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情欲烟火 > 第54章

第54章

成套黄花梨、红酸枝家具也都给收了。 其他宅子除了家具基本没啥东西。不用想都知道,刘慕松怕是留着这百箱金条等回来后东山再起的。 就算,你以后能回来,难道就不怕你回来前箱子被偷?! 可笑! 看着码头仓库一箱箱行李、黄金被运上船,徐进端隐身在船底仓库,正忙着移花接木呢! 一箱箱的银元、金条被换成了石头;一箱箱的金银首饰被换成了黄沙;被偷运出去的半个国库金条,也都被换成了切割整齐的石条。 当然,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徐进端在激活所有移花接木过的箱子上的那些幻形符后,才离开船底仓库。 他要去找刘家所在,换掉他们随身携带的财物。就这样光溜溜地逃才叫逃难好么! 否则那就叫掠夺! 既然是掠夺,那他就有权抢回来! 做完一切,他才回了小洋楼,小洋楼里家具依旧,就连米面油盐酱醋茶都还有很多。 收吧,不能浪费一分一毫。 小洋楼的家具除了杂物间、佣人房以外几乎都是清一色黄花梨的,倒是便宜了徐进端。 嗯,就连江秀兰佣人房的家具也都是红酸枝的。 徐进端酸了! 邮轮启航一天后的凌晨刘家所在的一等舱房间内,突然响起两道尖锐凄厉的叫声 ...... 十天后的某个凌晨,刘慕松他们所乘坐的邮轮在穿行W省海峡时遭遇八级台风.... 徐进端表示他只管刮风,不管埋人。 当然,结果还是好的,落水乘客被附近渔船所救无人员伤亡,只是之前船底触礁,让船舱中所有行李、财物全都付之东流。 成了流浪儿的徐进端在自己身上打了张幻符,在别人眼里的他就是穿着补丁衣服,面黄肌瘦的小孩模样,开始了每天游走在魔都街头的日子。 有时会帮那些为了尽早解放魔都的革命同志传递个消息,嗯,这一传比他们自己传的都快且安全。 遂,很快就成了固定的临时传递员了。 很快渡江战役打响时,12岁的徐进端因机缘巧合被南京路浙江路口糕团店的大师傅看中,成了沈师傅的最小弟子。 没工钿,但包吃住,虽说是住楼梯间吧,但那对于徐进端来说还真无所谓。 至于有没有工钿,就更无所谓了,能让你学一门手艺,不收钱就已经很好了,至少明面上不用流浪了不是。 只是让沈师傅没想到的是只在一旁打杂的小子偶尔上个手,那寿桃做的比他还好,这就很离谱了。 “小子,你以前真没学过?” “么,小时候姆妈给主家做饭菜时我在旁边看着看着就会了。”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沈师傅算得上是倾囊相授了。 在确定徐进端真的已是无父无母孤儿后3月1日这天,沈福保正式收徐进端为徒,从此徐进端改称沈福保为师父。 从凌晨跟着师傅选料开始一直忙到晚上打样,徐进端觉得自己好久没那么卷了。 好在,沈福保说自己还没那么老,不用他伺候在身边,否则除了端茶递水还得给老人家洗脚、擦脸都是这个时代徒弟该做的事。 这时候的糕点都是手工制作的,大师傅最拿手的就是配料和一手好活。 学手艺的同时,徐进端也没忘-- 某人还有半个国库的黄金准备运出去。 这次他也不用石头代替了,就等船穿越W省海峡时继续奉上8级台风,抢回被掠走的黄金即可。 其他一切交给历史去评判就好! 5月25日光头党全面撤离魔都。 5月27日魔都解放。 这一天,徐进端做青团、寿桃、寿糕都快做吐了。 因为很多人家把这些糕点都用来祭奠在这场战争中已故的亲人。 ------ 1951年5月 短短两年时间,徐进端被出师了。 因为沈福保说,在白案上他没什么可教的。 徐进端:囧....,自己这是学的太快了吗? 可自己有精神力、有力气,难道还要假装学不会吗? 出师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工资可拿了。 而,此时的沈大成糕点铺也被改制,成了国营点心店。 沈福保不让徐进端跟他回老家,让他留在店里,至少有份工作。 徐进端让沈福保把老家地址给他,以便以后联系,离别时更是行了古法告别礼。 使得沈福保拉着他老泪纵横。 沈福保这一生只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早年跟着光头党,这次也跟着走了; 二徒弟加入了四军,49年进城时来见过师傅,虽然恢复了原来容貌,徐进端却还是一眼认出是他传递情报时的联络人。 所以,他能进糕团店,是不是二师兄所为? 师父已经回老家了,这事自然不得而知。 5月师父走了。 老板去了梅林镇。 糕团店来了个经理,姓黄名光勇,四十多岁,以前是新四军四纵队的炊事班长。 在观看并品尝了徐进端所做的各类糕点、面食后给徐进端定了每月工资30万(相当于30元)标准上。 虽然师父走了,但师父在浙江路上的一间屋子却给了徐进端。 屋子在一条狭窄的弄堂尽头,二层楼高青砖墙面的石库门。 房子占地面积只有20多平米,但胜在一门一户,倒是挺合徐进端心意的。 进门目测天井有7平米,屋子宽3.5米,长6米不到,顶天了就20平米。 还要包括楼梯、厨房在内,也难怪会被沈福保加盖阁楼了。 楼梯很窄,上了楼才发现,加盖的是间正房,上面还有一间屋子那是带老虎窗的阁楼。 让徐进端最满意的是,就这么个小屋子,不仅在天井和厨房都有自来水,还有独立的马桶间(即卫生间)。 第104章 虽然很简陋,但对于徐进端来说却足矣。 但要住人肯定是要修整的,神识一扫,却发现地板下有一个地下暗室。 当然,暗室里没有财宝只有一堆不知是何人的白骨。 召出小火,清理干净后,又念了21遍《往生咒》,把地下暗室给填了。 至于原来的地板全部烧了,到时换成青石板,这个年代适合灰扑扑。 把加盖的二层拆掉后,发现仅一楼的层高就有六米。 这....好好设计一番,应该很不错...... 于是,他用了两个月的业余时间,把房子从里到外都给重新修整了一遍,就连天井的地也都重新做了找平和下水。 等房子弄好,已经是8月份了。 趁着现在还没开始用煤票,天也还热,每隔一段时间徐进端就会去买两百斤蜂窝煤,直到把他在天井搭的专门用来放煤的地方塞满为止。 随着气候转冷,糕团店的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 徐进端恢复了每天凌晨两点半到店里的作息时间。 如今采购的活由经理负责,他每天只负责验收重量和数量,然后开始各种准备工作,确保五点半正常开门营业。 其实糕团店也不全是卖糕团,还卖早点。比如:馄饨、小笼。 但营业时间却发生了改变。以前,糕团店从早上五点半开始要到晚上八点才打样。 如今改成国营了以后,基本都是材料卖完就下班。 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徐进端的空余时间多了。 于是,他开始给自己找事做了。 “黄经理,你能给我开个证明不?”这天徐进端去找了黄光勇。 “开撒证明?干什么用的?”黄光勇问。 “我想晚上去隔壁夜校上课。” “嘿,这是好事啊!我这就给你开。年纪轻轻就该多学点知识。”黄光勇说着,介绍信和身份证明都给写好了。 “谢谢经理。”徐进端拿着介绍信和证明感谢。 当天下午下班,徐进端就去离家不远的育才夜校。 咨询过后才知道,这里不仅可以读初中还能读高中。 这可就是一步到位了呀! 果断报名,初中两年。每学期的学费为2.6万(即2.6元) 可就在徐进端准备交学费时,负责报名的老师居然要求他参加入学考试  ̄へ ̄ 那就考呗! 结果自然是好的。 因为考试内容太过简单。 算术考的是加减乘除,这还用动脑么?不需要,完全不需要! 只是语文居然用的还是繁体字。 好在,这都难不倒他,很轻松就都过了。 轻松入学。 所幸,在这两年每隔一段时间的夜晚,他都会去一趟各大码头。 干嘛? 收大烟啊! 就算解放了,可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大烟流入魔都港,再由魔都散至全国。 为了减少对国人的危害,这些事他必须做。 除了收大烟,他还收烟馆老板的私库。 这些钱都是靠卖大烟赚的,就没必要再留着了。 于是在1952年10月1日全市欢庆游行后,市长接到来自金库的电话。 疑似被光头党运走的黄金又出现在了金库,同时出现的还有数百箱黄金、白银。 至于市府与国家如何安排、如何看待这样的事件等问题徐进端表示他不关心,他只确保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不让国内资产外流而已。 在离开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在天井里继续搭上了他惯用的种菜架子、种上了他常吃且喜欢的蔬菜种类。 至于鸡,他不打算养,在魔都买鸡蛋、肉食其实真的很方便,没必要。 现在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天下班后逛南京路、四川北路。 因为公私合营后,很多私营店都直接打烊,或清仓不干了,正好给了徐进端捡漏机会。 更是成了那些在清仓古籍书店、二手书店的常客。 黄埔、虹口、静安三区的古籍书店、二手书店中除了被徐进端看上的书籍、库存的端砚、红丝砚、徽墨、端墨、宿墨、各种型号的羊毫和狼毫湖笔以及徽省产的各类宣纸几乎都被徐进端包圆了。 要知道这些砚台几乎就是不可再生的,之后就算是想收藏也无处可寻的。 没错,他除了喜欢金银,最喜欢的就是这些文房四宝了。 忙完这些,他就读的夜校开学了。 ............外语除了俄文课是必修课外,居然还有英语课和法语课。 小儿科,徐进端都不带怕的! 他可是语言技能满级任务者哈! 自上夜校后,他晚上出去浪的时间明显减少! 不浪也就不浪了,他终于开始沉下心开始安静学习、修炼、上班,周而复始的规律生活。 ------ 他在这里岁月静好,江秀兰在W省的生活却是过得鸡飞狗跳。 原因就是刘慕松的钱都没了,没钱又要养那么多姨太太和孩子,日子能好过?除非是开挂! 可他们有那个运吗? 自然是没有的! 于是没有孩子、却最受刘慕松宠爱的三姨太是第一个选择离开了。 离开的原因也很简单:为家里节约粮食。 离开刘家后,摇身一变,三姨太恢复了男儿身。 还去兵工厂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 徐进端看着这男人的操作是有些迷茫的。 可却也没心思去调查他什么,与他何干呢! ------ 收心的徐进端终于想起自己忘记的事,给沈福保留给他的地址去了信。 半个月后,收到了沈福保寄来的回信。 信上说他现在过的很好。 回去的正是时候,村里分给他一亩耕地、三分自留地,族里还帮他修建了屋子,如今生活很是安逸。 信里还让他好好工作,有空就多研究些面食做法,不要辜负了沈大成这块招牌。 徐进端:...... 当天晚上,他瞬移去看了老爷子。 老爷子正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听着小曲吃宵夜。 这是老爷子多年工作积累的习惯了。 看着屋里简陋的陈设,徐进端瞬移回了魔都。 第二天忙完上午的工作,他去了趟邮局,给老爷子准备了两包奶粉、两罐麦乳精、两块用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的酱肉寄去了老头那里。 想当初,老头硬是不让自己跟着去梁溪,说那里有他族人,会照顾他,他不会孤单。 难道就是这样的不孤单? 徐进端不怪沈福保的族人,只怪自己当初没坚持。 哎~~~! 第105章 临近11月的时候,徐进端又给沈福保寄去了两身棉袄和外套并不少自己做的糕点。 十天后,收到老头来信。 信里开篇就是对他所做糕点的点评,快结尾时才说他不愁吃、不愁穿,劝他把钱省着娶媳妇,别尽想着给他买东西。 之后每隔一个月,徐进端都会给邮寄一个小包裹,里面是经过点评改良后的糕点,权当增添老头枯燥生活的乐子了。 过年店里不放假,徐进端却见到了熟人,二师兄李牧。 “小师弟,近来可好?”李牧直接进了后厨,和徐进端打招呼。 “二师兄。新年好!”徐进端打招呼。 “嘿,我们师兄弟不用那么客气。” “好,二师兄要来点什么?笋肉小笼、虾肉大馄饨?” “好!再来两根桂花条头糕。我也尝尝小师弟的手艺。” “好咧!” 李牧吃着笋肉小笼直呼好吃,问:“你怎么会想起在里面放笋的?这一口下去没了以前的甜腻,却多了份甜鲜,让人吃了还想吃。” 徐进端笑道:“那再来一份?” “不了,不了,吃了还有事找你呢。” “哦。”也不知道有啥事找他。 “对了,师傅那里还好吗?”李牧问。 徐进端点头:“过年前给他寄了冬衣,后来又寄了年货,师父来信说都收到了。二师兄,你说,师父为啥就不愿留在这里呢?” “你还小,不懂,那是师傅的老家,他肯定是要回去的。” ------ 两人聊了会家常,李牧道:“走,去你那坐坐,有事找你谈。” 徐进端看了他会

相关推荐: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综影视]寒江雪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小人物(胖受)   危险情人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莫求仙缘   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