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起了大名:周进端、周思雯、周思明、周思聪。 顺便又问了自己是否能直接参加初高中毕业考的事。 公社领导自是了解周家的情况,也没为难,只说一心向学都是好孩子。 当即就给公社中学去了电话,在咨询了徐进端意见后,直接给预约在了6月,和这届毕业生一起考。 徐进端欣然应允。 回去路上,周德海问:“大牛,你这是想去城里工作吗?” 徐进端摇头:“不是,我是担心家里没钱供孩子们上学,到时可以自己先教他们。” “那你可有把握?” 第227章 “嗯,阿娘在的时候一直在教我的。” 周德海点头:“哎,也不知你阿爹、阿娘......” ------ 周家小院建在村尾山脚下,徐进端从山上拉下来不少石头,他的房子就成了石砖混合的了。 土砖是用野鸡野兔和村里人换的。 建房子用了近二十天,之所以这么久,主要是老周家之前的地基比较大。 如今五间正房被归置地整整齐齐,都安装上了新门窗,.........门窗都是徐进端自己动手做的。 只剩东边三间屋没盖,空着的地用来做自留地正好; 西边三间被用作厨房、茅房、和仓房。仓房下面还被徐进端弄了个地窖出来。 后院沿山脚被他用竹子都给围了起来,是个小院,等年景好点了用来养鸡正好。 等新房建好,徐进端在前后院洒下各类蔬菜种子后,天空终于淅淅沥沥地飘起了雨。 这可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了,看着从村里穿过的小溪的水位渐渐上涨,周德海召开了一次大队全体会议,全体社员恢复以往上工秩序。 徐进端也成了每天要上工的一员。 他找周德海直接要了一块地。 种什么跟着村里,其余由他自己安排时间。 周德海看在兔子的份上也没推三阻四,直接划了近一亩地给他。 徐进端:......这是欺负他了吧! 遂不确定问:“大队长,是不是我每天干完这一亩地的活,都有满工分?” 周德海看着他肯定点头:“是的。” 自此,徐进端开始了他上午带娃上工、中午带娃午休、下午带娃上山的田园生活。 一直到六月初的时候,徐进端去了公社中学交了八块钱——补齐初高中学费参加了连续四天的初高中毕业考试。 六月末的时候,公社来人,给徐进端送来了毕业证书,还去家里进行了慰问。 .........徐进端不得不感慨这个年代人们的朴实精神! ——&—— 时光如梭,一晃就来到了1965年。 家里仨幼崽都快到了上学年纪,徐进端算了下,即便不用原主父母留下的钱。这几年自己用工分换的钱也是能足够供给孩子们上学后,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的身体锻炼上。 刚过完年,仨幼崽就被徐进端带进了山。 至此开始了晨跑山、夜打拳的日子。 加之自他来了以后孩子们就没缺过嘴,仨幼崽长得比村里其他孩子都要壮实不少。 当然也更皮实! 周思雯更是有着村里小孩大姐头的发展趋势。 孩子们的事,他基本从来不过多干涉。 除了媒婆来给他说媒后给仨幼崽扫尾的烂事除外。 这话得从两年前说起,自从他回村住下后,就有不少人家打起了他的主意。 既看中他的一身力气和好皮囊,又顾虑他有仨幼崽的事。 女儿倒是好办,嫁人之前可以做家务,年纪一到嫁人了就好。 可原主家还有俩男孩就很难办,所以之前两年村里人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没啥动静。 可能是这几年,看他家仨幼崽就算家里没娘也能天天穿干净衣服,天天能吃饱饭,.........还被养的很有礼貌却也从不吃亏,相中徐进端的人家越来越多。 于是,上门来说媒的也越来越多,尽管徐进端一口回绝,自己只能养仨孩子,可总是有人会不畏艰难险阻地一次次上门。 仨幼崽就是在那时候行动的。 有时候,徐进端也在怀疑自己给小孩子们讲奸臣的故事,是不是太早了点。 为啥?只因为,每次有人托媒人来家里说亲后,几日后那家人家里多少总会出点事。 比如男人去寡妇家被抓,亦或是女人不仅藏私房钱,还把私房钱送回娘家等等.... 事儿是小事,但也渐渐放下了与徐进端说媒的心思。 不知为啥,他们心里就只剩一个‘周家小子再好,但命太硬不宜婚嫁’的念头! 9月,仨幼崽被徐进端送去了公社小学。 为此,徐进端还去市里二手商店淘了辆旧的二八大杠,经过他改造后,成了接送孩子们上学的专车。 运动之风吹到公社的时候已是1967年上半年,所幸低年级孩子没受影响,但徐进端还是给仨幼崽暂时办理了休学。 回家路上姐姐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上学?” 徐进端回:“明年吧。” 双胞胎中的哥哥问:“爸爸,我们能直接读四年级吗?” 徐进端:“可以。” 双胞胎中的弟弟:“爸爸,省下的学费能给我吗?” 徐进端:“你要干嘛用?” “给爸爸买礼物。” 徐进端一窒,道:“我什么都不缺。” 周思聪又道:“我要买画笔,画一幅画送你。” 徐进端:“行!谁能跳级,省下来的学费,我就都给你们个人。” 周家没啥钱,可孩子们那几个徐进端给做的竹子储蓄罐却已经都有半满了。 那是仨幼崽做了好事,或做了值得表扬的事后,徐进端给的。 也不多,每次就只有一分钱。 仨幼崽就都给存起来了。 也因此,村里小孩都流行起这种竹筒存钱罐起来。 要说,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全看家长怎么教了。 当然,仨幼崽也不全是可爱的,和别人吵架时,可一点都不可爱。 还没上学那会儿,仨幼崽在村里玩儿时,被别的孩子骂是没娘的野孩子时也曾哭着跑回家找徐进端告状。 徐进端就给他们讲因事度(duó)人的故事。 于是,第三天,之前骂仨幼崽的孩子被仨幼崽找回了场子,因为那孩子自己成了野孩子。 .........故事有点狗血,但村子里有的也只有这些事了。 之后,凡是找仨幼崽岔的孩子,要么都被仨幼崽自己撅回去,要么找到徐进端这里。 徐进端只一句话:“呵呵,孩子们闹着玩,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呗!” 也不是没人担心徐进端会把仨幼崽养歪,为此周德海还找过徐进端,徐进端问: “叔,若是你家孩子老是无辜被骂你会让孩子大度吗?” 之后,徐进端就开始了早教模式,开始暗搓搓教仨幼崽《周易》,教他们何谓‘天行健....地势坤...’ 第228章 孩子们暂时的休学,让小周家再次成了村里被热议的话题,不过这事后来不了了之, 因为村民们被冲进村以‘破四旧’为名而进行打砸抢的小将们吓怕了。 然,却因这些‘威武’的小将们在回家途中各自遭受不明原因创伤后,此后嵩峰大队成了小红兵们心里的禁忌。 他们要的是受他们批判之人断腿折手,可不是自己成了那断腿折手之人呐! 1968年,当一批批小将被送去支援农村,公社小学也恢复了正常秩序,徐进端继续过着每天接送孩子们上学的生活。 6月,仨幼崽终于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目标—— 小学毕业了! 也是这一年开始,仨幼崽开始跟着徐进端一起忙起了地里的活儿。 仨幼崽每天雷打不动的六个工分,让不少村里同龄孩子因此挨了打。 周思聪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回家问徐进端:“爸爸,我们这是不是就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为了孩子的一句问话,第二天,徐进端带着仨幼崽去了深山,在山顶找到一颗大树问仨幼崽:“山顶风大不?” “大!” “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一棵树?” “爸爸,我知道了,只有自己足够强大就不会惧怕大风大浪了是吗?” “总纲和本质确实如此!”徐进端略一沉思后还是给予了肯定。 很多事需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承受与面对,并自我解决的。 还真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下山时,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9月,孩子们开始上初中了,因着嵩峰大队离公社中学骑车有四十分钟路程,仨孩子就没住校,而是选择每天自己上下学。 因着孩子们每天锻炼就没断过,徐进端也就由着他们,却把自己那辆自行车给了仨幼崽。 那些没法安排去农场的知青也终于来了嵩峰大队。 其中就有林爱莲。 当天傍晚,林爱莲就出现在了周家院门口。 说是来买些蔬菜。 徐进端让老大周思雯把林爱莲带去的大队长家: “老大,你带这位知青去你队长爷爷那。” “好咧!” 周思雯可不是啥不懂的小女孩,拉着刘爱玲的衣服就往外走:“这位知青,你一单身女人,没事可别来这,对你名声不好,知道不?” 林爱莲问:“为啥?” 周思雯没好气道:“我们不想有后妈!” 林爱莲惊:“你是说刚才那个是你爸?” 周思雯傲娇地一挺腰:“那可不!亲的!亲爸!” 林爱莲忙道:“哦,哦,不...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 说着忙低头,掩藏自己眼中难掩的万千情绪。 此时的她只以为自己的重生改变了很多事,明明上辈子这个周大山是独居无儿无女的鳏夫,如今却是个有着三个孩子的鳏夫; 上一世,周家小院就是个破落茅草院子,如今却是石砖混搭的齐齐整整的五间大瓦房。 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重来一次,难道自己真要为了那块木牌去做人后娘? 那么,这一世到底要怎么办呢? 上一世,临死前萦绕在自己眼前的就是那俩双不甘的眼睛,自己重生回来就是想好好弥补上一世自己生的那双儿女的啊! 那么,她现在该怎么办呢! 周思雯把林爱莲领到周德海家后,就离开了。 林爱莲魂不守舍地买了筐蔬菜,又要了点菜籽后,才回了知青点。 .........这里的知青点是独立开火的。 —————— 1975年6月 仨孩子终于高中毕业了。 思雯参加了大队小学老师考试,很幸运地被录用了。 思明被老师推荐去了公社农机厂。 只有思聪是个例外,在得知哥哥姐姐都要去上班后,说什么都没要老师给的推荐,拿着毕业证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爸,爸,我回来了,以后我就在家陪你了,你开心吗?” 徐进端:老子开心个P,好不容易才熬到你们可以单飞,你说你要回来种地,搞什么飞机! 嘴上却道:“好啊!回家种地挺好的。” 自周思雯在小学当老师后,来家里给她说媒的人就多了起来,就连大队里几个知青也都相中了她。 徐进端却知道,这里的知青之后却是都要回城的。 不论是否考上大学,最后都回了城。 孩子们的婚事自然由孩子自己做主。 徐进端就结婚这事是这么对仨孩子说的:“不建议你们这么早结婚。你妈这么早走,除了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就是结婚早,生子早,伤了身子导致。 我希望你们都能遵循自然规律健健康康地活到自然老死,而不是提前透支死的。” 转眼两年过去,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山村的每个角落,周家仨孩子都在积极备考。因为他们的老父亲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 1977年12月 周家仨孩子、村里和周家仨孩子差不多大的孩子、以及知青们都去了公社或是市里各考场参加考试。 周家仨孩子的考场在公社,仨孩子是自己去考场的。 最后一场考试,徐进端却去考场外蹲点接孩子去了。 只为实现和孩子们一起拍全家福和去国营饭店搓一顿的愿望。 1978年1月初,村里陆陆续续收到参加高考学子的录取通知书。 周家三孩子也在内。 周思雯被京师大录取,只是从教育专业调剂去了汉语言文学,不过周思雯未见丝毫不开心,徐进端倒也放心了。 周思明被西交大录取,周思聪被哈工大录取。 一夜间周家鳏夫家三孩子考上大学的消息传遍整个公社。 过年前,公社书记领着市教育局的领导来了嵩峰大队周家小院,表示慰问和感谢。 感谢徐进端为国家培养了三个大学生,同时给仨孩子送上奖金和慰问品。 离三月份开学还有两个月,徐进端提议要不今年全家就去旅游把孩子一个个送去学校。 仨孩子第一次出远门自是喜欢,于是四人开始定行程。 最后决定还是先去京城玩。 徐进端自是欣然应允的! 第229章 一行人在周思雯即将就读的学校门口拍了合照、吃了烤鸭、火锅、烤羊肉、爬了长城、去了故宫......在京城逗留了大半个月后才启程去了长安; 同样先去周思明就读的学校门口合影,之后就是一路吃吃吃、游游游在二月中旬的时候才启程前往H市; 对于没怎么玩过雪的仨孩子,在这天寒地冻的大东北简直玩疯了! 啃冰溜子、在雪地里疯跑、泼开水成冰,徐进端不禁感慨,很多后世孩子玩得开心的,其实可能都在玩父母们玩剩的呢! 疯疯癫癫的两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把周思聪送进学校报到后,周思雯跟着徐进端把周思明送去了长安,最后
相关推荐:
和徐医生闪婚后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小人物(胖受)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Black Hole
林峰林云瑶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