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来了吧。” 徐进端笑了,露出8颗齐齐整整的大白牙,用很欠的语气道:“王建同志,我们那实行的是五二二,我五岁上学,你要不要算算我什么毕业?” 说完还咧嘴一笑,顺手从兜里拿了两颗大白兔奶糖,塞给于伟一颗,剥了另一颗塞自己嘴里,还恶劣地朝着王建用力嚼吧着。 于伟也没客气,剥了糖塞嘴里后,开始做和事佬,拍了拍王建肩膀:“你也是,我们俩比他大几岁,怎么能说让一小孩照顾咱的话呢,你不丢人我还丢人呢。” 可能是俩人在火车上就是一起的,王建很是郁闷回了句:“我这不是不知道想调节气氛才这么说的么。” 徐进端扭头不看他:“王建同志,你这思想有问题,我们今天才第一天见面,开口就让我照顾你,这不明摆着欺负我吗?哼!” 系统貌似今天不忙,像只猹似的开口:‘主人,你这演技可以尝试去演戏了。’ ‘戏子?本大爷是不屑的! ’ 王建虽有小心思,可人徐进端不按套路出牌,这梗他接不了,于是没好气道:“哼,我一大人不和你这小孩计较。” 徐进端给了他个“略略略”的表情,自己去体会。 前面开着拖拉机的青年听着后面的斗嘴,一脸乐呵,也不知道在乐呵了啥。 三人不知道的是,他乐呵的对象正是他们仨。 因为今天他手气好,抓阄抓的都是男知青。 嘿嘿......想想就乐! 现在听着后面仨的聊天斗嘴就更乐了,和他们村里也没啥两样么! 半小时后,拖拉机停在一个山坳里。 说是一大队,其实吧,在徐进端看来还真不大,顶天了也就四五百人的村子,村子周围已开垦的耕地并不多,不过五六百亩的样子。 至于可开未开的几乎一亩都没有,因为周围的山坡根本无法种植植物。 谁让周围都是煤山呢! 村委大院门口站着好些人,一眼望过去全都是老人、女人和小孩。 这就有点奇怪。 只是待大队长陈大牛带他们去知青点的路上说起这里的事后,仨人恍然大悟。 原来H市附近大队的男社员基本都在不同矿洞工作,老人留家里做家务带孩子,女人上工赚工分。 这里的生活不能说很富裕,但要吃饱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他们这不是产粮大区,只负责每年最低任务即可。 徐进端暗忖:难怪李主任会把他从农场调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是明摆着让他躺平么! 只是,令他意外的还在后面。 他不仅分到了独立的带前后院的屋子,还分到一亩地,需要独立完成的一亩地。 徐进端被陈大牛的操作给惊到了! 我的天哪!下个乡还能这么玩的吗? 不过很快他就有答案了,原来是街道办李主任通过知青办帮他办的这事,理由很简单: 张池同志虽然年纪小,还被诊断出乙肝,需要静养休息。 但他为响应首长号召毅然报名去农村,组织是要鼓励并发扬这种奉献精神的,但也不能让人折在乡下不是? 于是就建议生活上让其独立,工作上在熟悉流程后,也可以尝试放手(可参照当地工作量)分配一定的工作量进行包干,但先期必须由熟手带领。 徐进端:这到底是对他的保护还是孤立呢? 且行且看,来日方长呢! 知青院建立在整个大队聚居地的北面岭脚下。 一排五间的泥石混搭建筑看上去还像是那么回事。 五间房清一色的做了大炕,几乎占了一半的屋子面积。 ......8人间! 西边依次是厨房和柴房,茅房在后面西北角。 厨房很大,正中间是一个农村常见的标准三眼土灶。 整个知青院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厨房不远处的那口井。 而他的独立小院在知青院的东北角,也是泥石混搭结构,看上去灰扑扑但很结实的样子。 目测房间宽4米,长5米,炕宽2米,长4米,啥都四四方方的。 进门右手依次是大水缸、土灶和在加厚墙上挖出的可能是用来放瓶瓶罐罐的壁龛。 小院有前后院加起来大小差不多有两间屋子那么大。 “你这院子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分地大小,一个人也够了,自留地就不分你了。 按规定,你们知青每人可以养一只鸡,你要是把前后院打理好了加上工分,不愁吃不上饭。”陈大牛带几人看房子时,当着王建和于伟的面如是说。 “谢谢叔。能劳烦叔找人帮我在这搭个柴房吗?”徐进端说着在后院角落比划了一下。 陈大牛看了眼点头道:“行是行,不过你得帮忙。咱大队平时没啥男人,这些活儿都是瘸木匠在干。” 第73章 徐进端欣然道:“没问题。” “行了,你们今天就收拾收拾,有啥缺的,去前头村委找人。明天一早在村委空地集合,我会分派上工任务。” 三人谢过后把陈大牛送出知青院,临出知青院大门前,陈大牛又突然转头对几人道: “对了,你们要是捡柴就在这岭子上,别越过了山涧,山涧对面就进入深山了。里面有熊瞎子、大猫和狼,出了事,咱大队一群女人可没人会去救你们。” 三人齐齐点头应是。 于伟和王建对徐进端能拥有独立小院很是眼热。 王建忍不住八卦:“张池,你有病,你父母还让你下乡,不是亲生的吧?” 徐进端给了他个白眼:“你才不是亲生的呢!” 王建还是没忍住:“那为啥要让你下乡?” 徐进端叹了口气:“哎,那说来可话长了。” 于伟、王建异口同声道:“说说呗。” 徐进端假模假样道:“报名后,我不小心摔了跤,住了一个礼拜的医院,那时候才查出来有乙肝。可那时已经报名了。” 于伟问:“那有传染性吗?” 徐进端道:“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染,虽然不会通过唾液传染,但有时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牙龈出血,所以医生特意叮嘱尽量分食。 平时身体容易疲劳,不能太过吃力,所以街道办可能怕我吃不消,把这事上报给知青办了吧。” 对于这事儿,徐进端觉得是有必要解释的,毕竟自己一分钱不花一人独住一个小院有点扎眼,但如果是个病娇、自立人设,那可能就不一样了。 回到独属自己的小院,徐进端扪心自省:自己是不是太虚伪了 -_-||…… 可他也不愿亏了自己,自然就只能虚伪了! 今天天气不错,他把屋里的大水缸搬去了井边清洗。 把水打满,给后窗挂上窗帘,又在屋子中间挂上隔帘。 ......原主家里不用的草席都被他打包带来了,现在正好用上。 扔了张清洁符后,屋子角落、炕上的灰就那么没了。 从空间摸出一张新炕席铺上,大小正好。又找出一条全新垫被铺上,铺上床单,把木箱子里要用的东西都拿出来,一一摆放好。 站在门口望着屋里,很好,有人气了呢! 带来的大木箱放在炕尾刚好做柜子。 吃饭时移到中间还能当桌子,就连炕桌都不用买了,完美。 随便从空间拿了个饭团、牛奶,一顿午饭就这么解决了。 下午三人结伴先去了村委,王建和于伟借了两把柴刀,徐进端则借了锄头。没借柴刀,那是因为他有柴刀,原主家带来的。 后面山岭枯树确实挺多的。短短一个小时王建和于伟每人就抗了两捆柴,徐进端则抗了一捆回知青院了。 回去时,发现陈大牛和瘸木匠居然已经在自己后院干上活了。 徐进端赶紧回屋烧水,怎么滴也要让人喝上一口热水不是。 把水烧上徐进端也加入到了搬搬、抬抬、递递之中。 果然不到一小时,柴房就搭好了。 瘸木匠干活是细致的,他甚至还沿墙给搭了寮檐,可以用来放些杂物。 见此,徐进端又在瘸木匠那定了两张竹椅和一张小方桌。 结果被陈大牛制止了,问了徐进端买小方桌的用途后,陈大牛推荐他直接买石桌,反正是放院子里的。 因为这里石桌更便宜。 徐进端:一脸问号(O_O)? 原来隔壁村有采石场,平时经常会把一些卖不掉或是有破损小瑕疵的石桌椅寄放在他们这里便宜卖。 好吧,简直颠覆了他对这个年代的固有观念! 那就买! 于是,不仅买了石桌椅,还买了个小石磨、药臼药杵并一个炕桌。 瘸木匠和陈大牛甚是开心,一个劲地说一会儿就送过来。 临走时,徐进端一人给了一把奶糖让他们给家里小孩。 至于红糖,他没送,一村子的男人有七成是工人,应该不缺这些。 反而是家里小孩不一定都能吃到糖,所以他送了糖果。 待瘸木匠把他买的东西送来时,徐进端发现还多了一个木桶一个木盆时,才想起好像只想着桌椅,把洗衣服用的木盆给忘了。 买,反正还真的不贵。 临走时,瘸木匠说他那还有腌咸菜的坛子,让徐进端啥时候要自己去拿。 徐进端也没犹豫,当场就要了两个,还要了个米缸。 终于在瘸木匠又跑一趟后,徐进端的新家总算又充实了。 天黑前,他将前后院都给翻了一遍,做了规划。 现在是六月份,下种还是来得及的。 ......当天晚上,徐进端就利用天黑看不清这点优势,把种子都给下了。 前院种了豇豆、毛豆、黄瓜、小青菜、小葱和大蒜; 后院中了香瓜、菜瓜、南瓜。 香瓜和菜瓜是用来当水果的,南瓜则是偶尔用作主食的。 至于土豆和红薯他没种,到时找瘸木匠家婶子买点就成。 说来也巧,第二天带徐进端下地的赵婶子居然就是瘸木匠家的。 俩人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夫妻。 赵婶子一点都没嫌弃他一副病娇模样,很耐心地教他怎么给玉米地捉虫和除草;不同阶段的虫子都长在哪里等等。 这天中午下工,徐进端花五毛钱从赵婶子家拎走满满一个装有大白菜、萝卜、辣椒和土豆蔬菜的篮子。以及另一只手拎着的装有两只毛茸茸一个来月小鸡的鸡笼。 除了这些,赵婶子还拉着他细心地讲了好久如何养小鸡的门道。 好吧,徐进端是切实体会了一把农村经济的重要性。 瘸木匠家俩儿子都在矿场吃公家饭,不仅结婚了,还把家安在了公社,不就是最好的见证么! 进了知青院,只见王建在前院锄地,见到徐进端拎着菜和小鸡回来打趣:“张池,这么多菜你吃得完吗?” 徐进端也不介意问:“你们有吗?没的吗给你们两颗大白菜。” “有的,有的,我们也和老乡换了,还换了三只小鸡,说是养的活就养,养不活到时再去换。” 一副怕被传染的模样,让徐进端莞尔,也没多聊,回了自己院子。 ------ 第74章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过着。 每天他的上工搭子都是赵婶子,他也不能拖后腿不是,每天基本都是和赵婶子干得差不多,将将好把一亩地干完。 一个月后,陈大牛来找徐进端说他虽然年纪小,但表现很好。 根据他这一个月的表现被编入三小队,三小队的队长就是赵婶子。 工作量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到半亩,完成后每天就会有固定的8工分可拿。 七月中旬的某个傍晚,知青点突然就热闹起来,一下子来了十几个男男女女。 神识扫去,原来是来新知青了,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而在七月初的时候,徐进端去找了大队长,给他院子开了个后门。 理由很简单,从岭子上砍柴回来可以少走不少路。 在以一瓶3年淳黄酒和一包烟的谢礼下,陈大牛不仅同意给他开了后门,还把家里刚满月的一只狗子给了他。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于是,第二天开始,他身边多了一只被取名张墨的小黑狗。 徐进端严重怀疑,陈大牛家不要小黑狗,就是因为他是黑色的,不吉利。 不过他肯定是不会在乎的。 张墨就是他在这里的伙伴! 因为有了新知青的加入,于伟成了知青点负责人,现在知青点算上他、于伟和王建一共有21人。 12个男的,9个女的。 他的小院也成了众人的议论对象。 能分配到这里的多数都是家里有关系,不差钱的主,否则也不会来这里,而是随大流去矿场或农场了。 毕竟那里每月有工资不是! 也不是没人动过想自己盖房的心思,但都被陈大牛打回去了。 就算送礼也不顶用,还被训斥一顿:“你们是来劳动不是来享乐的,后面那块空地不是给你们建房的,是给你们种菜的自留地。 再说了八人间现在每间只住四五个人,你们跟我说地方不够? 要自建就把医院诊断证明拿出来!否则,别怪我去知青办汇报你们这些有问题的思想!” 话说,月初去市里时,徐进端特地去了趟H市医院和矿总医院,就是去检查身体的。 两边的报告一致,都是乙肝阳性,还都统一给出了加强营养和不宜过度劳累的建议。 回大队后,徐进端就把报告给陈大牛看了。 虽然他自从出院后身体就已经被调整到巅峰状态,可他怀疑他一直都是有点社恐的。 原世界不喜社交,任务世界就更是如此。 如今来乡下,让他和知青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他是绝壁没这能耐的。 有这时间他上岭子、去山涧、进深山不香吗! 知青建房之事就这么过去了。 在秋收到来之前,他居然收到了来自杭城的来信。 是莫名寄来的,来信告诉他,他父母的案子彻底了结了。
相关推荐:
地狱边境(H)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高门美人
深陷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花花游龙+番外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他是斯文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