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思科这样问东问西的,属实少见。 “您那首发的五十万张,是怎么报价的呀?”狄思科继续问,“五十万张以后,加印的部分,咱们怎么分成?” “首发未必有五十万,”郭东阳纠正,“如果您能拿到名次,发五十万张的话,我们可以一次性给您五千块。” 那就是跟第一张专辑一样,只给五千块的买断费。 狄思科摇头说:“郭社长,您既然能找到我,那应该很清楚了,我在比赛中演唱的英文歌曲,有一半都是由我重新填词的。所以,您给我的报价里,应该再加上我填词的报酬。” “行有行规,您刚接触我们这行,可能还不清楚。在我们这行里,从来没有什么填词的报酬。” 狄思科收起对方的名片,起身说:“这行的行规我确实不太清楚,要不您稍等片刻,我找个明白人来跟您谈谈。” 说完也不等对方给出什么反应,便快步走向茶馆前台借用了电话。 他估算了一下时间,尝试着打去了于童的办公室。 电话接通后,狄思科忙问:“于童,你怎么这么晚还没下班啊?” “等着你给我报喜呢!”于童语带笑意,“恭喜你啊,听说你入围决赛了。” “嗐,决赛的事以后再说吧,”狄思科语气焦急道,“你快来文化宫这边帮帮我!有个什么音像出版社的社长,把我当成了二傻子,想占我便宜!” 第41章 细雨柔雪, 春寒料峭,于童冒着雨雪赶到茶馆时,脸颊被冻得冰凉。 瞧见她微湿的肩头, 狄思科后知后觉地发现, 此时不但天色已晚, 而且气候恶劣,自己这个电话打得似乎不太合适。 他连忙倒了一杯热茶给于童暖手, 又另外请服务员给她上了一盘艾窝窝和枣花酥, 配着茶吃。 吃到了自己喜欢的点心,于童在心里轻哼,还算这小子识相,不枉她冒雪跑来这一趟。 她放下茶杯,冲对面的人笑道:“郭社长, 咱们又见面了!” 郭东阳苦笑:“咱们可真够有缘的!” “听了小狄的描述,我就猜到肯定是您!”于童笑容愈发明媚,“放下电话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狄思科问:“你们之前认识?” “我们前天才见过。”于童端起茶杯跟郭东阳的碰了一下,“歌舞团的朱燕萍也进入决赛了, 正准备跟郭社长合作。” 她现在是外联主任, 负责的演员当然不只原来三队的那几人。 朱燕萍是歌舞团的台柱子,实力比老黄和陈玉娇那种“不务正业”的演员高出一大截, 前天已经顺利进入了专业组美声唱法的决赛。 这个郭东阳挺有想法的,全国有那么多音像出版社,只有他天天蹲在复赛的赛场门口,主动跟那些进入决赛的歌手合作。 据她所知,郭社长已经以“比赛名次未知”为由, 低价与大半的决赛歌手达成了合作意向。 郭东阳双手在膝头搓了搓,一脸坦诚道:“于主任, 朱燕萍的录音带就是您帮着谈的,您应该很清楚呀,我给狄同志的这个报价相当实在。” “郭社长,您找歌手合作之前,也得了解一下情况啊。”于童骄傲道,“小狄早就出过录音带,是好几家茶座和歌厅点歌费最高的歌手,而且他早前拍过的牙膏广告正一天三遍地在电视台播放呢。以他的人气,您出的那点报价不是寒碜人吗?” “狄同志毕竟是业余歌手……” 于童笑着问:“如今市面上哪种录音带卖得最好?肯定是流行歌曲呀!您出资为专业唱美声和民族的歌手出录音带,还真未必有通俗歌手的回报率高。只要观众喜欢,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有那么重要吗?” 郭东阳转着手心里的茶杯,一时间没有回话。 “您看看我们小狄,”于童转眸看了一眼狄思科,“要条有条,要个有个,盘靓条顺人聪明,唱歌又好听。这种条件的男歌手,放在六组近八十个选手中,也是独一份的。只要登上了决赛舞台,保管会被观众喜欢!” 郭东阳油盐不进道:“这都是您的假设,我们出版社不能为一个假设冒险买单呀!” “没事,合作也是要讲缘分的。您谈下来的歌手已经不少了,不差小狄这一个。”于童云淡风轻道,“我们歌舞团跟中唱有合作,把小狄第二张录音带的发行权交给中唱也可以。” 郭东阳不慌不忙地说:“中唱只跟获得了名次的歌手合作,等到青歌赛结束,灌完录音带,再到正式发行,至少要花费一个月时间。那时候翻录的录音带早就满天飞了。” 于童好整以暇道:“我们拿的是一口价,正版带的销量跟歌手没关系,反正卖多卖少都一样。” 郭东阳:“……” “您每天等在赛场门口,无非是为了提高业绩,只要您签的这些歌手中有一个火了,您就算是赚了。”于童笑着说,“小狄的条件有多优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只有他的风格非常国际化,外语歌的演唱水平毋庸置疑。对这样的稀缺资源,您还在犹豫什么!” 郭东阳当然是舍不得钱啦! 一旦按照他们的要求签订分成协议,那以后卖出的所有录音带,都得给人家提成。 “这样吧,我替小狄做主了,咱们各退一步。”于童好似吃了天大的亏,“风险确实不能全由你们出版社兜着,咱们可以签一份附加协议。拿奖和没拿奖的情况下,提供不同报价。” 郭东阳目前正处于广撒网的状态,只要是入围决赛的歌手,他就想争取签下来。 狄思科条件不错,但复赛分数吊车尾。除非他能在决赛上超常发挥,放颗卫星,否则在大家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很难拿到好名次。 至于他的那种国际化唱法,看看那连续两个4分,就知道评委的态度了。 有新意,但不适合青歌赛的舞台。 所以,双方不约而同地将侧重点放在了没得奖时的报价上。 于童为了给狄二狗争取有利条件,险些磨破了嘴皮子。 最终双方约定,若是狄思科没能在青歌赛决赛上拿到奖项,出版社一次性付六千块,首发三十万张录音带。 但狄思科要为所有英文歌填上完整的中文歌词,重新唱一遍。 这六千块里就包括他填词的费用。 若是他走了狗屎运,拿到铜奖以上的奖项,则首发五十万张录音带,报价五千块。 出版社之后加印的录音带,每多卖出一张就要给狄思科0.5%的抽成。 也就是说,假设出厂价是4块钱,狄思科能从每张录音带里抽2分,多卖十万张就多得两千块。 而郭东阳也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儿,那半个点的抽成让他心疼得直抽抽。 所以,他也提了附加条件,如果录音带卖得好,甭管狄思科是否得奖,都要配合他们出版社出一册写真集。 出写真集也是要给钱的,这是双赢的买卖,没有不做的道理。 “郭社长,我得把丑话说在前面,”于童笑道,“小狄可是国家干部,那种尺度太大的写真我们可不能拍!” 郭东阳搓了搓腮帮子,无语道:“我们是国营的出版社,就算您想拍尺度大的,我们也发不了呀!” * 将事情大致谈妥时,茶馆已经准备打烊了。 与郭社长道了别,狄思科撑伞送于童回家。 “他们那边要提前灌录音带,你得抓紧时间准备决赛曲目了。”于童提醒道,“你自己去他们出版社录歌的时候留个心眼,注意保密。” “你不跟我一起去啊?” 上次他跟老黄在中唱灌录音带的时候,于童可是全程陪同的。 “我给你义务劳动一次就够意思了,还想使唤起来没完啊?” “怎么是义务劳动呢?”狄思科愣道,“我还得让服务公司抽成呢。” “你现在又不是服务公司的职工,这个出版社也不是服务公司帮你找来的资源,你给服务公司抽的哪门子成啊?” “那你不是服务公司的人嘛!” “下班以后,我只属于我自己。”于童双手插进羊绒大衣的口袋,矜持地说,“原本我也打算帮你联系中唱,出版你在青歌赛上的曲目。不过,既然已经有人提前找到你了。那你就跟他们合作吧。” “跟中唱合作也行啊,做生不如做熟。” 这个出版社虽然不是于童找来的,但他是靠着于童提供的资源,一路绿灯闯进决赛的。 业余组的歌手那么多,不是谁都有条件找白宜萱这种大拿当声乐老师。 他能顺利进入复赛和决赛,于童功不可没。 他哪能干那种媳妇进了门,就让媒人靠墙的事。 于童摇头说:“跟中唱合作,你至少得给服务公司分四成,还不如跟小出版社合作呢,到时候出版费全是你的。” “分就分吧,你付出了那么多,拿分成是应该的。”狄思科真心实意地想给于童分成。 “就算给服务公司分成,这钱也落不进我的口袋。” 再说,她刚当上外联主任,短期内不可能把魏东方挤走。 有没有狄二狗这份提成,对她都没什么影响。 “于童,我真的不用给公司提成啊?”狄思科停下脚步说,“总觉得有点对不住你,要不那什么吧……” “什么?”于童也停下动作,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要不我以身相许吧?”狄思科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试探,“你不是说我盘靓条顺人聪明,唱歌还好听嘛,怎么着也比那四成的抽成划算吧?” 于童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说:“行啊。” “真的啊?”狄思科惊讶道,“我自认没有柳下惠的那份定力,你千万别指望我能把持得住。我可当真啦?” “就怕你没那个胆子。你以前可是听说我要包你,连真名都不敢报的!对了,还不敢跟我对视。”于童接过他手中的雨伞说,“想要以身相许,那得把胆子练大点再说。” 狄思科:“……” 干嘛总提以前的黑历史啊? 于童撑着伞独自走上通往单元门的甬道,徒留他傻不愣登地站在泥泞的雪地里。 “我胆儿可大啦!”狄思科冲着前面的背影喊,“特别肥!” 于童背对着他挥挥手,想起什么又回身提醒:“你要出录音带的事,还是跟单位报备一下吧,看看单位的意思。” 尔后,她拉开大门就回家了。 狄思科被留在原地,心里不上不下的。 于童到底啥意思? 答应还是没答应啊? 他默默复盘了一下刚才的对话,无奈得出一个结论——好像答应了,又好像没有。 这是逗他玩儿呐? * 狄思科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眼睛底下挂着俩黑眼圈。 汪妍妍见了就调侃说:“小狄,马上要上电视了,是不是兴奋得睡不着啦?” “对啊,”狄思科顺势承认,“头一回参加歌唱比赛,有点紧张。” “唱歌只是小阵仗,没什么可紧张的。”汪妍妍开解道,“等你给三百人规模的会议当翻译,跟着领导上谈判桌的时候,那才应该紧张呢!” 崔组长赞同道:“妍妍说得没错,你只当这次是去练兵了。” 想到于童的叮嘱,狄思科赶忙将自己即将发行第二张录音带的消息跟崔组长汇报了。 “我以前发录音带的时候,还没进咱们单位。这会儿要发第二张了,就想问问部里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纪律。” 崔组长笑道:“咱们单位还没有这个先例,估计没人会管。能出录音带是好事,我举双手赞成!要是有人能给我出录音带,那我也出!” 她是学外语的,很早就接触了外面的世界,思想相对比较开放。 十几岁的时候,她还想当电影明星呢。 “您真想出录音带呀?”狄思科笑着邀请,“我这张专辑里大部分都是在比赛上演唱的曲目,其中有好几首英文歌。要不您来跟我合唱一首吧?” “我在唱歌方面没什么天赋,”崔组长摇头说,“等你哪天要是拍电影了,让我去过把瘾还行!” “哈哈,拍电影够呛,出版社可能会给我拍写真集。您要是乐意,可以来给我当个女主角的!” 崔组长好笑地在他手背上拍了一下,“哪有我这个年纪的女主角,赶紧练基本功去,少拿我开涮!” 英语组的办公室里因为狄思科晋级青歌赛的消息,难得热闹了一阵子。 不过,随着崔组长的一声令下,室内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狄思科和袁媛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都有些无所事事。 这次的实习比上学期轻松了不少。 崔组长和汪妍妍基本不给他们安排任务,连狄思科的抄写工作都停滞了。 他们俩如今只能对着半年甚至一年前的资料自学。 想看最新资料,不太可能。 开年以后,部里着重抓起了保密工作。 经贸部是对外经济贸易的归口管理单位,既是外事部门,又是经济部门,除了在国内有广泛的业务往来,还整天跟外国人打交道。 是以,保密检查和保密教育时不时就要抓一抓。 这次保密委的工作力度非常大,曾点名批评个别科室的保密意识淡薄,文件管理制度不严格,处理公开文件和绝密文件时不认真。 翻译室虽然没有被提到,但是所有单位都需要自查自纠。 实习生们也就理所当然地不被允许看到某些最新资料了。 尽管崔组长没说什么,可是狄思科已经自动自觉地不往阅报室跑了,以免给人添麻烦。 国内的简报他看不到,就跟组里申请看一些外刊外报,尤其是阅读外国描写我国的文章。 不但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地道的表达方法,还能看看他们对我国经济、金融政策是如何翻译的。 比如预算外投资,紧缩银根之类的翻译,他都是跟人家外刊学的。 崔组长对两个实习生的自学态度比较满意,但是翻译室的翻译都要经过大量实操训练才能上岗,一直让他们纸上谈兵也不成。 所以,当翻译室的孙主任让各组组长推荐人选,参加北京市首届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的时候,崔组长就把狄思科和袁媛推了出去,让汪妍妍带他们去见见世面。 “你们这学期实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口译,但最近这段时间没有合适的条件,”崔组长跟两人交代道,“咱们翻译室的同志是被洽谈会借调过去的,具体需要干什么,你们听带队领导安排就可以了。” 即使是袁媛这种特别能坐得住的人,听说可以去参加洽谈会,也激动了起来。 两人连连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终于可以出去放风了! 这次洽谈会为期十天,主会场设置在展览馆。 狄思科对展览馆不陌生,他之前还在这里参加过健美操比赛呢! 不过,与上次相比,他这回就打扮得体面多了。 穿着单位统一要求的衬衫西裤,坐在外宾服务台里,等待有需要翻译服务的单位随时把他喊走。 洽谈会的头两天,他跟其他翻译一样,都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满场乱跑。 但是干了几天后,狄思科觉得这样干工作没什么意思。 “徐处长,咱就一直这样帮忙啊?”中午吃饭的时候,狄思科端着饭盒凑到了交际司综合处的徐处长身边。 他是这次的领队,曾经与狄思科一起参加过书法比赛和知识问答竞赛,两人也算能说得上话。 徐处长笑着问:“才干了几天就不乐意干了?” 狄思科忙澄清说:“那不能,特别有干劲儿!我就是有点犯愁,不知道工作简报该怎么写,崔组长要求我们的工作结束后,每人上交一份报告。” “那你就如实地写啊。”徐处长有点想笑。 写工作汇报是每个干部的必备技能,没有不会写的。 “我也想如实写,但我回忆了一下这几天的工作内容,好像没什么突出贡献,净给人跑腿了。” 徐处长爽快道:“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别拐弯抹角的!” “我是想跟您商量一下,能否把我们安排去固定的展位?最起码得让我们帮人家把业务谈下来吧?”狄思科挠头道,“我第一天帮纺织品公司当翻译,订单还没谈下来呢,第二天又被工艺品洽谈室喊去卖熊猫背包了,然后又有新人接手纺织品公司的翻译工作。这不是浪费人力嘛。” “看来咱们小狄同志是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了?” “领导安排我什么,我就干什么。”狄思科快速扒了两口饭说,“我一切行动听指挥。” “那我就不给你安排工作了,”徐处长笑道,“你自己出去找找路子,看哪里需要翻译,你之后的几天就长期在人家那里扎根儿吧!” 狄思科根本就不用费心找路子。 他直接把袁媛手头的工作“抢”来了。 这袁大姐也是够倒霉的。 第一天来洽谈会就被技术进出口公司要了过去。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她要帮人洽谈的是一个止血纱布的项目。 两个负责人都是技术专家,跟袁大姐一样不怎么爱说话。 谈生意嘛,肯定要有来有往,讨价还价的。 他们可倒好,人家一压价,他们觉得不划算就不谈了。 袁媛只是个翻译,起到一个在中间传话的作用,人家技术专家怎么说,她就怎么转达,并不需要帮忙谈生意。 所以,第一天生意没谈成,她也没怎么在意。回到了外宾接待处,以为第二天能像其他人一样接到别的工作。 然而,第二天她又倒霉地碰上了这俩技术专家。 如今已经是第四天了,那俩专家的止血纱布还没卖出去呢。 连袁媛这个翻译都跟着上火了。 狄思科得了徐处长的准话,便把袁媛从那两个技术专家身边解救了出来。 “张工李工,您二位到底想不想卖技术啊?”狄思科叼着一根冰棍说,“别人都开张了,你们不着急啊?” “急也不能贱卖。”张工推了推眼镜说,“我们公司的项目大多数都是进口项目,我们手头这个是为数不多的出口技术项目之一,还等着用这个项目出口创汇呢!” “那得有人买才能创汇呀!”狄思科将冰棍杆扔进垃圾桶,拿起桌面上的介绍资料认真翻阅,“张工,咱们这个止血纱布获得过尤里卡世界博览会的金奖啊?” “对啊,所以我们才不舍得低价卖。” “那咱得把这金奖的优势突出出来啊!做生意可不是谦虚的时候。” 狄思科去组委会找来了一个超大号背板。 用英语和法语在上面写道:“我们有一种神奇的止血纱布,曾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博览会金奖。” 又请翻译室的其他翻译,将俄语、德语和阿拉伯语的版本也写上去。 然后就将大板子立在展台前,为走过路过的客商展示。 这种技术是有针对性的,不是什么客商都有谈判资格。 所以,等到下午快闭馆的时候,三人才等来第一个法国客商。 人家逛过来,询问这所谓的神奇的止血纱布到底有多神奇。 狄思科只是造个噱头而已,止血纱布又不是止血药,能有多神奇啊。 不过,这项技术得过国际金奖是事实,他按照两位专家的演示,将这种止血纱布的技术优势翻译给客商。 法国客商听得很认真,最后却摇头说:“你们这种生产技术,与我上个月在日本见到的一种技术差不多,他们的报价比你们的低了三成。” 这就来到讨价还价环节了。 狄思科将他的话如实翻译给两位专家,果然像袁媛说的那样,俩人一听到压价就冷脸。 而且这次还是跟日本的技术进行比较。 那点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立马就被激发了出来。 张工口气不善道:“你说的那种技术,我们也知道,当时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生产效率比我们的低两成!” 李工也说:“我们得到的是金奖!” 虽然听不懂两个专家的话,但只看表情和语气,客商也听得出不是什么好话。 不等狄思科翻译,人家就耸了耸肩,想要离开了。 狄思科赶忙将人拦住说:“杜邦先生,请您理解一下我们两位专家的心情。最近几天我们这种止血纱布频频被拿来与日本的技术进行对比。事实上,我们的技术要比对方先进很多,不论是生产工艺还是生产效率,我们这项得到金奖的技术,都更胜一筹!” 杜邦先生摇头说:“止血纱布的用途和效果没有太大差别,日本的那种技术就已经完全可以应付大部分医疗场景了。” 狄思科顾不上跟两位专家转述,直接说:“我们的技术报价略高,但售后绝对是对方不能比的!” 杜邦先生像是听到什么笑话,“日本人的售后服务全球有名。” “我说的售后,不只是技术上的售后。”狄思科解释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医疗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止血纱布属于医疗消耗品,消耗量巨大,但目前生产能力有限。您购买了我们的技术后,若是将商品返销,甚至在我国建厂投产,我国政府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日本的市场早就饱和了,但我国的市场却前景广阔。您买回去的不只是一份生产技术,还有一个现成的出口渠道。” 狄思科将这一段话说完后,语速极快地跟两位专家解释。 “返销优惠政策确实有,但是具体如何落实,还需要您二位回单位跟领导商量一下。咱们今天先把他稳住,要是真的能给他返销优惠,之后再跟他详谈。张工李工,你们觉得怎么样?” 两人互视一眼。 好像也行。 只要能把技术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就好,返销优惠什么的,他们是不关心的。 狄思科得了他们的准话,便笑着说:“杜邦先生,很遗憾再有几分钟就要闭馆了,如果约在明天上午继续详谈,您方便吗?” 杜邦先生拿出一张酒店的名片,在背面写了一个房间号。 “明天我要参加你们政府组织的会议,你们可以在晚上七点以后去酒店找我。” 狄思科颔首说好,将名片交给了两位专家。 “张工,咱们把技术资料和相关的优惠政策准备齐全。明晚再去试试吧?” “那行,我们这就回单位找领导去。” * 今天是周六,狄思科从展览馆离开后,就骑车去了于家,为于暄补习外语。 于暄开学小测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大,安处长见到他进门,便眉开眼笑地将人夸奖了一通。 “学习效果也是分人的,我教过好几个高中生,于暄属于进步最快的。”狄思科实诚道,“当然,这也跟他的可进步空间比较大有关。” “还是老师教的好!”安处长笑道,“今天留在家里吃晚饭吧?我买了一只乌鸡,这就炖上!” “那就麻烦您了。”狄思科跟对方寒暄片刻便推门进了于暄的房间,见到里面的情景,他无奈道,“你怎么又玩游戏机?小心我给你告状啊!” “没事,今天周末,可以玩一会儿。”于暄的注意力都在游戏画面上。 “今天怎么只有你跟安处长在家?”狄思科翻出教材,随口问,“于叔叔还没下班呢?” “我爸啊,忙着呢。他有个学生从国外回来了,下个月要在北京办画展。”于暄嘟哝道,“我爸不但自己帮忙,连我姐都被喊去帮着干活了!” “于童也去了?她能干什么活?” 不是他小瞧于童,就她那体格,绝不是干体力活的料。 “我爸说我姐在宣传工作上比较有经验,想让她帮忙为画展做做宣传。不过,我偷偷告诉你啊,”于暄放下游戏机,坏笑着望过来说,“我姐去帮忙,其实是为了跟人家相亲的!” 狄思科:“……” 第42章 于暄的告密, 让狄思科本能地保持怀疑。 于童会为了跟男人相亲,而跑去人家的画展帮忙吗? 不能啊! 粉红大亨从不倒贴! 一个相亲对象而已,于童不可能这么上赶着。 所以, 狄思科在于暄跟前表现得非常淡定, 不但照常给他补了课, 还留下来品尝了安处长炖的乌鸡。 这不禁让于暄动摇了自己对二人关系的猜测,狄老师和他姐也许真的只是纯洁的男女关系。 否则狄老师不可能这么稳的住! 那可是相亲啊! 对啊, 那可是相亲! 回到家里的狄思科, 也是这么想的。 于童怎么就去相亲了呢?她才多大呀,就相亲! 于叔叔可真能乱点鸳鸯谱! 万一于童为了照顾老于的面子,真去见了那男的,然后跟人家看对眼了。 那他这个白月光咋办? “老五,你折腾什么呢?”三哥探出脑袋往下张望。 他们睡的是上下铺, 老五在下面烙饼,连带着他也跟着遭殃。 “没什么,有点睡不着。”狄思科从床上坐起来,仰头问, “三哥, 你跟清娜姐怎么样了?和好了吗?” 三哥在少儿游泳培训班当了几个月的助理教练。 按照他以往的战绩,应该早就跟赵清娜旧情复燃了。 “没有。”三哥躺回枕头上, “早着呢!” “你不着急啊?” “急有什么用?心急喝不了热豆粥,男子汉大丈夫,先以事业为重。”三哥郁闷道,“我现在还是临时工呢,等我当上正式工再说吧!” 狄思科坐在床上琢磨, 要是按照三哥的逻辑,他得以事业为重, 等到毕业分配,有了正式工作以后,再想娶媳妇的事。 他重新躺回去,裹上被子提醒:“等你当上了正式工,人家赵清娜或许已经跟别人好上了!癞蛤蟆想吃炖大鹅,就得拿出点匹夫不自量的精神!” 像他们家这种情况,太要面子可娶不到媳妇。 他觉得三哥是个反面典型,必须引以为鉴。 不过,狄思科最近工作繁忙,等他陪着技术专家将止血纱布的技术,成功出口给两家医疗器械公司时,已经是五天以后了。 洽谈会刚一结束,他就按照提前跟于童打听的地址,摸去了那间正在筹备画展的艺术馆。 于暄那小子的情报其实并不十分准确,于童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除了有老于的面子,还因为服务公司承包了这次画展的场景布置和宣传工作。 狄思科溜达过去的时候,艺术馆的展厅尚未布置好,展厅里都是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员,于童正跟一位清瘦的长发青年并肩站在一起,对着墙上的一幅画商量着什么。 “你怎么来了?不是在参加洽谈会吗?”他穿得西装革履,甫一进门就被眼尖的于童捕捉到了。 “洽谈会刚结束,我顺路过来看看。” 于童心说,展览馆和艺术馆距离那么远,你顺得哪门子路? 狄思科主动与长发青年握手,自报姓名后,笑着问:“您应该就是于先生的高徒吧?” 长发青年单手夹着烟,伸出另一只手与他握了一下,“肖沈墨,其实也算不上于老师的高徒,早就转行了。” “看来您转行转得很成功,”狄思科笑着说,“恭喜了,这么年轻就能举办自己的画展!” 于宝塔是个挺出名的国画家,他原以为国画家的学生肯定也是画山水花鸟的。 未曾料到,国画家的学生竟然是画油画的! 而且只从他看到的几幅作品来看,这位画家的风格还挺大胆的。 “画展嘛,有钱就能办,不过,”肖沈墨指向于童说,“这位管家把关太严格了,我的画展未必能顺利开展。” “我不懂你们美术圈的事。但是,”于童心平气和道,“从宣传的角度来讲,你要特别展出的这几幅画,确实是不太合适的。” 狄思科顺着她的视线,望向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幅油画。 画面上是一个侧身跪坐的外国女人,整个背部和侧面都是裸露的,不着寸缕那种。 狄思科没什么艺术细胞,只觉得这画画得挺逼真。 就是露得有点多。 这种画真能对外展出吗? “这就是艺术,为什么不合适?”肖沈墨叼着烟耸耸肩,“那种沉闷的艺术氛围,就是用来打破的。” 于童点了点狄思科说:“这位狄先生,在十分制的歌唱比赛中,因为唱了半首英文歌,被评委打了四分。你觉得在这种大环境下,这几幅要特别展出的画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我不需要在乎大众的审美,”肖沈墨单手插兜,带着点玩世不恭似的说,“他们根本不懂艺术,我这些画是给懂艺术的人分享的。” 于童颔首道:“只要你不介意就行,那就按照你的要求来吧!” 她妥协得过于爽快,反而让肖沈墨迟疑了。 沉默地将剩下半支烟吸完,他举起双手,做了一个投降的手势,“好吧好吧,我听你的。不过,这几幅画我是一定要展出的,顶多能给它们调换一下展位。” “嗯。”于童在本子上做了记录,没再说什么。 人家正忙着工作,狄思科旁听了一会儿就自己在展厅里逛了起来。 肖沈墨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人像,有些内容很朴素,但也不乏那种特别前卫的。 除了刚才那种外国女人画像,竟然还有一幅肖沈墨的半裸自画像,只在关键部位做了遮挡。 狄思科自诩不是什么卫道士,但这幅自画像还是把他惊到了。 这哥们可真大胆啊,这种自画像也敢摆出来! 虽然有点辣眼睛,但狄思科还是对着那幅画欣赏了好半晌。 通过这幅画,他确定肖沈墨应该是个很自恋的人。 肖沈墨的个子挺高,身材却有些清瘦,跟狄思科印象里那些不羁的画家形象高度吻合。 但是这幅画像上的身材,都快赶上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了。 这是妥妥的作弊啊! “小狄,我们要走了,你还要再看一会儿吗?”杜金金跑过来问。 “金姐,你们去哪儿啊?” “今晚是闫丽君第一次在耶利亚音乐茶座演出,童姐想过去看看。” “哦,那我跟你们一起去吧。”狄思科走回第一个展厅,再次与肖沈墨握了握手说,“今天时间比较仓促,还有很多作品没能好好欣赏,等您正式开展,我一定再来一次。” “欢迎欢迎,一会儿我送几张门票给你们。”肖沈墨难得地想听听普罗大众对他作品的评价,搭上他的肩头问,“这些画里有你喜欢的吗?” “您那副自画像真不错!”狄思科笑道,“我要是会画画,也想给自己画一幅这样的。” 那可真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自己当一回大卫也挺过瘾的。 肖沈墨退后两步打量他,点头说,“你的身材比例很好,要不我帮你画一幅?不过,你要等一段时间了,我得先画于童的。” “……”狄思科向于童求证,“你要给人家当模特啊?” 这家伙的画可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 “还没确定呢,”于童瞄一眼手表说,“时间太晚我得先走了,你再跟沈墨聊一会儿吗?” 狄思科跟这个“笑什么”没什么可聊的,当然是跟着于童走了。 * 再次踏入耶利亚音乐茶座,狄思科的心里有诸多感慨。 想当初,他一首歌的点歌费高达上百块,也算是耶利亚的台柱子了。 “今天的上座率好像不高啊?”他环视一圈问,“最近生意不好吗?” 他在这演出的时候可是场场爆满的。 杜金金说:“在这条街上又开了两家歌舞厅,音乐茶座能有八成的上座率已经很不错了。” 这种娱乐场所更新换代的很快。 客人们都喜欢尝鲜,在这里没有了新鲜感,自然会换地方。 耶利亚是资历最老的音乐茶座,如今还能有八成的上座率,全靠歌手给力,又有回头客捧场。 于童从休息室出来,坐进卡座主动问:“二狗,你突然跑来找我有什么事?这会儿没外人了,说说看吧!” 她以为又是关于录制录音带的问题。 狄思科灌了一口冰水,神色如常道:“我没什么急事,就是听说你要相亲,过来跟你确认一下。” “……”于童挑眉问,“你听谁说的?” “就是听说的嘛,”狄思科很讲义气的没有出卖于暄,“你真要跟笑什么相亲啊?” “人家叫肖沈墨。” “嗯,这名字还不如我的呢。”狄思科执着地追问,“真要跟他相亲呀?” 于童没有正面回答,瞪他一眼说:“你还是少管闲事吧!
相关推荐:
壮汉夫郎太宠我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花花游龙+番外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迷踪(年下1v1)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切切(百合)
在爱里的人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