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情欲烟火 > 第58章

第58章

因为李牧说,去那里他会有sha人的冲动。 好吧,这是战后综合症,徐进端表示理解。 李牧99岁那年问徐进端:“你怎么从来不问我的身世?” 徐进端说:“你想说,自然会说。” 李牧:“6岁那年,我姐嫁给了魔都富商刘慕松。12岁那年,我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后来被师傅所救成了他徒弟;28岁那年遇见你,和你共事;也是那一年我成了你师兄。 你说人生是不是很奇妙!” 徐进端:确实是挺奇妙的! 谈话后第二天,李牧没有起床。徐进端去他房间叫他,他拉着徐进端的手:“臭小子,你想好了再叫!” 徐进端终究还是呐呐开口:“小舅。” 李牧笑了,嘟囔了一句“亲的。” 这一天他含笑而终,享年99岁。 16年后,徐进端无疾而终,享年99岁。 第112章 “哐嘡、哐嘡、呜.......” 趴在飞驰火车靠窗位置小桌上的男子吸了吸鼻子,嗯,火车上特有的气味、特有的嘈杂声,让他明白他在火车上。 没抬头,继续假寐。 徐进端快速读取着原主记忆和剧情。 现在是1972年9月。 原主舒磬,今年18岁,高中毕业。 因大哥结婚大嫂进门,父母为大嫂能平安生下孩子,在大嫂和大哥软硬兼施下硬是逼着原主把刚考上的工作转让出去。 原主一气之下,与家里断绝了关系,毅然报名下乡。 他这次要去的目的地是H省,陵水县南桥公社。 剧情中,原主到了南桥公社后被分配到了群英大队沟尾村。 那是一个两面环山,一面丘陵、一面靠海的地方。 简直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这里。 自1968年以来,来这里的全国知青有124人,但截止原主去的那一年只剩不足30人。 原因是岛上年年有台风,每年都会死很多人。 开始几年知青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救援不及、造成死伤惨重;之后几年有陆续补充的更有陆续回城或是换地方的。 而,原主来到这里后一年即1973年的那场台风中被巨石砸中,脑袋一懵就去地府了。 任务目的:他不甘自己的一生就此被结束。他要让父母后悔抛弃他,更希望舒家不要有后,这样卑劣的基因就不应该继续下去。 徐进端:......,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刚的委托者。 ‘小爱,你问问,他对自己有什么具体愿望?’ ‘没有,只要活着。活得比他大哥好、气死他,气死父母就可。’ 呕吼!这怨气可真够深的啊! 对自己没要求,那他的发挥空间就很大了哈! ‘小爱,来吧,新任务位面奖励。’ 徐进端:‘这是让我啃着花卷学巫术吗?’ 系统提醒:‘主人,你去的地方是少数民族,还是家族管理制。’ ‘行吧,还有多久到目的地?’ ‘火车还有一天一夜,之后坐船要一天,做牛车要四小时。’ 徐进端:......,这还真是远啊! 又从记忆里搜索了下自己带的行李。 一条薄的可怜的被子,两套内、外衣裤、一个破脸盆,以及口袋里仅有的50块钱和10斤粮票。 ‘小爱,我是舒家亲生的吗?’ ‘是亲生的。主人偏爱这词在任何位面世界都存在的。’ ‘嗯,原主就是不被爱的!’ ------ 徐进端用神识放了四个花卷在空饭盒里,又把空饭盒转移到身上背着的军绿色书包里。 顺便把书包里的各类证件都转移进了空间。 忙完后,留了一丝神识在外面,开始进书房潜心学习起了刚得到的《巫道师祖书》。 一直到外面的嘈杂声越来越响,徐进端才从趴着的小桌板上抬起头。 原来是吃晚饭时间了。 ------ 江洲舒家,饭桌上。 “老舒,明天找人把老二的屋子装修下,可以给孙子住。”说话的是年约五十,两腮无肉的妇人。 “孟继红,你要弄清楚舒磬姓舒!是我老舒家的孩子!”舒国华不怒自威地盯着眼前的女人。 女人低声嘟囔:“…………” 舒国华没听清楚,问:“你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孟继红道:“没什么,快吃,吃了我去洗碗。” ------ 火车上,徐进端拿着水壶和搪瓷杯,离开了座位。 再回来时,已经洗了手,打了一杯和一水壶的热水了。 此时,邻座们要么已经吃过晚饭,要么靠在椅背上假寐。 徐进端拿出包里饭盒里的花卷,就着开水吃了起来。 邻座几人除了偶尔瞟过来的视线,并没啥作妖的。 吃了一个半二合面花卷,就没再继续吃了,而是靠在椅背上闭眼假寐。 意识进入空间学习教室开启了学习模式。 傍晚时分到达前往H省的港口城市,可惜已经没了轮渡。 接站的知青办工作人员带着一行16人去了渡口招待所,他们将在这里住一夜后,乘坐明天一早的渡船过海去H省。 “要买生活用品的也可以现在去买,晚8点前必须回来。”知青办工作人员是位姓周的中年男人,在安排好住宿后对几人说道。 原主和其他15人不在一个车厢,因此也互不认识。 遂,徐进端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去供销社。 在他读取的剧情里,他所在的沟尾村知青都是一人一间竹屋,吃饭什么的都是各归各,除了上工有交集,其他时间没啥交集,所以他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招待所住的是高低床的八人间,9月份的天气,用的还是草席。 .........有股臭味。 趁着房间没人,徐进端从空间拿出酒精喷雾,对着草席咔咔一通消毒,去公共浴室冲凉去了。 从浴室回来,浑身轻松,恍若重获新生。 往自己床上扔了个清洁符,又从空间找出个旧枕头,倒头就睡。 睡得正香之际,门口响起了叽叽喳喳说话声,那是去买东西的知青们回来了。 见徐进端躺着没醒,几人开了门,也放轻了说话声。 翌日一早,徐进端最先起床,从外面洗漱回来,屋里的知青们也都醒了。 在招待所食堂买了两包子,对付早饭后,知青办干事开始点名集合去码头准备上船。 海渡船一路走、一路停,到南桥公社时,就只剩徐进端一人,知青办干事直接在渡口和公社的人做了交接。 徐进端坐上了一辆前往群英大队,沟尾村的牛车。 “你好,我是68年来这里的知青赵波。”一起来接他的有两人,一人赶车,一人和他在牛车上唠嗑。 徐进端礼貌回:“你好,我是舒磬。” 赵波点头,继续介绍道:“赶车的是咱沟尾村的村长,林长海。也是林家族长。” 徐进端问:“族长?” 赵波像是看明白他眼中的迷惑给他解释道:“这里少数民族居多,所以也还延续他们自己传统,是被国家允许的。” 第113章 徐进端了然,岔开话题问:“赵知青,和我说说我们这里是怎么参加劳作的?” 于是赵波开始给他讲解起这里日常的工作方式。 知青点设在沟尾村北边,靠近海滩的树林里。每天早上可以靠赶海赚取工分。一般来说,最高不会超过五工分。 白天必须下地干活,会有生产队长安排每天工作,根据完成情况给予工分,最高不会超过十工分。 这里一年分两次粮。按工分算工时,10个工分等于1工时,1工时根据当季粮食收成折算成0.5元-1.2元的货币。 知青们要钱的可以分到与工分等值的现金,要粮食的可以分到与现金等值的粮食。 在这里最难的不是吃不饱,而是每年都会遭受台风袭击。 除了台风季对生命有严重影响外,赵波还对徐进端提了另一个重要影响。 那就是岛上水汽重,他们又一直居住在潮湿阴暗的林子里,所以来到这里的知青,多少都会有皮肤病。 当然,这也是每到假期,知青们去供销社后,供销社肥皂就会告罄的主要原因。 “舒知青,你带肥皂了没?”赵波问。 徐进端点头:“带了,我们那特有的药皂。” 赵波道:“那感情好,得省着点用,还有别等全用完了再去买。” 徐进端乖巧点头:“好,赵知青,给我讲讲与当地人来往有啥要注意的没?” 赵波也没隐瞒一一给他做了讲解。 上一世,也是赵波来接的他,但原主那时内心不忿,根本没和赵波沟通。 这一世,他则是一路听着赵波的唠叨进了村。 呃....这村的地界是挺大的,沟尾村的名字还真形象。 村子的茅草屋顶在山间隐隐灼灼。 徐进端问:“村民们平时都住山上吗?” 赵波拉着徐进端下车,一路往知青点走去嘴上也没停地说着:“沟尾村是整个公社最末的村,也是这个海岛最北面的村。我们没来之前,这片林子是没人住的。因为林子下面就是海滩。” 说着用手一比划接着道:“如果人住在这片平原,耕地面积就会减少,所以他们选择住在山上。” 徐进端点头,表示理解,神识却往村民聚集地而去。 原来那还是个大山谷,有村民的自留地、有鱼塘、隐蔽处还有个温泉泉眼,翻过山,就是一大片耕地。 此时虽已临近下工时间,可地里还有不少人在劳作。 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来到知青点。 因为是在林子里建的茅屋,基本都是隔几步一间茅屋,连在一起的很少。 就算有连在一起的也都是女生在住。 赵波指着几处对徐进端道:“呶,这里、这里、这里、这十几间你随便挑一间,都是没人的。” 徐进端点头,心里却了然,这些屋子的原住民应该都已不在了。 神识扫过,最后选择了东南方向一间没有了屋顶的屋子。 赵波惊讶道:“这个屋子是这里最破的,你要住这里吗?” 徐进端点头:“感觉这间大一点。” 赵波问:“你会编屋顶吗?” 徐进端道:“要是明天不上工,应该没问题。” 赵波伸手一指道:“行,呶,往那走有竹林和棕树林,那里有修整屋子要用到的材料。” 徐进端往赵波手里塞了一包烟道:“赵哥,让你费心了。” 不一会儿林长海也把牛车赶了过来,徐进端把自己的包裹拎下来,对林长海说了句:“谢谢。” 就听林长海半俚语半官话的和赵波说了几句,赵波点头,又把徐进端明天修整一天的事说了,林长海听后点头,赶着牛车走了。 林长海和赵波说的,不过就是,‘这屋子没顶,要修屋顶就去山里喊他,他会找人来修。’另外又说了,明天上工的事。 前半句话,赵波压根没给反应,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懂。 “赵哥,你能听懂族长说的话?” 赵波摇头:“嗨,瞎蒙的呗。反正我们只要不觊觎他们的姑娘,他们就不会对我们怎样,平时上工,我们在这,他们在那互不干扰的。” 好吧,还能这样,就...挺好的! 其实之前和那15个知青在一条船上那么久他也算是知道,其实大部分知青都是去农场的。70年后,更是只有少数没背景、没关系、没钱的知青会分配去村里。 赵波走了,看着一览无余的竹屋,徐进端居然有一种挺满意的诡异感觉。 这间竹屋的面积其实还真不算小,目测怎么看都有三十多平米了。 不一会儿赵波拿着把柴刀过来了,“给,砍竹子必备。我们这吃饭都是自个人吃自个人的,我就不陪你了,你自己上林子时注意安全。” “好,赵哥你去忙吧,今晚我就将就着过,具体明天再说了。” 赵波走了,他把包裹扔地上,去了不远处的竹林。 再回来时,是拖着一捆竹子回来的。 .........身上还背了个背篓,里面有不少已经杀好洗净的竹鼠和半筐山药。 在没有门和没有顶的地方生活,怎么滴也要收敛着点不是。 不一会儿,学着这里知青的样子,在门口搭了个三石灶。 削了几根竹签,在竹鼠身上抹上调味料,坐在地上就烤了起来。 香味飘的很远,却没有一个知青过来凑热闹就很......离谱。 干掉三只竹鼠,又干掉一个烤花卷后,徐进端把山药收了起来。 看来在这里是不会缺吃的了。 填饱肚子后,徐进端趁天色还没黑透,把竹子砍了,搭了个竹床出来先将就一晚再说。 对于将《鲁班经》技能修满的徐进端来说,这就和小孩玩过家家似的简单。 翌日一早,徐进端没有和知青们一起去海滩赶海,而是钻进了棕树林。 他要忙碌的事还真不少呢! 到了中午时分,他所居住的竹屋已然是一副焕然一新的模样: 高度增加了; 屋顶不仅搭了龙骨,还编织了密实的竹席用于防漏,在竹席上盖上用棕丝做的屋顶; 地面加高了,用了竹子做的地面干净又好打理; 一个大统间被分成了两间。里面是卧室,外面挖了个地炕即火塘,台风天和下雨时可以保持屋内温暖和干燥。 当然外间沿着竹墙还做了一排类似餐边柜的只有六十公分高的柜子。 既能用来固定屋子墙体,又能放些日常用品。 第114章 吃过午饭,徐进端把门安装好,锁了门,徒步去了下船时路过的供销社。 再回来时,肩上多了一大一小两口缸和两个木桶。 大缸用来盛水,小缸用来放粮食,木桶则是用来挑水。 因为在穿过棕树林后有一个淡水湖,知青们的饮用水都来自于那里。 现在最大的问

相关推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删除她gl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迷踪(年下1v1)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