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 第66章

第66章

内地家喻户晓的女演员介绍舒尔宝卫生巾,再说一句类似“舒尔宝是您的最佳选择”之类的广告词。 第二条则是三名职场女性出镜,由其中一人向另两人介绍卫生巾防漏清洁干爽的特点。而随着她的讲述,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直条卫生巾的画面,一杯水倒在上面后,完全没有漏出。 会议室里坐了十来人,其中大部分是外方人员,只有狄思科、葛立平和财务部的副经理是中方的。 几个老外都觉得第二条广告很不错,与他们在自己老家看到的电视广告差不多。 发现中方三人都不表态,克拉拉点名询问年纪最大的葛立平。 “葛先生觉得这两条广告怎么样?有什么修改意见吗?” 被派来合资公司的干部都会说英语,葛立平在七十年代时还曾去非洲出差过半年,但是面对克拉拉语速飞快的英语,他愣是没太听懂人家问了什么。 这场全英文的会议,让他感觉太难熬了。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一脸深沉地摇摇头。 大家的感觉应该都差不多,让后面的人替他发表意见吧。 轮到狄思科的时候,他把昨天刚到手的录像带拿出来,请工作人员帮忙播放一下。 “这是我请港岛的同事帮忙搜集的,舒尔宝卫生巾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投放的广告。” 前两条广告是来自日本和菲律宾的,后面的是澳洲、港岛和欧美的。 前三条广告播放完毕后,狄思科按下暂停键。 “通过这几条广告可以看出各国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欧美的妇女比较开放,能在广告中大谈特谈卫生巾清爽防漏。而亚太地区则不然,日本妇女很介意隐私,所以日本的卫生巾广告就用一种隐晦的,润物细无声的手法宣传。菲律宾的女性受传统文化影响,卫生知识通常由母亲言传身教,所以广告中也是妈妈在向女儿介绍卫生巾的秘密。” “我们改革开放多年,内地女性虽然没有日本和菲律宾的女性保守,但也还没开放到可以畅谈卫生巾效果的地步。” 也许以后会像欧美女性一样大方畅聊,但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企划部的经理大卫说:“我们已经提前将这两条广告放给公司里的女员工看过了,她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能在合资公司工作的女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接触过外国文化的,她们对这样的广告接受良好,并不代表普通女性也能接受。” 狄思科转向一直认真倾听的克拉拉说:“我们将卫生巾的受众定位在中高端女性群体,但广告的投放是全国范围的。我们在吸引目标客户的同时,也要顾虑品牌在其他人群心中的形象。” 克拉拉倒也干脆,当即让人去车间和后勤,请了十位生产线女工和保洁阿姨来会议室观看这几条广告。 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广告,多数人都认为企划部给出的方案太露骨。 其中一位女工表示,她儿子正在求知欲旺盛的年纪,如果儿子看到广告以后跟她打听卫生巾的问题,她会感到尴尬。 克拉拉望向大卫,“我们投放广告要考虑各地的文化差异,企划部的广告需要根据内地的实际情况重新斟酌。” 至于第一条请知名演员的广告,克拉拉也并不打算启用。 他们公司很少请明星拍广告,毕竟有人喜欢这个明星就有人不喜欢,新产品还处于开发市场阶段,请普通人拍广告比明星更安全。 “狄经理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克拉拉问。 狄思科摇摇头。 他的想法可多了,但他不是专门搞企划的,多说无益。 * 卫生巾广告又被打回去重做了,暂时上不了电视。 但工厂那边却传来了好消息——第一片卫生巾即将下生产线。 乔治邀请各位经理去车间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车间里的设备全是从宝莱总部进口的,除了投料、包装、质检需要人工,其他操作全由机器在无菌环境下完成。 狄思科在车间里参观完以后,回到办公室就打算安排销售员们出去跑业务。 然而,还没等他给大家开会。 葛磊那小子就找上门来了。 而且还拉着脸,怨气不小。 “你大白天的不在单位上班,跑我这来干嘛?”狄思科给他倒了杯咖啡。 葛磊背着手在他的新办公室里参观,感慨道:“你小子混得可真不错呀,连独立办公室都有了!早知道我当时就跟着你混了!” 狄思科笑道:“你现在来跟着我混也不迟呀!我这里正缺销售员呢,合资公司工资高,还有去港岛和东南亚培训的机会。” “我现在可不敢跟你混!”葛磊嘿嘿乐,“一般男人可没有您这魄力!好好的科长不干,竟然跑来卖卫生巾了!” “我临时顶俩月,焦虹康复以后就回去。”狄思科将咖啡递给他问,“你大老远地跑来有啥事啊?可别说是顺路来看我啊!从经开区去哪儿都不顺路。” 葛磊抓了三块方糖扔进咖啡杯,哼唧道:“还真是特意来看你的!” 狄思科:“……” 见他不搭腔,葛磊只好瘫在椅子里说:“好吧,我刚被夏经理批评了一顿,他让我回家好好反省反省。” “因为什么批评你?” “他嫌我在办公室里进行文学创作。” “……”狄思科扶额,“你在业余时间写写就算了,怎么连上班时间都占用了?” 葛磊这小子在上大学那会儿就经常猫在上铺看小说,看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个爱好被他从校园带到工作岗位。 而且还变本加厉,已经不满足于看别人的作品了,还要自己动笔创作。 “我这不是开辟第二职业嘛,多赚点奶粉钱。”葛磊终于收起满身怨气,低低地跟他透露,“我正有一篇长篇小说在《大众文学》上连载!” “居然真的发表啦?叫什么名字?下班以后我也去买几本支持你的销量!” “暂时先不告诉你,等全部连载完以后再说吧。” 狄思科问:“那你写小说的稿费是不是比工资还高啊?” “那到没有,不过也不低了。” “不比工资高,你干嘛舍本逐末,占用上班时间写小说?难怪夏经理要批评你!”狄思科庆幸道,“好在你不是我们部门的,否则我就要大义灭亲了!” 葛磊揪着头发,苦恼道:“我只写了这一次,就被老夏抓到了!这不是着急改稿嘛!” “……” “我那个编辑跟我说,要是我好好写,以后可能会有出版社找我出书!” 狄思科:“……” 有点离谱,不知道咋评价。 葛磊一脸憧憬地问:“我要是真的出了书,你作为我儿子的干爹,是不是得表示表示啊?” “我认购一百本,够意思吧?” “果然够意思!”葛磊异想天开道,“要是我的书能出版,我就把你的照片印在封面上,肯定能帮我带动一波销量。” “……”狄思科挥手撵人,“快别做梦了,赶紧回家反省反省吧!” “别提这俩字!总感觉老夏在耳边骂我!” “人家夏经理让你回家反省就是让你回家写稿子的!结果你不珍惜时间,跑到我这里来倒苦水!” 葛磊挠挠他的大锛儿头,傻眼道:“好像还真是诶,否则我在单位也能反省啊!连着熬了几个通宵,脑瓜子不好使,错怪老夏了!” * 狄思科终于将这位金庸古龙的接班人送出公司,回到办公室就给销售员们安排了出门踩点寻找客户的任务。 他将全市按照区域划分,每个区内的每条街道都标注清楚。 每人负责一个区,带着试用产品和海报,出门扫街。 所有百货商店、自选商场、小卖部、日用百货营销部,甭管大小都是他们的目标客户。 不过,第一天出门扫街的成绩并不理想,除了狄思科在纺织厂工会找到一位很有声望的女干部,做他在纺织厂女工间的分销商,其他人都颗粒无收。 “狄经理,那些男老板听说我是推销妇女卫生用品的,看我的眼神都可下流了!” 销售部最年轻的吕霞回到办公室就委屈上了。 这个情况倒是狄思科没料到的。 女销售员适合卖女性产品,但是面对男客户时确实容易受到骚扰。 安全起见,第二天起,销售员们从单独行动变成两两一组。 狄思科也加入进去,与女同志一组,每天出门扫街。 虽然订单不多,但也能一点点打开局面了。 周五下班回家,狄嘀嘀和狄嘀嗒刚被奶奶洗干净,狄思科趁着老妈不注意,进门就对着人家的脚丫子咬了两口。 还想再亲亲媳妇的时候,被于童嫌弃地推开了。 “你刚亲完他俩的脚丫子!” “那有什么啊!我们狄嘀嘀和狄嘀嗒刚洗完澡,脚丫子可干净了!” 狄思科趴在床边看了一会儿,问:“他俩怎么总是挤在一起啊?” “没有吧?” “怎么没有,刚才还隔着两拳的距离呢,这会儿不知道怎么搞的,又贴到一起去了!” 于童见他又手欠地想去扒拉孩子,赶紧拿出一份报纸说:“孩子的事你就别操心了,先操心一下你自己吧!你上报纸了!” “呦,于总这是秀才不出门,晓知天下事啊?连我上报纸的事你都知道,咱妈不是不让你费眼睛嘛!” “杜金金看到以后给我送来的。”于童在娱乐版的一份报道上点了点,“你难得能上一次娱乐版。” 狄思科对自己从没宣传营销过。 即使是新专辑上市的时候,也一直是悄无声息的。 在音像店贴张海报,录音带一上架,就算完事了。 有些港台歌星会为自己的新专辑打歌,多参加一些演唱活动。 但是,到了狄思科这里统统没有。 歌迷们想买就买,全凭自愿自觉。 于童觉得,她家二狗子的录音带之所以能畅销,大部分原因在于专辑封面和海报照片拍得好看。 毕竟这张脸还是很能打的。 狄思科翻开报纸瞄了几眼内容,大致意思是说,他近两月刚发行一张粤语专辑,销量还算喜人,但并未见他出现在电视或商演现场。 日前有目击者称,在北京的一家自选商场偶遇了狄思科本人。当时他正在向商场负责人推销一款新型女性卫生用品,场面十分尴尬滑稽。 然后,这个编辑就开始猜测狄思科为什么会不务正业跑去卖卫生巾,巴拉巴拉假设了四五种可能。 狄思科将报纸扔到桌面上说:“哪里尴尬滑稽了?我跟人家经理明明是相谈甚欢好吧?现在的记者怎么胡乱写东西!” 于童伸手将两个挤在一起的娃分开,笑道:“这已经很不错了,要是换做港岛小报来写,八成会说你演唱事业入不敷出,转行销售女性用品艰难度日。” 狄思科:“……” 还真有可能。 “今天下午有两位记者打了我的传呼,据说想给你做个专访。” “专访什么啊?”狄思科撇嘴,“不会是要问我为什么卖卫生巾吧?” 这些人可真是吃饱了撑的。 “嗯,一个是这份报纸的记者,另一个是日报的记者,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的。你们那个卫生巾不是需要宣传嘛,”于童在这方面相当有敏感度,“你要是不介意成为话题中心,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帮你们的产品炒作一下。” 狄思科还是很介意成为这个话题中心的。 不过他媳妇说得没错,对于新产品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炒作机会。 要知道,本市日报除了广告位,一般是不为产品进行宣传的。 他抱着刚吃饱的闺女盘算了许久,才连夜给徐叔阳打了一通电话。 第二天上班后,又跟克拉拉和几位主管开了一天的会。 隔日上午就接受了日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是一位年轻女同志,见到狄思科就惊讶地表示:“我只是打电话尝试邀约一下专访,没想到您竟然真的应邀了!” 狄思科只在刚出名的那年接受过采访,后来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再没面对过媒体。 女记者是在另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有关他的报道,才打电话试试的。 狄思科笑得露出皓齿:“您要是早点给我打电话,我肯定早就接受采访了。这两年没什么媒体朋友采访我,我以为自己早就过气了!” “没有没有!听说您最新发行的粤语专辑销量非常好,没做任何宣传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大家很喜欢您。”女记者搓搓发烫的脸说,“我还是您的歌迷呢!” 狄思科松口气似的笑说:“那太好了,看来我事先签好名的那张录音带没有白准备,采访结束以后送给您,应该不会被嫌弃。” 女记者也采访过不少明星了,狄思科绝对是她遇到的最好聊的。 谈话过程让人感觉非常舒适,不用她挖空心思找话题。 果然还得是文化人呀! “听说您已经离开经贸部了,是真的吗?” 狄思科颔首:“我目前确实不在部委工作,但仍在经贸系统内部,在外贸事业的第一线奋斗。” “可是前几天有人见到您在一家商场推销女性卫生用品,那个人是您吗?”女记者终于问到了正题。 “是我啊,”狄思科笑得真诚,“我最近被借调到了北京宝莱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而后他又介绍了一下宝莱的合资背景和经营范围。 记者诧异地问:“您既然是副总,还需要亲自去卖卫生巾啊?” “当然,这就是我的工作。”狄思科笑道,“卫生巾是对女性卫生用品的一项革新,也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我们公司很多男同志都在做这项工作。” 话题比较敏感,女记者笑得略带尴尬。 “刘记者,您看,您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在涉及这方面话题时都会觉得不自在,那其他更弱势的女性能够接受妇女健康知识的渠道就更狭窄闭塞了。” 女记者讪讪一笑。 狄思科报出了一串电话号码。 “针对这一现象,舒尔宝卫生巾将与有关部门合作,面向社会提供’宝护你‘电话专线。专为妇女同志提供有关妇女健康、安全、法律知识、医疗、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方面的服务。这个热线将在三八妇女节正式开通,欢迎有相关需求的女同志来电……” 女记者好奇提问:“要是有人打电话跟你们要新产品,你们会给吗?” “会啊,”狄思科肯定地点头,“只要留下正确的通信方式,我们公司就会免费为对方邮寄一份试用装。” 第99章 将签名录音带送给记者同志的时候, 狄思科特意请求对方,尽量将这篇报道安排在三月七号或八号刊登。 以便配合“宝护你”电话专线开通的宣传工作。 这条电话专线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北京宝莱出资维持运营, 而接线的专业咨询师、医生、律师等, 则由妇联等有关部门委派。 赶在三八妇女节, 开通为妇女服务的专线电话,即使不采访狄思科, 这条新闻线索也很有报道价值。 所以, 女记者详细询问了“宝护你”电话专线的情况后,就毫无心理压力地答应了狄思科的请求。 狄思科在记者面前表现得成熟稳重,回家面对自家人的时候就现出了原形。 “你们是没瞧见我的那个号召力呀!简直一呼百应!日报的那位刘记者是我的歌迷,我只是稍稍提了一个要求,人家磕绊都不打一个, 立马就嘎嘣脆地同意了!” 郭美凤向来是气氛组的,特别能给儿子捧场,“看来你现在挺火呀,随便接受一个采访就能碰见自己的歌迷。” “还行吧, ”狄思科向他媳妇显摆, “以后有需要联系记者同志的工作,可以找我帮忙!我歌迷就是记者!” 瞧他快要飘上天了, 于童问:“你现在这么出名,亲自出面拓展渠道应该挺容易的吧?” 狄思科:“……” 歌迷是歌迷,生意是生意。 虽然他出门刷脸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人人都买账的。 卫生巾的推广难度比他预想的大很多,狄思科正一边寻找有实力的代理商, 一边让葛立平帮忙招实习生。 新产品推广期需要大量人手,销售部这几个人既要做销售又要做市场调研, 根本忙不过来。 他正如此想着,三哥就跑来后院喊:“老五,有客人找!” “谁啊?” “据说是你们单位工会的,姓温!” “哦,是工会的温大姐,”狄思科再次跟老婆显摆,“温大姐也是我的歌迷!” 于童:“……” “她带着男人孩子一起来的,手上还提着礼品,看样子是来求你办事的!”三哥小声通报。 狄思科暗忖,他被徐总弄去卖卫生巾的消息,公司上下都传遍了。 即使不知道,看了前两天的娱乐版八卦,也该有所了解。 温大姐找他能有什么事啊? 不会也想去卖卫生巾吧? 前院儿客厅里,温秀菊瞄一眼室内陈设,跟自家男人耳语:“咱们带的礼有点薄了吧?我以为小狄经理住的是公房,没成想人家自己就占了一个四合院。” “刚才在门口看见那两辆车的时候,我就提醒过你,”男人也刻意压低音量说,“既然已经坐在了这里,你就别胡思乱想了。” “小狄经理天天骑车上下班,我没想到他这么有钱啊!” 男人马后炮似的说:“人家的录音带能卖上百万张,又是负责业务部门的,肯定有钱!” 温秀菊瞟向闷不吭声的儿子,拍拍他的背,“打起精气神来!一会儿狄经理问什么,你如实回答就行了,别紧张!” 事到临头,苏辉又想打退堂鼓,“要不还是算了吧?让男的去卖卫生巾也太那什么了……” “人家狄经理也是男的,还不是干得好好的!只要能赚钱,你管他卖什么!”温秀菊怕他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给他打气说,“你班里的同学挤破头都想进合资公司工作,你面前就有这么好的机会,不赶紧抓住还犹豫什么?” 苏辉刚从中专毕业,总觉得跟着父母出来走后门有点羞耻。 北京宝莱是中外合资公司,工资高,学历门槛也很高,对外招聘的全是大学生。 不知他爸妈要给人家塞多少钱,才能把他这个中专生送进合资公司去…… 狄思科进来后,与温大姐夫妻客气地寒暄一阵子,便望向了一脸苦大仇深的苏辉。 “这是怎么啦?跟你爸妈闹别扭了?” “没有,”苏辉摇摇头,“就是有点紧张。” 温秀菊接话说:“小狄经理,你看我这儿子怎么样?能让他给你跑跑腿吗?” “温大姐,我现在可是在合资公司卖妇女卫生用品呢,您不怕儿子被人笑话啊?”狄思科笑道,“我都被人嘲笑到报纸上去了。” “不怕!笑话你的人都太狭隘,卖个卫生巾有什么啊!”温秀菊不好意思地介绍道,“我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刚从中专毕业,缺少点工作经验……” 听说对方只有中专学历,狄思科眉梢都没动一下,无所谓道:“合资公司会对销售人员做统一培训,连我都是培训以后才上岗的。苏辉要是想来干销售,岗前培训的时候,让他多花点工夫学习。” 温秀菊惊喜道:“小狄经理,你觉得我家这小子能行?” “行啊,小伙子长得挺精神的,又是您教出来的孩子,那还有什么不行的!”狄思科又在苏辉身上打量两眼问,“会说外语吧?咱们合资公司的主要领导基本都是外方派来的,要是不会说外语的话,不太方便开展工作。” “会说,他就是中专英语班的。”温秀菊对自家儿子的外语水平很自信,催促道,“你快用英语跟狄经理交流几句,小狄经理以前可是经贸部翻译室的专业翻译!” 狄思科对苏辉有点同病相怜的同情。 他刚上大学那阵子,郭美凤也动不动就让他在街坊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外语水平。 他笑着摆手:“会说就行。那你们等我消息吧,合资公司是葛经理在负责人事工作,我找时间跟他提一下。” 一家三口都没料到他会答应得如此爽快,几句话的工夫居然就能把儿子弄进合资公司了? 尤其是苏辉,他知道妈妈的包里有一个信封,是打算帮他走后门用的。 结果他们还没表示什么呢,小狄经理就一口答应了? 温秀菊想将信封随着礼品一起留下,却被狄思科推了回去。 “您快别寒碜我了!我哪次求您办事的时候送过礼呀!苏辉是个人才,您别怪我可着劲儿使唤您儿子就行!” 狄思科送走客人,只提着半袋子水果回了后院。 婆媳俩都等着瞧他能收到什么礼呢。 发现只有半袋子水果,郭美凤摇头说:“看来当了经理也不怎么样,还没学生给我送的水果多呢!” “我现在可是预备党员,拿点水果就差不离了,您还想要啥呀!”狄思科从袋子里掏出一个苹果,“再说,重点不是这袋子水果,而是我找到了一个特殊销售人才!” 眼瞅着床上的两个孩子要皱眉哼唧了,于童终于忍不住打断聒噪的大经理。 “你这礼拜的思想汇报写了吗?” 狄思科一愣,回忆道:“周一写的,今天确实应该再写一篇!” “那你赶紧写吧!别耽误你向组织表忠心!” 提起他的思想汇报,于童就不禁想笑。 他去年被发展成了预备党员,正常情况下,今年预备期满以后就能转正。 但他最近刚被派去合资公司工作,狄思科担心会影响转正,就特别积极地提交思想汇报。 向组织证明自己一颗红心向着党,丝毫没有被资本主义糖衣炮弹腐蚀的意思。 所以,每晚给孩子洗完尿布以后,除了跟她讨论如何推销卫生巾,就是埋头写思想汇报。 一笔一画写得特别工整。 据说这个写汇报的过程,让他的硬笔书法大有进益。 * 狄思科抽空跑去单位,把这段时间的思想汇报一起交了。 回到合资公司就找到葛立平的办公室,跟他介绍了苏辉的情况。 然而,葛立平听到苏辉的名字后,却坚决不同意招他进公司。 “咱们合资公司是有严格用人标准的,新招聘的员工,一律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无论苏辉是谁的儿子,只要他不符合条件,我就不能让他进公司!” 葛立平最近收到了几百份求职简历,任何一份都比苏辉的出彩。 之前温秀菊想从他这边走门路,被他拒绝了。 没想到她又求到了狄思科那里,而且瞧这个架势,后门儿应该是走成了。 狄思科也知道以苏辉的个人条件,连宝莱的门把手都摸不到。 但是,招聘销售员,除了要看他的个人能力,也要看他的综合实力。 “温秀菊和她爱人都是工会的干部,让苏辉进入销售部,对咱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葛立平把持着人事部门,自觉不能在这种轻易就能看出问题的小处出错,所以正气凛然地说:“他父母是他父母,他是他,父母能替儿子来上班吗?你的要求我不同意,即使到了克拉拉跟前,我还是这个态度!” 狄思科跟他好说歹说不管用,葛经理只认规章制度。 那好吧,就让克拉拉评评理。 人家葛经理是照章办事的,完全符合公司规范,克拉拉当然要出言支持葛经理。 狄思科耐心解释道:“克拉拉,你刚来内地,不了解我们国有企业的情况。一些效益好的国企,会每月给女职工发放妇女卫生用品。如果能说服这些企业都将采购项目换成舒尔宝卫生巾,咱们就相当于拿下了半个北京市场。女同志们用惯了单位发的卫生巾以后,自己掏钱买的时候,多半也会选择这种产品。” “而采购和发放卫生用品的主要部门就是工会和后勤。苏辉的父母分别在两家大型国企的工会任职多年,在市里各企业工会间的人脉资源很广。” 每年过年发年货的时候,别人换不来的东西温大姐能换来。 大家想要什么福利,只要跟温大姐提了要求,她基本都能帮忙弄来。 凭这两口子的能力,把儿子弄进国营单位不算难。 之所以会找门路让儿子进合资公司,八成是因为看中了高工资和高提成。 而且自信能让儿子赚到这份提成。 克拉拉理解消化了他话里的意思后,确认道:“你是说,这位苏,可以帮咱们打开工会的市场?” “差不多吧,我本就打算跟各大厂矿企业合作,让他们每月从咱们这里订货。如果可以让苏辉出面去各大企业推销谈判的话,能为咱们节约许多人力成本。” 克拉拉不太相信地问:“他真有这么大的本事?” “他有多大的本事我还不确定,但咱们不是让他进来当销售经理和总经理的,他只是一名普通销售员。以一个销售员的名额,赌一个自带客户资源的特殊人才,为什么不试试呢?” 狄思科继续道:“宝莱在港岛那边,也会聘请有特殊背景的人才处理公共关系。把苏辉当做特殊人才招入公司,也不算违背公司的招聘要求。” 克拉拉颔首说:“你说得对,一个销售员的名额而已,咱们还是赌得起的。” 葛立平:“……” 对话内容基本没听懂,但最后这个点头他看懂了。 他觉得,当务之急不是招聘什么销售员,而是赶紧给自己找一个英语好的秘书。 * 苏辉正式加入销售部以后,狄思科将拓展厂矿企业销售渠道的任务,全权交给了他。 并且还大方地给他配了一名实习生,让他大胆放手去做。 他这个经理则带着朝气蓬勃的销售员们,继续出门扫街。 为了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企划部还打算在各大百货商店搞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要求销售部尽快拿下与这些百货商店的铺货协议。 但狄思科希望企划部能为买一送一的活动,增加限制条件。 “咱们可以在报纸上给卫生巾打广告的同时,印一张买一赠一优惠券。读者剪下这张优惠券以后,可以到指定商场购买卫生巾!” “你这样做不是多此一举吗?”大卫对他的要求难以理解。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被珍惜。剪下优惠券的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已经为消费者得到买一送一卫生巾这件事增加了难度。” 最主要的是,他一直在与几家大型国营商店争取最好的货架位置,却始终谈不下来。 如果能在报纸上举办一个凭优惠券到指定商店购买卫生巾的活动,必将为这些指定商店带去大量客源。 近两年自选商场纷纷开张,西单和王府井的几家老牌商店,客流量早已大不如前。 若是兑换活动能为这些商场引流,无疑会为销售部与各大商场的谈判增加筹码。 宝莱公司在广告营销方面的预算向来充足,大卫并不在乎一张报纸上的广告位,狄思科要求印刷优惠券的态度太过坚决,他不想像葛立平一样,因为一点小事就吵到克拉拉面前去。 所以,在狄思科的再三要求下,这张买一赠一优惠券还是出现在了三月初的报纸上。 而随着妇女节促销活动的到来,于童也正式坐完了她的双月子,可以出门活动了。 不过,两个要吃奶的小不点将她束缚在家里,哪也去不了。 再加上寒假结束,郭美凤要回戏校上班。 于童刚出月子就要独自照顾两个孩子。 “要不咱们请个人来帮忙带孩子吧?”狄思科提议。 他媳妇其实也挺忙的,最近一个月杜金金几乎天天来家里跟她商量工作。 若是被孩子绊住了手脚,狄思科总觉得有点对不住媳妇。 于童痛快地洗了一个澡,坐在梳妆台前涂涂抹抹,“我妈昨天给我推荐了一个小阿姨,之前一直在她那边工作,但是人家只负责做家务活,不负责带孩子。” “那可以再找一个能带孩子的阿姨。”狄思科怀里揣着两个崽,在屋里来回晃悠,“这样的话,你只按时喂个奶就行了,其他时间想干嘛干嘛。” 东长安街上的那间办公室到期以后,于童没再续租。 将整个公司都搬进了她在北海公园附近的那套一进四合院。 新办公室距离他们家步行只需十来分钟,于童在家或者去公司办公都可以。 狄思科抱着孩子去找郭美凤,询问她是否有合适的阿姨人选推荐。 “带孩子肯定得找信得过的人呀!”郭美凤想了想说,“你觉得你二婶或者二舅妈怎么样?” “二婶还有工作呢,咱就别麻烦人家了。”狄思科问,“我二舅妈能愿意来城里住吗?” 二叔父子有赌博的前科,尽管二婶人还不错,但狄思科不敢拿孩子冒险。 还是二舅妈靠谱些。 “她在村里呆着也是呆着,还不如进城来赚一份工资呢!咱家包吃住,她只帮忙看孩子,有什么不乐意的?” 让二弟妹来帮着带孙子孙女,郭美凤还是很放心的。 这个弟妹爱干净,给孩子洗尿布换衣裳都挺勤,当初在村里没少被人说嘴。 事情果然不出郭美凤所料,二舅妈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就进城了。 于童对二狗子的二舅妈不甚了解,平时也没什么往来。 不过,见她衣着整洁,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手指甲干干净净,她心里先生出了几分好感。 等到对方上手帮忙带了一天孩子以后,于童给二舅妈开出了每月两百块的工资。 二舅妈被她的大手笔吓了一跳,忙推辞道:“我只是帮着带带孩子,哪能要这么多钱?你给我二三十块就行了。” 她在农村做工,每月也就收入二三十块。 来城里看孩子又不累,还有吃有喝,比在家轻松多了。 于童没解释太多,二舅妈讲卫生还喜欢孩子,照顾双胞胎比她这个当妈的还精心。 最主要的是,有了二舅妈和负责做家务的小阿姨以后,她彻底从孩子堆里解脱了出来。 哪怕大多数时间还是呆在家里,但她可以放心工作了。 今年是亚运年,再有半年就将在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 亚运会对所有北京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盛事,马路上随处可见关于亚运会的宣传标语。 各厂商也争先恐后地在自家产品和广告中加上了亚运元素。 文体不分家,于童早就想借着亚运会的东风大干一场。 可惜之前一直被肚子里这俩幼崽拖后腿,让她有心无力。 杜金金今天来家里,就是跟她汇报活动准备情况的。 据报道举办亚运会仍有资金缺口,除了发行体育彩票以外,亚运组委会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亚运捐款。 于童从港岛回来以后,就一直在计划出资举办一场“迎亚运公益捐赠群星演唱会”。 但是借用亚运的名头是需要有关部门批准的。 杜金金这阵子没干别的,一直在帮于童跑腿,办这场演唱会的审批手续。 “对方要求咱们把每张门票为亚运捐款一元的字样,写在门票上。” 于童颔首说:“没问题,还有别的吗?” 既然承诺了会捐款,她就不会出尔反尔。 “工体的场次几乎都排满了,咱们要是想租用工体的场地,必须得尽快!” 于童翻了一下记事本说:“刘惠玲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她旗下有七名港岛歌手可以出席,你再找15到20位内地歌手,其中五六位要求有相当的知名度,演出费咱们可以给的高一点,一万以内的都能答应。其他歌手的话,从歌舞团那边请几个有实力的,帮忙串串场子就行了。” 狄思科默默旁听了一会儿,忍不住探问:“于总,我这样的算是有相当知名度的吗?” “算啊,你可是大明星!”于童特别给面子。 “那你请我去唱歌吧,我不要一万,给我八千就行!” 于童狐疑道:“你确定你能去参加演唱会?” “能啊,这场演唱会不是替亚运会募捐的嘛,属于公益性质的。到时候咱也给亚运出一份力!” 于童实话实说道:“不完全是公益性质,我会捐一部分门票收入,也会号召演员和观众为亚运捐款。刨除掉场地人工等所有费用以后,我还是要赚钱的,比如赞助费。” 狄思科:“……” 过于真实了。 “那你这次要找多少赞助商啊?最低赞助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高门美人   靴奴天堂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危险情人   浪剑集(H)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地狱边境(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