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欲望庄园 > 第22章

第22章

宁一脸自然地点头,一副爹你这么激动干啥,并熟练地给一旁的小弟使了个眼色。 想到阿姐手里香喷喷的地瓜干,还是小屁孩的谢三娃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当即屁颠屁颠地背了起来。 跟学堂里徐老先生硬的讲课不同,安宁上辈子好歹教了大半辈子课程,又有启智丹在,调教一个小娃娃难度并不算大。 没见同安宁搭伙后,小胖肉眼可见地“聪明”了许多,起码没再被苦哈哈地叫过家长,也没捱过小皮棍。 然而这些,落在一旁的谢老三还有小陈氏眼里,简直跟天方夜谭差不多。 哪怕不懂这些,可看着儿子一字一句地念出来,两口子就觉得异常有理。不愧是传说中的圣贤书。 至于有没有背错,怎么可能,没看一旁的小胖都直点头。 还说什么一字不错吗? 谢老三同一旁的媳妇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闪过些什么。 夜里,谢家其他人已经打呼噜时,两口子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最后还是小陈氏率先开口,使劲儿推了推一旁的自家男人:“孩他爹,这些年咱们家也攒了些体己,要不咱们把三娃也送去书堂。” 说起来,这小半年姐弟俩的动作并没有瞒着人,两口子包括其他人也都是瞅见地。 不过之前还以为小孩子过家家,没想过真能学出点儿什么。 谢老三两口子的心思同早前的小林氏差不多,自家闺女身子差,多学着点,哪怕认个字以后多少还有些想头。 没成想,这俩孩子是真聪明。 拴子(小胖)那孩子可是说了,他们堂上几个人,有的学了小两年,还不如三娃呢! 小陈氏越想越睡不着,嘴里还不住念叨着: “也是,四丫跟三娃亲姐弟,四丫打小就聪明,连咱娘脾气那么爆的人,几个丫头里也就四丫能从娘手里讨到好处。” “三娃跟四丫可是亲姐弟,还能差了不成?” 对于自家女儿的聪明,小陈氏从来没怀疑过,毕竟之前的绣活儿,女儿看一遍就能记得差不离。 在她看来,这就是顶顶聪明了。 “他爹,要不咱们试试吧!” 不说秀才了,就算考个童生也行啊,日后跟徐夫子一样做先生也是顶好了。 再不济去城里做账房,也是吃香的很,想到今儿三娃的伶俐,小陈氏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但凡有机会,谁愿意娃子们一辈子跟她们一样,在地里扒食吃。 当然小陈氏心下还有隐忧,四丫这身子骨儿,除非兄弟能厉害些,要不然哪家愿意娶回去个祖宗供着。 重重的吐了口浊气,谢老三再一次翻了个身: “说的轻巧,你知道学堂里一年到头得花多少银钱吗?光是给夫子的束脩,读书用的纸张,哪个不要银子。” “就咱们那点儿子家底,搁里头连个水花都砸不响。” 恐怕没等到学成那一日,家底儿都要砸光了。 都知道读书好,读书有出息,可这村里送去读地还不是那几家。 村长家啥条件,他家又是啥条件! “可咱们三娃这么聪明,总不能一辈子窝在地里吧!” “咱们四丫以后怎么办?” 黑暗中,小陈氏恨恨地捶了捶自家男人的背,换来的仍是一声重重的叹气。 第二日,见两口子尤其是自家爹没有要松口的意思,安宁没有丝毫意外。 这年头,农家抗风险能力太低了,就那点碎银子,也根本赌不起失败的可能。 反正她要的,也压根不是这些。 那日之后,安宁只当无事发生,带着小弟继续趴在课堂外听课,回来手把手教着便宜弟弟读书,认字。 不过自那天之后,两口子到底有些念想,小陈氏不仅不再支应两个孩子干活,还时常特意给姐弟俩创造安静的环境。 连素来爱支使人的老陈氏分配活计时,都选择性的把三娃给漏了过去,偶尔有多余的鸡蛋,也会率先想着两姐弟。 谢大伯娘早前还说过两句酸话,结果当即就被谢老爷子狠狠训了回去。 嫁进来这么久,这还是老爷子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儿,当场就给谢大伯娘怵地,半天都不敢说话。 加上小陈氏也会做人,主动在厨房多干了些活计,谢大伯娘到底没再多说什么。 素来吊儿郎当的谢老四偶尔从镇上回来,还会特意给两姐弟带点用废的纸张,虽然里面早已经半不能用了,安宁也乐滋滋地收了下来。 只心道,果然,这一大家子就没有真蠢的。 过年那会儿,谢老三特意给两人做了个沙盘,供两个孩子写写画画。为此还偷偷在借车的时候拔了村长家几根驴毛,想要学着人家做笔,可惜做出来软塌塌,笔尖分叉的厉害,不过安宁也不嫌弃。 照样拿着“笔”在木板上写写画画。然而即便在这种环境下,安宁的“字迹”依旧愈发好看,直看的一旁亲眼见证这一切的小胖连连叹气。 “四丫,你说啥时候我爹能认识到,这人跟人的脑袋,比人跟猪的脑袋差距都大。” 世上咋能有四丫这么聪明的人呢! 不过还好,他还不是最差地,瞅了眼一旁同样狗趴字的谢三娃,小胖突然间就有了莫大的自信。 “啧,宿主你说你这是图啥,要是“过目不忘”的是你弟,信不信,你爹娘就是砸锅卖铁都得把你弟供到学堂。哪里需要你这么辛苦。” 对自家系统的风凉话,安宁理都没理,径自趴在在木板前练着字,一直到在所有人眼中,眼前的字迹愈发规整,甚至跟书舍印的相差无几。 安宁脸上这才露出了些许笑来。 第51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7 谢家村的日子平静又热闹。 俗话说三个妯娌一堂戏,那三个性子格外不同,又互不对付的谢家三位媳妇就是n场演不完的大戏。 今儿是老二家的偷懒,院里鸡屎没扫干净,明儿是老三家的又私藏家里贵重物品—鸡蛋,后天老大家的又偷偷拿东西补贴娘家。 总之,安宁可算见识到了,这年头,村里头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能扯着嗓子吵吵上半天。 就这还是顾及了房间内读书写字的姐弟俩,要不然,这家里还能更热闹一些。 一直到安宁现在一听到开场,基本上就知道下头基调。 动不动爱挑事儿彰显存在感的谢大伯娘,委委屈屈,因着底下没个儿子,总是硬气不起来,憋屈小白菜模样的二伯娘。还有已经进化成新型搅屎棍,回回恨不得直接将老二家的一脚踩死的自家亲娘。 偶尔还有从县里回来,给自家阿娘伸张正义,斗志昂扬,舌战群儒的谢家二丫。 总之,谢家这日子,大事儿没有,却也丁点不缺热闹看。 无聊地日子,偶尔吃吃瓜也算安宁为数不多的乐趣。 一直到三年后,安宁第一本手抄版《论语》以600文的高价卖到了县里的最大的书舍,清溪书肆。 这一重量级消息,在原本安静的谢家老宅瞬间炸开了锅。 “啥?大成子你说啥,六百文,就这一本书咋就这么多钱?” 谢老爷子手上草烟卷儿险些落到地上。一旁的谢老二更是连手上没放下的锄头险些砸到脚都没发觉。 听到钱,屋里头几个女人也忍不住扎住耳朵。 只当没瞅见这俩人的失态,谢有成依旧笑眯眯: “四堂叔,普通书是没这个价,但谁让咱们四丫这是写的好呢,人家书肆老板都说了,像这样的成色,以后送来多少都收。”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桃花县不大,县里能用的起手抄书的人家更是一掌都嫌多,大都有钱,有讲究的人家才用的上。 普通印刻板虽看起来死板了一些,但奈何便宜啊。在印刷术已经普及的大周,除非一些特殊书籍,一本书的价格大多也就在两百文以内。 当然有一点谢有成没有夸大,也不是所有“手抄本”都能卖出这个价。安宁这个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她刻意仿了早前在书肆中看到的,前朝一位书法家的字迹。 虽然以这个年纪的笔力,能有两三成真意已是极难,但在这个小县城内,却已经是极难得的上品了。 但这些,一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的老谢家肯定是不懂的。 这会儿又见谢有成一脸热络地同四丫说话,临走前还不忘将足足有一掌高,被油皮纸裹地严严实实的点心往四丫手里塞。 油纸外头,甚至还能看“凤翔楼”几个大字的印迹。 当然,这几个字谢家人必然是看不懂的,但这熟悉的红印子,不就是县里最大的那家点心铺子吗? 显然,光是这一包点心,怕是都得要费上不少银钱。哪怕谢有成本人就在县里当着账房,亲爹又是村长,这些也不是随便能抛费地。 谢老爹连忙拄着拐杖上前: “大成子来回跑一趟不容易,咋能还要你的东西呢!” 还是这么贵重的点心。 一身同村里人截然不同的墨色长衫,谢有成依旧笑地和气极了,丝毫没有偶尔面对村里人,隐隐而生的傲慢: “堂叔客气了,石头这几年能有这么长进,还得多亏了阿宁,这点点心又算什么。” 石头,正是小胖的乳名。 就冲这一点,哪怕叫他再多添上一份束修,他也是乐意地。 何况没有四丫,他一个小账房,何德何能能搭上清溪书斋老板这条人脉。 单凭这个,一点子点心又算什么? “阿宁啊,以后想添什么,记得跟叔说一声就成,叔常日都在县里,方便地很。”离开前,谢有成还不忘跟安宁交代着。 “知道了,谢谢有成叔!” “对了,有成叔既然来了,这是上次给石头哥做的批注。” 从对方手中接过点心,安宁同样笑眯眯地从随身小书包里掏出一沓明显写满了娟秀字迹的纸张: “有成叔记得回去跟石头哥说一下,这个只是上面一小部分,下册还要等下次去书肆看完那本《大学经解》………” 方才十岁不到的小姑娘一脸认真的对着眼前人嘱托着,语气不疾不徐温和得体,隐约还透着几分娴雅,半点不似农家长成的姑娘。 谢有成却没有半点意外。 心知眼前小姑娘说的看完,其实也就是整篇经解基本上已经完全记下来。 过目不忘,过耳成颂,这是何等可怕的天赋。这样聪明到极致的人物。只要给了读书,见世面的机会,那是怎么成长都是不为过的。 早前自家儿子一脸信誓旦旦时,他还觉得儿子怕不是因着读书被揍地太狠,起癔症了。 如果不是石头肉眼可见的长进,他还真不敢信。一辈子土里刨食的老谢家,竟真能出这等人才。 如获至宝地将手里的批注藏进怀中,一直到回到家中,谢有成脸上还挂着笑意。 还是自家儿子有运道。 这头老谢家,晕乎乎地送走了谢有成,此时堂屋内,一大家子除了几个孩子外,几乎来的整整齐齐。 许是当家人过于激动,前屋内,一时竟然有些沉默。最后还是谢大伯娘率先开口: “爹,刚才大成子说的,这钱……” 想到刚才偷听到的,谢大伯娘就忍不住心痒痒,那可是六百文钱啊,大娃他爹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最多这个数。 只可惜话还没说完,就被谢老爹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下来:“眼皮子浅的混账玩意儿,这笔钱也是你能想的。” “我告诉你们,尤其是你,老大家的,四丫挣下的这笔钱,可都是要就留给姐弟俩读书的,日后家里谁都别想着伸手。” “谁敢伸手,别怪我老头子给剁了。” 说着警告的目光还不忘在老大两口子身上巡视着。 触及老爹的目光,谢老大头一次没有选择沉默,更没有向着自家媳妇,而是缓缓出声道: “爹放心,这银钱我们两口子绝对不会在伸手。就是爹,眼看三娃都读书了,大娃好歹是咱们家长孙,总不能大字都不识几个。”谢老大目光带着祈求。 不得不说,这年代长孙的分量确实重,谢老爹险些被说动,然而最终想到什么,还是摇了摇头: “老大,不是爹不疼大娃,只咱们家拢共就这么点底子,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哪里像是能成事儿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三娃跟四丫可是亲姐弟,四丫能这么聪明,三娃就算比不上他亲姐,也总比其他人好些。 想到这里,谢老爹声音也硬了下来,以一种几乎不容置疑的语气道: “放心吧老大,等以后三娃有了出息,还愁不能帮衬他大哥。” 谢老大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第51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8 隔壁房间,听到这里,连安宁也忍不住为谢老爷子点了个赞。 人老成精不是说说的。 果然,她还是喜欢跟这种聪明人打交道。 夜里,不提激动不已,直呼老天开眼的三房两口子,谢老爹也是翻来覆去半响闭不上眼睛,半响还是悠悠道: “老婆子,你说四丫要是个男娃该多好,咱们老谢家怕是要飞了。” “可惜了,这祖坟的青烟,咋就就只冒了一半呢。” 老谢头甚至怀疑是他们平日里上香不够诚心,这才只落下了一半儿。 不过不论论谢家众人怎么想。 反正自那日之后,安宁生活质量飞速上涨。不仅手上捏着抄书得来的银钱,家里一应好的东西,也都紧着两姐弟来。就连偶尔换下来的衣裳,都有大堂姐谢大丫忙不迭地抢去洗了。 也不知大伯那天究竟跟对方说了什么,每日天刚大亮,谢大丫早早干完活就守在她旁边,又是帮着扫屋子倒水,又是帮着收拾房间。 甚至有时候安宁写字入神,回头就见饭已经被热好端到了手边儿。 在谢家其他人,哪怕是长孙大娃还在啃红薯的时候,安宁饭桌上就已经多了热乎乎的玉米面馒头。 偏这种差别对待,连常日咋咋唬唬的谢大伯娘都不敢说什么。 还有自家小伙伴小胖,也就是谢石头那里,有成叔更是隔三差五都要借着小胖子,给安宁带些县里新出的点心过来。 在空间里的点心宣告告罄前一天,彻底补上了这个缺儿,不过这回安宁总算不用偷摸着吃了。 还别说,这时代点心做的还是不错的,不比她现代吃的那些差。 轻咬了一口香甜可口核桃酥,安宁幸福地眯了眯眼。 嗐,来这里都三年了,她可算轻松一点了。 系统:“………” 围观了一切的统子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说的好像这三年,宿主真干过活儿似的。 不用累死累活摆摊赚钱,不用下地干活,连衣裳都不用自己洗。农家女过成它家宿主这份儿上,统子是觉得它还是见识太少。 总之,折腾了小三年后,安宁这边日子总算走到了正轨。 而另外一头谢二丫可就倒霉多了,每天辛辛苦苦一遍又一遍分着绣线,眼珠子都熬红了,好不容易得来的银钱还要尽数被老谢家搜刮走,三年来愣是一分没存上。 别说做生意了,兜里险些比脸都干净。 结果一回家,就见到舒舒服服,简直活成大小姐的安宁。 眼珠子都熬出重影了的谢二丫:“………” 无需多言,谢二丫当场就爆发了: “凭什么,这不公平!” “凭什么四丫的钱都能留着,我的就要全部上交!” 等看到自己碗里稀稀疏疏的红薯,和隔壁堂妹手里的玉米粥,谢二丫更破防了。甚至顾不得还在吃饭,手里碗筷重重甩在桌上: “凭什么,都是老谢家的孙女儿,她谢四丫凭什么就高人一等。在外面辛辛苦苦为家里赚钱是我,她谢四丫什么都没贡献,凭什么!” 一想到谢安宁现在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她的银子,谢二丫更气了。 可惜就算谢二丫再如何歇斯底里,这会儿家里愣是没一个人站在自己那头。连二丫她亲娘夏招娣都只是手忙脚乱地将桌上的东西收拾起来,一边跟安宁连连道歉,一边还要拉着自家女儿苦口婆心: “阿宁啊,你姐这是一时发症了,没旁的意思啊,你别跟她计较。” “二丫头,别胡闹了,你说你,跟四丫比什么!” 谢二丫:“???” 谢二丫僵着身子扭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家娘: 啥意思,都是谢家女儿,她咋就不能跟四丫比了。 她娘的意思是,她连比都不配跟四丫比呗? 有这么侮辱人的吗? 这还是她亲娘,偏这会儿,桌子对面,一旁的安宁一脸“大度”,这会儿甚至还有心思笑眯眯道: “二伯母放心吧,二堂姐就这性子,我不会跟她计较的。” 她配吗? 看懂安宁的意思,谢二丫直气地浑身发抖,偏这会儿自家亲娘还一脸感激:“阿宁啊,伯娘就知道你是个好的。” 谢二丫:“………” 许是刺激过大,谢二丫一时不防,竟嘭地一声当场晕倒在地。 安宁:“………” 女主居然这么脆弱的吗? 真是…… 许是日子着实无聊,安宁难得有了想玩儿一把的意思,却不想对手实在过于脆皮。 算了,日后还是离远点看戏的好。 而见安宁放下碗筷,一旁的老陈氏还以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虫族之先婚后爱   宣言(肉)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生存文男配[快穿]   归宿(H)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姑母撩人   她太投入(骨科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