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 第125章

第125章

次,才艰难地吐出一句,“对不起。” 若是他当年作出更冷静的选择,坚持不肯联姻,两人的结局会完全不同。 重新回忆年轻时愚蠢的自己,郭美云释然地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她有点好奇对方是如何拿到自己联系方式的,便直接问出了口。 王铮安沉默片刻才答:“我从大姐那里问到了你的电话号码。” “我大姐告诉你的?”郭美云不太相信。 大姐虽然没明确反对她跟王政安接触,但肯定也不支持就对了。 “之前大姐不想让我跟你联系,嫌我是已婚人士。后来我回港岛离了婚,”王铮安说,“我用离婚的消息,跟大姐换来了你的电话号码。” 郭美云:“……” 那还真有可能,大姐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听说人家真的离婚了,即使心里不乐意,也不好意思再次拒绝。 不过,郭美云觉得,如果王铮安是为了来见她,才跟妻子离婚的,那完全没必要。 大家都到这个年纪了,再来折腾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王铮安知道接下来的问话,可能会让他在未来的日子无比痛苦,但他还是自虐似的问:“你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刚去港岛的时候不太好,”郭美云沉默几秒,低头说,“我刚生完孩子,身体不太好,到港岛时又发现你已经结婚,而且妻子也怀孕了,我当时缓了很长时间才重新振作起来。” 尽管现在说什么都像是辩解,但王铮安还是介绍了他家当时的处境,并且解释说:“何文漪跟我结婚前就怀孕了,那个孩子并不是我的。” 郭美云很理解似的点点头,心里却在想,那又怎么样呢? 事实就是,你违背三年之约,跟别人结婚了。 “我当时就想到,你不是轻易毁约的人,可能有自己的不得已和苦衷吧。你从内地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港岛,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头开始,能有个倚仗也好。”郭美云好笑地说,“不过,我可能真的跟港岛气场不和吧,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又丢了饭碗,差点被人抢去当三房。” 她怕家人担心,所以在父母和兄姐面前,介绍的都是好的经历。 可是,到了王政安这里,她就没必要把苦往肚子里咽了。 反正是他自己要问的,郭美云索性就一五一十地详细讲述了她这些年的经历。 讲到特别痛苦或动情之处,还数次红了眼眶,眼泪顺着下巴滴到手背上。 王铮安一边给她递纸巾,一边掩饰性地抹眼睛。 话音彻底落下时,窗外的夕阳余晖,已经染红了半边天。 郭美云借口去洗手间补妆,王铮安则借着这个空档,站在咖啡馆外面猛吸了两支烟。 在洗手间打理好自己,重新坐回圈椅后,郭美云望着门外的背影沉默良久。 她在北京时,偶尔会被王政安带回王家做客,自然也见过王政安的父亲。 虽说对方是个大资本家,但是只看外表的话,并不像商人,反而像个儒雅的学者。 而眼前的王政安变化很大,身上已经有了富商的气质。当年的大学生,已经继承他家族的衣钵,变成真正的大资本家了。 王铮安散尽身上的烟味,再次进来时,眼睛里还有红血丝,他迟疑着说:“美云,你这些年吃了太多苦,咱们……” 郭美云猜到他会说什么,但她现在并不想听那些。 几十年已经过去了,实在没必要继续追忆过去。 她现在只想向前看。 “以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那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即使到了今天,我依然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也从没后悔过生下胖胖。” “那……” 郭美云再次打断:“要说后悔,我唯一后悔的就是将胖胖一个人留在了内地。哪怕当时我带着他一起走,或是我留在内地,以小姨的身份看着他长大,那孩子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王政安,你给别人养儿子的时候,我的胖胖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一天要打三份工,”郭美云再次落下泪来,“他小小年纪就什么活都干过,很多人都觉得歌星是个光鲜靓丽的职业,可是他一个大学生,要不是被逼到没办法了,怎么会跑去歌厅舞厅给人家唱歌?” “我当年要是不去找你,要是留在北京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我的父母和胖胖,会过上很优渥的生活。”郭美云抹着眼泪哽咽道,“想到胖胖吃过的那些苦,我就恨死你了!也恨我自己!” 王铮安蹲在她身侧,很想搂上她的肩膀安慰,可他这个举动放在现在,无疑是唐突的。 他只好一边递纸巾,一边忏悔:“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我而起的,都是我的错,我一定会想办法补偿你和胖胖的。” 郭美云向旁边让了让,摇头说:“我吃的苦,是我咎由自取,怪不到别人身上。而且我现在过得很好,不用你补偿。你要是愿意,就对胖胖好一点吧,这孩子过得太苦了。” * 在郭美云口中过得很苦的胖胖,这会儿正带着一家老小在院子里吃烧烤。 于童今天下班有点晚,只吃了两口晚饭,就说想吃烧烤了。 这还不容易吗,狄思科当即就给胡同口的小烧烤摊打了电话,想让老板给烤一把羊肉串。 然而,老板今天休息没出摊儿。 狄思科的牛皮已经吹出去了,自然不能跟媳妇说,你忍忍吧,忍到明天再吃。 于是,小狄总撸胳膊挽袖子,带着狄嘀嘀和狄嘀嗒就在院子里忙开了。 “哆哆,你到旁边玩去!”狄嘀嘀别的忙没帮上,光顾着撵狗了,“炉子可烫了,小心我爸把你烤了!” 胖大胖二和哆哆,三只狗子一个也不听她的话,全都围在烤炉边等着吃肉。 郭美凤把一个火腿肠递给她,让孙女把狗引到旁边空地上去,望着炉子嘀咕:“我怎么总觉得忘了点什么事呢?” “什么事?”狄思科将烤好的一把羊肉串分给老妈和媳妇。 “我要是能想得起来,还会忘吗?”郭美凤瞪他一眼说,“就是前两天跟你小姨打电话,我好像要跟她说什么事来着,结果被你们一打岔,我就忘了说了!” 说着说着,她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好像忘了跟美云提王铮安的事了! 不过,那王铮安工作也挺忙的,应该不会这么快就有时间跟美云见面吧? “谁让您每次打电话都跟打仗似的,不管对面说没说完,着急忙慌就挂电话。”狄思科笑嘻嘻地提议,“要不您下次写个演讲稿吧,打电话的时候,就照着稿子念,把您要说的事情都念完以后,就赶紧切断电话,应该能省不少钱。” 于童在二狗子的屁股上轻踢了一下,“你少挤兑咱妈啊,你打电话怎么不写发言稿呢!” “哈哈哈,我不差钱呗!” “咱妈也不差钱,”于童跟婆婆说,“妈,咱家电话开通国际长途功能了,您要是想我小姨了,就主动给她打电话,电话费咱交得起!” “啧啧啧,于总就是财大气粗!”狄思科支使自己的酒搭子狄嘀嘀,“闺女,别喝了,快去帮你奶奶按电话号码,你奶奶现在有钱了,要给小奶奶打一百块钱的电话!” 闻言,狄嘀嘀放下装汽水的酒杯,作势就要飞奔去屋里按电话。 郭美凤赶忙将热心的孙女拦下来,“我又没什么急事,总打电话做什么?你少支使孩子干活啊!” 一家人将晚饭吃成了宵夜,四哥回来后,又跟狄思科喝了一顿。 给小姨的电话终究没能打出去。 可是,翌日上午,狄思科来到单位时,却意外接到了小姨打来的电话。 他惊讶地问:“小姨,你那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否则怎么单独给他打电话呢! 每个月的三通国际长途,可是全家一起接听的,他每次都能跟小姨聊几句。 “你别担心,没什么事,”郭美云笑着说,“我前两天跟王政安见过一面,他知道了我这些年的经历后,想要补偿我。” “啊?” 王铮安能耐了啊,居然这么快就找到人了。 那前几年都在干啥来着? “我想着,反正他已经离婚了,也跟前妻分割过财产了,他想补偿就补偿吧。” 狄思科:“……” 艾玛,这信息量还挺大的。 王铮安居然离婚了? “不过,我常年生活在国外,他的手又伸不到法国来,想补偿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我就说了,让他在国内想想办法。” “……”狄思科问,“那您有什么打算啊?” “我没什么打算,看他想怎么办吧。他回国以后很可能会去找你,要是想给你什么,你就帮我收着吧。” “他大概要给什么啊?不会又是房产吧?”狄思科犯愁道,“他之前把王家祖宅给您了,暂时在我媳妇名下收着呢,总让我媳妇拿着也不合适,等您回来以后看看怎么处理吧。” “哦,那个房子啊,先让童童保管吧,以后再说。”郭美云怕他继续追问,通知到了就打算挂电话,“好了,电话费太贵,我先挂了。” 不等狄思科再问什么,她就掐断了通话。 狄思科望着嘟嘟响的听筒:“……” 这副着急忙慌挂电话的样子,跟郭美凤简直如出一辙。 不愧是亲姐俩! 他这边刚放下电话没多久,马援朝就端着他的大茶缸,晃悠进了狄思科的办公室。 狄思科起身帮他往茶缸里续了点水,笑着问:“您怎么有空过来了?” “哎,我来问问跟汤姆森公司的谈判情况。” 这个汤姆森对腾飞来说,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腾飞现在更多的是想往高精尖方向发展,解除依赖进口解码板和芯片的困境。 汤姆森要投资建厂生产家庭影院设备,暂时满足不了腾飞的需求,需要的地皮面积还不小。 如果汤姆森继续出资在1.5亿以上,腾飞出地皮与对方合作还是划算的。 可是腾飞不同意以“腾飞牌”和“银声牌”商标入股的提议,对方直接将投资金额降到了1亿人民币。 这种情况下,腾飞在投入自己的地皮,就很不划算了。 马援朝已经不太想跟他们谈了。 可是市领导盯得紧,下了死命令,让三家企业无论是哪一家,务必要将汤姆森留在北京。 腾飞是与对方谈判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现在想脱身已经有点难了。 狄思科轻笑道:“他们将投资金额对折,更能说明他们之前的目的不单纯,最开始出资1.9亿,就是奔着咱们的商标来的!领导那边已经了解了情况,哪怕谈不成,也怪不到咱们头上。” “嗐,你啊,还是太年轻。”马援朝摇摇头,低声说,“领导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要没完成任务,你找再多理由也没用!该吃挂落还是要吃瓜落的!” “那您说怎么办?” “我要是有好办法,就不用犯愁了。”马援朝晃悠着茶缸子说,“现在这地皮越来越值钱,咱腾飞的占地面积不算小,但也不能这么糟践啊!他们才出1亿,我可不想让他们把厂房建在咱们的厂区里!” “那好办啊,让他们把厂房建到别处去!”狄思科张口就是一个馊主意。 “怎么建到别处啊?” “您知道北京宝莱吧?就是跟东轻集团和宝莱集团合资的那家公司。” “知道啊。” “当初谈合资的时候,双方都想要控股权,过程也挺艰难的,然后咱们徐区长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引入第三方。由经开区以地皮入股,把两家合资变成了三家合资。” 马援朝琢磨片刻问:“你的意思是,咱们也拉第三方入伙?” “对啊,经开区有地皮。” “我看够呛,现在经开区的地皮也不富裕了。” 狄思科嘿嘿笑:“挤一挤总会有嘛,实在不行就让市领导去跟经开区谈一谈。咱腾飞还想在厂区里建一个研发中心呢,地皮不够用,这也是实际困难。如果经开区不同意,那就不赖咱们了!” 马援朝:“……” 这不是又把皮球踢回给市里了嘛! 不过,这办法真不错,不用他们出地皮,还能安置一部分劳动力。 有了主意就去试试吧,马援朝端着大茶缸起身,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停下说:“我想约人合公司的老蔡出来坐坐,你这周末方便吗?” “行啊,我把时间空出来。” “那我回头再告诉你具体时间。”马援朝留下话就溜溜达达地走了。 狄思科想着周末要跟人合公司的蔡总见面,得再搜集一些人合的相关资料。 当天下班后,正想去清华见见张教授,结果走到大门就见到了停在单位对面的黑色轿车。 那车牌他认识,王铮安每次来北京,用的似乎都是这辆车。 见到他走近,王铮安也从车上下来了。 “王生,您找我有事?怎么不去家里呢?” 狄思科心说,刚接到小姨的电话没多久,这位就主动上门给小姨送补偿了。 他已经做好了再帮小姨收几套房产的准备。 王铮安在他脸上打量几眼,见他最近气色不错,才笑着说:“你上次好像跟我提过腾飞进口芯片受限的问题?” 狄思科怔愣一瞬,点点头。 “我想,”王铮安顿了顿,又改口说,“我有个朋友,想在港岛开一家芯片公司,可能需要找个合作方,你们腾飞有没有兴趣?要不咱们找个地方聊聊吧。” 第188章 在幼儿园门口看到狄思科时, 狄嘀嘀和狄嘀嗒立马欢呼了一声。 狄嘀嘀还扭身跟她的好朋友玲玲显摆,“今天我爸爸来接我们啦!” 爸爸来接人,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放学的路上买点零食吃。 “嘁, 我爸爸天天来接我!”玲玲刚不以为意地嘟哝一句, 就被吹破的泡泡糖糊住了鼻头。 狄嘀嘀伸手帮她将泡泡糖揭下来, 羡慕地说:“玲玲,你真厉害!” “你多练一练就会啦, 吹泡泡糖可容易了!” 两个小姑娘交流了一会儿吹泡泡心得, 直到狄嘀嗒等得不耐烦了,才依依不舍地分开,背着书包奔向各自的爸爸。 双胞胎见到爸爸本就欣喜,待到看见爸爸身边的王铮安时,喜悦立时翻倍。 “爷爷, 你什么时候来的?要跟我们一起回家吗?” “我刚来,今天先不回家了,带你们去吃点好吃的怎么样?” 狄嘀嗒狠狠点头,顺势点菜说:“那我要吃卤煮火烧!” 狄嘀嘀跟着点菜, “我要吃牛百叶, 还要蘸麻酱!” 王铮安:“……” 这俩孩子长了一副北京胃,这么小就开始吃卤煮和百叶了。 “你俩已经吃了好几天卤煮了, 今天换换口味吧!”狄思科出面解围。 最近四哥下班后总会带两份卤煮回家,这俩孩子立马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天晚上都要跟着四伯蹭两口。 狄思科倒是不介意带他们去店里吃卤煮,但地道卤煮都是路边小店做出来的。 充满了市井烟火气。 像王铮安这样西装革履的人,坐进那种小店纯属遭罪。 于是, 他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三人带去了牛街, 在聚宝源吃一顿老北京涮肉。 给俩孩子点了两份牛百叶。 狄思科看一眼脱下西装的王铮安问:“您吃得惯涮肉么?” “嗯,”王铮安挽起衬衫袖子说,“以前我父亲也常带我们兄妹去涮肉店。” 不过,离开北京后,他就再也没吃过铜锅涮肉了。 港岛那边没有吃涮肉的习惯,他日常饮食偏港式和西式。 来内地投资以后,没有合适的饭搭子,也就想不起来吃涮肉。 狄思科帮两个孩子调好麻酱蘸料,又把涮好的肉放进一个小碗里,让他俩分着吃。 将孩子的嘴堵住了,才向王铮安问起正事。 “您那个朋友,打算开一家什么样的芯片公司?在内地还是在港岛建厂?” “在港岛建厂。” 狄思科沉吟少晌说:“现在内地的厂房租金、税收和劳动成本都比港岛便宜,很多港商都把工厂放在内地了,您那位朋友怎么会想把厂址放到港岛?” “港商转来内地的产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集成电路的生产研发在内地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港岛那边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上次与狄思科聊过芯片的话题以后,王铮安回去就让人找了相关资料研读。 西方国家对内地的技术封锁比较严密,但港岛目前在港英政府的统治下,半导体产业发展还算繁荣。 最起码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电子科技方面是可以与另外三家齐头并进的。 狄思科玩笑道:“我跟其他港商也接触过,听说那边有个说法叫low tech就捞嘢,high tech就揩嘢。您那位朋友怎么这么想不开,在这时候搞high tech?” “总有人想做点高科技含量的实业,这个产业前期投入多,回本周期长,确实不太受投资者青睐。不过,传呼机和移动电话的利润,大家都看得到,有人有这方面的眼光,想要下场掺一脚也无可厚非。” 说到这里,王铮安不由在心里叹气。 要不是为了帮儿子一把,他现在绝不会涉足高科技领域。 正如狄思科所言,港岛商界有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低科技含量的生意赚钱,高科技含量的生意赔钱。 这种认知看似比较离谱,但是能被多数商人认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港岛这几年的热钱都在房子和股市里,即便是何氏那种靠贸易起家的港岛老牌家族,也将商业重心转移到了地产和金融业。 连何文漪这种不事生产的阔太太,都知道这两个行业赚钱,离婚的时候点名划走了证券和地产业务。 王铮安内心里其实并不看好半导体这种高科技行业。 最起码最近几年是不好发展的。 像他们这样的资本家族,研究经济之前,要先研究政治。 经济发展与政治是分不开的。 王铮安之所以决定将大部分实业转移到内地,一是因为看好内地的改革开放政策,二是因为不看好港英政府。 越是临近归还主权的日期,港英政府越是搞所谓的“无为而治”。 王铮安私心里觉得,港英政府现在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要物归原主了,港岛未来发展的好坏与他们全无关系,并不会对港岛的发展做长远规划。 半导体芯片这类高科技行业,其实需要有政府出面做出一定引导,给点优惠政策或资金扶持。 但港英政府对此完全不理会,港岛的半导体行业全靠民间资本运作。 而高科技行业的资金投入是海量的,小门小户玩不转,唯有大资本才能搞得起最先进的产品。 像光刻机这类设备,从头研发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但他可以掏出大笔钞票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设备。 好在现在港岛地产还挺热的,王铮安名下的几家工厂搬迁内地以后,空出了大片地皮。 他本来想将地皮囤在手里伺机而动呢,这回也不用囤了,趁着价格合适就脱手几块地吧。 有了卖地的钱,搞芯片公司绰绰有余。 投资芯片的成本高,回报周期可能要长达十年八年,但王铮安觉得这个儿子还是很旺自己的。 当年由狄思科亲自引进内地的大华超市项目,已经成为内地知名的连锁超市,算是他名下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有了这个成功案例在,芯片公司应该也差不了。 狄思科并不知道,他的便宜爹已经用上了玄学方式,催眠自己投资芯片产业。 听了王铮安对项目的大致介绍后,他虽然动心,但也有疑虑。 “西方对内地的技术和设备封锁,不是说着玩的。一旦腾飞与您、您那位朋友合资办了芯片厂,这家芯片厂就有了中资血统,尤其我们腾飞还是国营企业。我担心这家企业会被有针对性地制裁,某些重要设备未必能采购成功。” 王铮安无所谓道:“可以由我的朋友成立半导体A公司,先建厂引进先进设备,然后再由你们腾飞和A公司合资,在港岛成立一个B公司生产芯片。到时候A公司出设备和地皮,你们腾飞出钱就行了。” 狄思科已经可以确定,这所谓的朋友就是王铮安无疑了。 他确实很想尽快解决芯片的难题,但拖拉机不能秒变法拉利,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而且不是他们腾飞或是哪家公司能解决的。 这件事情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 即使王铮安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对方之前从没涉足过芯片行业,对此一知半解,就这样一头扎进来,万一被淹死了,他也有点于心不忍。 “既然您那位朋友有能力独资建厂引进设备,看来并不是非要找个合作方。” 王铮安理由很充分,“做生意总要找个合作伙伴分摊风险。” 狄思科摇摇头说:“算了吧,我们腾飞就不掺和了。现在内地的很多科研单位,在研发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实力,但是由于生产设备比较落后,成果转化落地的难度很高。如果您那位朋友的公司真的有先进的生产能力,也许以后双方会有机会合作。” “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王铮安没想到他竟然会拒绝。 芯片就是腾飞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难题。 当然,如果腾飞只想通过组装VCD整机赚一笔快钱,那他们可以不在乎芯片方面隐藏的危机。 但他这个儿子明显不是短视的人,芯片就是腾飞的长期痛点,他必然要想办法解决的。 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放在面前,他能忍住不要? 狄思科还真的忍住了。 若是纯粹的商业合作,公事公办,那他一定会抓住机会去谈。 可是,这里面还有王铮安对小姨和他的补偿,狄思科就不怎么想谈了。 没有政府方面的支持,他怕这个芯片公司会把王铮安拖破产。 “那我再考虑考虑,”狄思科拿起酒瓶,帮对方将杯子斟满,“不过,现在港岛毕竟还在港英政府的统治下,他们对高科技产业又没什么扶持,要不再等两年吧,看看回归后的政策再说。” 王铮安点点头,不再坚持劝说。 既然是对孩子的补偿,总得他愿意接受才行。 在两人谈话的时候,狄嘀嘀和狄嘀嗒已经吃饱喝足,瘫在椅子里摸肚皮了。 发现他俩小脸通红,王铮安连忙问:“你们怎么了?脸怎么这么红?” 说着还伸手在俩孩子的额头上试探了一下温度,别是发烧了。 狄嘀嗒摇摇头,表示没事。 嘴里似乎在吃着什么,快速嚼了几下,就抿嘴用力,憋得脸色越来越红,没过几秒便“噗”一声吐出一块淡粉色泡泡糖,直直落进了他面前的蘸料碗里。 狄思科和王铮安:“::::::” “幸好没掉在地上,”狄嘀嘀用勺子将那块泡泡糖擓出来,颤颤巍巍地递到弟弟嘴边,“掉到碗里的还能吃。” 狄嘀嗒丝毫不嫌弃麻酱味的泡泡糖,嗷呜一口又吃进嘴里继续嚼了起来。 狄思科和王铮安:“::::::” 因着经常被家长带出来参加饭局,这俩小崽知道大人谈事情的时候,他俩不能作妖,否则下次就不带他们出来了,所以吃撑以后,他俩每人嚼了一块大大泡泡糖,安安静静地练习吹泡泡。 只不过,吹泡泡对他们来说堪比绝世武功,难度太高,练了好久都没能领会其中奥义。 吹了半天,只把自己憋得脸红脖子粗。 狄嘀嗒觉得自己把泡泡糖吹出去的行为,有点没面子,于是连忙找补说:“吹泡泡糖可难了,我跟姐姐还没学会呢,我爸爸妈妈也不会。” 他从兜兜里翻出一块泡泡糖递给王铮安,“爷爷,你试试不?你要是会吹泡泡,我俩就拜你为师!” 王铮安:“……” 他并不想当吹泡泡糖的师傅,转移话题问:“你们吃饱了么?现在时间还早,有没有想去玩的地方?” 姐弟俩立马忘了吹泡泡,齐声答:“康乐宫!” “不行,”狄思科否决,“你们这个月已经去过两次了。” “康乐宫是干嘛的?”王铮安问。 “游戏厅,小朋友不能总去打游戏。” 狄嘀嗒戳穿道:“我爸爸的工资只够我们去两次,所以,我们每个月只能去两次。再想去的话,就要找妈妈了,我妈妈有钱。” 狄思科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警告他不许乱说话。 考虑到年轻父母在教育子女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王铮安当天没有打破规则,并没带孙子孙女去康乐宫打游戏。 在涮肉店里说了几句话就散了场。 狄思科原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 可是,过了一个礼拜,他却在胡同口见到了王铮安的秘书。 对方递了一个文件袋过来说,“狄总,这是王生留给郭女士的东西,郭女士不在国内,先由您暂时保管吧。” “什么东西?” “王府井那边的一套房产。” 狄思科:“……” 他拆开文件袋扫了一眼,确实是王府井的房产,只有23平米的一个临街铺面。 与王生豪气送祖宅的大手笔不能比。 狄思科没说什么,既然小姨已经发话了,那他就接着呗。 与对方道了谢,就打算直接回家。 然而,那位秘书却将他喊住说:“狄总,这个铺面现在有租户在承租。” “哦,没关系,让他们继续租吧。” “王生的意思是,这户租户的租金以后就交给您吧。您替郭女士保管房产,但租金可以由您随意处理。” 秘书特意在每一个“您”上加了重音。 狄思科一时没能领会对方的深意,答应一声就回家了。 等他换了衣服,吃了晚饭,才冷不丁地反应过来,王铮安不会是信了狄嘀嗒的话,真的以为他缺钱吧? 这门面的租金不会是让他藏私房钱的吧? 尽管他手头确实没什么钱,但也不用这样偷偷摸摸地攒私房钱啊! 他重新将那个文件袋打开,看了看面积和地址。 面积不大,但地价高。 现在王府井铺面的年租金好像已经达到每平米九千了。 23平米的门面房,每月能有个一万多块的租金收入。 对他这种零花钱常年维持在三位数的人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 狄思科不敢直面诱惑,这玩意儿就是影响家庭和谐的隐患啊! 等于童下班回家,就直接将赃款上交了。 “你给小姨收着吧。” “嗯,那就跟其他几套门面房的租金放到一起。” 于童现在不差钱,自从小姨回来,那几间门面房的租金都被于童存到一张固定的存折上了。 等小姨回国以后,想分给父母或是孩子,可以由她自己决定。 于童没再多问什么,将文件袋收进抽屉就仰躺到了床上。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声舒服地喟叹。 “于总这两天挺忙啊?”狄思科躺到她身边问。 “嗯,白天跑了好几个电影院。”于童感慨道,“早知道电影业还能有起色,我前几年就买下那家电影院了。” “谁也没长前后眼啊!那当时电影就是不景气嘛,观众全都往录像厅跑,谁还看电影啊!” 狄思科已经听她念叨过几次了,后悔当年眼光浅了,没能拿下那家工厂的电影院。 否则现在就发了。 电影发行改革以后,电影公司引进了十部美国大片,港台电影引进的也不少。 所以,虽然内地电影依然不叫座,但进口大片已经撑起了电影市场,电影院的生意算是回春了。 于童简直后悔死了,这两天整天出去考察电影院。 “今天有什么收获吗?”狄思科问。 “没有,电影院的生意好起来了,哪个单位舍得脱手啊!” “那要不再等等?” “不能等了,越等越贵,”于童扑腾着从床上坐起来,“市内这几个区里恐怕没希望了,回头我再去周边区县转转,或者看看其他城市的情况。” * 于总在电影院的生意上看走了眼,誓要弥补遗憾一雪前耻。 可惜迟迟没有等到好消息。 直到十一月末,狄思科代表腾飞,出席了合资公司的签字仪式,她那边还没个结果呢。 经过漫长的谈判,汤姆森终于与腾飞和经开区达成了合作。 腾飞的VCD生产技术,在行业内是领先的,所以,腾飞负责修建厂房,安装VCD生产线,以及培训工人,在合资公司中占股20%。 总算是以一个合适的方式,完成了市里的招商任务。 解决了汤姆森的问题,腾飞也终于将并购人合公司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因着与人合公司接触频繁,业界的很多人都已经听说了腾飞想要并购人合公司的消息。 大多数人对这次并购都保持着一种观望态度。 如果这两家能够合并成功,那么对这些年的国企改革来说,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除了引进外资并购,以及私人承包的方式,目前的国企并购,主要是以以强并弱为主。 若是哪个企业坚持不下去了,政府会出面组织协调会,像拉郎配一样,给它介绍一个实力更强的企业。 让先进帮扶后进。 这种改革方式,有好处也有弊端。 有的企业确实能通过这种联合起死回生,但有的企业则会把另一家企业也拖垮。 像是瘟疫一样,一个传染另一个。 腾飞公司和人合公司,哪个也不算弱,而且谁也没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 在很多人看来,组织这两家公司合并,纯属没事找事。 作为发起并购的一方,腾飞当然是希望能够促成合作的。 为此,狄思科在企业内部,开了好几场策划会。 讨论并购人合的可能性。 “从财务和税务方面来看,并购人合要比并购万燕简单许多,”翁佩云笑道,“腾飞和人合都是国企,而且咱们都是机械工业部的下属企业,即使并购了人合,部里也不会有利润和税收上的损失。在这方面应该是没什么阻力的。” “嗯,”石峰颔首说,“大家都是一个部门的,相互合并一下,左手倒右手,连跟银行贷款这一步都省了。” 如此看来,要是能合并成功,腾飞绝对是捡了大便宜。 马援朝摆摆手说:“好处就别提了,那些大家都清楚,说说合并可能面临的阻碍和风险吧。人合的老蔡可是明确表示不同意被并购了,最近每次遇到我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连我的电话都不接了。” 谁也不想再给自己找个婆婆。 一旦人合被腾飞并购成功,老蔡就从听部里指挥,变成听腾飞指挥了。 他能乐意才奇怪! 狄思科琢磨半天才说:“我觉得并购的阻力,并不在人合公司,说到底他们只是企业,也得听主管部门的。这次并购的最大阻碍应该是来自部里的。并购以后,对人合公司领导层的任免权就从部里转到咱们腾飞手里了,这未必是有些人乐意看到的。” 别小看了干部任免权,将这个权利转到腾飞手里,就意味着上级主管部门权利的流失。 如果人合公司发展得不好,上级为了给它找个下家,该放手时就放手了。 可是,人家人合公司发展前景可观,目前又没出现任何问题。 你们腾飞突然就说要并购人家,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对于腾飞提出来的并购方案,部领导看法不一,很多人都不赞成将两家合并。 狄思科拧眉说:“所以,我觉得咱们不用跟人合浪费时间了,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他们都不可能主动要求与腾飞合并。要想成功完成这次并购,还是要跟市里和部里商量。想办法说服上级领导,让领导们知道,两家合并可以达到1加1远大于2的效果。” “要不咱们再往上面跑跑?”马援朝不太确定地问。 “行,那咱们分头行动。” 接下来的日子,马援朝和狄思科分别去部里和市里找领导。 几乎每天都去打卡,出勤率比人家的正经职工还高。 一旦他俩有事去不了,还要让其他副总顶上。 领导们被腾飞烦得没办法,终于做出了决定。 半个月后,将在机械工业部组织一场座谈会。 届时,部领导、市领导、中央国企改革办公室的领导,知名专家顾问,以及人合公司代表都会出席。 共同听取腾飞公司的汇

相关推荐: 地狱边境(H)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花花游龙+番外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摄春封艳   他是斯文糙汉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外婆的援交   靴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