帮我瞧瞧,我这双新买的小皮鞋跟这裤子搁一块儿搭不!” “阿宁,快帮我看看新买的头绳!” 三丫:“………” 她妹啥时候变成穿搭达人了? 难道前阵子非要托陈编辑给带北京上海那边的报纸图册就是为了这个? 然而更叫三丫震惊的还在后面,这一日放学回家,瞧着手里各种式样的布匹料子,不止收到东西的李小草不明所以,就连三丫,也被自家小妹这次难得的大手笔惊地不轻。 颤颤巍巍地指着眼前的料子,三丫只觉自个儿手都在痛。 这可是足足二十块钱啊! 旁的时候还好说,但这会儿啥时候啊: “妹,你咋突然买这些嘞?” 第157章 六零炮灰小村姑10 回答她的是自家小妹一脸随意: “姐,你想啥呢,我只是想想,还不定能成呢,总之,等到时候姐你就知道了!” 继续琢磨着手里文稿,安宁头也没抬道。 三丫:“………” 就………这话她咋这么不信呢? 不明所以地穿着自家亲娘新做的漂亮衣裳,因着这点子好奇,三丫这段时日连事业都快险些忘了,一心琢磨着自家小妹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直到被晕晕乎乎拉到县里最大制衣厂,并被厂里主任亲自热情招待的时候,三丫还有些回不过神儿来。 然而很快,震惊地就不止三丫一人了。 这一日,原本平平无奇的餐桌上,老杨家众人突然再次被丢下了重磅炸弹: “啥,五丫你说啥,你说人家县里厂子要招人,还点名儿叫你娘过去!” 凭啥啊! 杨大伯娘下险些控制不住大喊出声。 这三丫五丫就算了,人家自个儿聪明能耐,她就算嫉妒也嫉妒不来。但她李小草又是凭啥啊! 一个八棍子打不出屁的楞头玩意儿,搁之前,家里谁不能踩上一脚。 然而这会儿,工人…… 还是县城里头的工人。 事实上,别说杨大伯娘,就连提前得到消息的李小草本人,这会儿且都还呆愣着呢。 更是不晓得,这个惊天大饼怎么落到自个儿身上了。 一众人面面相觑下,最后还是心思最活的杨老三率先定住心思开口询问,不过询问目标却不是本人还在云里雾里的二嫂,而是一旁将将十岁出头的小侄女儿安宁: “那……那个阿宁侄女儿啊,这……人家县里这厂子,到底咋回事儿啊!”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这究竟是怎么办到的。村里人,进厂子,乖乖嘞! 他杨老三早前做梦都不敢做这么美的。 顶着一众人炯炯有神的目光,安宁面色不改,只笑眯眯开口道: “嗐,也没什么,这不是娘衣裳做的好看,前段时日正好我去厂里搜集故事素材,这不恰好被人家厂里领导瞧上了吗?” “当时人家领导就夸了,说我娘这针脚细密,这做出来的衣裳瞧上去格外好看呢!” “这……” 就这么简单?听罢老杨家一众人兀自不可置信。 要说手艺,她们承认李小草确实手巧没错,但人家县里那么大的厂子,又哪里会缺手艺好的。 然而瞧着眼前小侄女儿明显不乐意多说的表情,杨老三复又实相地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须臾,只瞧着眼前愈发不一样的侄女儿笑眯眯道:“嗐,我说侄女儿啊,这以后有啥好事也多想想你三叔呗!” 说着又忙不迭拽了下一旁的媳妇:“还愣着做个啥,赶紧把这桌上收拾收拾,咱们二嫂这马上就得去城里上工的人了,这活儿哪能让人家干,且伤手呢!” 听出自家男人的意思,杨三婶儿忙上前一步,将几人手里的碗筷先一步揽在手上: “嗐,国安他爹说的是,二嫂这以后可是要去城里挣钱的,哪能做这活儿呢!” 从没被这般对待过,一直到晕晕乎乎回到房里,李小草还回不过神儿。当然同她一般的还有一直疑惑不解的三丫: 瞧着眼前仿佛早已经有所准备的小妹,三丫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那个妹,这厂里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就因为手艺好?三丫下意识摇头: 说实话,这话不止老杨家人不信,就连三丫自个儿也是信不过的。 话说给自家妈找工作进城,三丫之前也不是没想过,然而试探了一波才发觉,这年代一个工作是真心难啊!不说农村户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真不是说说的。 然而这会儿在自家妹手里,竟然这么容易就成了。 她妹铁定是做了什么! 这一刻,三丫再次由衷感慨道,穿越果然是真不能涨智商啊。 总之,这一晚,村里老杨家各有各的思量,各房的灯一直到很晚才熄下。 第二日,一直到亲眼看着李小草报到成功,老杨家一众人包括李小草自己这才彻彻底底相信,她(他们)老杨家这是要出一个工人了! 尤其是这一日,当李小草一身整洁的灰蓝色工装,从牛车上下来时,整个张家村都沸腾了。 还好这会儿两姐妹不在现场,否则多多少少要被上门儿打听消息的乡亲们埋里头。 不过这会儿,三丫的震惊不比村里人少多少。 放学后,看着眼前被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小院儿,三丫更是整个人话都说不利索了。 “妹,你说啥,要咱们一家四口搬到县城里住!” 是的,一家四口,哪怕激动震惊过头,杨三丫也没把自家倒霉亲爹算到里头。 甚至在三丫看来,早在自家小妹被毁了身子,杨老二没个反应时,三丫就彻底对这个亲爹死了心。 “是啊姐!”对着对方丝毫不掩震惊的目光,安宁只笑眯眯点头,一脸为对方着想的模样: “话说姐你不是说跟宿舍里姐妹相处不来吗?咱妈厂里又远,来回跑着也不是个事儿,干脆搬出来不正好吗?” “以后咱们一家一个小院儿,姐你就再也不用偷摸摸开小灶了。” 前头还好,听到最后一句,三丫眼前骤然一亮! 第158章 六零炮灰小村姑11 小院儿并不大,除去一个不大的客厅厨房外,内里能空出来的卧室也不过两间而已,连隔壁杂物房都被堆地满满当当。 多余能给人住的可谓一间没有。 饶是如此,也足够一家人兴奋不已。尤其是杨小弟,知晓以后要在城里生活,乐地足足在院子里溜了一圈儿,才八岁的小屁孩儿还特别勤快地包揽了小院里一系列拔草,扫除的活计。 干得那叫一个殷勤。 毕竟目前在这家里,两个姐姐包括自家娘都是能拿工资的厉害人,算来算去,也就他一个吃白饭的。 生怕自个儿跟没用的老爹一样被抛弃在乡下,杨小弟这几日可别提多听话了。更是无师自通同周围一众小屁孩儿打好了交道,顺带套出不少消息: “嘿嘿姐,我可是都打听清楚了,这附近人家都可厉害呢,好些都是公安局里带帽子的人呢!” “姐,你可太厉害了!” 杨小弟不觉竖起了大拇指,一旁的三丫也忍不住鼓掌。 安宁只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能不多嘛!毕竟这所房子拐弯儿的功夫,对面就是大名顶顶的县公安局。 最不缺的就是帽子叔叔。 何况这个房子,还是她好不容易托同学找来的,租金贵了些,但胜在安全啊。 瞧着眼前新家,一家四口激动之下,光是收拾屋子就花了大半日,连素来抠搜的李小草都破例大方了一回,用手头仅存的积蓄给两姐妹换上了一床崭新的床单被褥。 一直到躺在干净整洁的木床上,呼吸着空气中干净的皂角清香,听着一帘之隔的三丫持续不断的乐呵声,安宁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历史上饥荒有多可怕呢? 可以说那时候,人性的恶只会被放大十倍,甚至百倍千倍。所以从一开始,安宁就没打算过要住在村子里。 无数事实证明,任何时候,只有生存在同类之中才是最安全的。 就她们目前住的这里,不仅治安良好,最重要的是,安宁早前特意留意过,这附近住的人家,多少也是城里有些家底儿,甚至身份的体面人家。 就算到特殊时期,也不至于真正到被饿死,甚至铤而走险的地步。他们就算存点吃的,届时也不会格格不入。与之相反…… 张家村什么情况,不说集体食堂,今年光是给上面的粮食就交了一大半儿都多。 就这,还是村里大队长张爱国头脑清醒,没有同其他同行那般疯了一般往上报亩产,丝毫不顾及村民死活的结果。 但有句话说的好,当所有人都在狂欢时,只有你一个沉默,那无论对错,这份沉默本就不合时宜。因而哪怕张爱国再清醒,村里被拉走的粮食也不算少。 这般前提下,可想而知,到那时候村里日子可见一般。 到那时,不说周围那些人鼻子多灵,眼睛多利。丁点的特殊哪怕仅仅只脸色好上一点,没有彻底瘦骨嶙峋都是再明显不过。 何况还有老杨家一群人在,对生的渴望下,人的恶意能到什么地步,安宁不敢有丝毫侥幸…… 三月中旬,眼见搬家事毕,姐妹俩日子愈发好过了,亲妈李小草是个顶顶勤快的,又有姐妹俩时不时从供销社带回来的好东西,做起饭也不含糊。 不说顿顿有鱼有肉,起码不会像以往那般,一顿饭里连个油星子都瞧不到。 知晓如今的好日子都是靠两个闺女,李小草哪怕平日再俭省,也没对闺女大手大脚的花钱说过半句。 正式办理转户口那一天,安宁跟三丫特意回去了张家村一趟。 不说一路上各种艳羡声。 比之上一回,这次张大队长愈发热络了许多。见几人过来,手里的还热乎着的茶缸都来不及放,就忙不迭吩咐起自家婆娘给人添茶倒水,还特意把家里仅剩不多,用于招待“贵客”的茶叶扒拉了出来。 尤其得知几人来意,知晓杨老二家的这次招上的还不是普通临时工,而是正儿八经的正式工,张爱国眼睛都快眯出缝儿来了: “哎呦,这可真是大好事儿啊!” “杨嫂子可真是有福气啊!” 瞧着眼前才半月不到,不仅脸上气血足了,连素来半弯着腰都挺直了几分,不复早前唯唯诺诺的李小草。 张爱国心下不由啧了一声。 真是好命啊! 有这俩能干的闺女,这辈子可是享着了。 不过想到村里还在兢兢业业照顾老娘的杨老二,张爱国语气愈发慎重了几分,将手中盖好公章的证明交到对方手中,又闲话了几句,张大队长这才开口: “阿宁侄女儿啊,知晓你们在县里认识人多,叔我今儿舔着老脸问上一句,这不你有才哥再过几个月不是要初中毕业了吗!” “叔就想着问问,这县里还有厂子要招人不?” 想到张有才的情况,安宁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打算。 不同于姐妹俩成绩好,以后有望高中,村长家的小儿子张有才当时连初中都是勉强上的,这成绩不说中专了,连正常高中都虚地很,村长想早做打算也是人之常情。 但凡有旁的出路,谁乐意土地里刨食呢! 想到村里的老杨家,安宁并没有干脆拒绝,只故作思量了片刻方才笑眯眯道: “队长叔说笑了,我跟姐也是刚来县里,哪来的厂里人脉,不过我隔壁班有个朋友,家里好像是县里机械厂的主任,改明儿跟人打听一下……” “放心吧叔,要是有消息,我跟姐铁定第一时间通知有才哥!” 这年代,农村人普遍进城不好进,没有特殊情况,或者高学历,也就机械厂,煤厂这种需要繁重劳力的,才会考虑农村人。 对于这一点,张爱国自然也是清楚的。知晓对方切切实实在考虑,而不是说虚话糊弄他,张大队长面上笑意更实诚了几分。 “阿宁这孩子,日后铁定错不了!嫂子真是有福气啊!” 说着又似乎想到了什么:“说来,建业这几年也是真孝顺,如今更是放着好好的城里日子不过,也要在家伺候老娘,这给咱们村里汉子们做了多好表率啊!” 说着复又咂巴了口中的香茶,对着眼前几人道: “这般好品质,村里总得好生鼓励才是,宁丫头放心吧,叔等明儿就召集大家伙儿开个大会,给建业兄弟好生表扬一番。” 第159章 六零炮灰小村姑12 不愧是当“官儿”的,瞧这眼力见儿! 扲着大队长媳妇临走前特意包上的红糖,安宁忍不住啧了一声。 果然,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啊。 不提几日后被晕晕乎乎叫上高台之上,又被张大队长当着全村人的面儿大夸特夸孝顺,并多次提及为了老娘,宁肯在家务农也不愿意在城里享福的“优良行径”的当事人—杨老二心里是个啥子滋味儿。 当下就连三丫这个马大哈都反应了过来,回去的路上,止不住捂着肚子嘎嘎直乐。 就连一旁的李小草,面上都不觉多了些许轻松之色。 不说多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事实证明大多数人都不是受虐的。 能过好日子,谁又乐意多了不着边际的前来搅局呢! 李小草人是懦弱,又不是傻!何况现在有了工作,多少还是有了些许底气…… 事实证明,为了自家儿子前途,张大队长做起事来当真是丝毫不遗余力。 不仅当场召集了村人夸夸大会,还特意每隔一段时日都要把杨老二溜出来赞上几句,生怕时间长,这人被遗忘了。 这下可好,弄得不止张家村,相邻几个村里都传遍了。嗐,话说你们听说了吗?隔壁张家村里有个神人,为了自家孝顺老娘连城里出息的妻子儿女都不要了。 当然明面上大家都夸人孝顺,但私底下谁不叨上一句傻叉玩意儿,脑子进水了。 甚至伴随着杨老二的出名儿,当年杨老太瘫痪的真相,有关狠心推自家老娘挡野猪的杨建国又被提溜出来反复鞭尸。 近日来频繁被迫热搜的老杨家:“……” 尤其村里人数不尽的闲言碎语,直把杨老大一家子,包括王大花臊得轻易不敢出门儿,更别提来县里探亲了。 偶尔听来县里婶子说起此事的杨三丫笑地眼泪都出来了:“哈哈哈哈!” 这大队长也太给力了吧! 安宁轻笑了一声,兀自伏在明亮干净的书桌上,构思着下一篇新故事。 显然对此丝毫不觉得意外。 要说村里人都是傻子,没有一个人看出这个道道吗?还真不至于。 但看出来又怎么样?甚至正因为如此,这个“孝子”传言只会愈发来的凶。都是人,谁还没有个嫉妒,都是在地里扒食,杨老二这么个傻蛋加蠢货凭什么能幸运地跟着妻女进城享福? 最重要的是安宁几个明显要出息了,平白多嘴得罪人有啥好处不成! 不过张大队长这般出力,就算为了少点麻烦,安宁自然也乐意投桃报李。七月,临近初二毕业前夕,也是各厂招工的热门时期,有托良好的人脉关系,安宁手上已经多了两张全新的报名表。 一张正是早前所说的机械厂,初中生,又愿意给外面人一个机会,明显不是什
相关推荐: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小怂包重生记(1v2)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虫族之先婚后爱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