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及谈家耀身边的谈礼。 他目光顿时一凝。 沈南星想了一下,点点头:“行,要不这么着吧,叫你们请客,我们也不好意思,就各付各的吧。算一下总共多少钱,咱们按人头平分。” 陈国栋嗤笑一声:“你这不是打我的脸么,一顿饭我还请不起了。” 沈南星:“那我们就不去了。” “行行行,平分就平分。”陈国栋无语地答应下来。 此刻他的注意力全都落在了谈礼身上,这就是她结了婚的男人。 哼,近看,也就是好看,除了好看,还有什么比得过他?嗯,个子也有点高,但长那么高有啥用?做衣服还废布呢。 他就是要叫这小白脸好好看看他的实力,长的好看咋了,男人又不靠脸吃饭。 沈南星这边,干脆把谈老太也给带上了,谈家耀也叫上了好兄弟宋建义。 “奶,二十八斤的大青鱼呢,好东西,确实难得一遇。” 沈南星还招呼梁嘉年一起,陈国栋本来想说他谁啊,忽然听到沈南星提起“梁嘉年”这个名字,他挠了挠头,该不会是梁书记的儿子吧,行,都这么多人了,也不多他一个。 秦虎过来接梁嘉年,沈南星就跟他说下午放学再接吧,中午他们一起吃饭,就不叫秦虎了。 秦虎:“……” 于是乎,这饭店等着的李远航,就等来了……一大桌子的人。 沈南星谈礼,谈老太谈家耀宋建义,以及刘兰香,还有一个梁嘉年。 李远航拼命地给陈国栋赵立业使眼色,这咋好好的,给整一老太太过来? 这啥意思呢。 栋子不是说要叫沈南星见识一下他的能耐么,也叫沈南星的小白脸男人自惭形秽! 咋的,这还整一老太太过来! 还有啊,不是说就一个小白脸男人吗,怎么还有一个? 陈国栋和赵立业,也一脸麻木,他们也没想到,沈南星竟然这么……这么……孝顺,还要把她奶带上,哦不,是她男人的奶奶! 至于另外一个,梁书记的儿子,不知道为啥被带来,反正他也不敢撵人,就这样吧,多一个也不多。 二十八斤的大青鱼,鱼头用剁椒豆豉蒸,中段鱼肉片下来一半做了酸菜鱼,一半弄了糖醋味的,鱼骨炸得酥酥脆脆撒上椒盐,鱼尾红烧。 谈老太吃相非常优雅,一边吃一边感慨:“确实好些年没吃这么大的青鱼了,味道不错。” 如今这山河湖泊都还没被污染,纯天然长到这么大的青鱼,那有多好吃,压根儿不用多说。 沈南星吃得也特别开心,她本来就嘴馋,这一鱼几吃真的太对她的口味了。 做法其实比较朴实,但架不住食材好啊,真是能把人鲜掉舌头。 “小沈同学,鱼脸上的这块肉最嫩,你尝尝。”陈国栋说着,就要去帮沈南星夹。 可有一双筷子已经后发先至,夹走了鱼脸上最嫩那块肉,放在沈南星碗里:“南南快吃。” 陈国栋:“……” 李远航心想,栋子哥可真勇啊,那沈南星同学她爱人的奶奶就坐这儿呢,他居然都敢献殷勤,就不怕被打吗? 哪个老太太,见着有男人当面勾引她孙媳妇,能不生气的?老太太要是动手打人,那也没人敢拦啊! 李远航忍不住看向谈老太,但谈老太却好像压根儿没有看见听见,依旧在专心致志地吃鱼,还在给她边上的几人讲解这条二十八斤的大青鱼,有多稀罕。 这老太太,啥意思啊! 陈国栋一次不成,又来第二次:“沈同学,鱼头最有营养的地方就是鱼脑了,我爸说人家南方人,好多都不爱吃鱼肉,就爱吃鱼头,那边鱼头卖得比鱼肉还要贵……” 他讲解完,鱼脑已经被谈礼夹给了沈南星,谈礼还冲陈国栋比个大拇指:“你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陈国栋:“……” 谈礼又问陈国栋:“这大青鱼是从哪儿钓的?” 陈国栋没好气地说:“河里呗,你甭想啊,想钓到这大青鱼,只能看缘分,哪儿那么多大青鱼给钓。” 谈礼:“那小鱼有吗?” 陈国栋:“小鱼也不好钓,撒网捞还差不多,不过小鱼刺太多了不好吃。” 刘兰香有些局促,她没来过国营饭店吃饭,更别说是这么珍贵的大青鱼,还做了这么些花样,她真是有点不敢下筷子。 赵立业直接拿了勺子,给刘兰香打了一碗酸菜鱼片,几乎全都是鱼片,没几片酸菜。 “班长赶紧吃啊,要不要我帮你挑刺?” “滚,少恶心人。”刘兰香横他一眼。 赵立业嘿嘿一笑:“这就对了嘛,吃饭的时候不要愁眉苦脸,容易变丑,班长你本来就没多漂亮,再变丑了啧,虽说我也不嫌弃你……” 刘兰香气得在桌子底下狠狠踩了赵立业一脚:“闭嘴!” 赵立业赶紧伸手捏住自己嘴唇,表示已听话闭嘴。 吃得差不多,谈老太掏出手帕擦擦嘴,起身去结账。 服务员也是有些诧异。 毕竟陈国栋李远航和赵立业这仨人,早就是国营饭店的熟客了,饭店的陈主任,好像是陈国栋的堂叔,陈国栋他爹是县医院的院长,另外俩也都是干部子弟,他们不缺钱票,过来吃饭一般都是先记账,到月底再结。 像普通人来吃饭,那可都是要先给钱才给上菜的。哪像他们几个,只管点菜,吃完拍屁股走人就是了。 这会儿,陈国栋带人来吃饭,竟然让这位老太太来结账。 服务员也搞不懂他们是什么意思,但也正常地结账收钱:“十九块八毛钱,粮票……” 这价钱对于普通农民来说,那可真是相当贵,对于普通工人来说,也相当贵呢,一顿饭就吃掉将近一个月的工资,能不贵吗? 但搁在以后来看,也确实物有所值,这样的一条鱼,纯天然野生的,搁在以后物价飞涨的年代,翻上一百倍,1200元光买鱼都不够,更别说还给加工成这样了了。 这么大一条鱼,还一人要了一碗饺子,竟然都给一扫而空了。 可见这年代,即便如陈国栋这种不缺吃喝的人,那胃口也一样大的很。 吃过饭,走出国营饭店,谈家耀刘兰香,陪着谈老太走在前面。 谈礼亦步亦趋跟在沈南星身边。 沈南星这跟陈国栋算账:“总共10个人,19块8毛钱,一人一块九毛八,你们三个给我五块九毛四就对了,粮票算我的,毕竟这么大的鱼确实难得。” 若不是因为陈国栋,那就是有钱也得碰到机会才能有的吃。 “下回还有啥稀罕的好吃的,也记得喊我们啊,咱还AA制。” “啥AA制?” “就像现在这样啊,各算各的钱。只要是好东西,粮票我出,你们就给钱就行了。” 陈国栋:“……” 李远航凑过来小声说:“刚才我问了服务员,谈奶奶真的把钱票都付了。” 陈国栋抽了抽嘴角,分明是他请客的,咋就成了这样! 他是缺那点钱票的人吗? 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十元大团结,直接拍到沈南星手上,陈国栋头也不回地走了。丢人!太丢人了! “唉唉栋子……”李远航在后面叫。 沈南星也从口袋里数出来零钱,递给李远航:“找零。” 李远航:“……” 见陈国栋离开,谈礼眉头皱着,拉了拉沈南星的手:“南南,我不喜欢那个陈国栋。” “啊?” “我不喜欢他那样看你。”谈礼很严肃地说,“他想把你抢走!南南你是我媳妇,他这是耍流氓。” 沈南星连忙安抚:“放心吧,他抢不走。” 谈礼却还是认真地举起拳头攥了攥:“南南,他要是敢胡来,我把他脑子打开花。” 沈南星:“……” “南南,以后我们不跟他一起吃饭了,你想吃鱼,我去给你钓鱼好不好?” “好好好,不跟他们一起吃饭了,我也不爱吃鱼,你可别跑河边钓鱼,咱们想吃了去买。” 谈礼同学皱眉,南南明明就喜欢吃鱼的,为什么说不爱吃鱼? 梁嘉年走得慢,就跟在他们后面,把这两人说话听得一清二楚。 他:“……” 赵立业那头跟在刘兰香谈老太她们身后,在小声说:“我给你弄了几十斤饲料的条子,你啥时候要取说一声,我去帮你搬。” 饲料厂的饲料,优先供给县饲养场,剩余的才会卖给各个公社。 要是没有熟人,拿不到条子,人家一句没有了,你也没办法,真是花钱都没处买去。 赵立业三五不时的,就能帮忙搞到几十斤饲料,数量不多,对公社的饲养场来说,太少了,但对刘兰香所在的刘湾大队来说,那可太重要了! 这些饲料,再搭配上苞谷、麦糠、麦麸、豆粕等等,足够把猪牛给喂得肥肥的。 刘兰香:“我自己去搬就行,你那点力气留着吃饭吧。” 赵立业:“唉唉我说,好歹给你帮忙的,不带这么埋汰人的。我力气怎么了?好歹也是个男人,不比你差。” 刘兰香:“说得好像你掰手腕赢过我一样。我一只手就能把你拎起来你信不信?” 说着她就要动手验证一下,赵立业连忙退开几步远,狠狠瞪了刘兰香一样。 这姑娘真是榆木脑袋,一只手能把男人拎起来,是什么很有面子的事吗? 行,这这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年代,这么大力气的确有面子,可他难道不要面子的吗?! 沈南星一回头,就看到这一幕,她不由得微微皱眉。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赵立业他爹是肉联厂销售科的科长,这可是肥差中的肥差。 这年头物资匮乏,供小于求的年代,任何厂子都销售科,那都是被人巴结的存在,要买东西得求他们。 肉联厂卖的是肉,谁不爱吃肉啊,可想而知这肉联厂销售科主任,这位置得有多吃香。 有个这样的爹,赵立业家肯定不缺钱,啥都不会缺的。 所以上辈子刘兰香被迫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嫁给赵立业呢? 赵家不同意? 赵立业这人看着没陈国栋张扬,但心思城府却肯定强过陈国栋李远航。 他不是会轻易妥协的人,就算是家里不同意,他也能磨到家里同意,或者干脆瞒着家里人,直接跟刘兰香去登记结婚。 沈南星有些想不太起来。 上辈子谈礼一直没有醒来,谈老太早早就叫她来县城读书,她跟刘兰香一样住宿舍,每天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学习上,穿着跟其他人一样灰扑扑的衣裳,编着大辫子,额头刘海能遮住眼睛,头好像从来都没抬起来过。 那时候的她肯定也是漂亮的,但却好像能够轻易隐入众人。 而现在的她,不习惯低头,任何时候都姿态挺拔,昂首挺胸,脸上尽是明媚,跟人说话会看着别人的眼睛,从不回避任何视线。 上辈子,她知道班里有陈国栋李远航和赵立业这些人,但却并没有怎么关注,心思不在这上面。 陈国栋似乎也对她调笑过几次,但她不予理会,时时刻刻都在学校学习,连教室门都不出,陈国栋好像也觉得没意思,碰见的时候调笑两句,倒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追着她献殷勤。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就没再听过陈国栋赵立业这些人的名字了。 反正他们平时也几乎都不来上课的,班里同学都因为高考临近而越发紧张,恨不得挑灯夜战,也没人去关心那几个混学的干部子弟,毕竟他们有家里人给兜底,考不考大学都无所谓,而他们这些农家子弟,家里可能是砸锅卖铁才能给他们一次考大学的机会,都指着能考上个大学鱼跃龙门呢,谁会关心其他。 就连刘兰香,也是悄悄退学的,她退学都半个多月了,沈南星才觉得不对,就算家里有事要回去,也不至于这么久不来吧。 她去刘湾大队找了刘兰香,才知道刘兰香竟然是退学,要嫁人了。 刘兰香悄悄退学回家嫁人的事,就只跟班主任说了一声,也叮嘱班主任不要说出去,叫大家担心。 班主任百般劝说无果,只能隐瞒这个消息,说她家里有事回家复习。 上辈子的沈南星,也没有办法改变刘兰香嫁人的命运,只能自己回到教室,继续学习,争取能考上好大学,早点工作挣钱,也不至于这有些时候,那么无力。 这脑子里过了一遍,沈南星是真想不起来上辈子的陈国栋赵立业李远航三人,到底干嘛去了。 沈南星走过来时,刘兰香正在说赵立业:“陈国栋都走了,你还不走?” 赵立业一回头,果然都不见陈国栋了,李远航也在招手叫他,他就说:“那我走了啊班长,下午我们不去上课,别想我啊。” “不去正好给别人腾位置。” 刘兰香已经懒得劝他什么,直接挥挥手,再一对上沈南星那若有所思的眼神,刘兰香的脸忽然红了:“小南你在胡思乱想什么?” 沈南星一脸无辜:“我想什么了?” 刘兰香咬牙:“我跟他没什么的,他家条件那么好……” “可你会是大学生,他就游手好闲混子一个。” “也不是混子,他就是不爱学习……”刘兰香下意识地反驳道,还没说完呢,对上沈南星揶揄的眼神,她的脸就又红了,瞪了沈南星一眼。 沈南星笑得不行。 一路上,梁嘉年都没说话,但也没喊腿疼,一群人吃过饭又走回学校去上课。 中午眼瞅着是没机会说什么了,一直到晚上吃过饭,刘兰香才低声跟沈南星说了之前没有说完的话。 “我们族里几个叔叔,我爹,还有几个跟我爹关系好的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他们在一起商量着……” 刘兰香似乎是在想应该怎么组织语言,好半天才说道:“把我们大队给分成三个小队,土地好的差的搭配着,分成三份,这三个小队每队负责自己的土地,干多干少,收成好坏,每个小队自己负责,等收获的时候,交完公粮和队里的提留,剩下的,自己小队成员平分。干好干坏,全看自己。” 中午刘兰香提了一句的时候,沈南星已经大致猜出来了,之所以不让刘兰香说,是怕被人听到。 这种做法在这个时候,那就是破坏集体,是个人主义。 但是在大集体里,人们干多干少,都拿一样的工分,磨洋工的和认真干活的,最后可能分到的粮食一样,久而久之,谁还会有激情? 也是在今年,外地某个村子就私下签协议,包干到户,到了第二年一算,这一年的粮食产量,居然等于之前好几年的总和! 后来那个村子所在的县里领导,也指示叫继续这么干,后来省领导也支持,并且把这个村子的情况写成详细材料上报…… 然后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开始实行包干到户。 说起包干到户,后来的人都知道那个村子,但实际上,在那个村子之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在试着小幅度改革。 毕竟,太穷了,穷到都活不成了,那只能求变。 只是很多村子的改革,就是像现在刘兰香说的那样,把村里人分成几个小组,再把田地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组田地,真要说起来,那一个小组也算是集体嘛,能糊弄一下。 这样做也是有利有弊,等于把大集体分成小集体,规避了分田给个人的政治风险,效果也会有一些,但弊端也不少。 沈南星就对刘兰香说:“既然干都干了,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直接分田到户,包干到户。” 刘兰香被吓了一跳:“这……” “穷则变,变则通。国家不会叫群众活不下去。运动已经过去了,国家在寻求发展,即便老百姓走错了路,可老百姓穷得饭都吃不上,没读过几天书,能认识自己的名字都勉强,最贫最苦最难的一个阶级,没有杀人放火,就只是想给自己挣口饭吃,能有多大的错?就算是错了,国家也有义务给教育纠正,而不是像旧社会那样,动不动就砍头灭族。最坏的结果又能成什么样呢?” * 这个六月,沈南星在学校极其繁忙。 数理化的思维导图已经全部在报纸上刊登完毕,沈南星的数理化复习笔记,各科的母题,也都已经完成。 在学校老师的领导下,全校同学已经都使用她的复习笔记整体复习过一轮,正在进行第二轮。 对那些母题,也基本吃透。 不光是高考班在这样学习,高一那边的老师同学也都在用那套复习笔记搭配知识点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其实现在高一那批学生的基础也很薄弱,沈南星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是从初中知识点开始串联的,高一的学生们现在就开始学,等于是给明年高二毕业班打下基础了。 学校里的学习氛围,极其浓厚,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 梁嘉年也习惯了根大家一起学习,这里每个人都特别积极,身上有着仿佛能把人给烧着的学习热情,积极,朝气。 梁嘉年觉得很舒服。 主要是身体感觉也很舒服,沈南星的医术确实好,自从喝了她开的药,他的腿就很少再疼了,他现在已经可以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放学,虽然他妈总是不放心。 他现在胃口也好了很多,虽然不爱说话,但跟同学们相处的挺好。 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沈南星分享给大家的知识点思维导图。 他从未想过可以把知识点这样串联起来! 虽然中断了学业很久,但他底子还在,如今又有了特别好的方法,他捡起来的速度很快。 在班上,同学们以前最喜欢问刘兰香和学习委员问题,如果大家都讨论过实在是不会了,才会去问沈南星。 其实沈南星性格很好,谁问问题她都会详细解答,但不知道为何,大家对她总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或者是敬畏感? 实在是讨论了不会的,才会去问她。 现在有了梁嘉年,大家反倒是更喜欢问梁嘉年问题。 梁嘉年融入的很好。 梁书记自己不方便过来,他妻子周佩玉,隔三差五总往沈南星他们住的院子跑。 谈老太做菜又好吃,周佩玉就说嘴馋,跟谈老太学做菜。 反正每回来都不空手,怎么拒绝都不行,也就随便她了。 以前学校是不上晚自习的,因为没有灯泡,点蜡烛的话,也没有必要,毕竟运动了那么多年,也没有大学要考,谁会去上晚自习。 今年开学之后,同学们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晚上的时间,都自发在教室里点着蜡烛学习。 通常是前后左右,四个桌子拼在一起,大家围坐着,点一根蜡烛,蜡烛由着一组的同学们自己花钱买,差不多每个人一星期得出一根蜡烛。 可即便如此,这一星期的一根蜡烛,也不是谁都能拿出来的。 再者就是,在到处都是纸张的教室,点蜡烛还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某些同学晚上想要多学一会儿,别人都睡觉了他还在教室里学习。 4月份的时候,有个同学就是晚上学着学着睡着了,蜡烛不小心被碰倒,就烧着书了! 要不是高老师整理资料回家太晚,正巧瞅见教室里的火光,及时救火,那后果真不知道会有多严重!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校长发话了,晚自习时间到9点钟,在这之前可以使用蜡烛,但在9点钟之后,禁止在教室、宿舍点蜡烛学习,违反了就要退学! 同时校长也跟上头打用电申请,终于,5月初的时候,给学校教室拉上了电线,装了两个灯泡。 有这俩灯泡,学生们的晚自习就不用再点蜡烛了。 但这俩灯泡,说实话,光线又黄又暗,其他同学们也都没什么意见,毕竟这已经比蜡烛好太多了。 可沈南星很不满意。 因为白天在课堂上积累下来的问题,要到晚上讲解的话,光靠这点光源想要照亮黑板,根本就看不见。 再加上如今的人,吃肉少,普遍缺乏维生素A,很多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夜盲,那想要看清楚黑板,就更加困难了。 沈南星正不知道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多加几个灯泡?但现在的灯泡又贵,寿命又短,颜色还大多都是黄色的。 不过若实在是没办法,那只能多加几个灯泡了。 就在这时,谈礼同学给她了一个惊喜。 他给弄来了两个直管荧光灯,就是后来人们经常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外婆的援交
删除她gl
浪剑集(H)
迷踪(年下1v1)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和徐医生闪婚后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危险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