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呆了。 “不是吧,他们这么阴险?” “呵呵,他们的阴险还不止于此呢。 你再看第二个题,论证励精图治与穷兵黩武的界限。 这他娘的简直是脸都不要了,这是直接指着朝廷的鼻子说咱们穷兵黩武呢。” 说到这里,赵鼎鼻子都差点儿被气歪了。 “就咱们的那点儿军费投入,也配叫做穷兵黩武? 再说了,就算是穷兵黩武又怎么了? 没有咱们穷兵黩武,他们说不定现在还在金国人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呢。 还有这第三题,什么叫藏富与民与藏富于朝孰优孰劣? 他们干脆明着说让朝廷给那些商人减税就是了呗。” 吐槽完了之后,他就一脸无语的看向了刘大中。 “立道兄你什么情况啊? 他们这么明晃晃的心思,我可不信你看不出来。 你不直接否了,让他们重新拟定题目,而是拿到我这儿来,你到底咋想的?” 看着吹胡子瞪眼儿的赵鼎,刘大中嘿嘿一笑。 “赵相啊,我觉得咱们得相信学子们的智慧。” “啥?” 见赵鼎还没明白,刘大中便接着说道: “赵相,你太高看这些人了。” “什么意思?” “他们使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无非就是想用这种办法为自己筛选合适的盟友。 然后好在将来共同维护他们的那点儿利益。 但他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哦? 哪一点?” “咱们除了那几条铁路线之外,还在全国任何一处地点都有设驿道。 就连海外的地盘,咱们也有渡船定期通航。 如此之多的交通工具,足以帮咱们的学子打开视野,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赵相你觉得,那些看过了全国各处生机勃勃景象的学子们,还会相信他们那一套江浙淮天下第一的说辞吗?” 刘大中这么一解释,赵鼎瞬间明白,自己被他给耍了。 “好你个刘大中啊,你故意拿本相开心是吧?” “嘿嘿嘿,下官哪儿敢啊。” 俩人贫了一句之后,赵鼎才问道: “你的意思是,咱们干脆将计就计,就用这一套试题?” “我觉得行,这一套题简直就是智商和眼界的筛选器。 如果连这套题都答不好,那就证明这人压根儿不是咱们需要的人才。” “可是,这样改卷的难度会不会太大了? 毕竟,稍微有点儿眼光的人,答这套题并不难。” 听见这话,刘大中两手一摊。 “这就不关我事儿了,反正我又不参与改卷。” “卧槽......” 大骂一通刘大中无耻之后,赵鼎拿着题就找上了刘禅。 刘禅看完了之后,倒是颇为淡定,简简单单说了个准。 见他答应的这么干脆,赵鼎顿时感觉更不放心了。 这也太随意了吧? 于是,他赶紧说道: “官家,这题会不会太简单了些,这样改卷会很难的。” 赵鼎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脸上的疑惑一闪而过。 题目简单了,改卷会变得困难? 有这事儿吗? 朕不懂啊。 朕前世那会儿,还是察举制呢,压根儿不用考试。 朕也是到了大宋之后,才知道有科举这个玩意儿。 所以,你说的这个东西,朕是真不懂啊。 要是岳爱卿在这儿的话,朕就直接承认自己不懂,让他决定怎么办了。 可是,他没来。 所以,你就别怪朕不懂装懂了啊。 心里想着这个,他便淡淡的说道: “爱卿此言差矣,朕倒是以为,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是能看出来学子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朕觉得这题目甚好,就不用换了。” 得了刘禅这句话,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赵鼎总是觉得他似乎被忽悠了。 但是,他也找不到证据。 于是,这一年的科举就这么开始了。 然后,等学子们进了考场,拿到试卷之后,便纷纷傻眼儿了。 “卧槽,早就听说朝廷缺人,没想到竟然缺到这种程度了? 没想到啊,朝廷为了招人,竟然脸都不要了。 这么简单的试题,对得起我寒窗苦读十几年吗?” 第965章 虞允文这货也太疯狂了吧? 随着科举结束的钟声响起,参加科举的学子们一个个信心满满的停下笑。 然后,便收拾好自己的考篮,兴奋的出了考场。 再然后,便是挤进各大酒楼之中,嘲笑起了今年的奇葩考题。 “早就听说朝廷现在各个地方都缺人,只要是个识字的,都恨不得抓来当官儿。 原来我还不信呢,没想到竟然真的是这样。” “嘿嘿嘿,就是就是。 今年的运气真是逆天了,没想到能遇上这么奇葩的考题,这次想不中举都难了呀。” “嘿嘿嘿,这就叫时势造英雄啊。 我本打算今年再考不上,明年就去考技术科,好赖混个官位算了。 没想到,今年竟然走了这么大的运气,碰上这么简单的题。” 这边正议论的火热之时,突然一个声音冷笑道: “呵呵,一群无知之徒。 也只有你们这些不学无术之辈,才会以为这次的考题简单。” 听到这声冷笑之后,众人顿时不乐意了。 “你特么谁呀? 我看你才是大放厥词。” “在下不才,姓刘,名文敬,隆州人士。” 见说话这人仪表堂堂,众人顿时也收起了轻视之心。 “刘文敬? 不认识! 听你的意思,你觉得这次的考题不简单?” “那是当然。” “那你说说,怎么个不简单法了?” “呵呵,想要我说的话,你们不得先说一说,你们都答了什么?” 听见这话,马上有一个学子打扮的人站了起来。 “这还用说吗? 第一个题是让论述国家治理的广度与深度。 那自然是以深度为干,以广度为枝。” “哦? 何为以深度为基,以广度为枝?” “呵呵,这都听不懂? 听不懂的话,看看这汴京正在修建的城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岳元帅的意思这不明摆着的吗? 中原乃是朝廷的核心。 聚天下之财,将中原经营成牢不可破的铁桶之后,再一点一点的向外延伸......” 此人说完了之后,刘文敬笑眯眯的说道: “这位兄台高论。 那请问聚天下之财经营中原,又该如何来聚这个财呢? 四方之财每年聚多少于中原,又最为合适呢? 还有,往外延伸之时,第一步又该延伸向哪里? 是要往南? 还是向北?” 刘文敬的话问完了之后,对面之人顿时脸色铁青。 “卧槽,我没想过啊。 我把论点论证完了之后,时间就已经差不多了呀。” 说完了之后,他便一脸惊恐的看向了身边的人。 “你们不会都是这么论证的吧?” 他的话问完了之后,原本围在他身边的人有的一脸兴奋,而大部分则一脸沮丧。 很显然,他们答的程度应该跟这人差不多。 眼看对面之人已经如丧考妣,刘文敬嘿嘿一笑,转身就准备上楼去往自己定的房间。 结果他刚走到拐角处,就听到一个声音说道: “刚才听兄台一番宏论,在下实是钦佩之至。 不知能否请兄弟共饮一杯?” 发现眼前之人长的斯斯文文,最关键是和自己口音相近之后,刘文敬拱手回道; “兄台相邀,岂敢不从? 请!” “请!” 两人刚一坐下,刘文敬便率先问道: “听兄台口音,是否也是隆州人士?” “正是,在下虞允文,乃仁寿县人士。”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刘文敬顿时大惊。 “你便是虞允文?” 看着眼前刘文敬激动的样子,倒是把虞允文给吓了一跳。 “你认识我?” “七岁即能文,人称三苏之后隆州第一才子的虞允文,谁不认识啊!” 他这么一说,倒是把虞允文给弄的脸红了。 “乡邻谬赞而已,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见虞允文谦虚,刘文敬干脆也不再提此事。 不过,意识到对方是谁之后,刘文敬马上疑惑的问道: “您不是已经恩荫入仕......” 说到这里,刘文敬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恩荫入仕对于大宋的官员来说,是相当不体面的一件事。 所以,有些才华的人,即使能够靠着恩荫入仕,一般也会再去参加科举,搏一个正式的出身。 眼前的虞允文,显然就是这种情况了。 意识到自己失言之后,刘文敬赔着笑往自己嘴上拍了一下儿。 “虞大人,学生失言,莫怪莫怪。” 看到他这个动作,虞允文一下子没忍住笑了出来。 “刘兄何必如此? 你们同科参加科考,若能中举,以后便是同僚,何必如此计较?” “是是是!” 眼见刘文敬还在因为刚才的失言而尴尬,虞允文马上转移话题道: “刚才听兄台所言,在下心中着实佩服。 不知可否详聊一番?” “能与允文兄谈论时事,乃在下之幸。 不知允文兄想聊什么?” “不知文敬兄以为,四海之财每年当聚多少于中原?” “在下以为,聚天下财富之三聚于中原,便已足矣。 如果取财过多,则边境不仅难以稳定,甚至还容易暴发叛乱。 一旦叛乱四起,则聚于中原之财,恐又将流于各地。 但要是取的过少,则难以弥补朝廷的投入。 而且,还容易造成弱干强枝之局面。 到了那时,恐怕又要再起前唐藩镇旧事。” 听到这里,虞允文直接端起来面前的酒碗。 “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 在下敬你,请!” 两人一碗洒饮下之后,虞允文马上又问道: “那文敬兄以为,朝廷若要向外发展,当向南还是向北?” “在下以为当向南。” “哦? 为什么?” “因为向南有海,可用舟船之利。” 见虞允文点头,刘文敬兴奋的同时,也马上反问道: “不知允文兄以为朝廷当往何处去?” 听到这个问题,虞允文微微一笑。 “在下以为,朝廷当四面出击。” 听到这个答案,刘文敬顿时惊呆了。 “向南在下能理解,向北又是为何? 北方的金国被灭了之后,再往北已经无利可图,朝廷为何还要向北?” “金国虽灭,但谁敢保证再往更北之地,没有其他的蛮夷? 与其等着将来有一天蛮夷来犯,我倒以为我们大宋当趁国力强势之时主动出击。 一直将我在宋领土扩张到极北无人之地,才能绝对保证我们大宋的安全。” 极北之地? 听到这四个字之后,刘文敬直接被惊呆了。 这货看着白白静静的,一个白面书生的模样,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疯子? 一直打到极北之地没人的地方? 这特么太疯狂了吧? 第966章 坏了,我们成保守派了。 听到虞允文竟然想直接打到极北之地以后,刘文敬顿时觉得自己那野心勃勃气势雄浑的策论,保守的就像没出过门的小猫咪一般。 但下一秒他又怀疑,这货不会是在吹牛皮吧? 于是,他便一脸虚心的问道: “允文兄的雄心壮志真是羞煞在下。 不过,这极北之地到底有多远,这一路向北到底还有没有蛮夷,我们全都不知道。 朝廷恐怕不会贸然同意出征的吧?” 听到这话,虞允文一下子笑了。 “这有何难?” “啊?” “朝廷只要向民间悬赏极北之地的地图,必有商贾会为了利益前去北方探索。 等他们发现了生活在更北方的蛮夷,并且带回了当地的地图之后,朝廷再派兵过去便是了呗。” “啊? 就这啊? 可如果那些蛮夷距离我们大宋太远的话,那岂不是也很不划算?” 听到这话,虞允文马上摇了摇头。 “账不是这么算的。 无论多远的地方,只要那里有人能生存,那就证明那一块土地具备供人生存的条件。 只要这土地具备供人生存的条件,咱们拿过来就永远是值得的。” 见刘文敬听着自己的话,一脸的不解之意,虞允文马上换了个语气说道: “我这么问你吧,你认为咱们大宋有可能千秋万代吗?” 听到这里,刘文敬想也没想就摇了摇头。 “这不太可能。 虽然在官家的励精图治和元帅的南征北战之下,咱们大宋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盛。 如果只算地盘的话,咱们大宋已经超越了商周以来的任何时期。 甚至,官家和岳元帅也都正值壮年,所以咱们大宋还远远未达到巅峰。 但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将来的若干年之后,咱们大宋肯定会陷入相对的衰落。 甚至,一直衰落下去也未可知。” 刘文敬这话说出来之后,虞允文激动了两手一拍。 “这不就是了吗?” 他这一拍手,直接把刘文敬给拍迷糊了。 “不是,我说啥了呀,咱就对了?” “你刚才说了呀,咱们大宋将来有一天,很可能陷入衰落,甚至是长期的衰落而无法自拔。” 他这么一说,吓的刘文敬立刻起身去捂他的嘴。 “哥,你是我亲哥。 你平时都不做阅读理解的吧,我是这个意思吗?” 用劲把刘文敬捂嘴的手掰开之后,虞允文才无语的说道: “哎呀,你怕个屁呀,你见官家啥时候因言罪人过了? 再说了,咱主要是理解意思就行,不要太在意那些细节。” “我特么能不在乎吗? 你只是说个推测,到你嘴里快成诅咒了。” “哎呀,不要在乎那些细节嘛。” “行吧行吧,你还是说你到底啥意思吧。” 只当没看见刘文敬
相关推荐:
Black Hole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摄春封艳
小人物(胖受)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危险情人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