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马都不得通行。 见状,李青文更慌了。 很显然,蕲州是真的出了事,所以才会阻拦里面的人出来,外面的人进去。 江淙去打听,那些官兵却缄口不言。 就在他们准备绕路而行时,马永江他们从后面追了上来,说是李青卓回来了。 李青文立刻调转马头回京城,看到二哥的一瞬间,脑袋里的那根弦,这才松开。 虚惊一场,李青文禁不住问道:“二哥,你不是去青州取东西,咋去了蕲州?” “顺路去蕲州做点事情。”李青卓知道家里人为他操心了,解释道:“没说清楚让你们受惊了。” 之前的那些天,李青文的确吓坏了,不过看到人好端端的,也就慢慢好了。 李青宏也问他有没有遭受到蕲州的疫病,李青卓只说,他出来的时候尚早,疫病还没有蔓延。 虽然李青卓的事情让他们可是心惊肉跳了一阵子,但很快,李家也有喜事——李青宏要定亲了,对方正是他两次上香途中相助的陆雪宁。 陆家是前些年搬到京城的,陆雪宁有个读书的哥哥,跟李青卓一样,也是在考试前去庙中给哥哥求福,所以才有了两个人这段缘分。 定亲是大事,理应李家和陆家两家一起商定,但是李家长辈都在边城,这就有点麻烦。 陆家人都挺通情达理的,再加上对李青宏十分满意,陆雪宁的父兄愿意走一趟边城商谈此事,所以李青文和江淙等人,再加上李青宏和陆家的几个人准备好后,一同从京城出发,坐船回边城。 在离开之前,他们买下了城郊路边的一块地,大约两三亩的样子,在京城往南的主路上,离各个私塾不远,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这块地是从几个卖家手里买的,原来是各种歇脚的茶肆或是吃食店的,被一块买下,通通推倒,临街的依旧盖成火锅铺子,后面的那些地,李青文准备建成房舍,供往来行人和附近的读书人食宿。 道别时,苏元宝掉眼泪了,哭着要跟李青文一起去边城,但是太远太辛苦,李青文舍不得他遭罪,只说等以后长大了,一定带他来。 最后,苏玉宝买了许多肉给李青文,让他带给狗狗。 当然,离开时,这些肉都加了盐巴,做成了肉干,要不不出一天都得臭了。 采买好东西后,一行人被送到了码头,上了船。 通往临肃的船依旧是船老大他们在忙碌,因为熟悉了,李青文他们不再像从前那般拘谨,江淙帮着扯帆,李青文则用泥炉子烤鱼吃。 陆家是客人,有甚好东西自然得紧着他们来,陆家大哥虽然是读书人,却不迂腐,虽然没在家里做过这些事情,但也笨手笨脚的帮忙,并不只等着吃。 江淙他们不白坐船,在京城买了不少东西给船老大他们,投桃报李,船老大他们也将新鲜的海物拿给他们弄着吃。 因为结果还未出来,李青文暂时不用再埋头苦读,坐船的这些日子,变着花样弄吃食,不光是马永江他们再次尝到的美味,船上其他人也多多少少吃了些,对李青文的手艺赞不绝口。 同样的鱼,李青文只撒了些粉末,就变得特别好吃,这实在是了不起。 这就是调味料的作用啊,李青文答应,回去只有,磨两袋子香粉给他们带过来,以后在船上就能吃到同样味道的东西。 船头有两个笼子里面养了鸡,长时间出海,光吃海物可受不了,因为一直有海风吹,倒是没有甚难闻的味道,只是略微有些吵。 一起说话时,才知道,临肃换了管事的人,虽然流犯们依旧出海,但不像从前那般频繁,总算能歇口气了。 不知道怎么说到了那些逃荒到临肃的人,船员们说,有一些人回拢北城了,在其中,李青文和李青宏还听到了熟悉的名字,但并没有开口再询问其他。 闲适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他们抵达临肃,下船后,换成了车马。 陆家这几个人不会骑马,当然要坐车,他们看到北方壮阔的荒野,俱是惊叹不已,李青宏在身边照顾着,他们是第一次上门做客,还是要走这么远的路,自然要周全些。 李青文虽然往返边城许多次,但鲜少在这个时节走动,多半都是下雪的时候,看到周遭的一切,颇有几分怀念的感觉。 他们行到密林之后,路的两边便能看到整齐的小树,听说这些都是李青文他们栽种的,陆家人满脸震惊。 他们以为,在这种地方求生本来就不容易,没想到竟然还能下这份苦功夫,真的是令人佩服。 还没看到边城的影子,他们路上反倒先遇到了放羊的李青风和一群大狗。 李青文早就听小四哥说,在安阳关买了几百只羊回来,亲眼看到这么多山羊,依旧觉得可真是不少。 说是放羊,其实李青风在草丛里睡觉,都是一群狗在看着羊。 马永江他们离开边城也有些日子了,再次见到李青风,激动不已,抱做一团。 家里来客人了,李青风也不继续往南走了,吹着哨子,大狗们立刻撒腿开始驱赶羊群往回走。 查图部落的狗除了拉雪车,还会帮着驱赶鹿群,放羊什么的,是被李青风生生的训练出来的。 往回走的路上,碰到了不少村民,看到他们一行,都会停下来,跑过来打招呼,闪电早就跑回去报信,所以李青文刚到家门口,大狗已经把地里干活的李家人全都“叫”了回来。 本来马永江他们重回边城就让人惊喜了,没想到李青文和李青宏也一同回家。 然后,听说了陆家人的身份,陈氏更是喜的合不拢嘴,这可是三喜临门啊。 李家人可是都高兴坏了,热情的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李青文抱着小侄女看大嫂沏茶。 听着前屋热闹的说着两家的婚事,李青文想,如果爹娘愿意的话,李家今天不单能多个儿媳妇,还能再多个儿子。 想归想,李青文可不敢在这种日子把自己和江淙的事情给捅出来。 按理说,结儿女亲家,应当是李家人先去陆家,陆家之所以大老远跑到边城来,也是因为他们想看看李家人是甚么样子的,嫁女儿的,总归要更小心些。 虽然路上很累,很辛苦,但这趟没白来,李家孩子和长辈都是知靠的人,这门亲事,比原本更让他们满意。 待李茂贤和李青瑞他们陪着客人喝酒,陈氏才到西屋来,拉着小儿子说体己话。 问到去洪州的事情时,不免要提及不少人成亲了,陈氏忍不住有叹了一句,读书把你们哥俩的婚事算是给耽搁了。 躺在熟悉的炕上,李青文默默的想,二哥才是,自己读书并没有误了终身大事。 第237章 江淙这一趟走了快半年, 回来后,立刻就被周丰年给抓走了。 最近南边来了不少人,专门在森林中挖采人参, 有普句人也有大梁的,和查图部落的人起了争执, 有不少伤亡,这片古老的森林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平静了。 朝廷自然不会放弃这片富饶的森林,已经划为疆土, 派人驻守森林,但相比于偌大的林子, 那点官兵少的可怜, 守卫任务实在是繁重, 今年又拨了几千士兵过来。 边城的变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内城建的差不多,官兵全都搬去了新城,同时外城的城墙也开始一点点的起来了。 新城那条通南北的街道开起了铺子,大都是食肆和酒馆,来光顾的是流犯和官兵, 边城的百姓们依旧节俭持家, 不愿意多花钱。 因为要种地, 牲口和家畜众多,用水方便, 村里的人依旧还住在老城这边。 李家人招待陆家客人时, 李青文去找周瑶, 结果却扑了空。 早就听说了周瑶回安阳关探亲, 但是过了这么久竟然还没回来, 真的很令人意外。 在家歇息了几日,李青文跟着大家伙下地薅草。 去年收成很好,家家户户粮食满仓,今年的稻田开出来不少,有方氏和洪州过来的一众姑娘在,教大家伙种稻子。 耐寒的水稻种出来,虽然亩产才一百多斤,但多种几亩地,改善了大家伙的饭食,白米饭再也不像是从前那般,只会出现在梦里。 高粱、谷子、水稻、小麦、黍子、大麦、荞麦还有大豆,庄稼的种类越来越多,菜也多了不少,胡萝卜、洋葱、豌豆、甘蓝、花椰菜,这些都是从罗车国那里得到的种子,已经在边城落地生根。 种的最多的自然是南瓜,因为产量高,味道香甜,深受所有人喜欢,不论是百姓还是官兵,都种了许多。 这个时节,站在山坡上往下看,四处都能瞧到黄色的南瓜花。 之前种的那些树苗都长大了不少,虽然李青文在去年和今年的春天不在,但依旧有人育苗种树,林子比从前更多了几片。 干活累的时候,直起身歇口气,擦擦汗,深吸一口气,可以在风中闻到酒香味道,那是李茂群在带着人酿酒。高粱做白酒,大麦酿啤酒,这些酒小部分留在边城,大部分都会被拉到京城,专门供给羊蝎子火锅铺子。 从前这条从北往南流的河只供人提水、捕鱼和饮牲口,现在可热闹多了。 除了两边一块块水田,还有摇摇摆摆的小柳树,下游则是成群的野鸭和牛羊,向阳的地方空出一片地儿,拉着长长绳子,专门晾晒药材。 去年新建成了两个磨房,一个是坐落在河边的水磨房,另外一个是二层的风磨房,有了这两个,人和牲口都省了太多的力气。 虽然盖磨坊的念头是李青文想出来的,下力气的是村里人,郑准也给了很多指点。 刚回来的时候,李青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开局成了二姐夫
镇妖博物馆
NTR场合_御宅屋
淫魔神(陨落神)
婚里婚外
山有木兮【NP】
篮坛大亨
树深时见鹿
恶蛟的新娘(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