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来因为训练刻苦,导致大部分将士们的鞋都磨破了,急需要换一批新的。 臣算过了,需要七千六百贯,还请官家批准!” 一听张俊汇报的问题,刘禅一下子就急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 说完这句话,还没等张俊的笑脸完全咧开,他就看向了赵鼎。 “爱卿,快,马上安排人给将士们采购新鞋,务必要尽快发下去,听到了没?” 第247章 步军就是后娘养的呗? 刘禅说完了之后,赵鼎立刻认真的回道: “官家放心,三日之内,臣一定让所有将士们都穿上新鞋。” 赵鼎的话让刘禅心情大悦,然后他就扭头看向了张俊: “爱卿放心吧,你的问题,朕已经帮你解决了。” 刘禅的一句话,让张俊气的好想找个人打一顿。 他水师那边,连个新船的影子都还没见到呢,要八十九万贯,您就敢给两百万贯。 我步军这边,将士们都露脚趾头了,问您要七千贯买鞋啊。 您听清楚了,只有七千贯啊,不是七万贯,更不是七十万贯。 您倒好,钱的事儿提都不提一嘴,一人真就发双鞋打发了? 这他娘的,合着只有水师是亲娘养的,我们步军就是后娘养的呗? 但让他更气的是,就落了双鞋不说,他还得谢恩。 他张俊好歹也是官居枢密副使啊,当殿张嘴要七千贯就已经够丢人了。 结果钱还一分没要到,只要回一堆鞋。 这特么以后没脸见人了! ....... 一场朝会下来,不仅是李宝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张俊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 大部分的大臣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 实在是要八十九万贯,给两百万贯这个操作,对于他们的三观震动太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终于对岳飞的受宠程度,有了一个超级清晰的认知。 ...... 几天之后,岳飞正在家中临摹出师表,就听到下人来报。 “老爷,有客人到访!” “何人到访?” “回老爷,是个面生的年轻人,他说他是钱塘人士,姓沈。” 想了想自己在钱塘并没有姓沈的朋友,本想拒绝,但又想到沈氏乃是钱塘大族,于是他便说道: “请他到会客厅吧!” “是!” 他在客厅等了不一会儿,就见进来一个年轻人,而且自己确实不认识。 那年轻人倒也不怯场,见到岳飞之后,便大大方方的上前行礼。 “晚辈钱塘沈行知,拜见岳元帅!” “免礼,坐!” 待那年轻人坐下之后,岳飞便一直打量着他。 见他在自己的目光注视之中依然不见丝毫窘迫,岳飞暗暗点了点头。 “不知沈括沈学士是你家中何人?” “回元帅,此乃家祖。” 一听是沈括的后人,岳飞立时大喜。 沈括最主要的活跃时间,是在熙宁年间。 但岳飞对他印象最深的,其实有两件事,一件是他任将军少监期间,曾经上书建议改造并大量装备神臂弓。 毫不夸张的说,直到现在,大宋的军队仍然受益于沈括当初的这个建议。 让他印象深刻的第二件事,则是他任延州知州并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期间,曾经多次在对西夏的作战之中以少胜多。 对于这样一个知兵、知兵器,还懂打仗的全能型人才,岳飞自然是印象深刻,连带着对他这位后人,也高看了一眼。 于是,接下来的交谈之中,岳飞便有意考校他的学识。 这一考校,岳飞有点儿被惊呆了。 这沈行知不仅学问功底扎实,涉猎的范围更是极广,在他旁征博引之中,竟然有好几次触碰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 于是,岳飞便对他更满意了。 “不知行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 见自己通过了考校之后,沈行知心里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回元帅,晚辈此次前来,是为献宝。” 一听献宝,岳飞心头本能的不喜,甚至生出了一丝可惜。 这沈行知乃名门之后,有家学渊源,而且自身学识功底深厚。 如果他走正途参加科考的话,将来等他作官了之后,自己也并非不能照拂他一番。 可是,没想到他竟然想走自己的后门。 献宝? 呵呵,自己什么宝没见过,岂能稀罕你的东西?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就冷了下来。 “呵呵,行知可能不知,本帅平生只爱行军打仗,对于什么宝物没有一点儿兴趣。 献宝就不用了,本帅这就让官家安排用饭。 用过了饭之后,行知便早些回去吧。 再晚的话,就赶不上客船了!” 一看岳飞的表情,再一听岳飞的话,沈行知就知道自己的话让对方误会了。 不过,他倒也不急于解释,而是淡定的说道: “元帅,晚辈所献之宝,乃世间绝无仅有之物,还请元帅能够赏光一看。” 见对方如此死皮赖脸,岳飞心里更是不喜。 “不必了,本帅军务繁忙,宝物就不看了。 行知稍坐,本帅这就让管家安排用饭。” 说完之后,岳飞起身就要走。 结果他刚一转身,就听到沈行知在他身后说道: “元帅,晚辈所献之宝乃军国利器,您真的不看一眼吗?” 一听这话,岳飞噌的一下就扭过了头。 “你说什么?” “回元帅,晚辈所献之宝并非金玉,乃是一件军国利器,还请元帅赏光一瞧!” “带路!” “元帅请!” 随着沈行知出了家门,就到了他刚才看到的马车跟前儿。 这时候,他才知道这个马车原来就是沈行知带来的。 到了马车跟前儿,沈行知也不说话,而是探身到马车里面,取下来一个盒子。 然后,便把盒子递到了岳飞面前。 “元帅,请!” 一看到那个精致的盒子,岳飞的脸又沉了下来。 尼玛的,这盒子一看就是装珠宝首饰的,真是浪费自己的感情。 想到这里,他扭头就走。 结果他刚一转身,沈行知就蹿到了他前面。 然后,没等岳飞说话,就直接打开了那盒子,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元帅您看,这就是晚辈所献之物。” 顺着沈行知的话,岳飞下意识的看向了盒子里面的东西。 一看之下,他有点我欣慰的同时,也稍微有点儿失望。 欣慰是因为这沈行知并不是来给他送珠宝之类的东西,失望则是因为那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个微缩版的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那玩意儿并没有什么用。 他虽然载重比两轮马车好一点儿,但因为无法转向,所以只能在宽阔的城市之中使用,而且速度还不能快。 这样的东西实在称不上什么军国利器! 但出于礼貌,他还是认真的看了那小马车一眼。 只不过,认真看了一会儿之后,他突然发现了不对劲。 第248章 搞......砸钱也要搞! 发现了不对劲之后,岳飞一把就从沈行知手中拿过了那个小马车摆动了起来。 当确定了这四轮小马车的前面两个轮竟然真的可以独立转动之后,他惊讶的看向了对方。 “这......这是你搞出来的?” 看到岳飞惊讶的样子,沈行知终于满足了。 虽然想尽量保持一个谦虚的样子,但高高昂起的头,还是暴露了他真实的内心。 “没错,这正是晚辈发明的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 刚才元帅您碰到的,就是晚辈自己发明的转向装置,有了这个装置之后,四轮的马车就能和两轮的马车一样方便的实现转向。” “真的能跟两轮马车一样转向?” “当然!” “哈哈哈,好! 你是怎么想到的?” 听到岳飞的问题,沈行知矜持的笑道: “想必元帅也知道,家祖对于杂学涉猎极广,晚辈自小研习家族留下的《梦溪笔谈》,受家祖的影响,对于杂学自小便有了兴趣,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小玩意儿。 不瞒元帅,晚辈最初摆弄这个东西,也只是出于好玩而已。 但是,自从元帅相继收复了大理、安南和蒲甘之后,晚辈便知道这个东西出世的时机到了。 所以,晚辈便特来献宝。” “哦?” 看着岳飞饶有兴趣的样子,沈行知不慌不忙的说道; “这三地不同与其他地方,其距离临安太远。 随着朝廷逐渐稳定了这三个地方之后,运输的需要必然成倍的增加。 晚辈以为,这几个地方虽有水路可以相通,但水路注定满足不了所有的运输需求。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两轮马车,运力实在有限。 所以,可以灵活转向的四轮马车,将来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 沈行知的话说完了之后,岳飞兴奋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孩子,不愧是沈学士的子孙! 这东西现在有成品吗? 如果有成品,那就快带本帅看一看,如果真的如你所说,能灵活转向的话,本帅一定亲自给你报功。” 说完了之后,刚刚还满脸骄傲的沈行知脸上一下子就露出了为难之色。 见到他的样子,岳飞又赶紧说道: “就算没有也没关系,你有图纸吧? 本帅这就安排军器监按照你的图纸制造,到时候你一样是首功!” 岳飞这么说了之后,沈行知脸上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升起了羞愧之色。 一看到他这个神色,岳飞有点儿纳闷儿了。 “怎么了?是有什么难言之处吗? 难道这图纸是你家族不传之秘? 如果这样的话,倒是麻烦了一点儿。 要不,你回去和家中商量一番,朝廷出钱赎买你家的图纸?” 见沈行知还是不说话,岳飞沉吟了一番之后,又接着说道: “如果赎买也不行的话,本帅可以上奏官家,由你家族来制造这种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朝廷出资购买。 但是,必须要事先约法三章......” 还没等岳飞说出约法三章的内容,沈行知先是对岳飞行了个礼,然后才说道: “元帅,您误会了,这并非家族的不传之秘,学生手里也有图纸,此来就是要无条件献给元帅。” 他这么一说,岳飞更迷茫了。 “那你......” 见岳飞问了一半儿就停了下来,沈行知接着说道; “元帅,实不相瞒,这马车目前还无法制造出来!” “嗯?” “元帅,事情是这样的。 这个四轮马车,最关键的部位,就是前轮的转向结构。 学生曾经用各种木头都试过了,但强度根本就不够,运量稍微一大,前面的转向轴就很容易断裂。 所以,这个转向轴必须用钢铁来进行制造。 可是,学生用钢铁制造出来之后,发现强度还是不够。 所以,想要真正造出来这个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的话,必须要有强度更高的钢。 可是,想要得到强度更高的钢铁谈何容易,学生个人实在是没有能力......” 沈行知说到这里,没再接着往下说,但岳飞却是一下子听懂了。 想造出来这个能转向的四轮马车,并没有多难。 但是,要想让这个车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话,就必须要有强度更高的钢铁。 所以,这个事儿真正的难点,在于钢铁冶炼工艺的革新。 岳飞并不懂冶炼钢铁,但钢铁冶炼的历史他还是知道的。 从远古的夏商周至今,钢铁的冶炼工艺可以说一直在进步。 但这种进步是一点点儿累积起来的,并不是谁脑袋一拍,就突然进步了。 说白了,冶炼工艺的提升,需要大理时间的积累。 甚至,需要一些运气。 很可能明天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也可能几百年还在原地踏步。 一想到这个,岳飞心里就是一沉。 难道,这事儿终究还是镜花水月一场? 不,不行! 就算很难,也要试一试! 因为这个事儿如果真的能成的话,那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以大宋目前的运输条件,如果作战距离在三百公里之内,一个士兵差不多需要三个民夫来保障。 如果作战距离拉到五百公里以上的话,保障一个士兵所需要的民夫基本上就要翻倍。 像岳家军之前基本上保持在七至十万人的规模,保障其作战的民夫,基本都在三十万以上。 这还只是需要的人数,更重要的是,粮草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有水路的话,情况还会稍微好一点儿。 如果是纯走陆路的话,每一石运往前线的粮草,真正到了前线之时,能剩下半石,已经算是烧了高香了。 如果真的有了可以灵活转向的四轮马车,就算他的运载量只比两轮马车高一倍,也至少能节省三分之一的民夫。 同时,运到前线的粮草,也至少能增加两成。 这么一增一减之后,战争的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 而战争成本的降低,其实就是变相的增强了国家战争的潜力。 所以,这个东西一定要搞出来。 哪怕多花点儿钱,也要搞出来。 第249章 有奇思妙想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想到这里,岳飞又拍了拍沈行知的肩膀。 “行知,你放心吧,本帅这就进宫向官家谏言,一是为你表功,二是由朝廷拨款改进钢铁冶炼工艺,争取让你的四轮马车能早日面世。” 岳飞这么一说,沈行知立时大喜。 “谢元帅!” “不必,你先在某家中歇息,本帅去去就来。” 说完之后,岳飞拿着小四轮马车就转身准备进宫。 然而,就在这时候,沈行知又在他身后说道: “元帅,学生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
相关推荐:
莫求仙缘
在爱里的人
Black Hole
花花游龙+番外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我的美女后宫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删除她gl
和徐医生闪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