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紧,我回京后也没见着他。” “我听说纯父封侯了?”曹友闻问道。 “司马纯父晋封云阳开国武功侯,升任兵部武选司郎中兼讲武学堂司业。武选司乃兵部第一美职,主管六品以下武官任命升调转迁事宜,还兼掌着武举;他还要在讲武学堂兼职,现在每日奔波于汴京与朱仙镇之间,忙得不可开交。”范翔在旁艳羡的说道。 “云阳侯!”曹友闻黝黑的脸膛上闪着亮光,笑道:“当年与诸兄定交,我们都知道司马纯父绝非池中之物,今日果然是纯父最先封侯。不过当年我虽知纯父文武全才,却一直以为纯父之显达,必由他治世之材,哪能料到竟由开疆拓土。人生际遇,真真难料。” 陈良含笑抿了一口酒,却不说话。司马梦求由枢密院副都承旨兼职方馆知事任上升迁,一方面固然是由他积功积劳,但另一方面,却也是为了防范职方馆长期由一个人把持。其实若论紧要,武选司再怎么样也比不上职方馆。这个人事案是潘照临竭力反对的,但石越却没听纳潘照临的意见。不过两府诸公倒也没有亏待司马梦求,不仅封他为云阳侯,而且据传他将来很可能接任枢密院都承旨,若此传闻是真的,那的确将称得上前途不可限量。 却听范翔笑道:“你曹允叔也不错,如今也称得上富可敌国。在界身巷一掷十五万贯,乖乖,我一辈子的俸禄只怕也没这么多。” “范仲麟素来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要不要你和我换换?” “换就换,只怕你不肯。明天就搬家,我搬到犀光斋住,你去住我的鸟窝。” 陈良听他们开着玩笑,也笑道:“允叔你可亏大了,范仲麟刚刚升任户房都事,要贪赃枉法,也没这么快,他家徒四壁,你要和他换,也得等上几年,等他升了官再换不迟。” “啧啧!都知道你陈子柔和曹允叔关系最好,可也用不着这样分亲疏吧?”范翔冷笑道,“我说这人心怎的越来越不淳厚了呢!” 陈良却不理他,只对曹友闻笑道:“你休去理他,他是无药可治的,我回来后才知道,原来他在石相面前也敢乱开玩笑。” “石相不怪罪么?”曹友闻诧道。 陈良笑着摇摇头,“连司马相公都容着他,何况石相。我看这世间,只潘潜光能治他……” 范翔在旁笑骂:“陈子柔你就会败坏我名声。”一面却对曹友闻笑道:“允叔你要当心,汴京这地方,全是些骗子,你要办什么事,断不可乱信人。” “这个范仲麟倒说得没错。”陈良笑道,却是转过头看着范翔,“所以我才叫他来找你。” “找我?”范翔狐疑地看了二人一眼,“曹允叔果真要办什么事么,有你在石相那说说不就成了?” “此事非同小可,现在找石相,一定碰钉子。我想来想去,这事只怕还只能着落在你范仲麟身上。” “非同小可?”范翔越发惊讶了,有什么事情值得陈良说“非同小可”?要知道石越如今已贵为次相,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陈良还是石越素所倚重的幕僚。只要他肯开口求人,汴京不知道多少官员排着队想要给他办事。 “的确是非同小可。”曹友闻点了点头。 “我说呢,果然这何家楼的酒没这么好吃的。”范翔笑道,“不过且说说看,究竟是何大事?” 曹友闻望着范翔,轻声笑道:“我想游说朝廷对注辇国开战。” 他话音未落,范翔的笑容已经僵在脸上,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来。这时候,范翔才忽然发现,曹友闻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上竟然有一种杀伐之气。这种气质,若不是带过兵、真正打过仗,普通人身上,是绝不可能存在的。 “这可还真是非同小可。”范翔自嘲地说道。 “子柔和我说,要办成这桩事,非得范仲麟你帮忙不可。”曹友闻淡淡笑道。 范翔嘿嘿一笑,注目曹友闻,道:“那我便和允叔直说,朝廷从益州和交钞脱身之前,这事没可能。” “仲麟为何连我的缘由都不问……” “不用问。”范翔笑了起来,“南海的分量还没那么重。恕我直言,允叔要想朝廷为南海商人向注辇国开战,就先得向朝廷证明他们值得朝廷这么做!” “向朝廷证明……”曹友闻沉吟道。 “不错。我知道你和子柔怎么想,我三人是布衣定交,情同手足,我不绕那多圈子。我可以告诉你们哪些人在皇上身边说得上话,哪些人在几位相公面前说得上话,通过哪些人又可以接近这些人,他们有什么样的嗜好和厌恶,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又势同水火……”范翔嘻嘻笑道,“我也知道你曹允叔有钱,总能想办法投其所好。但恕我直言,你要想过这条路子办成这事,没有四五年的功夫绝不可能。靠钱贿赂是没用的,投其所好也不行,你须得在汴京好好呆上几年,参加他们的诗社宴会,得到他们的认可,赢得他们的尊重,然后才能打动他们,影响他们,他们才会相信、重视你说的话,然后你的意见才会被流传,被慎重的讨论,在宰执们面前一次次被提起,被写成章奏直达皇上御前。即使是这样,如今这三位菩萨,也没那么好糊弄……” 范翔每说一句话,都会让曹友闻的脸色更添黯然。因为范翔说的,他虽然并不了解,但心里却非常清楚的明白范翔说的都是大实话。他知道,大家虽然都同样长着一双眼睛,但这些东西,是他和陈良所看不见的,而范翔就一定看得见,而且看得清楚。 汴京的游戏规则和南海是不同的。在南海,没有熙宁重宝办不到的事情,但在汴京,却并非仅仅只用熙宁重宝就可以撬动的。 “如此说来……”一瞬间,曹友闻几乎打算放弃。他可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耗费在汴京这令人生厌的官场。 但范翔接下来的话,却又点燃了他的希望。“倒也并非没有捷径可走。” 曹友闻紧紧盯着范翔,生怕漏过他的任何一句话。 “两条路。”范翔轻轻摸着手中那过分奢华的白玉酒杯,笑道:“一方面,你要向朝廷证明南海值得朝廷打仗,本来这事不容易,不过,眼下却有难得的机会。” “你是说?” 范翔却并不直接回答,只笑道:“如今这三位菩萨,你若真能帮得上他们,你就不用担心没有回报。不过这还只是一方面――我记得你是白水潭的学生?” “嗯?” “那你设法去说服桑长卿和白水潭吧。这比你一个个游说官员,要事半功倍。”范翔轻声笑道。 东十字大街。 土市子附近,大大小小的钱庄,一共有六家。这时候正是下午,每家钱庄的前面,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每条队伍的旁边,都有开封府的巡检、逻卒和土市子附近的厢主,在维持着秩序。 汴京已经发生过小规模的流血冲突了。 所有的麻烦都被认为是交钞带来的,人们一发现交钞贬值,自然的反应,就是想将自己的交钞换成铜钱或者物品,汴京几乎所有的钱庄前面,都聚集了密密麻麻的想要提取存款、兑换铜钱的人群。对于钱庄来说,挤兑无疑是一场噩梦。但幸好,他们还有可以保护自己的东西。 交钞局是最好的挡箭牌。大笔取款本来就需要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预约――这是当时可以理解的规定,而因为交钞局限额兑换,更给了钱庄一个借口,几乎所有的钱庄都以非常情况为由,将提前预约的日期延长了一倍。而面对小额取款的挤兑,钱庄也各有办法,他们每日规规矩矩,按时开门营业,按时关门结业,来者不拒,但却也有几个原则――原来存交钞的,自然只能取交钞;想兑换铜钱可以,请到专门负责兑换的柜台重新排队;原来存铜钱的,差一点的则只能按官价提取交钞,好一点的,也要搭配交钞,至于责任,当然应当由交钞局来负责。而所有钱庄共同的、最大的杀手锏,就是极低的工作效率,平时恪于条件,已经很慢,这时候再故意拖上一拖……纵使汴京民风再怎样淳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一天天变成废纸,每日排队却总是轮不到自己,百姓的怒气压抑不住的时候,生出恨不能砸了这些钱庄的想法,也是自然而然的。冲突首先在几个小钱庄暴发,但万幸的是,开封府的治安系统还算运转灵便,韩忠彦反应很快,冲突没有扩大。但百姓的怒气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意外再度发生,韩忠彦不得不在钱庄密集区分派巡检、逻卒,以维持秩序。 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汴京的钱庄竟然苟延残喘,拖到现在还没有一家在挤兑风潮中破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饶是如此,很多小钱庄也已经是在苦苦支撑。尽管钱庄可以拿交钞局当挡箭牌,但即使交钞能够恢复信用,在这次风波中,很多小钱庄的信用想要恢复,只怕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事情,石越以前只是在官员的汇报中听到过。拜相之后,他还从来没来过土市子,更不用说像今天这样,和潘照临一道,扮成普通百姓来这里。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他感觉汴京街头,比以往少了很多欢笑。 “陈州酒楼旁那家铺面最大的钱庄,叫富贵钱庄,是京师有名的大钱庄,在各路都有分号,东家叫周应芳,是河北人。这家在京师信誉最好,听说周掌柜为了应付这次麻烦,因为赶不及从各地调钱进京,变卖了自己在京师的好几处产业,将在河北的一处矿山也卖了。他家取款时态度也最好,不但加派人手,绝不故意拖延,取钱时存交钞取交钞,存铜钱取铜钱,也绝不打折扣――汴京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而且他还在钱庄里面安置了桌椅长凳,又有火柜取暖,还派人给外面排队的送热茶热汤……不过富贵钱庄也是最早明目张胆的拒绝用交钞兑换铜钱的钱庄,相公你看……” 石越顺着侍剑所指的方向望去,却见富贵钱庄果然有人提着水瓶出来给
相关推荐:
红豆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将军在上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乡村桃运小神医
村夜
交流_御书屋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