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 第111章

第111章

器,帮他们建立寻呼台,我觉得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毕竟寻呼台是收费的,也是给他们单位创收了。” 狄思科默默感慨,只是一个调整副总分工的小小举动,竟然把万锦这个“万金油”炸了出来。 万锦是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研究生,是四个副总里年纪最轻,也是学历最高的。 被人说成是万金油,委实有些屈才了。 狄思科觉得对方完全是被性格拖了后腿。 集体表决的时候他选择弃权,确实谁也不得罪,但也会给人留下没有担当的印象。 否则,以他这种资历和教育背景,被提拔上来当个总经理也是够格的。 * 万锦这次的效率非常高,在三天后的例会上,就当着大家的面向马援朝和狄思科汇报了,跟八一寻呼台合作的进度。 对方对腾飞牌这款国产传呼机也有些兴趣,答应可以坐下来谈谈。 狄思科当场宣布,“既然万副总这边已经有了进展,那一事不烦二主,这件事就交给万副总来跟进吧。另外,根据大家各自的专长,我跟董事长商量了一个基本的分工方案,趁着今天的机会一起公布一下吧。” 万锦负责个人通讯业务。 汪大海负责腾飞牌收音机业务,兼管合资公司的汽车收音机业务。 金明亮负责录音机业务,兼管电平记录仪,传声放大器,抖动仪等提供给科研院所和各大高校的产品。 翁佩云的工作内容不变,继续负责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兼任公司总会计师。 随着另一只皮鞋落地,副总们的工作分工彻底定了下来。 有人得意,自然就有人失意。 万锦算是最大赢家。 汪大海虽然对收音机业务不太满意,但好歹还能兼管与VW合办的合资企业,也算是一个安慰。 唯有金明亮成为全场最大输家,现在的录音机市场已经饱和了。 大多数城市家庭都有录音机,这玩意不是什么消耗品,一台机器能用十几年,谁家也不会没事换录音机玩。 否则腾飞厂也不会转产传呼机了。 还没等到散会,他就想去跟狄思科说道说道。 不过,狄思科并没给他这个机会,很快就宣布了新的决定。 “大家已经看到了,现在电子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有多快,有的产品从上市到被淘汰,可能连三个月都撑不过。咱们腾飞传呼机在近期有了些起色,但电子通讯市场风云变幻,很有可能过上一两个月就会被淘汰。所以,咱们腾飞绝不能坐以待毙!” 坐在角落里的纪录片摄像师直觉这会是腾飞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所以默默将镜头调整了角度,直直对准狄总经理那张显出些严肃和坚毅的脸。 “我提议,各产品线要做好市场调研和新产品研发工作,每月提交一份新产品策划。各条产品线,每个季度都将有一次获得资金支持,上马新产品的机会!” 金明亮当即便问:“任何产品线都可以上马新项目?” “当然!”狄思科顿了顿说,“咱们目前的资金有限,最开始恐怕没办法支持所有产品线同时上马新项目。但大家的机会都是等同的,如果录音机和收音机那边能拿出比传呼机更有前景的项目,那公司也会优先把资金倾斜给录音机和收音机。” 金明亮只觉得眼前有了希望,但希望又不太大。 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 随着副总分工的调整,公司各科室的工作,尤其是情报科、供销科和宣传科的工作,也会根据产品线进行细分。 然而,狄思科现在顾不上这些了,将办公桌上该签的文件都签完,他就带着周健将出门躲清净了。 他没想到,副总分工调整以后,反应最大的会是下面的车间。 各车间主任纷纷找到分管副总那边表忠心,顺便要资金要项目。 尤其是录音机和收音机那些处于半停工状态的车间,纷纷给分管副总出谋划策。 昨天下班前,狄思科的办公桌上就出现了三份策划案。 万锦提议研发生产移动电话。 汪大海建议利用合资公司的CD机项目,开发VCD影碟机。 金明亮则提议生产能够播放磁带和CD光盘的多功能录音机。 副总们的大锅饭被打破了,现在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来跟狄思科推荐他们的新项目。 狄思科觉得各项目都挺好,他要是有钱,肯定雨露均沾,让大家都投产。 关键是,现在不是没钱嘛。 “领导,咱们去哪儿啊?”周健将跟在身边问。 狄思科只想随便溜达溜达,但现在是上班时间,他不能像在经合办似的,光明正大地往菜市场和超市跑。 “去咱们的直营店,看看传呼机的销售情况吧。”狄思科问,“你驾驶证到手了吧?车练得怎么样了?” 周健将搓搓手,有些兴奋地说:“已经拿本儿了,在驾校练得挺好,就是平时没机会开。要不我给您当一天司机吧?” 狄思科将车钥匙扔给他,“稳当点,慢点开啊。” 他的提醒属实是多余了,周健将的驾驶技术,是他见识过的最稳的。 全程20迈,慢慢悠悠地往目的地挪动,即使被后车按了喇叭,他依然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速度行驶。 半个钟头的路程,愣是让他开了一个多钟头。 将车停稳后,周健将很明显地舒出一口气,偏头求表扬,“领导,我驾驶得不错吧?” “挺稳的。”狄思科不知还能如何评价。 “呵呵,我的教练也说了,我是他所有学员里开车最稳的,以后不用担心交通安全问题。”周健将笑道,“今天有您在旁边,我不敢开太快,我在驾校练车的时候,会比今天快一点。” 狄思科:“……” 有点难评。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腾飞传呼机的直营店。 店铺的面积不大,只有两个玻璃柜台,配了一个售货员和一个收银员。 “最近的传呼机销量怎么样?” 收银员低声说:“没有零风险购机那段时间好,但咱们1999元的广告牌在外面挂着,也能吸引一些顾客。” 店里还有顾客,狄思科点点头,没说什么就在一旁的板凳上坐下了。 腾飞传呼现在可以即买即用,售货员代收服务费以后,往寻呼台那边拨个号码,就可以开通服务了,比狄思科刚配传呼机那会儿简便多了。 他坐在椅子上旁观了顾客的整个购买过程,顾客离开时,还冲人家客气地笑了笑。 看到他的笑容,那位男青年停下脚步,迟疑着问:“请问您是腾飞的狄总么?” 狄思科颔首,跟对方问了好。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好几家媒体都用他的全身照当噱头,刊登了新闻。 最近能认出他的路人又多了。 青年似乎有些激动,从书包里翻出一个笔记本说:“狄总,您能给我签个名吗?我姐姐是您的歌迷,她还在卧室墙上贴了您的海报呢!” “现在的小姑娘不是喜欢小虎队和四大天王么,还有人贴我的海报呢?” “哈哈,我姐比我大五岁,现在已经工作了,她也是学英语的,”青年骄傲地说,“现在在我们老家的省商业厅当外语翻译!” 狄思科在本子上签了名,笑道:“你姐姐非常优秀。” “她本来也想像您那样去经贸部或外交部当翻译的,可惜当时没选上,被分配回了老家。” “你姐姐比我强,我只当了两年翻译就转行了。”狄思科将本子递还回去问,“看你的样子好像是学生,传呼机是帮家人买的吗?” “不是,我自用的。我最近准备找工作,买个寻呼机,方便用人单位联系我。” “你是大学生吧?这么快就开始找工作了?” “没办法,现在大学生不包分配,找工作全靠自己,有的同学在大三暑假就开始找工作了,我还算慢的呢!” 狄思科笑着鼓励了几句,与对方握了手,便目送小伙子离开了。 店里这会儿没人,他转头问售货员:“最近来买传呼机的学生多吗?” “我也不太确定人家是不是学生,不过,现在来买传呼机的年轻人还真挺多的。那些做生意的老板喜欢买摩托罗拉和松下之类的,但中老年和年轻人还挺喜欢咱们腾飞传呼机的。” 这类人不追求名牌,只图个实惠。 1999元的价格对那些手头不宽裕的年轻人来说,比洋品牌实惠多了。 “你带电话簿了吗?”狄思科问周健将。 “带了。”周健将拍了拍裤袋。 “那你给另几个直营店和代销店打个电话,让他们统计一下最近购买传呼机的学生人数,主要以大学生为主。” “最近三天的可以吗?” “行,就统计三天的吧。” 周健将去打电话,狄思科继续留在店里观察行情。 果然如售货员所说,来买传呼机的以年轻人居多。 而且进门只看1999元的机型,在两种型号间反复挑选,选完了型号还得仔细检查机身,稍稍有点瑕疵,就要当场换货。 看得出来,买传呼机对他们来说相当于买一个大件了。 囊中羞涩,所以非常谨慎。 狄思科在直营店里呆了整整一天,午饭都是在店里吃的盒饭。 每进来一个年轻人,他就问问人家是不是学生,上几年级了。 结果一天下来,一共接待了19个学生,其中10个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这个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 狄思科从直营店离开后,直接去幼儿园接上了自己的两只小崽。 爷仨回家的时候,四哥正蹲在狗窝前面,给小狗哆哆喂食。 狄嘀嘀赶紧跑进去,挡在狗窝前面,搂住哆哆说:“四伯,你不要乱给它喂吃的啦!哆哆前些天吃撑了,已经拉过一次肚子了!” “它总在我腿边打转,我以为它饿了呢!” 狄嘀嗒也跑过来说:“它是想跟你玩呢!” 四哥在两个小屁孩的头毛上揉了揉,“你俩年纪不大,懂得还挺多的!” 狄嘀嘀亲热地搂着哆哆,“那当然啦,我是哆哆的大姨!” “咳咳——”四哥被自己侄女雷得不轻,哭笑不得道,“你才多大年纪啊,就当大姨了!” 狄嘀嘀和狄嘀嗒可是小小年纪就能弄清亲戚关系的小孩。 闻言就细数道:“哆哆是胖大生的,胖大比我跟弟弟小一岁,是我们的妹妹。那哆哆当然就要喊我大姨,喊弟弟大舅啦!” 四哥好笑道:“那你让它喊一个,我听听!” 狄嘀嗒露出鄙夷的小眼神说:“四伯,小狗不会说话,它们只能在心里喊!” “……”四哥望向跟在后面的老五,无语道,“咱家这俩小屁孩真是越大越不好招惹了!” “哈哈,谁让你惹他俩的,我们狄嘀嘀和狄嘀嗒现在进步可快了!”狄思科与有荣焉道,“已经会写字,也会看时间了!” 四哥没有孩子,平时也没观察过其他兄弟家的孩子什么样。 对老五那副骄傲的样子,很难产生共鸣。 会写字和看时间,很了不起吗? 他现在跟这些有娃的兄弟,真是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 狄思科也知道四哥理解不了自家娃有多厉害,不想对牛弹琴,就转而问:“哥,你们学校里的学生,用传呼机的多么?” “不太多,主要是高年级的学生在用。”四哥兼职宿管,偶尔能看到学生拿着传呼机来一楼回电话。 “那你们学校里或者学校附近,有卖传呼机的吗?” “没有吧。那玩意太贵了,受众群体不是学生。” “那可不一定,我发现毕业生买传呼机的还挺多的。”狄思科问道,“反正你在宿舍里当宿管,有没有考虑过兼职卖个传呼机?” 四哥愣道:“怎么卖传呼机啊?” “从我们厂拿货,给你出厂价,你的价格只要不超过1999,可以随便定,就当是给大学生的福利了。” 四哥稍一琢磨,就有点动心了,传呼机是高科技产品,利润应该是很可观的。 高校里工作轻松体面,可是工资真的不高。 他以前跟二哥卖录音带的时候,攒了一些家底。 但后来买房子花了一万多,上大学期间又花了一部分,所剩存款已经不多了。 “不知道学校让不让卖,”四哥挠挠头发说,“我先问问学校那边的情况再说吧。” 兄弟俩站在院子里,商量着在学校里卖传呼机的细节。 院门却在这时被推开了,郭美凤、于童和狄思慧手挽着手走了进来。 每人手上都提着好几个购物袋。 狄思科走上前问:“今天是什么大日子啊?你们仨采购了这么多东西!” “给咱小妹庆祝一下!”于童笑着宣布,“咱们狄思慧同志,正式升职为国际航班的乘务长了!” “哇,这么厉害啊!”狄思科带着闺女儿子一起啪啪鼓掌。 狄嘀嘀和狄嘀嗒从小就是捧场王,虽然不知道乘务长是干嘛的,但是听起来就很厉害,他们跟着拍手就对了! 狄嘀嗒还把家门口的串儿红抱进来一盆送给小姑。 捧着侄子偷来的串儿红,狄思慧脸都红了,“狄嘀嗒,你赶紧把花还回去,那是市政摆的,不是咱家的!小心居委会的人来找你算账!” 狄嘀嗒不为所动,推给小姑说:“你先抱着,一会儿我在还回去。” “……”狄思慧在他脸蛋上掐了一把说,“我这个乘务长也没什么,有的同事工作四年就能升乘务长了,我都工作六年了!” 狄思科笑道:“咱这是厚积薄发!领导能把你从那么多乘务员中提拔上来,说明咱的能力是被领导认可的。” 郭美凤将手里提着的菜和副食交给老四,眉飞色舞地说:“今晚加菜给小六庆祝一下,咱小六才25岁就当上乘务长了,再好好奋斗两年,没准儿就是主任乘务长了!大有前途呀!” 四哥接过袋子,不满地嘀咕:“在我这里天天催婚,说什么先成家后立业,轮到小六了就让她好好奋斗,当主任乘务长,您这心眼儿也太偏了!” “你跟你妹妹能一样吗?”郭美凤眼睛一瞪说,“你多大岁数了,自己心里没数啊?人家小六有对象,结不结婚都不着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奋斗事业!” 事业要是奋斗得好,她家小六才不舍得跟汤普森那个棕毛出国呢! 四哥讪讪地摸摸鼻子,只觉得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提着塑料袋就溜去厨房了。 郭美凤望着他的背影,还不解气,哼哼道:“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得赶紧给他安排相亲!我记得咱周围还有好多未婚女青年呢,比如老卢头家的大闺女,还有童童的那个好朋友,金金!” 狄思科劝阻道:“妈,卢婉淇跟我大哥同岁,而且跟我大哥当年的情况差不多,下乡的时候结过婚,回城以后这么多年不结婚,估计是不想结婚的。人家卢大爷都不催,您可别讨人嫌啊!” “那金金怎么样?她也快三十了吧?家里不催啊?” 杜金金一直不结婚,家里当然是催的。 于童早些年就答应过她,等她结婚的时候,送她一套婚房。 毕竟杜金金是一路跟着她走过来的,当年公司里只有她们两个人,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七十多人。 七八年的时间里,杜金金始终跟着她,不离不弃。 于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军功章里也有金金的一半。 她包了杜金金的婚房,结果对方一直不结婚,房价却噌噌往上涨。 于童觉得不能继续等下去了,为了自己的钱包着想,她去年在市区里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商品房送给了杜金金。 杜金金有了自己的住房,银行里的存款也有不少,杜家老两口反而不催着她结婚了。 这让于童心里有点后悔,房子似乎送早了,万一影响了金金的姻缘怎么办? “杜金金家里不怎么催,而且如果放在五年前,她可能会喜欢四哥这种书生类型的,现在就未必了。” 金金的择偶标准一直是跟着言情小说走的。 现在市面上流行兵哥哥,所以,她的择偶要求也与时俱进了。 郭美凤好奇道:“金金喜欢什么样的?要是有合适的,我帮她介绍介绍。” 于童回忆了一下小说里的形容词,“她喜欢学霸头脑,军人体魄的那种。” 众人:“……” 就还挺实用的。 狄思科搭上媳妇的肩膀说:“还是你的运气好,金姐的愿望,你早早就实现了!” 于童:“要点脸吧。” 第168章 打电话是双胞胎最近新养成的兴趣爱好。 为了庆祝小姑升职, 狄嘀嘀变身接线小妞,在奶奶的示意下给伯伯们打电话。 狄嘀嗒则拿着电话簿,一字一顿地将电话号码报给姐姐。 电话接通后, 狄嘀嘀用甜美不输寻呼小姐的稚嫩嗓音, 邀请伯伯们带着伯母和哥哥姐姐, 来她家吃晚饭。 “大伯同意了吗?有礼哥哥能一起来吗?”狄嘀嗒将耳朵贴近话筒问。 “同意啦!”狄嘀嘀语气里带着完成任务的得意。 然后又如法炮制地给三伯打了电话,如愿得到了三伯的热情响应。 “还有最后一个了, 让二伯带着嘟嘟姐姐一起来!” 狄嘀嘀按照弟弟报出的号码, 在键盘上按下七个数字,反复了几次后,电话中始终没有传出她期待的接通音。 “你是不是念错了?”狄嘀嘀从弟弟手里拿过电话簿。 “没有,”为了证明自己没错,狄嘀嗒又把二伯的电话号码重新背了一遍, “98866XX。” 狄嘀嘀用短指头在纸张上滑动,然后在两列号码中找到被标注为“老二”的那串数字。 竟然跟弟弟报出的数字一模一样! 俩小孩呆立在电话机旁边,面面相觑。 狄嘀嗒不信邪似的接过电话,亲自按了一遍电话号码, 然后用上了拍打话筒、喂喂喂、扯电话线、上下甩动等传统故障排除办法, 听筒里仍是半点声响也没有。 最终,他笃信地下了结论:“电话坏了!” “那怎么办?”不等弟弟回答, 狄嘀嘀就深吸一口气,冲着外面大吼道,“爸爸,爸爸——” 万事不决找爸爸! 狄思科正在厨房里给四哥打下手,听到闺女的喊声, 就攥着一把小葱出来了。 “怎么了,哆哆它大姨?” 狄嘀嘀晃着电话听筒说:“电话好像坏了, 爸爸你快来看看!” 狄思科前些天刚搞废了一台传呼机,心里还有点小阴影,本能地不想接手这项工作。 可是,在闺女儿子殷殷期盼的目光下,他的双脚还是不受控制地走了过去。 “怎么回事?” 狄嘀嗒就如此这般地解释了前因后果,并且背诵了二伯的电话号码。 “哦,这个啊!” 狄思科悬起的一颗心落了地。 还好还好,这题他会! “你们二伯的电话号码是大哥大的号码,上个月被统一从七位数升为八位数了。” 两个无知幼童双双用懵懂的大眼睛望着他。 狄思科就解释说:“你们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数字之间,增加一个数字5,重新再打一遍就能打通了。” 怕他们听不懂,他又解释说:“从左边数,第二个数字和第三个数字中间,多加一个5.” 狄嘀嘀和狄嘀嗒还处于不分左右的年纪。 不过狄嘀嗒有个作弊器——他左手的虎口上有颗痣。 在幼儿园听口令分辨左右的时候,他只要抬手看看,就知道哪里是左边了! 于是,狄嘀嗒这回依然没有被左右难倒,顺利地将二伯的电话号码变成“985866XX”,成功将电话拨了出去。 电话被接通的那一刻,俩小孩险些喜极而泣,好似他俩做的事情不是拨打电话,而是发射卫星! 老大,老二,老三很快就拖家带口地来了北海公园。 因着是庆祝狄思慧升职加薪,二嫂钟晓莎进门就送了对方一个CD随身听。 狄思慧常年跑国际航线,也是有些见识的,一看包装盒上的logo就连忙摆手说:“二嫂,我用不上这个,留给嘟嘟用吧。” 这东西就算是在日本买也价格不菲。 “嘟嘟暂时还用不上呢,先庆祝你事业进步,拿着吧,”钟晓莎将盒子塞进她怀里,“客户送的,我没花钱!” 三嫂苏晓接到电话通知就赶来了,没来得及给小六准备贺礼,只顺路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烧鸡和猪头肉,算是给晚饭加个菜。 狄嘀嗒用鼻子在油纸包上嗅了嗅,捧场道:“三伯母,我想吃带脆骨的猪耳朵!” 苏晓在他头上摸了摸,轻声细语地说:“嗯,给你买了,一会儿洗洗手就能吃了。” 两个妯娌都带了东西,让空手而来的林桐有些尴尬。 她接到狄思国打来的传呼时,已经带着两个孩子抵达明星学校,准备上钢琴课了。 听说晚上要在北海公园聚餐,她跟老师请了假就匆匆离开学校,结果走到半路时,有礼说他的新外套被落在了教室,三人又返回学校找外套,一路上都忙忙叨叨的,她压根儿就没想起来买东西这一茬。 好在最后进门的狄思国提了一大袋刚出锅的烧饼,还买了几根粉肠,他们家来吃饭也不算完全空手。 “你怎么只买了这点东西?”林桐拉着男人低声说,“你都进了一趟副食店了,就不能买点好的?” 狄思国被他说得一怔,没头没脑地问:“我买的挺好呀!” 他们家聚餐向来如此,大家庭的人口比较多,以防掌勺的人太辛苦,兄弟姐妹回家时,通常都会顺路买点副食主食。 每人零星买一点,就能凑上一大桌了。 老狄家以前的经济条件不好,能吃一顿粉肠就算改善伙食。他们兄弟几个从小就爱吃这一口,即使生活条件变好了,口味仍是没怎么变,喝酒的时候就要配点粉肠和花生米。 所以,狄思国来北海公园时,每次都负责采购主食和粉肠,偶尔还买点酱牛肉什么的。 弟妹们知道他会买这些,就会绕开主食和粉肠,另外买其他吃食。 几兄妹早已形成了默契,他每次都买这些,林桐之前没说过他,不知今天又怎么了。 两人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他隐约能猜到林桐的心思,便小声劝:“都是自家人,没人介意咱花了多少钱,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现在谁也不差这一口吃的。” 事已如此,多说无益,林桐只好选择闭嘴。 狄家兄弟相继成家以后,各过各的小日子,跟以前的大家庭可不一样了。 他们亲兄弟间不计较,但四个妯娌间还是会隐隐比较的。 她是当大嫂的,总不能处处被妯娌压一头吧? 林桐觉得今天这事办得有点没面子,便找个机会隐晦解释,他们母子三人是从培训班过来的,没来得及给小六准备礼物。 狄思慧本来也没打算收礼,笑着说:“要是每次升职都要收礼物,那我五哥岂不是能靠升职发财了!” “对啊,”被点到名的狄思科恍然道,“我升职的时候,你们怎么谁也没给我送礼?也没人张罗着给我弄桌席面,难怪四哥说咱妈偏心眼儿呢!大嫂,二嫂,三嫂,你们回头把该送的礼补一下啊!” 钟晓莎夹了一个鸡翅膀给他,“喏,补给你了,吃个鸡翅膀,以后展翅高飞!” 三嫂有样学样,将另一个翅膀夹给他,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两只翅膀才能飞。” 轮到林桐的时候,盘子里只剩鸡胸肉、鸡头、鸡屁股。 彬彬将鸡头夹进五叔碗里说:“五叔吃了鸡头,以后出人头地!” “你五叔都快三十了,”狄思科嫌弃地将鸡头放回侄子碗里,“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是留给你吧!” 彬彬已经是高中生了,常年练习游泳,让他的身高像翠竹似的不断上窜,跟身边的一串萝卜头比起来,好像是两代人。 闻言就在鸡头上啃了一口,然后他笑着说:“那让我们有礼表演个节目,庆祝五叔和小姑升职!” “这个主意好!”林桐第一个表示赞成,孩子学了这么久的钢琴,她也想找机会展示一下成果,“佳佳跟弟弟一起来一个!” 佳佳:“……” 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最烦在亲戚跟前表演节目,表演还没开始,她就已经尴尬了。 于童搂上佳佳的小肩膀说:“佳佳已经是钢琴八级的水平了,让有礼跟姐姐一起演奏,多打击咱有礼的自信呀!今天就让有礼表演一个,佳佳负责场外指导吧!” 佳佳莫名在心里松了口气,点头说:“我弟弟的钢琴也弹得很好了!” 有礼还算镇定,坐在钢琴前弹了一段最近经常练习的曲子,得到了满堂彩。 四哥撺掇道:“狄嘀嘀,你不是也学钢琴了嘛,也给大家表演一个!” 相比于十多岁的佳佳,只有四岁的双胞胎正是表现欲旺盛的年纪。 狄嘀嘀闻言就走到钢琴前,冲着观众们鞠了一躬,并自己报幕:“大家好,我叫狄……” 深知闺女习惯的狄思科适时打断,“自家人都知道你叫狄谨言,不用介绍了,赶紧表演吧!” 狄嘀嘀有自己的节奏,无视了爸爸的吐槽,继续挥挥手说:“大家好,我叫狄谨言,我是东轻幼儿园中(3)班的小朋友,我已经四岁啦!今天我要跟弟弟一起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打电话》!” 二哥偷偷跟媳妇嘀咕:“打电话也能当个节目啊?” 钟晓莎白他一眼说:“《打电话》是儿歌,咱家嘟嘟也学过,还给你表演过,一看你当时就不上心!” 狄嘀嘀一本正经地坐上琴凳,将小手放在琴键上,然后摇头晃脑地弹起了一段简单的旋律。 合唱: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 狄嘀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狄嘀嗒: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合唱: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 狄嘀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狄嘀嗒:哎哎哎,我在学唱歌~[1] 整首儿歌的歌词只有这几句,歌词有点短,所以狄嘀嘀唱了两遍才算尽兴。 演出结束后,还跟弟弟一起鞠躬谢幕。 “好——”亲爹带头啪啪鼓掌,“狄嘀嘀和狄嘀嗒表演得太好了!一会儿给你们一人一朵小红花!” 狄嘀嘀一下台就喜滋滋地扑到亲爹怀里,扑闪着长睫毛问:“爸爸,我唱得好吧?” “太好听了!我闺女这嗓音完全可以去当大歌星,跟百灵鸟似的!”狄思科化身闺女的头号歌迷。 于童:“……” 没见过这么能吹的爹。 居然连百灵鸟这种形容词都想得出来! 在吹捧孩子这方面,二狗子算是接过了于宝塔的接力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在于童看来,童声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音准和气息。 狄嘀嘀顶多就是音准比较好,声音还算清脆悦耳,完全达不到百灵鸟的程度。 这老父亲实在太能吹了。 然而,当天的聚会结束后,钟晓莎却独自找到她问:“你们有没有意愿让咱家狄嘀嘀出唱片?” “……”于童啼笑皆非道,“二嫂,你怎么也跟着乱起哄啊?再继续吹下去,狄嘀嘀都快迷失自我了。” “我可不是吹咱家孩子!”钟晓莎笑道,“最近我们公司要跟教育出版社合作一个少儿项目,发行《儿歌一百首》录音带。这么多的儿歌,肯定会邀请不同年纪的童星进行演唱。我之前带嘟嘟去试过音,不过这孩子音准差一点,老师那边没通过。我觉得咱狄嘀嘀还不错,你要不要带她去试试?” 中唱这边会组织一次集体试音,被选中的小歌手每人要唱10-12首歌。 不但是对孩子声音条件的考验,也是对记忆力和耐性的考验。 一次性录制那么多儿歌,很多小朋友都熬不下来。 录歌的酬劳还挺高的,录一张录音带可能会上万块。不过老五家不缺钱,她也就没在这方面着重介绍。 事关孩子,于童不能自己拿主意,只说:“我先问问狄嘀嘀自己的意思吧,她要是愿意去,我就带她去试试。” * 狄嘀嘀当然愿意去了,她有了录音带以后,全国的小朋友都可以听到她唱歌啦! 而且她还可以像爸爸那样,把自己的录音带送给好朋友们! 狄思科听了孩子的决定后,忍不住感叹:“我闺女小小年纪就要女承父业,叱咤歌坛了!” 狄嘀嘀对于唱歌事业,明显比亲爹认真很多。 拿到二伯母送来的歌本以后,随时随地都在练唱。 这天早上,狄思科为了满足俩孩子的愿望,也为了顺便锻炼身体,不到七点就骑着“老北京胡同游”的三轮车进入早高峰的车流,送他俩去上幼儿园了。 狄嘀嘀和狄嘀嗒就像人肉点唱机似的,坐在车后座唱了一路。 来到幼儿园时,嗓子都有点哑了。 狄思科不得不将三轮车停在门口,进去跟小白老师叮嘱,双胞胎姐弟用嗓过度,今天别让他俩唱歌了。 安顿好两个孩子,狄思科又顶着路人好奇的视线,一路将胡同游三轮车骑去了公司。 职工们像看西洋景似的,围着那辆三轮车反复参观,只一个早上的时间,狄总更换座驾的消息,就在公司上下传遍了。 今天上午要开个产品会,马援朝在会议室里看到他就笑着问:“狄总,听说你的座驾从四轮变成三轮了?” “哈哈,家里两个小孩嚷嚷着坐三轮车,我拗不过他们,就骑着三轮车送他们去了幼儿园。” 马援朝此时才算真切感受到两人的年龄差距,小狄的闺女儿子才上幼儿园,而他家孙子也要上幼儿园了! 董事长和总经理还有心思说笑,副总和工程师们却完全没有闲聊的心思。 大家都铆足了劲,想要争取新项目的资金呢! 狄思科并没一上来就谈新项目的话题,而是让万锦汇报了最近传呼机的销售情况。 “八一寻呼台首期采购1200台数字传呼机,一周内就会完成交付。除此之外,供销科的同志已经跟五个省气象台取得了联系,其中两家对筹建寻呼台很有兴趣,只要腾飞帮他们建台成功,腾飞传呼机将在两年内成为营业厅销售的唯一品牌。另外,咱们已经在本市的六所高校设置了个人代理,在校内帮大学生开通寻呼服务。不过,大学生消费水平有限,平均每天只有十台的销量。” 马援朝接话说:“一天十台,一个月三百台。不用咱们支付场地费、水电费,就能增加五六十万的营业额,也算不错了。高校的市场还是可以深挖一下的,咱们尽快联系其他学校的个人代理吧。” “这么算下来,咱们传呼机的库存应该清得差不多了吧?”汪大海问。 “还有两千台左右。” 汪大海呵呵笑道:“两千库存属于正常范围,咱们传呼机业务的前景一片大好啊。” 金明亮附和:“社会寻呼台放开以后,今年全国的寻呼机销量是去年的一倍,明年肯定会继续走高。厂里马上就要生产汉显传呼机,个人通讯业务这个板块,只要把传呼机做好,就不用愁了!” “对,”汪大海打配合,“我前几天刚看了一篇报道,全世界传呼机的普及率已经高达30%了。咱们国家有12亿人口呢,哪怕只普及10%,也能卖1.2亿台传呼机。咱们把传呼机业务做大做强,不愁没有生意!” 这两人一唱一和,你来我往,主旨只有一个——让万锦和他分管的个人通讯业务,专注于传呼机的生产研发,不要搞什么移动电话了。 研发移动电话必然十分烧钱。 公司资金有限,把钱填到移动电话上,那其他业务板块怎么办? 被砍掉么? 万锦自然明白他们如此表现得用意,不疾不徐道:“这几年通讯领域的发展已经很明显了,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从数显传呼到汉显传呼,从大哥大到二哥大,从模拟移动通讯到数字移动通讯。就像狄总说的,技术更新换代这么快,兴许不等传呼机卖到1.2亿台,就被时代淘汰了。” 金明亮轻咳一声说:“我看你也别太悲观,淘汰也需要个过程,一项新产品的出现,最先只在城市里产生影响。咱们可以效仿狄总在北方日化厂的办法嘛,如果传呼机在城里被淘汰了,咱们就将传呼机卖到农村去。农村市场也是很广阔的!” 闻言,狄思科表面淡定,却在心里翻了一个大大的白

相关推荐: 我的美女后宫   莫求仙缘   高门美人   摄春封艳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迷踪(年下1v1)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