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当路人甲变成太子妃 > 第4章

第4章

因为郁知年既不懂杨恪,也不懂爱情。 作者有话说: 小郁可可怜怜 7 七(2009) 七(2009). 为什么喜欢杨恪,喜欢杨恪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有多喜欢。 没人会对这些问题有兴趣,更没人问,但郁知年渴望回答,所以他自己问自己。 不过感情问题不像加减习题那样确凿,更难写明步骤,而郁知年对杨恪的喜欢跨越了很长的时间,途经许多地点,因此他自己也未必能找到最精确的答案。 经过数次挑选,慎重思考,对于第三题,他想最早应该追溯到刚住进杨恪家时。 决定答案后,郁知年将它登记在册,不再改动。 十四岁的郁知年在宁市里住下来,台风一停,杨忠贇便找了学校的老师,来家里测试他的学业水平。 测试进行了一下午,结果不怎么好。几位老师和郁知年说话,都得重复好几次,他才能听懂。 六点左右,在场陪同的徐秘书接到了杨忠贇的电话,似乎是催他带郁知年去吃饭,便尽快结束了测试。 郁知年和徐秘书走出会议室,心中有些不好受,觉得自己好像不配做杨忠贇资助的学生,因为他的学习不够好。 徐秘书主要替杨忠贇处理私人事务,性格温和,说话慢条斯理。 走在路上,他宽慰郁知年,郁知年以前的学制和内容跟新学校都不一样,语言也不同,测试情况达不到预期很正常,不必有压力,开学前本便会安排人给他补习;又给了郁知年一个新的手机,说是杨董事长交代的,已经配好了宁市的电话卡。 到了餐厅,杨忠贇和杨恪已经在等郁知年吃饭。 郁知年心中难过,吃得不多。 杨忠贇好像已经知道郁知年的测试并不理想,安慰了郁知年一番,说离开学还有近一个月,会找最好的人给他辅导,又说自己是校董事会的主席,决计没有人敢看不起郁知年。 “杨恪也会照顾你的。”杨忠贇说着,去看杨恪。 杨恪本在一言不发地吃饭,被爷爷点名,夹菜的手顿了顿,面无表情地看了杨忠贇一眼。 “是不是,”杨忠贇忽而加重了语气,“杨恪?” 杨忠贇不喜欢太明亮的环境,餐厅的吊灯只开了旁边的一圈,室外太阳落山了,但还留有一些橙色的晚霞,房里的光线处在昏暗边缘。 从郁知年的角度看,杨忠贇面上的纹路仿佛变得明显了。 他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唐装,腰板笔挺,眼神明亮,但下垂的嘴角已露老态,紧盯着杨恪不放,似是非要等到杨恪的答案。 被杨忠贇看了一会儿,杨恪无所谓地“嗯”了一声。 “你会照顾知年吗?”杨忠贇仍是不满杨恪的态度,追问。 杨恪放下了筷子,又看了郁知年一眼,说:“会。” 杨忠贇才转向郁知年,安抚般地笑了笑:“你看,知年,爷爷说了,你不必担心。” 气氛怪异的晚餐结束后,杨忠贇出门了。 杨恪不搭理郁知年,兀自上楼,郁知年便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郁知年没有娱乐活动,看了一会儿老师们测试完给他的答案,用新手机给小姨拨了个电话。 小姨叮嘱了他许多,说自己很不放心,过段时间要来看看,让郁知年住在老板家里要乖,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能任性。 郁知年全都答应下来。挂了电话,他走到阳台上,看着楼下森森的草坪和植物发呆。 外头的气温不低,但是没有热到会让人出汗,空气中都是植物的味道。 杨忠贇喜欢中式园林,因此别墅周围的绿植做得很花哨,在黑夜和地灯的灯光里显出一团团深深浅浅的黑。 他隐约看见杨恪好像经过连廊,去游泳馆,心里不知怎么也很想跟着去看看,但杨恪必然不会欢迎他,因此也只是想了一想。 * 杨忠贇安排的补习课的强度,比郁知年想象中要高很多。 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九点半,各门老师一个接着一个,周一三五还要出门去学几项体育。 补了一个多礼拜的课,郁知年已累得眼下发青,路都快走不稳。 杨忠贇几乎每天都会回家吃晚餐,还会煞有介事地在饭桌上考郁知年问题,他问的大多简单,郁知年一答出来,他便露出高兴和满意的样子,给郁知年许多夸奖。 杨恪对郁知年很冷淡,偶尔在家碰见,愿意和郁知年点个头,已是不错的态度。 到了补习第二周快结束时的一个夜晚,事情发生了少许变化。 这天,杨忠贇没有回家吃晚餐,晚上八点多一回来,就推开了郁知年补习室的门。郁知年正在解题,被推门的动静吓了一跳,抬起头看,见杨忠贇走近自己。 他的西装扣子敞开着,脸有些泛红,靠近后,郁知年闻到一阵酒气。 徐秘书跟在他身后,对这晚的补习老师说“今晚先到这里”,带着老师出了门,书房里便只剩郁知年和杨忠贇。 “知年,”杨忠贇微微低头,隔着书桌盯着他看,过了大半分钟,才说,“爷爷今天喝酒了。” 郁知年的题写了一半,和杨忠贇对视着,不知怎么,心中有些害怕,便没有说话。 “你愿意陪爷爷去书房坐坐么,”杨忠贇很慢地说,“喝了酒,没人陪着难受,杨恪不爱不陪爷爷,爷爷很孤独。” 郁知年心跳很快,但找不到拒绝的理由,魂不守舍地跟着杨忠贇去了书房。 不过杨忠贇说陪,确实只是陪着。他让郁知年坐在单人沙发上,要郁知年静静看书,自己则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又办起公来。 徐秘书在门口,有时进进出出,郁知年心不在焉地读《茶花女》,读着读着便开始犯困,眼睛快闭起来的时候,忽然听见杨忠贇叫他的名字。 “知年,知年。” 郁知年猛然惊醒,抬起头,见杨忠贇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累了?”杨忠贇问他,又看看表,“十一点了,是不早了。” 他翻了翻自己的文件,对郁知年道:“知年,爷爷今天很高兴,你在这里陪我。爷爷很久没这么安心过了。” 郁知年不知如何作答,又听他说:“杨恪从小到大都没这么陪过我,以后你可以有空就来陪爷爷坐坐吗?” “爷爷在这里给你放一个小书桌。我们爷孙俩待在一起,爷爷心里觉得安定,工作也顺利了,你愿意帮助爷爷吗?” 说罢,杨忠贇静静地看着郁知年,脸上带着笑意,好像是在征询郁知年的意见,又让郁知年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选择的权利。 最后郁知年说了愿意,杨忠贇的笑容更浓了,道是有些晚了,让郁知年先去睡,又说他还给郁知年准备了小礼物,放在卧室的床头。 杨忠贇的书房在四楼,郁知年下了楼,回到自己房间,他一开门,便见床上放着个红色的东西,走近一看,是个很大的红包。 他拿在手里,觉得很重,打开后,心里突的一惊。 红包里放着数十叠纸币,还放着一张纸条,写着“一个不多的零花红包,讨个好彩头,知年来到家里满月了”,署名杨忠贇。 郁知年看着钱和纸条,觉得害怕和无助涌上心头,手足无措。 他不懂杨忠贇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上心,对这个巨大的、空荡的房子感到害怕。 他呆坐了片刻,脑中一团乱麻,走到阳台上,想站着冷静一会儿,却看见亮着灯的连廊里,杨恪从游泳馆走回了主宅。 * 郁知年站在走廊的转角,很轻地叫了两次杨恪的名字,杨恪停下脚步。 他的头发好像已经吹干了,没有滴水,穿着运动服,转过身来,看着郁知年。 “什么事?” 杨恪声音没什么温度,让郁知年忽然有些退缩。但是他在这个家没有其他能交谈的人,因此还是硬着头皮问:“能不能进去说?” 杨恪看了他一会儿,不知想了什么,最后还是开了门,说“进来吧”。 杨恪的房间和郁知年在同一层,位于走廊的东西两端,格局和郁知年的相似。 房间排布得很规整,会客区放置的私人物品比郁知年的多一些,沙发旁有个木和玻璃结构的展示架,放奖牌和奖杯,通往卧室的门关着。 “说吧。”杨恪先坐了下来。 郁知年坐到他对面,犹豫着,把方才打过的腹稿说出来:“你知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要资助我?” 杨恪看了他一眼,很直接地说:“不知道。” “今天晚上,爷爷喝了酒回来,让我去他的书房,坐着看书,陪他工作,”郁知年回忆着,有些艰难地形容,“他说你不陪他,他很孤独,希望我以后可以一直这样陪他。” 杨恪愣了愣,眉头皱了起来。 “然后我回房间,他给我放着一个大红包,”郁知年接着说,“写了纸条,说欢迎我来家里满月。”他问杨恪:“以前还有过和我一样的学生吗?” “没有,”杨恪回答得很快,“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我能把红包还给他吗?”郁知年迟疑地问,“太多钱了,我不敢收。” “不能还,他会生气,”杨恪否决,而后看了看郁知年,“给你就拿着呗,红包能有多少钱。” 郁知年没说话,杨恪又想起来似的,说:“哦,忘了你是贫困生。” 说罢,杨恪沉默了,随意地看着虚空,他的面部轮廓、眉毛走向,介于野蛮和温和之间,手搭在沙发扶手上,他的肤色健康,小臂肌肉线条很长,手背上筋微微突起,在暖光中像是油画的局部。 郁知年停了几秒钟,忍不住说:“比我小姨两年工资还要多。”说罢觉得自己像在装可怜,但说出去的话已经收不回来了。 杨恪抬眼看他,没接茬,像是想了想,告诉他:“我爷爷以前没带资助的学生带回家过,也没让我陪过他工作。你不用太紧张,他可能把你当宠物吧,像养小猫小狗。” “我小时候,他养过一条狗,”杨恪说,“后来不喜欢狗的味道,就送朋友了。你放心,他不虐待宠物。” 郁知年不知该说什么,看着杨恪,最后讷讷地“哦”了一声。 “实在不行,”杨恪说,“你可以报警,我替你作证,他确实不正常。” 郁知年大惊:“我不是这个意思。” “……”杨恪没什么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两人静了半晌,郁知年叫他名字,说:“杨恪,我能不能要你的手机号?” 杨恪“嗯”了一声,把手机号报给郁知年,看郁知年输入时,他忽然问:“你到底学得怎么样,我看你天天补习,不是拿奖学金么,还补这么多。” 郁知年愣了一下,有点羞愧地为自己辩解:“我有很多课没学过。” 不过杨恪看起来并不是很关心,他说“好吧”,问郁知年还有没有事,没有他要睡了。郁知年便离开了杨恪的房间。 回到自己的房里,郁知年给杨恪发了消息,告诉他“我是郁知年,这是我的号码”,杨恪在第二天回复他“好”。 杨恪高中时常会回复郁知年的短信,后来几乎不回。 不过郁知年能回忆起的好像总是杨恪对他的温柔。 对于第二个问题,“喜欢杨恪什么”,依照郁知年喜爱分析的性格特质,和专业的学术能力,或许能写出一篇庞大的论文。 但简单来说,他觉得他可能喜欢杨恪直接,喜欢杨恪正直,喜欢杨恪自我,也喜欢杨恪不屑于骗他。 作者有话说: (爷爷不是什么正常人 大家不要对他有什么期待 8 八(2009) 八(2009). “今天先跟我回学校怎么样,我们几个单身同事在宿舍搞了个电影夜。”八月三十日,傍晚时分,赵司北一面开车,一面轻松地对杨恪说。 他驶出林荫道尽头的铁门,把深宅大院甩在身后,按下按钮打开轿车的天窗,让温和的风灌入车内,产生嘈杂但不让杨恪讨厌的声音。杨恪的余光看见赵司北被风吹得抖动的白色短袖衬衫。 “看什么电影?”杨恪问。 “《后窗》,”赵司北说,又问杨恪,“看不看?” 杨恪说看。 赵司北是杨恪的生父。 据杨恪所知,他出生没多久,母亲便因故去世了。杨忠贇使用他最乐于使用的不正当手段,获得了杨恪的抚养权,而后立刻将赵司北请出了家里,只在每月月底的周末给赵司北一次时长两天的探视机会。 赵司北原本在宁大有一份社会学的教职,是宁大最年轻的副教授,太太逝世后,在杨忠贇的干预下,他不得已离开宁市,接受了隔壁省省会一所重点大学的聘书。 不过每个月,不论晴雨,他都会驱车数百公里,来宁市探视杨恪,就像这天一样。 探视的时长太短,去不了太远的地方,他带杨恪在附近短途游,参观各类展馆,也回过许多次他在新市的家。他家位于大学内,是学校分配的一间有些老旧的宿舍,面积不大,不过布置的整洁温馨。 他没有再婚,在房子里摆放了他和杨恪母亲杨念的结婚照,但很少与杨恪提她。 有时杨恪说话,赵司北会说杨恪使他想起了杨恪的妈妈,这时候,他才会透露一些从前的事。 大多说他们恋爱时。 赵司北说杨恪的妈妈周末偷偷从家里跑出来见他,等他打工结束,看他的专业书看得睡着。她在宁大学市场管理,比他小两届,成绩不太好,科科都处于挂科边缘,不爱说话但是很爱睡觉。 一次赵司北告诉杨恪,他们原本不打算要孩子,怀杨恪是意外。一开始不想留下,但到了医院,杨念又改变了主意。 这由来多少让杨恪觉得自己有点不受欢迎,但赵司北跟杨恪不同,他善解人意,是个愿意表达情感的人,他告诉杨恪:“这只是插曲,你妈妈很爱你。” 和赵司北待在一起,不住在家里的夜晚,杨恪有时候会在睡前思考,十八岁成年后打算离开杨忠贇去生活。 打算一个人住,或许可以和父亲近一些之类的。不过也只是随便想想。 “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吗?” 进入通往新市的高速入口,天边的晚霞几乎消失了,天空变得昏暗,赵司北播放了他很喜欢的老专辑,随意地问杨恪:“刚才我好像看到一个没见过的男孩子,在楼梯旁边。” “是,”杨恪告诉父亲,“他资助的一个山区贫困生,叫郁知年。” “你爷爷?资助贫困生?”赵司北语气惊讶,大约是和杨恪一样,不理解为什么杨忠贇突然性情大变,化身真正的慈善家,“是那种绩优生吗,住在家里?” “嗯,好像也不算绩优。”想到郁知年发青的黑眼圈,还有他偶尔听见郁知年嘟嘟哝哝背单词的口音,杨恪评价。 “他几岁了?”赵司北想了想,又问,“看起来很小。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在爱里的人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花花游龙+番外   一梦三四年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浪剑集(H)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