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 第78章

第78章

发,又仔细瞅了一眼她的五官,好奇地问狄思科:“您家小姑娘是混血儿吗?” 亲爹还没来得及否认,经常听到这个问题的狄嘀嘀,就晃着脚丫子自己辟谣了,“我是疆疆人!” 狄思科:“……” 真不能让老丈人帮忙带孩子了。 连孩子都跟着他一起胡说八道。 虽然小丫头还有点吐字不清,但理发师多少能猜出个大概,轻声细语地哄道:“你是新疆人啊?难怪长得这么好看呢!” “那一会儿让阿姨给你烫个新疆小辫儿吧!”她转头跟家长解释,“后面还排着好几个要理发的孩子,我只负责剪头,您要是想给孩子做造型得换其他师傅。” 狄思科对此倒是无所谓,剪头才是今天的主要目的,造型什么的,弄个差不多的就成,谁做都一样。 理发师早就认出他是歌星了,因此又特意补充一句说:“这位师傅刚去港岛交流学习技术,昨天才回来,她手轻又有耐心,您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让她帮孩子编小辫儿保管没问题!” 今天是周末,来理发的人特别多。能空出手来给两个小姑娘编小辫儿的,只有还没正式复工的苏晓。 苏晓正在帮忙为一位阿姨烫头,被人喊过来时,瞧见狄思科就愣了一瞬。 她的视线快速扫过二舅妈和椅子里盯着她看的两个孩子,脸颊刷一下就红了。 狄思科还没见过这么容易脸红的歌迷,客气地说:“两个孩子头发都不太长,您看着随便弄个发型吧,麻烦了!” 苏晓支支吾吾地答应着,先动作麻利地给头发稍长的嘟嘟编了一脑袋新疆小辫儿,而且每根小辫儿上的头绳颜色都不同。 果然如刚刚那位大姐所言,手轻有耐心。尽管话不多,但能让人感受到她的温柔气场。 所以,嘟嘟坐在椅子里不哭不闹,手里鼓捣着阿姨借给她玩的玩具,整个人都特别老实。 家里没人有耐心给孩子梳这么复杂的发型,能梳两根羊角辫就算不错了。这满脑袋七彩小辫儿的造型,立马就得到了嘟嘟的欢心。 轮到狄嘀嘀的时候,因着头发太短,还不到肩膀,苏晓就打算给她换一种造型。 不过,早就忘了烫头初衷的狄嘀嘀,想跟姐姐做同样的造型,也想编小辫儿。 苏晓为难地跟家长商量:“孩子头发太短了,这新疆小辫儿编出来的效果,可能不会太好看。” “没关系,您就按照她的意思来吧!” 这小丫头可有主意了,狄思科不敢招惹她,只要不烫头,无论想要什么样式的发型都可以随她心意。 苏晓想了想,找来几根彩色缎带,一起编进了小姑娘的小辫儿里。 她刚才就从同事那里得知了,这孩子想烫头,因此,她编小辫儿的同时,还跟小朋友保证,“等你回家把头发拆开以后,头发就烫出卷了!” 狄嘀嘀没怎么听懂,但她被彩色缎带吸引,坐在那里老老实实地让阿姨给自己编小辫儿。 一瞬不瞬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瞧。 因此,她也是第一个从镜子里发现来人的。 “三伯伯!”狄嘀嘀口中喊着,还不忘跟三伯挥手拜拜。 狄思科闻言回身,惊讶地问:“三哥,你怎么找来了?家里有事啊?” 三哥下意识说:“家里能有什么事,我不是来找你的。” 不是来找他的,难不成还能是来剃头的? 狄思科望向他跟狄嘀嗒同款的杨梅头,“你现在鸟枪换炮啦?居然还来理发馆剃头……” 以前可都是在胡同里,花上几毛钱,让剃头匠负责的。 三哥:“……” 他还没想好要怎么说。 一旁的苏晓手下动作不停,但是脸上已经红得能滴血了。 三哥发现以后,傻不愣登地问:“你不是早就知道他是我弟弟么,脸红什么?” 苏晓和狄思科:“::::::” 狄思科的视线在三哥和理发师傅脸上徘徊一瞬,便了然地问:“这是我未来三嫂啊?” 苏晓整个人都像被煮熟的虾子,手下加快速度,头垂得更低了。 三哥双手插兜,吊儿郎当地说:“还不一定呢!” 听了他的答复,苏晓手下动作变慢,脸上的血色也退了些。 狄思科觉得三哥实在是不会说话,以前那一个足球队的对象都白谈了! 哪有当着当事人的面,说不一定能结婚的? 他这是压根儿就没想跟人家正经谈啊! “我看也是,人家苏同志的手这么巧,还真未必能瞧得上你这种大老粗!” 苏晓的嘴唇动了动,犹豫了好半晌,还是没接话。 三哥却接话说:“可不嘛,人家是技术能手,还去港岛参加技术交流,得过发型化妆大赛亚军呢!我就是一个大老粗,又没车没房的,配小苏确实差了点意思!哎……” 苏晓偷偷瞪他一眼,唇角不由自主勾了起来。 狄思科:“……” 算他咸吃萝卜淡操心吧。 三哥毕竟是谈过一个足球队的,比他这种跟初恋结婚的人有经验多了。 双方是第一次见面,又是在人家女同志的单位,狄思科没询问太多私事。 等到狄嘀嘀的小辫儿编完以后,就打算带着孩子告辞走人。 离开前,他客气地邀请道:“三嫂有空来家里坐坐吧?我们全家都盼着三哥能早日找到心仪的对象呢!我妈要是见了您,一准儿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们家,上至郭美凤,下至狄嘀嘀,就没有这种动不动就脸红的女同志。 这位苏同志要是真能加入老狄家,也算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了。 苏晓这回倒是没有害羞低头,很有礼貌地说:“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上门拜访伯母的。” 然后,她牵着两个孩子的小手轻轻晃了晃,给每人送了一对带有卡通小公主形象的粉色发圈。 “不知道今天孩子会来,没准备什么好东西。” 狄思科教两个孩子谢谢三婶、三伯母,又问三哥:“你留在这陪三嫂,还是跟我们一起回去?” 三哥当然是想留下的。 苏晓去港岛交流了半个月才回来,他特意跟学校请了半天假,不用看着学生参加游泳队的训练,才在周末空出时间来见对象的。 不成想,竟然会在理发馆里碰上家里这几位,而且好巧不巧就是苏晓为这两位小姐服务的。 他还有话要交代老五,只好跟苏晓打声招呼,先上了老五的车。 狄嘀嘀坐在车里还不忘跟外面的三伯母挥手拜拜,对于这个能给她梳小辫的阿姨,她还是很喜欢的。 三哥坐在副驾驶叮嘱老五和二舅妈:“你们回家以后可别给我胡乱宣传啊!尤其不能被郭老师知道!万一被她知道了,肯定得催婚!” “既然谈对象了,就是奔着结婚去的。”二舅妈笑道,“我看着姑娘挺好的,你不赶紧跟人家结婚,还等什么?” 她刚才听清了,人家姑娘还去过港岛呢! 在她看来,能去港岛的人,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就像她大姑姐似的! “我们刚谈没多久,提结婚的事还太早了。”三哥哎呀一声说,“时机成熟我自己会主动说的,你们还是暂时帮我保密吧!” 狄思科和二舅妈都不是多嘴的人,既然当事人不想宣扬,他们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三哥放心了些,汽车停稳后,主动将两个侄女抱下了车。 两个孩子顶着满脑袋彩色新疆小辫儿,往院子里冲。 一边跑,一边喊奶奶和妈妈。 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看到她们的新发型。 狄嘀嘀毕竟还太小了,跑得有点慢,郭美凤已经夸完嘟嘟的发型了,她才颠颠儿地跑进屋里。 等着奶奶也夸一夸她。 然而,她这个发型实在没什么好夸的。 由于头发太短,按照她自己的要求编完小辫儿后,跟个彩色刺猬似的,后脑勺的好几根小辫儿都支棱着。 但郭美凤是谁啊,即使面对一个彩色刺猬,也是能闭眼吹的! “哎呦,我宝儿怎么这么好看呢!这谁给你编的小辫儿呀!全胡同数你俩最俊了!” 狄嘀嘀发挥了她名字中“口”多的特长,像个小喇叭似的说:“三伯母编的!” 三哥:“……” 失算了,忘记嘱咐家里这个小八哥了! 谨言啊! 大家以后还是别叫她小名了,应该多喊喊大名的。 第118章 老三能找到对象不算稀罕, 在郭美凤的印象里,这个儿子已经交过好几任女朋友了。 根据她多年的作战经验,甭管老三是否有对象, 只要没带回家就不算数。 可是, 能被小孙女喊一声“三伯母”的对象, 这回的姑娘多少有点不一般了吧? 老三在一旁臭着脸瞪视狄嘀嘀,郭美凤就将孙女搂进了怀里。 “乖乖, 你的小辫儿是三伯母给编的呀?” 狄嘀嘀摸着自己的刺猬辫儿点头。 靠在奶奶身边的嘟嘟, 把自己的两只手腕子举起来,将上面的卡通发圈展示给奶奶看。 “这也是人家送的啊?”郭美凤问。 嘟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八哥妹妹强上许多,积极回答道:“我跟妹妹坐在椅子里,阿姨给我们烫了头, 然后三叔就来啦,然后三叔和五叔说话,然后阿姨就送我们礼物啦!” 郭美凤心想,看来那姑娘是在理发馆工作的, 给两个孩子做头发的时候, 被找过去的老三撞上了。 这姑娘跟她家还挺有缘分的。 三哥见她拉着两个话都说不明白的小屁孩套话,咧咧嘴说:“您还是别问她俩了, 有什么疑问就直接问我吧……” 只见了一面而已,除了说说小辫儿,还知道什么啊! “你都没把人带回来过,我问什么?”郭美凤眼风扫过他,“万一我好不容易把这姑娘的情况记熟了, 没过几天,你又换了一个, 那我不是白费力气嘛!” “我在您心里就是这种形象呀?”三哥替自己抱屈,“我可不是那种频繁换对象的人。” 郭美凤暗道,看来这次的姑娘有戏,老三还挺认真的。 “人家家里人你见过没,对你俩这事是什么看法?” 要是女方父母瞧不上他,那这婚事基本就吹了。 “见过,听说我是中学老师,她父母还挺满意的。”三哥心知今天逃不过去,早晚是要交代的,便干脆地说,“她爸是中专副校长,妈妈退休前是理发馆的理发师傅,退休以后就让她接班了。” 郭美凤一听人家的家世就先满意了几分。 过去能在国营理发馆里当理发师傅的,都得有两把刷子。 这姑娘可以女承母业,有个一技之长就饿不着。 “三哥,你这对象是独生女呀?”四哥笑眯眯地问,“那你不是正好能去倒插门?” “不是独生女,她还有哥哥姐姐,大哥在西北当小学校长,姐姐也是搞美发的,自己开了理发屋。” 郭美凤颔首说:“人家爸爸和哥哥都是校长啊,那可是书香门第了,跟咱家差不多,还挺门当户对的。” 众人:“……” 咱家啥时候变成书香门第了? 您只当了三四年的戏校老师,在此之前,您可是在剧团里唱戏的! 郭美凤伸手在几个儿子身上点了点,很自得地说:“你们能娶到媳妇都是我的功劳,幸亏我有先见之明,去戏校当了老师,给咱家改换了门庭,否则你们一个个都别想娶媳妇。” 几兄弟:“……” 狄思科笑着问:“妈,您现在不是致力于当演员和大明星嘛,还稀罕当戏校老师啊?” “那当然了,当演员只能算个副业,老师的工作可不能扔下!” 郭美凤想得明白,当老师虽然工资不高,但她以戏校老师的身份出去走穴,能赚点外快。而且如今的老师可不是以前的臭老九了,说出去还是很让人尊敬的。 她这人别的不在乎,就是爱个面子。 “这姑娘有一技之长,有正经工作,家世也挺好,你都见过人家父母了,什么时候也把姑娘带来咱家坐坐呀?” “我俩刚处了不到三个月,这么早就来家里干嘛?” “你都见过人家父母了,咱们是男方,要是不积极主动点,对方父母还以为咱不重视人家闺女呢!”郭美凤斜眼问他,“你不会还在做着娶大干部子女的美梦吧?” 就老三这样的,能娶个中专副校长的闺女,她就烧高香了。 “我见到他父母纯属意外,并不是去家里的正式拜访!”三哥坦白交代,“我之前在河里救过她,她父母带着礼品来感谢我的时候见过一面。后来我又在理发馆遇到过她妈妈,说了会儿话,算是见了第二面。” 老三年纪不小了,既然已经有了对象,郭美凤就说什么也不会让他继续耽搁下去。 “你瞅瞅老五!”郭美凤把狄嘀嘀和狄嘀嗒拉过来,“早早就娶个好媳妇回来,如今孩子都快两岁了,张嘴就能说英格力士!你要是抓紧时间结婚生孩子,没准儿还能跟嘟嘟似的,让老五捎带手一起教了,嘟嘟现在也能蹦出不少单词呢!要是几个孩子的年龄差距太大,那就学不到一起了!” “老四也是大学生啊,还是清华的呢,我跟老四一起生,让他教也是一样的!” 四哥不敢在这时候吸引火力,连忙摆手说:“我就是大专生,考了六七年才考上的,而且英语不怎么样,你让我教个算术还行,外语可不如咱家的大翻译!” 郭美凤拍板道:“我也不逼你,今年之内把人家姑娘带回来就行,这要求不过分吧?” 三哥张了张嘴,最终也没能说出反对的话来。 只能不解恨地在罪魁祸首的脑门上弹了一下,“就你话多!” 狄嘀嘀在外面折腾了一上午,已经有点困了,窝在奶奶怀里时,脑袋一点一点的。 正迷糊间,突然被三伯弹了脑门,很有几分起床气的谨言同志当即就不高兴了! 她可不是任人欺负的小孩,立马就干打雷不下雨地哇哇哭了两声,摸着自己的脑门跟奶奶告状。 于是,她三伯又被奶奶借题发挥,狠狠排揎了一顿…… * 狄思科对于自家闺女的告状本领相当服气,以防被这小丫头越级告状,他对闺女基本上算是有求必应了。 不过,有一样事,他是做不来的。 狄嘀嘀非常宝贝她的新发型,顶着那个七彩刺猬辫儿美了两天。 到第三天的时候,这造型就被毁得差不多了。 狄嘀嘀趴到她爹背上说:“爸爸,编头发!” “爸爸弄的不好看,让妈妈或者舅奶给你编!” “妈妈不给编。” 于童并不打算惯她这个毛病,那新疆小辫儿每次得编十几个,天天编头发太费时间了。 而且总把头发扎那么紧也不好。 狄思科将书合上,尝试着给他闺女编了两根小辫儿,被狄嘀嗒那臭小子嘲笑了以后,终于放弃了。 他觉得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闺女,大晚上编头发给谁看啊?嘟嘟姐姐也没编呀!等到周末的时候,爸爸再带你去理发馆编个更好看的。” 这丫头也就新鲜两天,不用等到周末就得忘了编头发的事。 狄嘀嘀得了她爹的保证,放心地去睡觉了。 狄思科将媳妇正在看的文件收起来,也打算搂着媳妇睡觉。 然而,他这边刚拉灯不到十分钟,卧室的房门就被郭美凤敲响了。 “妈,您怎么这么晚还不睡啊?” “老二回来了,还带着他媳妇,跟逃荒的似的,你赶紧去看看吧!” 狄思科那点瞌睡虫瞬间就全跑光了,他双目炯炯地问:“二哥真回来了?” “我骗你干什么!就在前院儿呢,说是有事找你商量!” 狄思科拉着媳妇往前院赶,发现二哥正狼吞虎咽地吃晚上剩的半碗炸酱面,就大方地往他碗里加了两根火腿肠。 二哥嫌弃地将火腿肠扒拉到一边说:“我在火车上顿顿吃泡面火腿肠,都快吃吐了。就想吃家里这口炸酱面!” “哥,你今天才回来的啊?”看这风尘仆仆的样子,恐怕是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跑来了。 “对,晚上七点才下火车,想先回家跟你嫂子打声招呼,结果她东问西问的,我懒得费二遍事,就把她一起带来了。把这段时间的情况统一跟你们通报一下!” 狄思科现在只关心一点:“汽车公司的货款到账没有?” 三天前跟二哥通话的时候,钱还没到账呢。 “到了。”二哥掏出一本存折,拍在桌面上,“一共655万,刨去要还给煤炭公司的300万,咱们还能剩下355万。” “怎么这么多?” 钟晓莎早知道他出差的目的,本以为这次能带回来150万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竟然翻倍了。 二哥擦了擦嘴上的炸酱,得意洋洋地说:“450万的债权,我当然不能让钢厂轻易地用钢材抵扣掉!我打听到他们铬锰钛钢材的出厂价以后,要求他们降价15%卖给我,从而抵消这450万的债权!” “我去西南那边的齿轮厂,以原材料换成品齿轮,当然也不可能以市场价将铬锰钛卖给他们,钢材价格要上浮20%才行。” 钟晓莎担心道:“你加价这么多,人家工厂能同意吗?” “不同意我哪能带回这么多钱来?”二哥舒坦地瘫在沙发里说,“外面的世界,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大多数工厂的资金都压在货里,为了能维持工厂正常运转,保住工人的饭碗,别说上浮20%,哪怕上浮25或30%,他们也能同意!不过,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我没忍心要那么多,怎么着也得让人家赚点。” 二哥将存折往前一推说:“还完煤炭公司的300万以后,我要个零头就行,留下155万,其余的200万都归你!” “早就说好了一人一半,不带反悔的啊!”狄思科开玩笑,“你在外面跑了好几个月,这思想境界都变得高尚了,还学会谦让了呢!” “哎,出去一趟开阔眼界啦!我们在火车上也遇到不少业务员和讨债员,很多人都无功而返。咱们这次能这么顺利将钱换出来,主要还是你的点子好,情报也及时。” 他这一趟,从北京跑到东北,将东北的钢材卖到西南,又将西南的齿轮卖去上海。 赚的就是信息差。 跑腿的活儿很多人都能干,可是情报和人脉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他只在钢厂和齿轮厂费了些唇舌,到了上海的汽车公司以后,人家副总裁亲自接待的他。 不但收了货,还请他吃了顿饭。 他提前给刘总准备了五万块的好处费,不过,人家刘总一分没要。 老五虽然没亲自出面跑业务,但这笔生意能谈成,他是出了大力的。 所以,二哥觉得可以给老五多分点。 他能拿到155万,就已经很知足了。 狄思科没把他突然冒出来的高尚情操当回事,催着二哥两口子回屋睡觉去,“咱得有契约精神啊,200万和177万,只差二十多万,咱哥俩现在已经是百万富翁了,还要计较这点钱吗?” 二哥被他说得一乐,“这段时间精神太紧张了,总怕回款有问题,都没注意到咱现在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当然了,以后咱哥俩就可以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了!” 二哥跟他一起畅想:“那咱以后买豆汁儿可以喝一碗倒一碗了!哈哈!” “对,还可以多买俩焦圈儿!” 于童和钟晓莎:“::::::” 百万富翁也就这点出息。 二哥从茶几底下翻出一兜子“美味花生”。 这还是他家小六从飞机上带回来的。 于童和钟晓莎这二位曾经的舞蹈演员都不在晚上吃东西,他便跟老五一人开了一包花生吃。 一边嘎嘣嘎嘣地嚼着花生,一边不着边际地畅想未来。 “我不要求太多,只要能过上你现在这样的日子就行,先请俩保姆,帮我做饭照顾孩子!” 狄思科真情实感地给出建议:“请一个保姆就差不多了,嘟嘟已经是大孩子了,白天在托儿所,顶多就是请人做饭打扫。而且你们家的房子太小,请两个保姆住不下。” “对!我得先用这笔钱买个大别墅!楼房干净也肃静,但我还是喜欢接地气。” 老四的那套两居室,买的时候才一万多,现在已经翻倍了。 二哥觉得做啥生意都没有投资房产赚得多,趁着现在手头有钱,他得先给自己掂量一个大房子。 狄思科接话说:“别墅有什么意思呀,地点都可偏了。放在刚解放那会儿,还不值一万斤小米呢。买在北海公园这边吧!这样咱们离得近,让嘟嘟跟弟弟妹妹做个伴,咱妈平时串门也有个去处。” 二哥十分豪横地说:“行,那你帮我打听一下附近有谁家卖院子。我买个四合院,再买套别墅,到时候住一套,空一套!” 于童:“……” 她可真怕二哥说出,住一套,炸一套。 钟晓莎对家里突然多出的一百多万也挺懵的,他们两口子其实赚得不少。 但账户里顶多有不到三十万存款,其他钱都在货里压着。 她当初同意狄思强冒着极高风险去跑这一遭,主要是出于对老五的信任。她以为空手套白狼,能套个五六十万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这哥俩竟然能每人弄回来一百多万,她现在还跟做梦似的。 不过,听这兄弟俩越吹越离谱,明明没喝酒,却跟喝大了似的,钟晓莎也忍不住催促了:“时间太晚,要不你们明天在畅想吧!” 于童忍不住笑道:“对,买房子还得等上一段时日。你们明早可以先去买两碗豆汁儿,喝一碗,倒一碗!” 二哥嘿嘿笑了一阵子,等他美够了,才想起来正事:“嗐,光顾着想美事了,我倒是把最主要的事给忘了!” “……” “我觉得这条线还挺好赚的,”二哥望向狄思科问,“你觉得我把咱们赚到的这笔钱重新投入进去,再去钢厂和齿轮厂跑一趟怎么样?” 狄思科沉吟许久,才问:“你知道我这个点子是从哪里得到启发的吗?” 闻言,几人一齐望向他。 连于童这个枕边人都很好奇。 二狗子没接触过相关行业,怎么会突然想出这种点子的? “我是从国家帮助大型国企摆脱三角债的办法中找到的灵感!’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会给陷入三角债中的企业提供一笔启动资金。比如向电厂投入启动资金,电厂还给设备制造厂,制造厂还给钢厂,钢厂还给煤炭公司。只向一个工厂投入一笔钱,就可以帮助整个产业链复活。” 二哥眨巴眨巴眼问:“那跟咱们接下来的生意有啥关系?” “老五的意思是,你们拿到的那450万债权,就跟国家提供的清理三角债启动资金差不多。经过你这番折腾,煤炭公司、钢厂、齿轮厂,很可能已经被复活了。” 狄思科给二嫂翘个大拇指,“煤炭公司那边咱先不考虑,如果钢厂和齿轮厂已经解决了自身困难,你再想压价15%从钢厂买铬锰钛,或是加价20%销给齿轮厂,就不太容易了。” 最主要的是,汽车公司基本都有固定的齿轮供应商,他请刘莉帮这一次忙还行。 再来一次,就该让人家为难了。 二哥打个哈欠说:“那就算了,能有这一百来万,我已经很知足了。这生意的风险太高了,得亏我有个好身体,否则提心吊胆好几个月,吓也吓出毛病来了!” * 兄弟俩第二天就去银行,将煤炭公司的三百万汇到了对方账户。 然后将剩下的钱,一分为二,每人一半。 这次跟着二哥一起跑长途的兄弟,一共有五个。 这年头出差的途中并不太平,被偷被抢的案件时有发生。 这几个月,仗着队伍里人手多,又都是人高马大的年轻小伙,二哥才得以有惊无险地在全国各地到处跑。 而且在各地发货收货,也需要人手,二哥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所以,哥俩决定给这五人每人发5万块奖金,算是答谢大家这几个月的辛苦奔波。 除去这25万以后,兄弟俩每人还能进账165万。 二哥刚拿到钱,就去找房产中介买房子了。 不是给他自己买的,而是帮那五个兄弟买的。 这几人的家庭条件都不怎么样,因为没房子,娶不到愿意正经跟他们过日子的媳妇。 跟以前老狄家的情况差不多,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就跑出来胡混。 二哥怕他们拿到钱就出去花天酒地找小姐,所以自己做主,在同一个小区里买了五套房子。 买完房以后,每人还能剩一万,也足够他们过日子了。 因此,那五人收到的辛苦费就变成了一套房子和一万块钱。 有两个感情充沛的小年轻,抱着强哥嚎啕大哭,好悬没认强哥当干爹。 着实没想到自己还能当人家干爹的二哥,被气得直翻白眼。 另一边,一次性到账165万的狄思科,也露出了他的暴发户嘴脸。 他想花钱! 报复性消费那种! 其实他家日子过得不差,甚至可以算得上优渥。 除了大资本家,谁家能一次性请两位保姆呀! 可是! 他们家的大部分钱都是粉红大亨于小姐赚回来的,狄思科这个小干部,基本没有什么发横财的机会。 他要是真的敢通过职务之便发横财,那距离戴上银手镯也就不远了。 而且来到日化厂工作以后,他那工资更是少得可怜。 所以,他才会撺掇二哥,冒着巨大风险干上这一票! 赚点钱回来才能声气壮嘛,免得连他亲娘都觉得他是吃软饭的,在家里啥事都向着于童。 这天下班以后,于童和二舅妈正推着两个孩子在胡同里溜达。 快到家门口时,二舅妈眯着眼睛问:“这谁啊这么讨厌!怎么把车停在咱家大门口了?” “是不是家里来客人了?”于童也往那辆红色奥迪上瞄了两眼,好像是新车呢,“不会是管歧珺找来了吧?” 管歧珺最近念叨着换车来着。 “应该不是,”二舅妈嘟哝,“车里坐着人呢。” 她的话音刚落,车里那人就开始讨人嫌地不停按喇叭了。 住在胡同里,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胡乱按喇叭的司机! 于童将推车交给二舅妈,自己上前一探究竟。 她刚走到车头附近,驾驶室的车窗便缓缓降了下来,二狗子的大脑袋探出来问:“于总,下班回家啦?” “……”于童惊讶地问,“这你买的车啊?” “嗯哼!” “咱家已经有两辆车了,你怎么又乱花钱买车?” “郭老师开一辆,剩下的那辆咱俩轮班开,多不方便啊!所以我给你单独买了一辆!” 狄思科单位比较远,那辆切诺基大多数时间都是他在开,只有他骑山地车上下班的那几天,于童才能摸到方向盘。 “怎么样?不错吧?现货提车多交了一万块钱呢!”狄思科下车拍了拍车顶,“你进去坐坐,可凉快了!我这次买了带空调的车!” 于童:“……” 这土大款暴发户的做派! 不过,她也能理解,当初她从方菲演唱会上赚到几十万以后,停工好几个月,啥也不想干,整天买买买。 过了那一阵子,她反而没什么花钱的欲望了。 连车都是跟二狗子共用的,没车开的时候就打的,从没想过再买一辆。 于童让二舅妈和两个孩子坐进车里凉快凉快,等到全家人都稀罕够了这辆红色小轿车,才喜气洋洋地进了屋。 狄思科已经嘚瑟够了,自动自觉地将剩余一百多万的存折上交组织。 收到于小姐赞赏的眼神后,他就凑到对方身边,笑嘻嘻地说:“于总,我跟你商量个事呗?” “刚上交就想要回去啊?”于童先将存折收好。 “不是,那什么,”狄思科商量道,“你不是投资了咱妈拍的那部电视剧嘛,那在剧组应该挺有话语权的吧?” “还行,只要不是让你当男主角,其他的要求,导演应该都能给点面子。” 人家的电视剧快拍完了,可不能在这时候换人。 “……”狄思科嫌弃道,“谁要当男主角啊!给我一百万我都不去!!!” 郭美凤鄙夷道:“做梦吧,你能有一百块出场费就不错了,还想要一百万呢!” 狄思科只当没听到老妈的嘲讽,继续说:“你也知道,我们厂的儿童牙膏快要上市了,反正咱家投了钱,能不能给我们开个后门?把儿童牙膏放进电视剧里,让导演多给几个特写镜头啊?” “又犯老毛病了是吧?”于童气道,“你可真是损私肥公第一人了!” “捎带手的事嘛,你又不损失什么!” “想宣传儿童牙膏,你得正经打广告,那部电视剧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播呢,你把希望放在它身上,不怕耽误事啊?” “广告也会拍的,这不是多管齐下嘛!万一你们的电视剧火了,我们厂的产品也能跟着沾沾光!” 眼瞅着电视剧就要杀青了,狄思科只想赶紧抓住这个尾巴加进去一点广告。 “那你也应该找动画片或者儿童节目打广告呀,在这种电视剧里加广告,谁会注意儿童牙膏呀?” 狄思科:“……” 这不是免费的机会嘛,不打白不打。 郭美凤向他透露:“你要是真的想在电视剧里打广告,我倒是知道一个儿童电视剧要开拍了,你们厂可以赞助人家。” “那部剧是讲什么内容的啊?” “好像是科幻题材的,几个小朋友帮一个小妖怪找妈妈的故事,听说人家那剧组是电视台拉起来的,拍完就能马上在电视上播出。”郭美凤回忆了半天,摇头说,“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反正不是《小聋人》,就是《小哑人》。” 第119章 北方日化厂宣传科, 最近两个月可谓是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宣传科长本就不甚浓密的头发,已经稀疏见底了。 “科长,要不这个电话还是由您亲自打吧?”孙艺将电话机前的位置空了出来。 刁福庆嘟哝:“打个电话而已, 有什么可推让的!” “我给本市的电视台和电视剧制作中心都打过电话, 人家说最近开拍的电视剧里, 没有以聋哑人为主角的,也没有拍小妖怪的。”孙艺狗腿地将话筒递过去, “我还从没给中央台打过电话呢, 我怕说错话,还是您亲自打吧!” 他在宣传科干了五六年了,往常的工作就是写写文章和宣传标语,偶尔拍拍相片。 因着之前厂里有生产指标,产品不愁卖, 所以从没在电视上打过广告。等到他们想打广告的时候,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了。 所以,整个宣传科,与集团宣传部和厂广播站联系最为频繁, 接触过的最大的新闻单位就是市内的几家报纸。 要不是厂里有个花样很多的大明星副厂长, 他们真是做梦都没想过,竟然会有机会与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电影制片厂, 这类很有神秘色彩的单位合作。 “狄厂长既然已经收到消息了,为什么不亲自跟电视台核实呀?”孙艺疑惑道,“咱们这样挨个去问,多浪费时间啊!” “要是什么事都让厂长干了,项目结束以后, 你还能拿到奖金吗?” 刁福庆瞧着手下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来气。 狄厂长的话有一定道理,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磨不成才,他们这支宣传队伍也是需要时常锻炼的。 提到奖金,办公室里的好几个人都停下了手头动作,有人问:“科长,厂里真能给咱宣传科发奖金啊?” 尽管厂里这几个月已经全额发工资了,但是积重难返,仍处于一种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 宣传科不算是关键部门,基本没什么拿奖金的机会。 刁福庆肯定地颔首:“厂里的通知已经白纸黑字下发了,谁还会临时反悔不成?” 全厂都对重新投产的儿童牙膏寄予厚望,为了将这支儿童牙膏打造成名牌产品,厂领导特意成立了一个新产品上市筹备小组,技术科、宣传科和供销科是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 只要儿童牙膏的出货量达到预期,厂里将拿出这款产品今年销售总额的2%奖励给筹备小组。 刁福庆所求不多,只求这支儿童牙膏能有400万的销售额,筹备组能得到8万的奖金,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有上千块了。 不过,高额奖金并不是能轻易到手的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深陷   外婆的援交   作恶(1V2)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切切(百合)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花花游龙+番外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