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给村里想读书的孩子。你到时看着给吧,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孩子们爱惜书本。” “行,叔一定如实转告。谢谢你山子,山子你也别介意村子里那些嚼舌根的话,叔知道你是好的!林家就算没有了你爸,你也能撑起林家了!” 徐进端点点头,什么都没说,离开了林家村。 远远地,廖常志站在村办门口目送着徐进端离开。 徐进端暗暗对系统吐槽:‘小爱,这人怕不是有什么毛病吧!’ 系统:‘你不都已经搜过魂了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哼,以为重生就一定还要按前世的轨迹生活吗?自己都不一样了还不准别人不一样!’ ------ 回到H城的徐进端每天白天没事时就去护城河边野钓,或是去河对面没啥人的郊区水田里摸黄鳝和泥鳅。 一个人的日子也过得很是惬意。 这日,掐指一算 禹航生可能会来,于是开始处理前几天钓的鱼和黄鳝。 果然,黄鳝还没处理好,门外响起了禹航生的叫门声。 “算着时间,就觉得你应该回来了。” “快进来,我给你带了笋干,给叔叔带了半斤白茶,一会儿回去别忘了拿。” “我也给你带东西了。你看……” 嘿,巧克力和鱼、肉罐头! “你这太贵重了!” “巧克力是我买的,鱼和肉罐头都是别人送的。再说来你这吃饭,怎么能不带礼。” “你还真见外。” “哈哈哈,今天吃什么?” “你要吃鳝片还是鳝段?” “当然是鳝片啦,不用吐骨头,但你会弄吗?” “会。” “那就吃鳝片。” “双椒爆鳝片、红烧鱼、糖醋排骨、泥鳅豆腐汤?” “哇,这么多菜啊?你发财了?” “没,我两天前就回来了,鱼、黄鳝、泥鳅都是在护城河与对面地里钓的。” “行,那就听你安排。” 一顿午饭把俩少年都给吃撑了。 “林山,我能在你这住到开学吗?”俩少年四仰八叉躺在徐进端铺着席子的双人大床上,禹航生问。 徐进端:“你爸妈同意吗?” “能有啥不同意的,最多会唠叨几句,然后让我把粮食给带过来。” “我这粮食够吃,这次从老家回来,又带了不少。” “那我一会儿就去和我爸说,我这段时间不回家了,” 开着电扇,后院墙外梧桐树上的知了不停歇的叫声像是催眠曲,俩少年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就那么睡着了。 午觉睡醒起来,禹航生简单洗漱后回了家,不到半小时拎着个行李包又过来了。 以为行李包里是衣服,结果拎出来的是两条腊肉、10斤大米。 徐进端:…… ------ 俩少年在接下来的十天里,算是彻底放飞自我。 几乎游遍了整个H城,也吃遍了H城暗藏在角角落落里的小吃。 这个年代虽然穷,可城里双职工独身子女的生活和农村终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徐进端觉得自己也算是沾了禹航生的光了。 十天后,禹航生回家。 徐进端让他拎了满满一桶黄鳝回去,这些有的是他们晚上在河对岸稻田里用篓子钓的,有的是徐进端之前钓来养在水缸里的。 反正这傻孩子是开开心心地拎回去的。 ——&—— 转眼徐进端入学整整一个学期了。 除了与寝室里七个同学一直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徐进端在学校里就是勤奋、好学、农民家孩子的存在。 这个年代,在他们学校学医的有两大类人群,一类是父母从医或家族中有人从医的,另一类就是和徐进端一样来自农村的孩子。 因为在这里读书不仅学费全免还能有每月15.6元的生活费,除此之外还有30斤粮票和15元菜票补助,可以说是真正被国家培养的学子。 也因此,很少见到后世那种混日子的人。 几乎八成以上同学都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很满。 即便是学了好几世医的徐进端也没懈怠,一头扎进知识海洋不能自拔。 这时候图书馆还没禁外文书,所以图书馆几乎是他除了教室以外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了。 ------ 大学五年转瞬即逝。 除了第一年暑假徐进端带着禹航生回过老家一趟后,就再没回过J县红林大队。 也是在那次回去后,才知道那个在红林大队待了四五年的廖常志被升任副县长了,只因他破获了一起多年未结案的潜伏特务案。 说来也是徐进端给的线索,那就是林家村老手艺人林二牛建国后改名林川的老头。 事实上,林二牛在建国前就被害了,改名的林川也并非本国人。 之前,徐进端也没怀疑,因为这人是村里的老手艺人,平时因着年纪大也不上工,只在家做些竹编拿去供销社换钱。 真正让他起疑的点在于这老头在解放后,突然就结婚了,找的还是逃荒而来带着俩拖油瓶的寡妇。 而,那俩拖油瓶的面相与老头及其相似。 徐进端就没忍住做了回好事,直接来了个搜魂。 这下,廖常志不确定的问题就全给解了。 在给了林川一家每人一张真言符和给了廖常志一份林川一家的细节证据后,徐进端才会按着廖常志的暗示提早离开红林大队。 ------ 也是因为这次带着禹航生来村里,才让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少爷真正见识到了农村的贫穷和快乐。 只是在回去路上时,他才说出了真心话:“林山,毕业分配你尽量留在省城吧。” 那时,徐进端只是笑笑没说话。 孩子,来日方长啊! 对于在听说廖常志被调去县委一事,徐进端觉得人家也是应该的,毕竟在这里坚守数载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355章 1963年6月,徐进端大学毕业。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给要走了。 而禹航生却没有去其父亲所在的机械厂,而被分配去了机床厂做技术员。 这几年尽管忙着学业,可禹航生与徐进端的友谊却并未消失。 虽然,徐进端知道禹航生来学校更多的是来看女同学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不是。 而这次被分配到机床厂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女朋友的缘故。 因为机床厂离医大更近一些,便于他和对象约会。 女孩也是H城人,父母早年留过洋,解放后回国都在红十字会医院当医生。 俩人开始确立关系后,两家父母就见过面了,都很满意对方。 两家约定等女方明年大学毕业两家就给俩孩子举办婚礼。 虽然在医院的日子没有在学校那么充实,但对于可卷可闲的徐进端来说那都不是事儿! 不加班的日子,他过得比谁都舒心。 眼看疾风将起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1964年6月 禹航生结婚,徐进端应邀参加。 婚礼办的简约而隆重。 因着现在提倡勤俭节约,禹航生的婚礼办得并不奢华,但从前来参加的人员来看,却又都是H城重量级人物。 徐进端是知道这些资深知识分子有着固定的圈子的。 只是没想到,眼看风声越来越紧,他们却还能如此自得其乐,也不得不佩服这些文人的洒脱了。 他送给夫妻俩的新婚礼物是一对他亲自在笔管上刻着‘祝航生、钱萍夫妇情比金坚’的黄金笔头钢笔。 参加完禹航生这位好友的婚礼后,徐进端继续过着可卷可闲的生活。 不值班的晚上,他不是在空间学习,就是用传送门在世界各地溜达。 来了兴致就对几个臭名昭著的世家来波零元购,兴致缺缺时,就去几个大国的三军基地去溜达一圈。 把A的资料给B,把B的资料给C,C的资料再给A。主打一个科学无国界。 当然所有的资料最后都会汇集在自己国家相关元首桌上。主打一个别人有的,我们一定要有。 然不管国际局势如何乱,国内的风还是起了。 ------ 1965年9月禹航生喜得千金还不到一个月,禹家夫妻双双被关押。 “林山,你说我要怎么办?” 徐进端看着满头冒汗的昔日好友,给他泡了杯白茶道:“坐下,慢慢说。” “我爸妈和萍萍的父母好好的上着班,就被突然带走了,说是有里通外国嫌疑,要接受调查,调查清楚后才能出来。你说我怎么办?” “你认识的叔叔伯伯们那去问了没?” “问了,他们不可能说。” 徐进端又问了些细节,禹航生都一一说了。 禹家夫妻和钱家夫妻与国外同学的通信确实都有、与国外导师探讨技术问题的信件也都确实存在……一件件一桩桩一时间还真的难以判断。 说到伤心处,禹航生抱着徐进端痛哭了一场。 徐进端轻拍着禹航生的背:“航生,你现在虽是儿子、女婿,但更是父亲和丈夫,在这哭过就算了,家里妻儿离不开你。” 平复完情绪的禹航生拥抱了徐进端一下后,离开了。 到了年底,禹航生、钱萍夫妻抱着不足半岁的女儿来了徐进端的小院。 “林山,这事只有你能帮我了。” 徐进端看着被夫妻俩放桌上的奶娃娃,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片刻后才道:“去哪里定了吗?” 禹航生:“还没,说是要去外省,我和萍萍去找了人,说是能有明确去处他也可以安排……林山,你老家能行吗?如果他们能去那,我和萍萍也调去那。” “那孩子呢?” “就当我们寄养在你这的。” “孩子取名了吗?户口呢?” “没,我的姓少,还好没取,会连累你的。跟你姓可好?就叫林瑜如何?户口我会找人去办。” 徐进端: “既然这事你们定了,正好你夫妻二人都在,为以防万一,你们要不还是写一份说明,说明孩子是放我这寄养的,等你们都安顿好后要接走的。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们的孩子。 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她有权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不是?” 禹航生与徐进端就那么对视了好一会儿,禹航生点头:“没错!萍萍这事确实得有个说法。” 不一会儿夫妻俩把孩子寄养说明给写好了。 在钱萍的要求下,还写了夫妻俩愿意支付十根金条的寄养费。 徐进端看着被钱萍加上去的最后一行字,眼神盯着禹航生问:“航生,你这是要害我??” 禹航生脸色大变,后又有点颓废道:“萍萍也是担心孩子。” “担心孩子,就好好把孩子带在身边。你们是调过去工作的,又不是接受改造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带孩子?” 屋内一片寂静。 片刻后,徐进端道: “航生,把孩子带回去吧。我可以把你们安排去我老家所在的县,但孩子只有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才会幸福健康。 你们过去后,如有什么困难给我写信,若我能弄到的,会给你寄去。” 禹航生夫妻抱着孩子走了。 徐进端就这么静静地坐了很久…… ——&—— 转眼又是十年。 这十年里,明面上徐进端作为农民和军人的孩子在狂风中屹立不动,工作上更是顺势而为,成了外科一把刀,是医院年轻医生的主力军; 暗地里却帮助了不少受迫害的导师和同学,至于与禹航生的关系也没真的破裂,在对方女儿小的时候,每个月总会寄两罐奶粉过去。 为此还去找了县格委会主任廖常志,让他多关照着点。 而廖常志却一脸认真地让他不要管这里的事,如果有他的老师、同学要过来他都会一视同仁给安排好的。 ------ 1981年,徐进端参加了医大的硕博联考。 四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的徐进端开始担任多项职务。 进入90年后更是被外派国外多个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 回国后的徐进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调动、升职再调动…周而复始循环中。 J县林家村老家,自从改开后,就再没回去过。 林家小院归还给了村里,至于养老?他就从来没想过回去。 随着禹家夫妻的平反,禹航生也来找过徐进端,是来感激他在那段时期对他们一家的照顾。 两人依旧如年轻时那般吃喝聊天。 当禹航生问及他为什么那么多年都单身时,徐进端道:“你可以问问你身边的人,有谁会把自己女儿嫁给无父无母之人?” 禹航生默。 之后,随着徐进端调任去了B市,两人的联系也渐渐少了。 这一世徐进端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调去哪里,哪里就是家。 接到调去B市的调令后,他就把H城小院给卖了。 之后一直在B市工作定居。 这一世他主攻呼吸方面疾病研究。 在他87岁那年接到禹航生病逝消息。 他回了H城,参加了这一世好友的葬礼后,再没回过H城。 ——&—— 九十九岁这年,他将名下所有资产和所有研究成果都找律师签下相关赠予文件,一并捐给了国家。 这一世,徐进端在实验室离世,享年99岁。 第356章 1976年10月 徽省X城,桃花公社,新竹大队 徐进端一只脚站着,一只脚提着迟迟未落地,就那么与即将飞窜过来的竹叶青(蛇)对峙着。 突地,竹叶青往另一个方向飞窜而去,徐进端随着竹叶青的动作也消失在了原地。 “咦?赵英俊,你不是要上山砍柴吗?” “肚子痛,想拉屎,就没去了。” “哦,现在茅坑没人,快去吧。” “诶!” 徐进端从记忆里找到原主赵英俊房间放厕纸的地方,拿了厕纸就往茅坑冲去。 ND,一来这世界就沾
相关推荐:
外婆的援交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小人物(胖受)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他是斯文糙汉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