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开始嘴欠。 第一次听“傻子”开口威胁,那些小孩子也有点懵,四散着逃开了。 路边的大人却是听出来了,李家的小儿子真是好了,从前被骂都没有什么反应的,现在都知道告状了。 井是请专门的人打的,听说可花了不少银钱,井口差不多有一丈宽,上方横着辘轳,支架是结实的木头,井绳有小孩胳膊那么粗,长期浸水绳子容易烂,隔一段时间就要换新的。 井很深,十分危险,所以村里的大人不厌其烦的告诫孩子不要到井边玩耍,这口井在李青文的记忆中是十分可怕的。 现在还好,冬天井边都是水冻成的冰,容易滑倒,对于大人来说都要小心。如果天冷的时候在井边看到孩子的身影,回去必定会被大人一顿鞋底炒肉。 这个时间井边的人很多,其中就有不少李家的,李青文礼貌的一一问好,有几个长辈拉着李青文的手问东问西,也就导致他没办法和三哥一起摇水。 不过井边人多,随便上一个搭把手就好了。 井绳一次次的上下,一桶桶水摇上来,按照先来后到,排在前头的人先接了水,很快李青文带来的桶也装满了水。 哥俩在一众人的目送下提着水离开了。 木桶本身就不轻,装了水更重,提到家,李青文两条手臂又酸又痛,他这个身体没做过力气活,很缺乏锻炼。 除了身体不像是农家孩子,李青文脸也很白,原主不下地干活,也不怎么出门,在一张张晒的黝黑的脸中很明显。 东锅里有东西,午饭是在西锅里煮的粥,李青风很想掀开锅盖看看,可听弟弟说睡觉之前就能做出糖来,他便忍住了。 吃完午饭,把西锅刷干净,姜氏放里面放了几舀子水。 水烧开后,时辰也差不多到了,先舀一瓢开水倒进东锅的糖糟中,然后拿来陈氏洗干净的细布蒙在空盆口处,用水瓢把东锅的汤汤水水舀起来,一点点的倒在细布上。 糖水透过细布流到盆中,糖糟则留在了上面。 几次三番,东锅见底,得了两大盆糖水和一堆糖糟。 糖糟不扔,放回东锅,继续放里面放开水,尽量把糖糟里的糖水取干净,然后再过细布。 糖水的颜色呈青绿色,便差不多了。 东锅连着东屋的炕,热了好几个时辰,再烧晚上没法睡人了,所以糖水放到了西锅开始煮。 陈氏扒拉着糖糟中的米渣问这些还能吃吗,李青文想了一会儿,谨慎的道:“娘,这些还是拿去喂鸡和猪吧。” 从前不缺粮食,这些没了营养成分的东西没人吃。 虽然舍不得,陈氏还是打算把这米渣分三顿喂猪,鸡可以找虫子吃,猪老吃草也不长膘。 熬糖的时候更不能松懈,要不停的搅锅,以防粘锅烧糊了。 家里头一遭做糖,不管大人孩子都很稀奇,围着灶台转,一开始都没看出来什么门道,直到锅里的糖水越来越粘稠,一个个泡泡破裂,那股甜香味就散发出来了。 这时离成功就差几步之遥,李青文终于能放心了,问道:“娘,咱家有黑芝麻和黄豆吗?” 没等陈氏开口,李青风立刻道:“有,都有!仔儿你等着,我去拿!” 他“嗖”的一下跑出去,陈氏的骂声都没追上。 李青风把芝麻拿来,陈氏笑骂了两句,全家都高兴,她也没多说。 李青风道:“娘,仔儿能做出麦芽糖来,以后可以拿出去卖钱给你买药。” 因为他这话,姜氏多抓了几把黄豆放到锅里翻炒,她在县城看人卖麦芽糖,两块就一文钱呢。 黄豆炒的泛黄铲出来放到钵中,被李茂贤接过去,用木杵捣碎,再用擀面杖将碎豆子碾成末。 按理说用石磨更省事,不过黄豆不多,用村里的大碾子就有点大材小用了。 就着热锅继续炒芝麻,芝麻小,好熟,翻几下就有香味了,就得赶紧盛出来。 家里的人的目光大都被越来越香的糖液吸引,最小的李正明更是咿咿呀呀的想要往锅便挤。 怕小侄子被飞溅的糖液烫到,李青宏把他抱起来。 李青文原本一直盯着黄豆面和芝麻面,见状便用筷子从锅里挑了一些糖液出来放进盛水的碗中,滚烫的糖液在凉水中冷下来。 李青宏接过筷子,小侄子便开始舔筷子上面的糖。 芝麻还好些,容易弄碎,没有趁手的工具,黄豆到底也不能整成特细的粉,不过自己吃,倒也不用弄的那么精细。 黄豆粉和芝麻粉分别放到两个大碗中,在全家人的注视下,李青文把锅里的糖汁舀到两个碗中,不敢耽误,立刻用糖汁和面。 他一时有些着急,手被滚烫的糖汁烫了一下,很快就起了一个水泡。 陈氏眉心一跳,“仔儿,让娘来!” 陈氏做惯了活计,手心更粗糙些,在碗里把面搅的差不多,就直接倒出来用手揉。 另外那碗芝麻面被姜氏拿走了。 婆媳俩揉好了,面还是很热的,李青文想亲自弄,被姜氏拦住了,“仔儿,你说就成,嫂子和娘弄。” 李青文拗不过,便让嫂子和娘亲把黄豆面和芝麻面擀成薄片,然后切成细条。 这个俩人很熟,跟做面条差别不大。 按照李青文说的,姜氏和陈氏俩人把黄豆面条和芝麻面条贴叠到一起,叠了不知道多少层,最后包上一层微黄的黄豆面片。 包好之后,俩人一人一头开始向两边拉。 长期做精细活,姜氏和陈氏对力道的把握更好,李青文说力道要均匀,她们拉的就很稳。 面块被拉成一指那么高,李青文用刀切掉头的一块,整齐的切面上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福”字。 芝麻面稍微软了点,“福”字有些圆,但并不影响字的清晰。 “是个字!”李青风眼尖,手比划了一下,“是福啊!” 李家几个孩子都随爹爹认字,虽然不是很多,但“福”这个字还是认得的。 李茂贤仔细的端详了片刻,点头道:“不错,是个福字。” 竟然用面“写”出了字,一屋子的人发出惊叹声。 第6章 救命恩人 很快,随着陈氏的手起刀落,越来越多带着“福”字的糖被切了出来。 听李青文说可以吃,李青风和李正亮叔侄两个立刻往嘴里塞了一个,其他人倒是一脸稀罕的看个不停。 麦芽糖汁和面,本来就用的不多,这字糖甜味比不上纯粹的糖,可平时大家吃甜的少,还是从小小的字糖中品尝到了甜滋味,露出满意的神情。 不等大家看仔细,此时糖已经熬的差不多了,姜氏赶紧把粘稠的糖汁从锅里舀出来放在浅底盆中,焦黄的糖液香甜诱人,李青文都忍不住咽了几下口水。 熬了这么久糖,味道不免飘出去,隔壁的墙上露出几个小脑袋,眼巴巴的看着李家的屋里头。 一般人家的小孩都被爹娘教导不准打听别人家做什么吃的,所以几个孩子被甜味勾引的很馋,也没开口问。 烧了这么久的火,屋里头闷热,一家人出来纳凉,就看到那几颗圆圆的小脑袋。 “花儿,巧儿,过来吃糖。”陈氏招呼道。 “不用了,婶子,我们吃过饭了。”小丫头的声音细细弱弱的,一听就有些不坚定。 李茂贤走到墙边,冲几三个小丫头伸手,“过来,叔接着你们。” 小丫头们到底没有抵挡住肚子里的馋虫诱惑,被李茂贤一个个的接到墙这边来,陈氏抓了一把还热的字糖给她们分了。 这一趟街都是姓李的,西边的邻居也是亲戚,李青文要叫三爷爷。这几个女孩是三爷爷家的孙女,跟李青文同辈,十岁左右的年纪,瘦瘦弱弱的,拿了好几块糖也舍不得一下吃掉,放在嘴巴里一块慢慢舔着,其他的想要拿回去给兄弟姐妹分着吃。 天快黑了,家里一下少了三个小的,很快便听到邻居三奶奶的喊叫声,“花儿,巧儿,芽儿……” 小丫头们怕奶奶着急,赶紧应声,陈氏道:“快回去吧。” 三个人掉头就跑。 本来字糖做的就不多,一人分不了几块,大人只是尝个滋味,剩下的几乎都进了几个小的嘴里。 李青文只吃了一块,字糖中的黄豆味道更浓一些,渣滓很多,少了几分细腻的感觉,但味道还可以。 盆里的糖浆稍微冷了些,不用李青文动手,李茂贤一个人开始拉扯依旧烫手的糖。 很快天黑了,看不清糖的颜色变化,李青文上去拉了一下,感觉差不多了,便让娘亲把拉成长条的糖给切了。 折腾了这么久,麦芽糖终于做好了! 刚才吃了字糖,现在反倒都不急了,李青文还特意把家里的称拿出来,垫着布称了一下,切好的麦芽糖有三斤多点,算上被舀出来做字糖的那些,这个出糖率算是可以了。 称好之后,大人孩子都尝了一块,满口生香,俱是眉开眼笑,麦芽糖比字糖甜多了。 李青宏嘴里含着糖,不怎么清楚的道:“在县城买这些糖得七八十文吧。” 姜氏忙不迭的点头,“可不就是,咱们仔儿厉害啊,那些麦子和江米差不多值四十文,唔,快要秋收了,可能粮食还要更便宜点……” 要是拿去卖,今天便能赚三四十文,这笔账很清楚,李青文心头一震,顿时觉得嘴里的糖更甜了几分。 知道这些麦芽糖能卖这么多钱,李青风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好吃是好吃,可娘上个月就把药断了,他不能为了一口吃的不管娘。 倒是陈氏看他只吃了一块,纳闷道:“风儿,仔儿做的糖你不爱吃?” 这几天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做出糖了,就只吃一块? “刚吃好几块了……”李青风含糊道:
相关推荐:
旺夫
将军在上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乡村桃运小神医
淫魔神(陨落神)
树深时见鹿
顾氏女前传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