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键时刻,还要分心帮我跑腿,会被气死不?” “宝珍回港岛本来就是为了工作的,离婚只是顺便,乔治早就被气过了。” 乔治其实并不想跟太太离婚,这几个月一直以双方工作太忙为由,拖着不肯回港岛。 陈宝珍这次正好要回港出差,给乔治下了最后通牒,才终于将离婚提上了日程。 狄思科将牙膏样品交给陈宝珍以后,不出一个星期,就接到了一笔来自港岛的出口订单。 这笔订单的金额不大,中草药牙膏一万支,儿童牙膏五千支,总共还不到四万人民币。 但是,因着狄思科提供了产品检测报告,这家洋行打算拿出一部分中草药牙膏,转销欧洲。 如果这批产品通过了欧洲共同体的安全检测,北方日化厂以后就可以拿着欧洲当地出具的报告,直接为欧洲供货。 而且,这份订单虽然金额不大,却来得正是时候。 小红帽儿童牙膏的广告终于在这周日正式播出了。 中央1台,下午3点28分,播完他们的15秒广告后,就是每周只播一集的《机器猫》。 许多小朋友翘首以盼一周,才盼来这集动画片,早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机器猫》了。 儿童牙膏广告的风格跟动画片一致,也是卡通的。 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卡通形象从牙膏管上跳下来。 大灰狼被刻画成了口腔里的细菌,小红帽用了这款水果味的儿童牙膏后,终于把狼外婆这个细菌赶跑了。 狄思科看这条动画广告的时候,觉得画面色彩什么的还挺生动的,但内容实在有些幼稚。 后勤组织厂幼儿园的小朋友集体试看了广告,得到小朋友的一致好评后,才让广告片出现在电视机里。 日化厂这次花大价钱买了三个广告位,除了每周日下午三点在动画片前的广告,还有周一至周六,下午六点多的动画片广告,以及周日晚间在中央2台《正大综艺》之前的15秒广告。 前者针对小朋友,后者针对小朋友的家长,毕竟掏钱的永远是大人嘛。 电视广告播出三天后,厂里陆续接到了询价电话,本地的一些私营老板还会主动找到厂里来。 狄思科让人想办法联系各地的业务员,通知大家,在推销产品时,务必要加上一句,“我们厂的牙膏出口港岛,通过了港岛的各项质量检测。” 至于欧洲的,订单还没拿到,就只能等等再吹了。 时下老百姓对出口商品的信任度很高,好似有出口资格的产品在质量上也能多一层保证。 有了电视广告,以及出口港岛这个噱头,各地订单终于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 北方日化厂又久违地出现了车间工人三班倒,加班加点搞生产的热闹景象。 这天,狄思科在办公室里琢磨如何尽快拿下欧洲客户,而门外还坐着两个包装科的职工。 都是后悔转岗,想重新回到供销科当业务员的。 狄思科没搭理他们,让他们去找曾厂长就不管了。 钱运旺在这时推门进来,慌慌张张地说:“厂长,外面有人找。” “不是说了嘛,转岗的事,让他们去找曾厂长商量。” “不是包装科的那俩,”钱运旺压低声音说,“好几家原料供应商都派人来要账了!” “那也让他们去找曾厂长,”狄思科理所当然道,“曾厂长已经复工了,这么大的事,怎么能绕过他呢?” 他在心里庆幸地拍了拍胸口,幸好有曾厂长在前面顶着,他这回不用当缩头乌龟了! 钱运旺面露同情说:“曾厂长去教育局了,不在家。” 所以人家才找他这个第一副厂长的。 狄思科暗道一声时运不济,只好耐着性子问:“现在不是月初也不是月末,他们要什么账啊?” “人家看到咱在电视上打的广告了,想把咱之前的欠账讨回去。”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狄思科摸着下巴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拖着。 见他不发话,钱运旺擅自揣测了一下领导心思,主动递个台阶说:“要不我就跟他们说您不在吧?” “你觉得我是那种当缩头乌龟的人么?”狄思科一本正经地交代,“总躲着可不是办法,有问题还是要及时跟人家沟通的!” 钱运旺腹诽,也不知是谁,刚上任就当了三天缩头乌龟。 他面上恭敬答应着,出去将门口的四位债主请了进来。 狄思科起身,笑容满面地跟四位厂长科长握手,“什么风把您四位一起吹来了?” “哈哈哈,改革的春风把我们吹来的,”日化制罐厂的刘副厂长用力握着他的手说,“狄厂长啊,咱可真是苦尽甘来啦!我们这些厂都得感谢日化厂,这小红帽牙膏的销量被拉起来以后,大家总算能见到一点活钱啦!” “确实确实,”狄思科指向窗外的几辆卡车说,“外面那些排队的卡车,可都是来拉货的。” 几位债主高兴地哈哈哈,好啊,只要日化厂能把货卖出去,他们的欠债就有着落了。 化工公司的李科长忍不住问:“狄厂长,你们厂现在干得热火朝天的,什么时候能把咱之前的帐结一下啊?我们公司都快揭不开锅了!” 狄思科想跟人家结账,但厂里的账面上只留了这个月交水电费的钱。 其余的钱多一分都没有。 日化产品是先发货后付款的,别看每天来厂里拉货的卡车不间断,但是真正回款的没几单。 本市最快回款的订单也需要半个月左右。 狄思科笑着说:“想必大家都看过我们厂的电视广告了吧?” “看了看了,”刘副厂长竖个大拇指说,“咱们厂可真是大手笔,这广告打得牛!” “可不是大手笔嘛,这广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狄思科恳切地说,“不瞒大家,我们厂现在账面上有钱,您几位要是想现在就结款,那我没有二话,马上就能通知财务。” 李科长一拍大腿说:“还是狄厂长痛快!” 话落便起身,作势要去财务科结账。 “不过,现在也是我们厂的困难时期,每天的广告费就要上千块,睁眼就是钱!我们打算趁着这个势头,继续加大广告宣传,不但要将牙膏卖到全国各地,还要出口港岛和欧洲。只要我们的牙膏卖得好,就能带动咱们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还各位的货款更是不在话下。但是,您几位要是想现在结账的话……” 李科长听出话音不对了。 “狄厂长,您啥意思啊?” 狄思科指了指门外那两个包装科的职工说:“您几位刚才进来时应该已经看到了,有两位同志在门口等着见我呢,那都是看了广告后,来厂里寻求合作的厂家,非要当我们的供应商。说实话,我是不愿意更换供应商的,毕竟咱们几个厂已经合作很多年了嘛,所以才一直找借口没见人家……” 第121章 债主们见识过五花八门的拖延借口, 讨债经验相当丰富。 狄思科这套说辞的可信度并不怎么高,若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来,他们绝不会相信。 就算在厂门口打地铺看大门, 也得把钱要回去! 可是, 这话换做北方日化厂的领导来说, 大家心里就有点打鼓了。 各国营厂的日子都不好过,要是其他供应商透过电视广告, 看到了日化厂崛起的势头, 还真有可能主动送上门谈合作。 毕竟狄思科所言不虚,他们这款牙膏要是能被市场认可,受益的不只是北方日化厂,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几个债主相互交换着眼色,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李科长不信邪, 双方已经合作好几年了,他不信日化厂真的能换一个供应商! 于是,他在其他人的注视下,愁眉不展地说:“狄厂长, 您现在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呀!我出来前已经跟公司上下拍过胸脯了, 要是不能把钱带回去,我就得提头来见了!” “哈哈, 这么严重啊!”狄思科假笑道,“那我们可不敢让李科长冒着生命危险收账……” 他提高声音,将门口的钱运旺喊进来,“你陪李科长去一趟财务科,让他们尽快把拖欠化工公司的尾款付了。” 钱运旺心说, 财务科哪有钱给您付款呀! 电视台的广告跟个吸金机器似的,付过一个月的广告费以后, 厂里的钱袋子早就空了。 不过,他刚才在外间时,一直竖着耳朵偷听里面的情况,当然也听清了狄厂长忽悠几位债主的话。 他眼珠滴溜溜一转,就换上惊讶地表情问:“厂长,咱账面上的前不是要付给电视台的吗?要是把钱挪用了,广告费怎么结啊?人家电视台可不许拖欠费用!”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别废话了,你先带李科长过去吧。” 狄思科亲自送李科长出门,见到那两名包装科的门神时,用恰到好处的客气口吻说:“你们二位先坐吧,别站着了。等我招待完了这几位客人,马上跟你们详谈。” “好的好的!”两位老油子以为转岗有望,点头哈腰地说,“狄厂长您忙,我们就在外面等着。” 李科长瞥见他俩那副上杆子讨好的样儿,心里有点不屑。 离开办公室后,他小声与钱运旺打听,“钱秘书,刚才那两位同志是哪个厂的?” 走在前面引路的钱运旺表情扭曲了一瞬。 谁也没告诉过他,当秘书还得陪领导演戏啊! 他要是有这份才能,当年就去考电影学院了! 在李科长第二次追问时,他摇摇头,好似不愿透露厂里秘密一般,将嘴巴闭得像蚌壳一样紧。 李科长暗道,狄厂长这个秘书嘴还挺严的,难怪会被领导选中。 财务科在一楼,走到楼梯转角时,他拉住钱运旺说:“先不忙着去财务科,我这烟瘾又犯了,咱抽颗烟再过去。” 钱运旺依言停下脚步,接过对方递来的烟后,猛吸了几口。 “在领导身边不敢抽烟吧?”李科长套近乎问。 钱运旺点头笑了笑。 狄厂长是个大明星,为了保护牙齿基本不抽烟。 他虽不介意身边人抽烟,还允许客人在他办公室里抽烟,但是仍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阵戒烟风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钱运旺作为秘书当然要跟着领导的习惯走。 所以给狄厂长当秘书的这几个月,他基本没怎么买过烟。 平时抽别人递来的烟,就够他解馋了。 李科长闲话家常似的说:“你们狄厂长的牙口确实好,我好像还在电视上见过他拍的牙膏广告呢!” “电视上播过挺长时间呢,狄厂长说,好在那家厂子转产,牙膏广告停播了。要不然他身为厂长,却给别家日化厂的牙膏做广告,还挺尴尬的!” “那确实是有点尴尬了。”李科长哈哈笑了两声,打听道,“你们厂也有成人牙膏吧?怎么没让狄厂长帮你们厂的牙膏也拍个广告?” “广告费那么贵,哪能给每款产品都打广告?”钱运旺乐呵呵地说,“厂里决定以儿童牙膏为主,慢慢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而且我们厂的成人牙膏主要走出口的路子,在国内打不打广告都行。” 李科长刚才就听狄思科说过,要把牙膏销往港岛和欧洲。 但他只觉得对方在吹牛。 作为业内人士,李科长对牙膏行业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中药草本牙膏是国内目前的主流产品,那么多名牌都没能出口欧洲,北方日化厂的牙膏凭啥能出口? 钱运旺看出他不信,便故意满脸崇拜地说:“幸亏狄厂长来了,您可能不知道,狄厂长之前在集团工作,就是专门搞出口贸易的。都说术业有专攻,要不是狄厂长经常跟国外联系,我们还真不知人家老外对牙膏成分有那么多要求呢。” 其他厂即使知道,也没心思更改牙膏配方,为了不知在哪的出口订单忙活大半年,还不如抓住国内市场呢。 “我们的牙膏更改配方和包装后,已经接到港岛订单了,一部分产品还会从港岛转去欧洲。”钱运旺心满意足地说,“只要能把这两款牙膏做好,我们厂以后就不用愁啦!” “你们以后打算专攻牙膏产品啊?” “可不嘛,否则那些化工原料厂的代表也不会三天两头往我们这边跑了,”钱运旺说到这里,有个很明显的停顿,似是自知失言一般,赶忙转移话题说,“李科长,咱们快去财务科吧,将您送过去以后,我还得回去复命呢。” 李科长叼着烟有些出神,他们化工公司就是给日化厂提供甘油等化工原料的。 甘油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北方日化厂生产的牙膏,就选用甘油充当了保湿剂。 他们若是真的主攻牙膏产品,那甘油的采购量肯定比以往更上一层楼。 瞧那狄厂长一副笑面虎的样子,他今天要是结了账,日化厂不会真的更换供应商吧? 李科长哀叹一声,别看这狄厂长年轻,还真没有曾厂长好打交道。 钱运旺的任务就是阻止他去财务科结账,见他站在原地抽烟沉思,便也不催促。 等到对方拔腿往回走的时候,他在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一路小跑地跟上去说:“李科长,李科长,财务科不在那边呀!” …… 李科长越过门口的两个门神,重新进入办公室的时候,狄思科正在跟另三位债主商量新一季度加大采购的问题。 李科长抹了抹额角的汗,哎呀一声说:“狄厂长,您可真是把我害惨了呀!” 狄思科见到钱运旺的OK手势后,疑惑地问:“财务科没给您结账啊?不能吧,您刚出门我就给财务科打电话了,让他们加急办理。” “哎,咱们也是合作了好几年的战友了,日化厂正在打开市场的关键时期,您说我怎么忍心在这时候拆日化厂的台!思来想去,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哎,还是回公司挨骂吧!” 另三位债主:“……” 讨债也要深谙唱念做打呀! 狄思科没浪费他从小跟着郭美凤学戏的天赋,握着李科长的手说:“李大哥,您放心,这顿骂不会让您挨的,一会儿我给王总打个电话,讲讲厂里的实际情况。” 王总是化工公司的一把手,李科长的顶头上司。 不用他自己回去解释,李科长当然乐意。 李科长与另几人交换个眼神,继续道:“今天就暂时不结账了,但咱这账不能一直拖着,总得有个期限吧?” “本来我该跟曾厂长商量一下的,不过,既然几位老哥信得过我,那我就把这个责任担下来了!30天内,最迟45天,我们一定将全部货款结清!到时候不用您几位上门催,我们厂财务直接打到各单位的账户上!” * 请几位债主在厂食堂吃了顿晚饭,狄思科心情不错,哼着小调就回家了。 可是,与他的春光明媚不同,家里这会儿正阴云密布呢。 于童板着脸坐在沙发上,狄嘀嘀和狄嘀嗒一起背着手贴墙站着,每人身前还蹲着一只狗子。 郭美凤和二舅妈挤在沙发的另一边,望着两个崽直叹气。 发现狄思科下班回家了,狄嘀嘀招手喊了一声爸爸,被于童瞪了一眼后,又笑嘻嘻地重新贴墙站好。 狄思科在她的小揪揪上弹了弹,问:“你俩又闯什么祸了?” “没闯祸!”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犯错的两个崽齐声答。 “没闯祸你俩干嘛被罚站?” 狄嘀嗒抢答:“妈妈不让骑狗。” 狄思科问:“骑狗烂裤/裆,你们不怕啊?胖大和胖二不是你们的好朋友么,你们为什么要骑人家?” 叫出两只边牧的名字后,狄思科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那外国血统。 原本这俩狗子被孩子称为小熊和猫猫。 可是他们每次喊“猫猫”的时候,都会把真正的小猫囔囔招来。 所以,为了区分猫狗,狄思科就给猫猫改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叫Panda。 二舅妈念不好那洋名儿,喊那两只越来越胖的狗子吃饭时,图省事地喊“胖大胖二吃饭啦!” 以至于,其他人再喊他们小熊和Panda,这俩狗子已经不理睬了。 狄思科心想,这狗子到了他家也不容易,还不到一岁,就有了两个曾用名。 狄嘀嘀站着站着就自己蹲下了,伸出手去抚摸胖大的毛毛,“胖大说可以驮我们出去玩的!” “……”狄思科对闺女这种奇思妙想早已习惯了,“那你再让它说一个,我听听。” 他把罚站的任务换成了拼七巧板,让俩人到一边玩儿去,然后问媳妇,这俩孩子到底闯啥祸了。 “我今天在外面谈业务,地方太远了就把他俩留在了公司。结果,他俩趁着小阿姨给他们泡奶粉的空档,骑着胖大胖二上街了!二舅妈顾着一个,又怕另一个跑了,在后面追都追不上!要不是被胡同里的熟人在半路上拦下来,他俩明天就得上新闻!” 狄思科:“……” 厉害了我的崽! 作妖作出新高度,竟然学会偷溜出门了! 还给自己找了交通工具。 相比于成长缓慢的人类幼崽,两只狗崽经过大半年的成长,早已经脱胎换骨了。 它俩现在站起来比双胞胎还高。 而且闲不住,非常活泼,总想上街溜达。 因为要遛这俩狗子,狄思科和于童去北海公园的频率都提高了。 在爱出门这一点上,四只崽可谓是一拍即合。 二舅妈替两个孩子找补道:“他俩是瞧见别的小朋友骑自行车了,他们没有自行车才骑狗的!” 于童和狄思科:“::::::” 孩子没有自行车,是家长的错呗? 狄思科想了想说:“我看让他们一直在家里作妖不是办法,他俩已经不是小婴儿了,饿了尿了伺候一下就行。现在可以满地跑了,再在公司呆着,影响其他人工作,你出门带着他们谈生意也不方便。干脆送去托儿所吧!” 郭美凤和二舅妈都有点不舍得:“这么小就送托儿所啊?” “有礼和嘟嘟都是一岁多就去托儿所了,他俩都快两岁了,去托儿所不是正好么!” 郭美凤不乐意道:“家里没有老人看顾的孩子才送托儿所呢,咱家有这么多人照应,干嘛送托儿所啊?有礼和嘟嘟那是没办法。” 狄思科其实早有送孩子去托儿所的想法。 二舅妈和小保姆的文化水平有限,可以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训练他们说话走路,但是更多的就没有了。 两个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基本就是各种儿童录音带,于童偶尔抽空读读图画书,以及狄思科的晚间小课堂。 把他俩放在家里作妖,还不如送去上学呢! 好的托儿所里会进行幼儿早教。 于童也赞成让孩子去托儿所,她早早让孩子去上学,不是为了让他们考清华北大。 主要是想让他们多跟其他小朋友接触接触。 夫妻俩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很快就开始给他们寻找合适的托儿所了。 现成的选择有好几个。 日化厂托儿所,东轻集团附属幼儿园,戏校职工托儿所,姥爷于宝塔所在国画院的托儿所,还有亲姥姥所在歌舞团的附属幼儿园,后姥姥所在经贸部的机关托儿所。 这对父母将几所托儿所和幼儿园都考察了一遍。 最方便的当然就是日化厂和戏校托儿所,狄思科和郭美凤下班就能接孩子回家。 但条件最好,教学水平最高的是东轻附属幼儿园,以及经贸部的机关托儿所。 东轻集团是搞外贸的,有钱。 幼儿园也办得很有企业特色——人家是双语幼儿园。 所有阿姨都是幼师中专以上学历,能唱会跳,还会说英语。 而且这个幼儿园里还有一男一女两名外教。 这种办学条件,放眼全北京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它最出名的教学成果就是,去年幼儿园园长力排众议,与市里的另两所双语幼儿园,联合举办了一场幼儿英语口语大赛。 参赛的大班小朋友一共有五十多人,最终比赛的前五名里,第一、三、四名都是东轻幼儿园的。 东轻幼儿园的特色办学就此一炮而红。 不少人都想把孩子塞进去。 不过,这个幼儿园里的孩子都是职工子女,为了配合计划生育政策,也为了凸显幼儿园的特殊地位,本集团职工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入学名额。 像狄思科这样一胎生俩的,也不能照顾。 一刀切,卡得死死的。 说一个就一个。 “咱总不能把两个孩子分开吧?”于童也觉得东轻幼儿园挺好,游乐设施、教室、老师的精神面貌,都跟其他幼儿园托儿所不一样,“机关托儿所也挺好的,要不还是送去机关托儿所?” 狄思科知道她其实不愿意麻烦后妈,语气坚决道:“要去就去最好的,机关托儿所照着东轻幼儿园差了一点点。入学名额的事,你就别操心了,包在我身上!” 全程旁观这两口子折腾的狄家人简直目瞪口呆。 在他们想来,托儿所幼儿园都一样,将孩子送进去,有人帮着看管,上下班接送也方便,这才是第一要务。 结果这两口子找了一个接送最不方便,入学条件也最严苛的。 三哥和四哥被他们闹得都有点恐婚恐育了。 现在养孩子已经这么难了吗? 有礼和嘟嘟上托儿所的时候也没这样啊! “你俩这不是自找麻烦吗?”郭美凤皱眉说,“要不就送去我们戏校托儿所吧,我下了班就能把俩宝接回来,省得你们跑腿了。” 戏校托儿所还不如日化厂的呢! 狄思科婉拒:“我俩不能接送孩子的时候,还有二舅妈帮忙呢!” 自打知道他们要送孩子去托儿所,二舅妈就想着怎么跟这两口子请辞了。 她不用照顾孩子,再继续留下拿人家那么高的工资就不好了。 闻言,便惊讶地问:“还需要我接送孩子啊?” “当然了!我俩经常加班,万一把这俩小可怜忘了,还有您呢!” “接送孩子不算什么,家里谁都能搭把手,我想着过段时间就回村呢!” 于童笑着安她的心,“舅妈,您可不能这么早就回村,至少得帮我把这俩皮猴子带到小学才能撒手呀!把他们交给别人我可不放心!” 二舅妈整张脸都亮堂了,欣喜地问:“真的还能带那么久呀?” “当然了,他们要是去了东轻幼儿园,接送就比较麻烦了。”于童阔气地说,“等他俩上学的时候,您白天没事就去考个驾驶证,学成以后我给您买辆夏利,专门接送孩子用。” 二舅妈只觉自己被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中了! 她虽然羡慕大姑姐能开着小车到处转,但是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开车。 “这这这……”二舅妈激动得直结巴。 于童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舅妈,您可得用心学车呀!到时候他俩的小命都握在您手里呢!” 二舅妈从没捧过方向盘,着实有点胆儿突,做了好半天的心理建设,才跟领导保证,一定认真学车,不出师不让孩子上车。 狄思科心想,为了让两个孩子去东轻幼儿园上学,他媳妇都要给二舅妈买车了。 要是弄不到第二个入园指标,那失望的可不止一两个人。 * 按照夫妻俩最初的想法,集团有那么多职工,找人匀一个指标应该很容易的。 未婚的、已婚未育的、孩子小的,都被狄思科排除了。 年纪在五十以上的,也被他排除了。 儿女用不上这个指标,但孙辈正好能用上。 他将目标锁定在几个关系不错的已婚同事身上,这几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孩子才十来岁,距离结婚生子还早着呢。 然而,他去挨个打听了,要么是已经将名额给了亲戚家的孩子,要么是名额被亲戚家的孩子提前锁定了不好反悔。 总之,东轻幼儿园已经打出了名气,想弄个额外的入园指标,难! 狄思科暗道,实在不成就跟人买个指标吧,听葛磊说单位里有人会私下卖入学指标。 价格还挺贵的。 他这边还没下定决心,又突然听说,最先由他引进,中港合资的那家超市,即将开业。 开业前三天,将有很多低于市场价的促销产品,开业广告都打到公共汽车上了。 狄思科瞧见“促销”这两个字,就把孩子上学的事暂时抛到脑后了。 不知合资超市的项目由谁负责,他给徐叔阳打了电话,约对方一起在集团食堂吃午饭。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拿起车钥匙就往城里跑。 “徐总,我好长时间没回来吃饭了,您饭票带够了吧?我有点想咱食堂的刀鱼和红烧肉了,今天得多吃点!” “没带够就把狄厂长押在这里。” 徐叔阳盯着打饭小姑娘把他那个饭盒堆得冒尖,递了两张饭票过去。 两人找了一个角落的座位坐下,他先灌了一碗蛋花汤,才舒坦地吁出一口气问:“狄厂长跑这么远来吃顿午饭,为了什么事?” “不算啥大事,”狄思科将馒头咽下去说,“咱那大华超市不是要开业了嘛!我听说试营业期间会有不少促销活动,这活动能不能把我们日化厂的产品也带上啊?” 徐叔阳并不干涉合资公司的具体运营,但还是挑刺说:“你们厂现在有几个能拿的出手的产品?那个超市里的商品,除了水果蔬菜和肉类,其他产品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我们的儿童牙膏和中草药牙膏也很有知名度呀!” “这两样产品,你们不愁卖吧?我听说你们的牙膏车间里24小时不停车,机器连轴转呢。” 徐叔阳对日化厂最近的表现是很满意的。 甭管产品有没有名气,最起码再没有职工三天两头来上访了。 可算是解决了他一块心病。 “嘿嘿,我们厂不只有牙膏,其他产品也需要寻找销路嘛。” 仓库里还积压着不少臭肥皂、洗洁精和洗衣粉呢。 徐叔阳摇头:“超市刚开业,产品档次和质量很重要,你们厂那些产品,还是往农村去吧。” “我们产品档次也不差呀!当初得过好几个部里的优秀奖呢,很多老北京都认我们的牌子。”狄思科放下筷子说,“我提个建议,您帮忙参详参详怎么样?” “嗯。” “我们北方日化厂也是集团的儿子嘛,大华超市开业,我们肯定要表示表示呀!” 徐叔阳笑着睨他一眼,没坑声。 “这样吧,我们准备三万套清洁套装,包括我们厂的肥皂、香皂、洗衣粉、洗洁精、牙膏、洗头膏。保证每份的市场价都超出20块,到时候把货放在大华超市里,一起参加促销活动。超市里卖个9块9,或者10块9都行,我们这个套装出厂价就按照9块钱算。您觉得怎么样?” “九块钱你们还有得赚?” 日化产品的利润高,但也没高到这种程度。 这里还有成本和税的问题呢。 狄思科笑眯眯道:“都说是要为超市开业表示表示嘛!您放心,货送到超市里,我们一分钱不收。到时候卖出多少份,我们就收多少份的钱,卖不出去的再给我们退回来呗!” 依照这种卖法,每套顶多能有两三毛的利润,但是这次主要就是清库存啊,让压在货里的资金赶紧回笼。 他对全市第一家大型超市的号召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徐叔阳觉得他这个想法也不是不行,把货放在超市里,参加五折促销,兴许还真有人买账。 “大华超市的具体事务我不插手,你去跟他们经理谈吧。” “我就是不知道该找哪个负责人,才跑到您这里来了嘛!要不您帮我打个电话,撑撑腰!” 徐叔阳瞪他一眼说:“负责人是你的老熟人了,吴副总的秘书曲涛,被调去合资公司负责大华超市这个项目了。” 狄思科惊讶地啊了一声。 曲涛当副总秘书当得好好的,怎么跑去合资公司了? 他跟焦虹这对初恋情人,在事业上的选择真是一样一样的。 “是他呀!那行,我回头跟曲总商量商量。” 狄思科快速扒了几口菜,又抬头问:“领导,您的幼儿园入学名额还没用吧?” “没有。” “那您把名额借我用用呗!”狄思科狗腿地说,“您这么年轻,想当姥爷还得小十年呢,而且到时候您肯定已经离开东轻集团了,让孙子孙女去上省政府或者部委机关幼儿园,那就用不上咱东轻的入学名额了呀!” 第122章 徐叔阳日常工作繁忙, 家里又没有适龄儿童,“幼儿园”这个词在他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太低了。 当狄思科毫不见外地跟他借用入学名额时,他丝毫没意识到一个入园名额对有娃家庭多么宝贵。 没多少犹豫便将名额给了小狄家的双胞胎。 因此, 狄嘀嘀和狄嘀嗒被爹妈带去幼儿园, 做入园登记时, 就填上了狄思科和徐叔阳的名字。 而集团总经理的出现,立马就把园长炸了出来。即使狄思科已经解释了前因后果, 园长仍然亲自督促工作人员办了手续, 然后将双胞胎分去了小(3)班。 “狄谨言,狄谨行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去教室啦!” 小(3)班的小白老师在门口迎接班里新加入的两名小朋友。 然而,这两名小朋友根本不知道老师在叫自己,一个牵着爸爸的手, 另一个牵着妈妈的手,眼睛不够用似的盯着操场里的游乐设施瞧。 于童不好意思地解释:“平时在家里喊小名喊惯了,他俩还不知道自己大名呢!” “没关系,孩子们的情况都差不多, 咱们入园后的其中一项教学内容就是教小朋友们记住自己的大名。”小白老师问, “他们的小名叫什么?” 于童:“……” 平时在家喊得挺顺口,这会儿要对外公布了, 突然就有点羞耻呢! 狄思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自觉,晃了晃狄嘀嘀的手,鼓励道:“闺女,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呢,你应该怎么回答呀?” 他闺女骄傲地挺着小肚子喊:“狄嘀嘀!” 小白老师:“……” 倒是挺好记的。 弟弟在另一边紧跟着喊:“狄嘀嗒!” 小白老师:“……” 嗯, 也很特别。 跟她班里那些壮壮、甜甜、月月、亮亮,风格截然不同。 双胞胎在家时自由散漫惯了, 想去哪里抬脚就走,所以发现操场上有许多小男孩的时候,狄嘀嗒松开妈妈的手,自己就颠颠儿地跑了过去。 他很少有机会接触别的小男孩,年纪稍大两岁的有礼要上托儿所,放学以后又被林桐安排了钢琴课,每周只来北海公园一次。 他的固定玩伴就只有两个姐姐。 跑到半路,狄嘀嗒惊觉姐姐没跟上来,又屁颠屁颠跑回来拉上姐姐。 狄嘀嘀习惯性地跟爹妈挥手拜拜,俩人跟小鸭子似的,扭扭哒哒地跑去了小朋友堆。 小白老师笑着说:“两个宝宝适应得挺好,家长可以放心了。” 于童:“……” 那是他俩根本没意识到要来上学了。 她就望着两个小不点,直直冲进那群明显要大上两三岁的孩子堆里。 大孩子跑,他俩也跟着傻乎乎地跑。 大孩子被老师带进教室了,他俩也跟人家一起进教室。 混到该吃早饭的时间,才被小白老师领出来,送进了他们所在的小(3)班。 狄思科和于童担心孩子哭闹,离不开父母的情况根本没发生。 “他俩不是已经吃过鸡蛋糕了么,居然还吃得下!”于童瞅着大快朵颐的两个崽,不由有些担心。 那小饭桌前坐了十多个小朋友,都是三岁以下的,有的孩子还等着阿姨喂饭呢,他俩已经一口面包一口粥,迫不及待地吃开了。 就是吃得不太干净,一碗粥被撒到桌面上小半碗,胸前也被弄脏了。 狄思科欣慰地说:“还是咱家宝宝胃口好啊,多亏了有嘟嘟这个榜样在。” 嘟嘟从小就嘴壮,有她这个小姐姐陪着,双胞胎吃饭都能多吃两口。 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爹妈,站在班级门口盯着孩子吃完了饭。 狄思科的BB机一直在不停地响,显见单位有事催他。 即使万分不舍,他也得尽快离开了。 “我提前打听过了,小(3)班的两位老师和一位阿姨都很好,”狄思科小声安慰媳妇,“尤其是那个小白老师,对孩子很有耐心。” 他家孩子还不满两岁,他原本就想跟幼儿园商
相关推荐:
危险情人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摄春封艳
和徐医生闪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