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 第106章

第106章

山芋。 从经合办最近的表现来看,很难保证这场评审的公平公正。 就在大家猜测狄思科打算如何收场时,区委招待所迎来了一个专家评审组,以及两名公证处的公证员。 未来几天,一行人将在招待所中同吃同住,直到名牌认证工作的初审彻底结束,才会一起离开招待所。 招待所那边的动静并未有意隐瞒,经合办的安排,马上就在一定范围内传开了。 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评审的公平。 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之前请胡轻松吃饭的企业老总,接连给他打电话,埋怨他不够意思,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难怪胡主任最近这么活跃呢,无论谁来请客吃饭他都应邀前往。 搞了半天是配合狄主任一起玩了一手障眼法! 胡青松有苦难言,狄思科根本就没跟他透露过评审的情况。 按照最初的安排,经合办打算请区政研室和经委计委的同志联合评审,谁知他会临时变卦呀! 胡青松要是跟人说他对此毫不知情,会显得自己在单位没有掌控力和话语权,只好在电话里哼哼哈哈,捏着鼻子认了大家对他的控诉。 而不远处的狄思科,再次在办公室里迎来了腾飞厂的马援朝。 “马厂长,您应该听到消息了吧?名牌评审的工作由专家组的评审们定夺,您来找我也没用啊!” “哈哈,我已经听说了,这次来不是为了名牌的事情!”马援朝用大掌拍着沙发扶手说,“狄主任,还得是年轻人呀,有才华有魄力有胆识!你们这个评审弄得挺好,大家都公平竞争,即使我们腾飞牌落选了,我老马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狄思科帮他倒了茶,笑道:“您总不会是专程来表扬我的吧?” “除了来表扬你,我还是来邀请你的!”马援朝说,“狄主任,你有没有意向来我们腾飞厂工作?你刚升正处没多久,但我可以给你一个第一副厂长的位置!” 狄思科顿住动作,“您可别开玩笑了。” “我没开玩笑!我跟老曾打听过你的情况,知道你的本事,希望你能把北方日化厂的成功复制到我们腾飞厂来!腾飞厂太老了,正需要你这样的新鲜血液,也需要年轻人的活力。” 狄思科摆手说:“马厂长,日化和电子是两个行业,这种成功不能简单复制。” “你是不是听了外面那些谣言,以为我们腾飞厂要破产了?”马援朝大力拍着沙发扶手说,“妈了个巴子的,你别听外面那些人传瞎话,我们腾飞厂不可能当全市第一个破产的企业!我听说金属材料加工厂正要破产呢,我们一定会争取发展机会,无论如何也要挺到它破产再说!” 狄思科:“……” 第160章 接到邀请的那一瞬, 狄思科非常动心。 腾飞厂建厂近四十年,规模是北方日化厂的两倍多,全厂有近五千人。 一个五千人大厂的第一副厂长, 对他的诱惑力非同小可。 而且他骨子里有很强的探索欲和冒险精神, 电子行业完全是他没有触及过的领域, 可以预见的,会给他带来很多新奇体验。 可是, 凡事都有两面性。 也正是因为没有接触过电子行业, 狄思科不能答应马厂长的邀请。 当下算是腾飞厂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任何一个草率的决定,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何况,要是他在这个敏感时期调任到腾飞厂,必然会有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像马援朝一样,期盼他复制北方日化厂的成功。 可他不是什么英雄人物,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 也早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并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所以, 他婉拒了马厂长的邀请。 “马厂长, 您放心,促进经济合作就是我们经合办的工作重心。要是有适合腾飞厂的合作机会, 即使我不去厂里当副厂长,也会积极帮腾飞厂牵线的。” 话虽如此,但马援朝觉得副厂长和经合办主任,对腾飞厂的用心程度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会下意识觉得,年轻人成功要么是靠运气, 要么是靠关系。 但马援朝自认有些看人的本事,小狄主任年纪轻轻就能走到这个位置, 必有过人之处。 “我这个提议有些突然,狄主任,先不急着做决定,你再好好考虑考虑!” 狄思科当晚回家时已经快十点了,而且是被周健将搀扶进门的。 早已经睡了一觉的郭美凤,听到外面的动静,又披上衣服爬了起来。 “小周,他这是怎么啦?”郭美凤赶紧搀住儿子的另一条手臂,以防他瘫软在地。 “腾飞厂的马厂长组织饭局,狄主任喝了一斤老白干。” “一斤老白干?”郭美凤拔高声音,在儿子的肩上捶了一下,“这么喝下去年纪轻轻就得脂肪肝!” 两人搀扶着把狄思科送进后院儿。 周健将身强体壮,大部分重量都压在他那边,即便如此,郭美凤仍被累得气喘吁吁。 看见打开房门的于童,就将人交给她说:“你帮他收拾吧,我去煮个醒酒汤,这小子醉死过去了。” 今晚狄嘀嘀和狄嘀嗒趁着爸爸不在家,抱着枕头跑来跟妈妈一起睡。 半梦半醒间,听到奶奶的话,狄嘀嘀穿着裤衩背心坐起来,“哇”一声就哭了。 一边哭还一边用脚蹬弟弟的屁股,狄嘀嗒被姐姐蹬醒,不等他发脾气,就听到姐姐边哭边喊:“爸爸死啦!” 于是,姐弟俩开始二重奏,都哭着喊爸爸。 大人们:“……” 郭美凤憋了半天,憋出一句:“这俩孩子也算孝子了。” 周健将:“……” 他要是笑出声来,会不会显得不礼貌? 俩小孩被喝醉的爸爸吓得不轻。 于童既要伺候二狗子,又要跟两个小屁孩解释爸爸没死。 一家四口挤在一张床上睡了一夜,次日早上起床时,状态都不太好。 狄思科宿醉后头晕,俩小孩睡出了肿眼泡,于童眼睛下面挂着黑眼圈。 “那位马厂长到底是什么人啊?居然能把你灌醉?” 狄思科揉着太阳穴,给她介绍了昨天的情况。 “我的工作能力,头一回被人这么直白的认可。你能体会我那种心情不?”狄思科想跟媳妇交流交流心得。 “能,但你也没必要肝脑涂地吧?喝一斤老白干,你的肝不要了?” “没办法,马厂长年纪比我大,职级也比我高,人家那么给面子,我当然得兜着。不能去他们厂工作,就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于童心说,能坐上厂长位置的人,果然是不缺智慧和手腕的。 马厂长邀请二狗子去腾飞厂当副厂长,算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步棋。 要是二狗子同意去腾飞厂,他能得到一员得力干将。 反之,也能趁机跟二狗子拉近关系,如果经合办有这方面资源,可以争取向腾飞厂倾斜。 狄思科忍着头痛起身洗漱,在闺女的小脸蛋和儿子的小屁股上捏了捏,又去院子里探望了怀孕的胖大,这才晃晃悠悠出门上班了。 区委招待所那边还在闭门评审,狄思科想趁着这几天空闲时间,为农贸公司定下一个经理人选。 按照他的意思,最好能从外面挖一个有相关经验的总经理过来。 可他跟胡青松和潘芝花谈过以后,却意外发现,这二位副主任竟然都有去农贸公司当经理的意愿! 不过,胡青松在名牌工程这个项目上的表现有点一言难尽,狄思科不想冒险把他放到农贸公司去。 胡青松在清水衙门里呆了这么多年,冷不丁被调去经济效益不错的企业,堪比老鼠掉进了米缸里,难保不会作出什么穷人乍富的出格举动。 农贸公司开业大半年,一直表现不错,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需要一个靠谱的当家人。 “潘主任,企业跟机关不一样,要不你再好好考虑一下?”狄思科尽责提醒。 “我这几个月一直跑农贸公司的项目,还挺有干劲儿的,也算适应企业节奏了。而且我本身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村农业的工作我相对比较熟悉。如果组织信任我,我愿意去农贸公司工作。” 潘芝花被调来经合办一年多,有些事已经看透了。 经合办这样的单位需要大量的项目支撑才能运转起来。 如果来一个有能力或有门路的一把手,大家伙可以跟着领导吃香喝辣。 否则就只能像之前那般吃糠咽菜。 狄思科这样的年轻干部,领导顶多会把他留在经合办干一届,等到狄主任调离后,新来的领导会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准。 潘芝花在市里没什么人脉,搞不来那么多大项目,还不如抓住眼前能抓住的。 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农贸公司工作,沉下心将企业做大。 潘芝花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既然她本人愿意,狄思科也就放心地将农贸公司交给了她。 程序走得很快,名牌工程的初审刚有结果,星火农贸服务公司就与区经合办分割了。 大家仍在同一栋楼里办公,但潘主任摇身一变,成了潘经理。 她手下有一个预计年入五百万的蔬果批发市场,一个在建的大型冷库,一个中型保鲜库,两个蔬果配送中心,还跟三个区县的蔬菜种植基地、肉联厂和渔场签订了承包合同。 这个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了。 潘芝花在农贸公司正式走马上任,随着她的跳槽,经合办这边也有了一个副处级副主任的位置出缺。 经合办最近半年比较活跃,眼瞅着就要发展起来了,所以原本不被看好的副主任,也成了香饽饽。 尤其是那些已经有些资历的科级干部,直接把这次机会当成了从正科跨到副处的捷径。 狄思科的电话和传呼机再次嗡嗡响个不停,连胡青松都接到了好多个走关系说情的电话。 胡青松竞争农贸公司经理失利,最近正气不顺,哪有心思帮人牵线搭桥! 所以,狄思科的电话还是最多的。 组织部门的同志也来征求他的意见,询问他对副主任人选的要求。 面对组织,狄思科倒是爽快地提了要求:“组织上最好能给我们的班子里再安排一位精明强干的女同志,很多工作由女同志来做会更合适。”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出缺的位置,狄思科只想找个厉害的副手帮他分担工作压力。 “我们会尽量给经合办安排一位女同志,狄主任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向我们推荐。” * 新任副主任的人选暂时没有眉目,经合办倒是迎来了另一项重要工作。 市里要组织工作组,对五家国有企业进行会诊。 经合办在名牌工程的初审环节中表现出色,狄思科和区经委主任一起被市经委点名加入了这个工作组。 当然了,选他俩加入工作组还有另一个原因。 这五家企业中,有一个在他们的辖区,就是那个最近破产谣言传得很盛的腾飞厂。 腾飞厂是几十年的老厂,在册职工有五千人。 而这五千人中,有一半都是家庭的顶梁柱。 一旦腾飞厂破产,将这些职工和家属放到社会上,会给社会层面造成巨大负担。 所以,只要能保住,市里还是要尽量将腾飞厂保下来的。 无论是合资还是卖给外资,总要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如果是其他厂的问题,市里自己就能做决定。 可是腾飞厂的亲娘是机械工业部,它又是生产过军工产品,曾经有军工背景的企业。 外资对它的投资和并购都要经过严格审查。 因此,市里更倾向于内部消化,帮腾飞厂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 这个工作组有十几人,王副市长亲自挂帅当组长,市经委的夏主任是副组长。 第一站就来到了腾飞厂,开了一个现场办公会。 狄思科在腾飞厂那高大气派的大门前路过了数次,今天却是第一次走进腾飞厂的大门。 跟他想象得差不多。 五十年代建厂的时候,市里给他们在郊区拨了一大片地,厂区和住宿区都建在这里。 腾飞厂的面积绝对是狄思科见过的所有工厂中最大的。 从大门进去以后,要开车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才能抵达真正的厂区。 一排排厂房有序排列,尽管大部分车间已经停产了,但是可以想象出,当年工人们在这里热火朝天搞生产的景象。 “我爷爷就是七二九厂的工人,”孟古洁感慨道,“现在可真是物是人非了。” 狄思科坠在队伍的后面,听到她的话,就偏头问:“孟秘书以前经常来腾飞厂?” 孟古洁点点头:“我爷爷没退休前,我经常进来。当时还说让我和我哥接他的班呢,结果我俩都考了大学,工作都是国家分配的,谁也没能来七二九厂接班。” “你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市经委吗?” “对,一晃也有十年了。” 狄思科又问:“那你给夏主任当秘书的时间也不短了吧?” “快四年了。” 狄思科颔首,适时停止交谈,跟上了前面的大部队。 腾飞厂的大部分车间都是半停工状态,目前只有生产传呼机的车间还在正常上工。 一群人将所有车间都走了一遍,才在马厂长的安排下,进入了一个会议室。 “情况不容乐观啊,”王副市长开门见山道,“大家都说说看法吧。” 夏主任翻了翻产品名录说:“腾飞厂的产品种类不少,传呼机,收音机和录音机是主打产品,除此之外,还有电平记录仪,传声放大器,抖动仪等产品,提供给学校,科研单位和工厂。咱们最好能在原有产品和生产线上挖掘潜力,尽量不投入或少投入,花小钱办大事。” 市里已经不敢给腾飞厂投钱了,生怕这一次又是打水漂。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以一款产品或一个系列产品,拉动腾飞厂的发展。 但腾飞厂的产品有个很普遍的问题——技术落后,版本太老了。 就连最新上市的传呼机都是数字传呼。 狄思科坐在长条会议桌中段,主动提问说:“马厂长,咱们厂的技术人员,能不能研究出汉字寻呼机?从2月份开始,咱们市无线局就开通128汉显寻呼业务了,据说现在已经有三万用户,而且无线局那边又签订了扩容合同,汉显寻呼明显是大趋势。” 126和127寻呼台是数字寻呼,用户已经有几十万人,128是刚推出的汉显寻呼,现在正是新品上市的红利期,一台寻呼机报价四千块。 人家已经上马了最新项目,腾飞厂这边才推出数字传呼,这不是步步落后吗! 马援朝颔首说:“厂里的技术人员已经在研究汉显了,只要有了眉目,我们就立马投产。” 厂里从决定生产传呼机,到拆机研究,找投资,再到正式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 这个速度不算慢了。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太好。 刚把数字传呼机鼓捣出来,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呢,人家又搞出了汉显传呼机。 马援朝既恨自己不了解市场,又气厂里那些搞市场调研的人消息滞后。 甚至在办公室里拍着桌子大骂他们“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然而,无论他如何生气都于事无补,只能抓紧时间组织人手,研究汉显传呼机。 从腾飞厂所有产品的成色来看,似乎只有传呼机有些腾飞的希望。 工作组在腾飞厂呆了两天,最终决定一边帮腾飞厂联系其他投资,一边跟市无线局商议,促成无线局跟腾飞厂签订传呼机的采购合同。 狄思科觉得,如果能由政府出面联系采购合同,那腾飞厂至少还能坚持一年,想要破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腾飞厂离开后,他主动跑了一趟市经委,再次坐进了夏主任的办公室。 “领导,我这回是来跟您要支援的!” 夏主任还在翻看名牌评选的资料,头也不抬地说:“要支援回你们区里要去,跑我这里要什么支援?” “哈哈,这事还真得由您帮忙才行,我们区里说话也不好使。” 夏主任收起钢笔,问:“什么事?” “想跟您讨个人!”狄思科望向进来倒水的孟古洁,“我们区经合办是一个主任两个副主任的配置,前段时间副主任潘芝花调任农贸公司当经理了,空出了一个副主任的位置。走了一个女同志,我就想给经合办再争取一位女同志过来,不知您舍不舍得割爱?” 夏主任瞟了自己的秘书一眼,问:“你们经合办看好小孟了?” “对啊,我就想给自己找个厉害的副手,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不就找到您这里来了嘛!”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夏主任扭头问秘书。 孟古洁脸上有一瞬的空白,她想什么呀,她根本就没听到风声呀! 狄思科笑道:“我还没问过孟秘书本人的意见呢,您是领导,我跟孟秘书都得听您的。” 夏主任沉吟不语。 小孟在她身边有四年了,升正科也有三年了。 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位置都有人占着,她的年纪比较轻,暂时轮不到她。 夏主任曾想过把她放到某个处室去,不过,委里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因为是领导秘书,就直接空降过去。 没想到今天倒是有个现成的机会送上了门。 孟古洁没做过基层工作,也没做过一二把手,如果是其他人来跟她要人,夏主任未必会答应。 很多机关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到了地方就折戟沉沙了。 不过,据她所知,狄思科在经合办的掌控力比较强,孟古洁调过去以后,可以先跟着狄主任的路子走,适应一下基层工作。 虽然去了区里,但职级能升半格。 夏主任对这个秘书也算有个交代了。 “这事我知道了,我先问问小孟的意见,再答复你。” * 孟古洁没什么不愿意的,她已经三十多了,不可能一直给领导当秘书。 去经合办当个副主任,也算不错的出路。 为领导安排了新的秘书,交接完工作后,孟古洁很快就来区经合办报道了。 随着她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汽车产业投资促进大会的项目。 见状,狄思科在心里给自己竖了一个大拇指。 甭管这个副手的能力怎么样,人家这关系真是杠杠的! 有了孟古洁这位前任领导秘书在,就再不能说他们经合办是捡来的孩子了吧? 工作是做不完的,他不怕副手强,就怕副手菜。 狄思科为孟古洁开了一个欢迎会,笑着说:“有了孟主任的加入,经合办可谓是如虎添翼,咱们手头的项目都在渐渐收尾,既然来了一个汽车项目,大家正好又有活干了!” 经合办的老油条们拿这个打了鸡血似的主任没办法,只好默默收回想要摸牌和毛线针的手,再次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 汽车产业投资促进大会是由商业部和汽车贸易公司主办的,区经合办负责协办。 开大会的同时,还会在北京举办一场全国汽车展销会。 届时全国各大车企,改装厂和汽车用户都会来参加,展示各类国产和进口汽车。 狄思科并没插手这个项目的准备工作,非常放心地将项目交给孟古洁全权负责,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 他只偶尔去举办展销会的体育馆溜溜,提前看看车展上的豪车。 “刘姐,你这副总裁还得亲自布置车展啊?” 狄思科背着手在展馆里溜达,来到VW的展台时,正巧看到刘莉带着人在这边布置展台。 “头一回在北京办车展,我亲自上手,以示对大会的重视。”刘莉用毛巾擦了擦手,问,“怎么样,看你溜达好几天了,有看中的汽车么?” “我就是随便看看,我现在开的切诺基还挺好呢,暂时不打算换车。” “现在汽车行业发展得很快,几乎一年一个样,你那辆车是哪年买的?现在的汽车配置跟前几年可是天差地别。”刘莉在他们展台上一辆最新的轿车上拍了拍,“你可以进去试试,感受一下区别。” 狄思科节省惯了,只要东西还能用,就不会买新的。 他开那辆切诺基的时候很仔细,平时保养得也不错,虽然开了四五年,但外观上瞧着还有八/九成新呢。 所以,他来车展只是饱饱眼福,并不打算掏钱。 不过,既然刘总已经邀请了,那他就坐进去试试。 狄思科坐进新车里,确实能感觉出不同,内饰更豪华了。 “不错不错,这座椅和方向盘是真皮的吧?” 空间好像也比其他轿车大一点,至少比他媳妇那辆小红车大。 “对,很多项目都做了升级,包括天窗,收音机,灯光,防盗等等。”刘莉介绍道,“现在很多用户在关注发动机排量,功率,扭矩这些基础配置的同时,也更关心其他配置了……” 狄思科认真听着,笑着恭维道:“刘姐,您可真厉害,干一行钻一行啊,之前在部里当高翻就比别人牛,没想到半路进了汽车行业,您照样能耐啊!” 刘莉斜睨着他笑道:“我怎么觉得这话是夸你自己呢!” 狄思科哈哈笑,在会场里聊了许久,咨询了一肚子汽车相关问题,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会场。 他一边琢磨心事,一边驱车回家。 不过,开到半路时,他犹豫再三,还是调转方向,去了一趟腾飞厂。 抵达腾飞厂的时候,已经快七点了。 马援朝还没下班,听说狄主任来了,就亲自将人迎进了办公室。 “狄主任,你怎么这么晚还过来?” “下班顺路,正好过来问问你们跟无线局合作的情况,”狄思科低声问,“市里不是说帮你们牵线吗,怎么样,采购合同签了没有?” 马援朝搓了搓脸说:“没签成!” “市里出面都没签成?”狄思科讶然。 “这事不赖领导,”马援朝挥挥手说,“领导也不清楚无线局跟供应商的合同细节。无线局营业厅卖的传呼机都是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都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那基站和信道的基础建设都由人家提供基础设备,之前签合同的时候就约定好了,无线局营业厅要卖他们的传呼机和移动电话。”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狄思科蹙眉问。 “暂时按照之前的路子走吧,让专业代销公司帮我们代销传呼机。” 狄思科沉默不语。 代销的销量跟正经营业厅不能比。 要是只靠代销公司,还真未必能盘活整个腾飞厂。 马援朝给他倒了杯茶,问:“狄主任,你特意跑来厂里一趟,是有什么事吧?有事你就直说,只要是我们能帮得上忙的,我老马没有二话!” 狄思科摇摇头,在心里组织了好半晌语言,才开口问:“咱们厂可以生产汽车用收音机吗?” 当然是不生产的。 不过,马援朝想了想说:“那生产线需要做很大的改动,还得知道跟汽车匹配的型号。” “我有个朋友在合资的车企工作,他们公司要给汽车统一配备带有磁带放音机和激光电唱机的汽车用收音机。可能会为此搞一个合资企业,以咱们腾飞厂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尽快搞出CD机么?” 第161章 听了狄思科的问题后, 马援朝有点挠头。 如今国产汽车配备的大多是收音机,稍微高级点的会增加磁带放音机的功能,把磁带放进卡槽, 在车里就能听音乐。 如果只需要这两项功能, 他们腾飞厂可以试着转产, 生产汽车用收音机。 毕竟收音机和录音机是他们厂的主打产品,车用收音机的技术会略复杂一些, 但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可是, CD机什么的,他们厂没搞过呀! “狄主任,只搞收音机和磁带放音机行不行?” “当然不行啊,这种类型的收音机,人家已经有供货商了。合资车的配置大多与国际看齐, 既然VW方面要给汽车配备CD机,就说明这是未来几年的流行趋势,以前那种旧款收音机会被渐渐淘汰。” 马援朝点点头,他们腾飞厂已经在数字传呼机上吃过一次亏了, 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电子行业更新换代快, 如果不搞最新的技术,很快又会被淘汰。 他拉开办公室的门, 在走廊里喊了声“老孙”,将正在吃晚饭的总工从办公室里喊了出来。 狄思科跟着工作组在腾飞厂调研了两天,也认识这位孙总工。 据说数字传呼机就是他带着几个工程师拆机研究出来的。 “老孙,那CD机,咱们能不能搞?”马援朝问。 “CD机啊, 我知道,我去年就拆过两个不同牌子的CD机。”孙总工重新端起饭盒, 用馒头沾了点汤汁说,“那东西的工作原理不复杂,最核心的就是芯片。这玩意是解码器的心脏,要是精度不够,那音质就很难表现出色。” CD机在普通家庭并未普及,这年头会玩CD机的,要么是有钱人,要么是音乐发烧友。 对音质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芯片的好坏就相当重要了。 孙总工摇摇头说:“咱们没有生产芯片的条件,我听说南方有几个国产CD品牌的机芯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要么是飞利浦的,要么是索尼的,这玩意是人家研究发明的,标准就得跟着人家走。” 马援朝挥手道:“你就说这CD机到底能不能搞?” “能搞,但需要进口机芯,进口机芯的价格不便宜。而且生产线的改动挺大,要投点钱。” 孙总工觉得这事有点悬。 他们要是有资金,早就搞别的项目了,关键是没钱。 马援朝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思考了好半晌,才停下来问:“狄主任,你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我还没做过调研,不清楚国内是否有这类厂家,不过,VW的最新车用收音机还是进口的,所以即使有这类厂家,也不会太多。国内除了合资车,还有好多国产车,腾飞厂要是能搞出车用收音机生产线,销路是不用愁的。” 市里现在着急解决腾飞厂这个麻烦,要是能趁机让市里帮忙牵线,让腾飞厂配套生产本地车企的车用收音机,其实也是个不错的路子。 只要能拿出好产品,北京本地车企的订单就能让腾飞厂吃饱了。 经合办只能在其中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具体要如何决策,还得看腾飞厂管理层的意思。 狄思科将消息带到,婉拒了马厂长和孙工的酒局邀约,就开车回家了。 家里的三只狗子正在院子里撒欢,胖大挺着孕肚,奔跑的身影依然灵动。 狄思科在三只狗头上摸了摸,又给他们喂了点小鱼干,才得以脱身回屋。 “我瞧着胖大的肚子不小了,是不是快生了啊?”狄思科一边换衣服,一边跟媳妇聊天。 不过,于童正在看资料,耳朵里还塞着耳机,并没搭理他。 他凑上去把她的耳机摘下来,“在家还戴着耳机干嘛?你就外放呗,我也听听。” 于童叹气说:“我在家戴耳机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隔绝噪音!早知道就不让儿子学小提琴了!” 要是世上有后悔药,她肯定会掏钱买两颗! 狄嘀嗒对弹钢琴不感兴趣,于童没有勉强他,还把他带去明星学校的培训班,让他实地感受一下,培养一个特长。 他们过去的时候,正赶上一个高中生在排练室里,用小提琴演奏了《聪明的一休》主题曲。 排练室外面围了好多人,狄嘀嘀和狄嘀嗒也挤进人群里看热闹。 然后,狄嘀嗒一眼就相中了小提琴。 于童当时没多想,儿子好不容易有了感兴趣的,她当然要支持呀! 痛快地买了琴,请了老师,开启了儿子的学琴生涯。 狄嘀嗒对小提琴的兴趣,明显高于钢琴,每次下课回来后,都要主动练习几遍。 于是,现在满院子都是锯木头的声音。 于童想在家看看最新的剧本,只能戴上耳机隔绝噪音。 郭美凤和狄思慧也被迫出门遛弯了。 连两只小猫和三只狗子都在院子里躁动不安,到处乱窜。 整个老狄家,只有狄嘀嘀这个亲姐姐,还能对狄嘀嗒的琴技闭眼吹。 期盼着弟弟能够学有所成,跟她一起演奏《聪明的一休》主题曲。 “咱儿子已经学琴半个月了吧?怎么还在拉大锯扯大锯啊?”狄思科不怕儿子制造噪音,但他很怀疑儿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 “我表姐说,她小时候练琴那会儿,也锯了一阵子木头,估计得锯一两个月吧,渐渐就好了。” “那咱再忍俩月吧。” 隔壁的锯木头声再次响起,狄思科坐到媳妇身边,将耳机塞进耳朵里,顺便拿起了一册剧本。 他最近下班后的休闲娱乐活动就是看于童公司的剧本。 “市里提交剧本的最后期限是什么时候啊?” “后天。” “其实快点交上去也没什么,你们这个故事还挺有意思的,要是拍成电视剧我肯定看。”狄思科给媳妇出主意,“你去市里提交剧本的时候,就跟负责人说,时间太紧了,有些关于国企改革的细节只跟相关企业咨询过,但相关政策还拿不太准,需要政研室或经委的专家帮忙参谋参谋。” “这能成么?” 哪个单位参加竞标的时候,不是把自己的本子包装得天花乱坠啊? 哪有自己揭短的? “这才能显出咱们的专业和严谨嘛,说明咱们这个剧本是经得起推敲的,还原真实的国企改革。” 于童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将耳机抢回来,重新塞进自己耳朵里。 “我公司最近有点忙,好几个项目都凑到了一起,咱家胖大要生小宝宝了,你费心盯着点吧。” 狄思科嘴上应承着,心里却在犯嘀咕。 小狗生小狗,他怎么盯着啊? 他重又起身去院子里看胖大的情况,正好看到二舅妈在往胖大的饭盆里放苹果和牛肉粒。 “舅妈,咱家胖大预计什么时候生啊?” “小狗怀孕一般两个月就能生,咱家胖大这胎一个礼拜之内应该可以落地。” 狄思科点点头说:“舅妈,您白天在家盯着点它,要是生了就给我打电话。” 二舅妈好笑道:“小狗下崽,给你打电话有什么用?” “……”狄思科呵呵一笑,“这不是童童给我安排的任务嘛,我得上点心啊。反正要是有动静您就给我打个电话吧。这几天给三只狗子的伙食都改善一下,咱也别只顾着胖大一个,胖二和3.14也别亏了嘴。” “我寻思另两只没怀崽,还活蹦乱跳的,就不用给它们加餐了。” “胖二可聪明了,您要是区别对待它们,小心它记仇啊!”狄思科在胖二的头上撸了一把说,“三只小狗,咱得一碗水端平。” 二舅妈嘀咕:“一般人家可真是养不起这三只狗,比我们乡下土狗还能吃呢。” “没关系,等3.14的主人回来,咱就能省点口粮了。现在别亏了它的嘴,怎么说也是孩儿它爹呢!” 狄思科安排了狗子生产的事宜,白天由二舅妈看着,晚上由他负责,绝对万无一失了。 他留心盯了几天胖大的肚子,但一直没什么动静。 结果这天半夜,他正搂着媳妇睡得香呢,就听见房门被人啪啪拍了几下,隐约听到有孩子在外面喊爸爸。 狄思科突然一激灵,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下床往外跑。 狄嘀嗒只穿着小裤衩,光溜溜地站在门外。 他将儿子抱进来问:“你大半夜不睡觉,跑出来干嘛呢?姐姐呢?” 姐弟俩今年开始跟父母分房睡了,房间就在隔壁。 往常都能一觉睡到大天亮,很少有起夜的时候。 “姐姐睡觉呢。” 狄思科在他的小裤衩上摸了摸问:“你是不是睡前喝水了?” “喝了一点点。”狄嘀嗒在肚皮上拍了拍说,“我起来尿尿,听到外面有动静就出来了。” “以后听到有动静也不许乱跑,爸爸妈妈没喊你,你不许大半夜往外跑。” “我听到狗叫了。”狄嘀嗒狡辩。 “那就更不许出来了,万一有坏人趁着半夜溜进来,把你抱走了怎么办?” “咱家的墙很高,坏人溜不进来。” “那白娘子和阿童木都会飞,飞进咱家这样的院子轻而易举!” 狄嘀嗒哼哼了两声,倒是没再反驳,白娘子和阿童木这

相关推荐: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我的美女后宫   林峰林云瑶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他是斯文糙汉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莫求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