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他将第一个旋钮转到BASS设定,更改了效果器设置,“低频没贝斯音箱效果好,凑合能用。” 南乙挑了眉。 还以为他一口气把所有和乐队有关的东西都烧了。 “嗯。”他拿出贝斯。 秦一隅看过去,那是把极其普通、甚至可以说入门级别的琴,黑灰色渐变,新人爱用的街琴。 坦白讲,这也挺符合预期。 他对南乙的器乐水平其实没抱多大期待,毕竟年纪摆在这里,又是个从来没有过乐队经验的纯小白。 可能就是一时的新鲜感作祟吧。喜欢音乐,所以去看了音乐节,顺势喜欢上无序角落,喜欢上过去的他,于是一头热地前来邀请,根本没考虑那么多。 但凡换另一个人,秦一隅根本一点余地都不会留,直接扫地出门,更别提让人在自己面前弹贝斯,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偏偏是他。 如果真的一点机会都不给,未免太过残忍。 对他自己也残忍,毕竟当初那一瞬间带来的悸动是真的。 他根本没察觉,至始至终,他都在不由自主地望着那双眼睛。 南乙插上音箱,垂眼调音:“想听什么?” 秦一隅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看上去有些无所谓。 “都行吧,什么都行,都一样。” 他对此不抱期待,或者说对自己不抱期待。无论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 即便找到了又能怎么样?他们本应在最顶峰时相遇,而不是如今,自己像一条丧家犬一样,接受他同情泛滥的施舍。 谁都可以伸出手,谁都可以可怜自己,但不能是这个人。 秦一隅眼前雾蒙蒙一片,他侧过头,不想面对南乙的脸,用很平和、甚至称得上温柔的语气,说出了更为决绝的话。 “弹完你就可以走了,再也别出现了,好吗?” 这样的话,短短几天秦一隅说了好多次,可直觉告诉南乙,这可能真的是最后一次了。 在此之前,他不是没想过如何用技术打动秦一隅,所以才会想引他去排练室,而恰巧他也知道,过去的秦一隅非常、非常需要一个技术过硬的贝斯手。 这是他六年前亲耳听到的。 当初,沉浸在仇恨中的南乙,几乎丧失了做普通中学生的快乐,也失去了表达欲。 他越是恨,喉咙越是发紧、发涩,无法控诉,无法叫喊,只能独自行走在一条死寂的黑暗隧道。 然而秦一隅出现了,他用一首未唱完的歌,不管不顾地、生生地砸出一个洞,笑着告诉他,看到了吗?这是摇滚乐。 于是南乙暂时地逃离了痛苦、折磨、不公、愤懑与委屈,喘了口气,感觉自己还活着。 他终于不用将自己圈禁在仇恨中。这不再是人生唯一的选项。 他可以追着那人的背影,跑着,喘着粗气思考:原来有一种载体可以替我歇斯底里,替我站在烂泥和暴雨里大声骂一句“这世界真他妈操蛋!”,告诉我沉默不是懦弱,总有一天我能反击所有麻木不仁,所有的痛。 原来秦一隅是这样的人,他需要一个能与之匹敌的贝斯手?我学东西很快的,非常快。 我不怕天才光环的灼烧,我可以填补这处空白。 我来做他黑暗隧道里,随时可以砸开的新出口。 但真的到了这一刻,以一个贝斯手的身份站在秦一隅面前时,南乙却犹疑了。 他也明白,是过去的秦一隅需要。 现在呢?他不确信。秦一隅的手不能再弹吉他,他的人生被砸得粉碎,再难回头。 忐忑涌起,南乙好像回到了学琴之初。 那时候南乙13岁,用竞赛的一千块奖金买了人生中第一把贝斯,也找到了秦一隅在音乐平台的账号,当时无序角落刚走红,他也才17岁,以个人账号上传过几支demo。 他起名风格特怪,总爱写一长串。例如[我能不能养三十只猫]、[真喜欢我的新名字]以及[谁不让我吃路边摊我跟谁急],当然,后来它们被做成成曲,名字也都被更适合发行的字眼所覆盖。 这其中,有一个曲名简洁得尤为突出,就一个省略号。 这也是唯一一个后来也没有做成成曲的demo。 秦一隅曾经在这首的评论里回复过,自言自语那样写着:写的贝斯线没一个合适的。 大概是为了团队和谐,这样略带抱怨的话,后来被删除了。 但南乙一直记得。 他把那首demo听了无数遍,骑车时听,写作业的时候听,睡觉也听。后来在某个失眠的午夜,他抱着琴跑到小区天台,用二十分钟写出了一条贝斯线。 下来的时候,指尖都冻僵了,手心却很烫。 盯着自己的手,雨声渐起,思绪也从那个冬夜,回到这间出租屋。 他没说话,拿手机播放了这首demo,手指也轻按在琴弦上。 听到最熟悉的吉他编排,秦一隅怔了怔。 几分钟前,他摆出一副“来打动我吧”的姿态,想象着南乙会选择的曲目。脑中过了无数首,却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一支。 这是当年他写给妈妈的歌。 Demo的编排风格接近Midwest emo和数摇,吉他节奏跳跃。鼓的不对称错位编排也是秦一隅提议的,但当初,许司给的几条贝斯线他却始终不满意,律动不对,只是附在吉他上,像沉重的锚,将整个旋律氛围往下拖拽。
相关推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九品道士
罪大恶极_御书屋
长夜(H)
进击的后浪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永乐町69号(H)
邻家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