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简单也最实用的规则。 谁的兵马强壮,谁说了算! 如果大宋与倭国的国力差不多的话,高软软的计策绝对是一条妙计,他们也肯定会这么干。 但在准备的这一段时间里,胡铨和李宝俩人早就往倭国派出去不止一批的探子。 整个倭国的情况早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整个倭国加在一起,也不过六十多条船,能勉强算得上是个战船而已。 而且,他们最大的战船,也只比大宋最小的战船大了一丁点儿而已。 除了这个之外,整个倭国乱七八糟的,能称为兵的人全都算上,也不过四十万而已。 听着数量不少,但这些人是分散在各地的。 而且他们的兵,跟大宋的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的兵或许有些个人的武勇,但他们完全没有大兵团作战的概念。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他们。 毕竟,整个倭国一共也不那么大。 他们平时的战斗,也就跟大宋两个村的械斗差不多。 甚至,到了抢水源之时,大宋两个村的械斗,都比他们的战斗更有章法。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他们能安全的到达倭国。 大宋的将士,一打十都绰绰有余。 而他们这一次出征带了三万人,还有五千匹战马。 如此兵力,对于倭国完全可以碾压。 所以,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他们玩什么计谋呢? 我大宋的两个将士在你倭国失踪了! 要么,交人! 要么,灭国! 选一个吧! 第371章 废物应该如何利用? 一个月之后,船队终于到达了九州岛。 船还未靠岸,就看到了岸上有好多人,正在好奇的看着他们的船。 距离港口还有几百米远,差不多能看到人影之时,韩世忠便命令所有人大喊: “倭国蛮夷,马上交出我大宋失踪的两名将士,如若不交,屠灭你国!” 韩世忠一下令,喊声可谓是震耳欲聋。 过了好一会儿,他便看到岸上的人也在大喊着什么。 于是,他就把高明哲给叫了过来。 “他们在喊什么?” 高明哲眼珠子一转,作出一副受惊的样子回道: “大人......我......我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直说,他们到底在喊什么?” 听见韩世忠这么说,高明哲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脸上的表情立马就变成了愤怒。 “大人,他们在喊‘还你妈个头,有本事打过来呀’!” 一听高明哲这么说,韩世忠心里都快笑疯了,直夸这高明哲是个人才。 但脸上还是作出一副愤怒的表情: “他们真是这么说的?” 见韩世忠追问,高明哲的表情越发坚定,也越发愤怒。 “回大人,千真万确! 他们就是这么说的,小人一个字儿都没听错!” 听完了之后,韩世忠愤怒的一拍栏杆,怒声道: “胡铨、李宝!” “末将在!” “这些倭国蛮夷好不讲道理。 我们的将士在他们的地盘上失踪了,他们非但不交人,还敢叫嚣让我们打过去。 但我大宋毕竟是礼仪之邦,虽然他们的要求很过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满足他们。” “大人英明!” “所有人听令,先用震天雷齐射,等扫清了登陆场地之后,所有人开始登陆。 此战只有一个目的,一定要找出我们失踪的那两名将士。 不论任何代价,哪怕把倭国掘地三尺,也一定要找到。 听懂了吗?” “末将遵命!” 领了命令之后,所有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看到大船已经靠近到岸边几十米,但岸上的人还是没什么反应,船上的所有人都感觉自己受到了挑衅。 然后,就是震天雷开始齐射。 这一下子,岸上的人终于有了反应,开始四处逃散。 又齐射了几轮之后,岸上几乎已经看不到人。 韩世忠这才命令放出小船,所有人、马开始登陆。 人倒是还好,个个精神饱满。 但马就不行了,一个多月的航行,虽然过程中一直有精心的饲养,但这些马毕竟是平生第一次坐船。 此时一个个瘦的跟个小鸡子似的,看的众人那叫一个心疼。 登陆了之后,一个个也不着急着去追寻敌人。 反正就这么一个岛,他们要真能游走的话,那放他一马又如何? 此时他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构筑营地。 尤其是马棚,那可是重中之重。 这此马可全是从赵相牙缝里抠出来的啊! 不把这些马的状态养回来,回去之后赵相能把他们给吃了。 七天之后,马的状态终于好了起来,一个个看起来生龙活虎的。 这时候,胡铨和李宝一起来到了韩世忠的营帐。 “大人,我等特来请战!” “哈哈哈,正等你们呢! 都说说吧,这一伏你们准备怎么打?” 听到韩世忠的问题,胡铨毫不犹豫的说道; “分兵吧,咱们三人一人带一队,看谁推进的快!” 看着胡铨跃跃欲试的样子,韩世忠笑着摇了摇头: “本将觉得此时分兵不妥!” “啊?为何?” “虽然我们之前已经派过探子,对他们的战斗力大致有了判断,但毕竟没有眼见为实。 而且,我们对地形不熟啊! 所以,本将以为,第一战我们不如合力推进。 等验证了对方的战斗力之后,再分兵不迟!” “大人英明!” 计议定了之后,第二天大军便开始全线推进。 然后,就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大宋这些年的作战对象都是金国,这些年的战略、战术以及将士们的战斗姿态,都是根据金国人的情况制定的。 但到了倭国之后,水土不服了。 比如说,将士们用的最多的一个战斗动作,直刺。 如果对方是个金国人的话,应该能刺到对方的胸口。 但是,当对手换成了倭国人之后,就会直接刺在脖子上。 包括劈砍,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本来要砍的是对方的肩膀,结果一刀下去,头没了。 大宋一直以来,都是割耳朵来记军功。 可是现在怎么办? 头已经砍下来了,再割个耳朵? 似乎有点儿脱裤子放屁了啊! 看着面前堆齐的跟个小山一样的人头,韩世忠和胡铨俩人都陷入了沉思。 想了半天,韩世忠还是说: “邦衡兄啊,要不还是把耳朵割下来吧。 总不能真把这么多头带回去,太特么晦气了。” “那这些头还得再重新给埋一下儿,累人啊!” 听见胡铨的抱怨,韩世忠悠悠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废物利用一下吧!” “怎么利用?” “筑个京观吧!” 听到京观两个字儿,胡铨愣了一下,然后一下子就激动了。 “哈哈哈,好! 没想到我老胡也有筑京观的一天。” 说完了之后,他又突然说道: “要不,咱勒石记个功?” 他这话一说,就收到了韩世忠一个白眼儿。 “你想什么呢? 倭国有四个岛,咱现在一个岛都还没完全拿下呢,你就想勒石记功了? 你不怕回去之后,史官们喷死你?” 韩世忠这么一提,胡铨就想起来了那个把秦桧气吐血好几回的史官。 嘶,还是算了吧! 被他喷一顿,自己的清白就完了。 一见胡铨的样子,韩世忠一下子就乐了。 “哈哈哈,放心吧,本将早已经有了打算。” “哦?什么打算?” “你记得情报里面说过吧,倭国有了非常大的炎山,叫什么不尽山(富士山)。” 一听这个,胡铨就是眼前一亮。 “良臣兄你打算在那里......” “嘿嘿嘿,那不然呢? 等我们拿下了倭国之后,就在那不尽山上勒石记功!” “哈哈哈,大人英明!” 听到胡铨这么说,韩世忠傲娇的一仰头。 “那是,我连石匠都已经提前带过来了!” 第372章 宋国到底在搞什么? 韩世忠和胡铨忙着在九州岛上到处筑京观之时,西夏的皇帝李仕孝此时快要纠结死了。 两个月之前,他得到了下面人进贡的一个镶满了宝石的转经筒,刚一见到这个东西,他就爱不释手。 尤其是得知了这个转经筒只要轻轻的转一圈儿,就能积攒一个功德之后,他更是从不离手。 就连上朝的时候,也得一边听汇报,一边不停的转着。 但转到后来,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不仅仅是他,大臣们也慢慢的开始人手一个。 后来的朝堂上,大家基本就是一边讲工作,一边转着手里的转经筒。 那场景怎么说呢? 看起来就不太正常的样子。 当然了,这还不是他觉得不对劲的样子。 让他感觉不对的,是这玩意儿实在是太贵了。 他自己那一个,是下面人进献的,没花一分钱。 大臣们的那些,是不是自己花钱买的,他也不知道。 但他知道,像他手里拿的那个转经筒,价值黄金千两。 不是铜钱,而是真正的黄金。 至于大臣们手里拿的那种,相比他手里那一个,档次要稍微低一点儿,但也价值五百到八百两黄金。 听到这个价格之时,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西夏国库里一共才多少钱啊,敢这么造? 而大臣们,那就更不用想了。 他们自己肯定不会舍得花这个钱。 肯定是下面人来出钱。 但这钱最终肯定是要有人出呢。 谁来出呢? 一层压一层之下,最终估计还得西夏的老百姓来出。 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立志要做一个有为的皇帝,所以他本能的就对这个情况感觉到了不安 细细追查之下,他又得知了一个真相。 这些转经筒虽然得到了活佛大人的佛法加持,但这些转经筒其实是大宋生产的。 大宋生产完成了之后,批量的送到活佛大人那里,活佛大人用沸法加持过了之后,才会出现在他们手里。 所以,这个东西的根源,其实是在大宋。 搞清楚了这个链条之后,他马上就意识到了,这里面有阴谋。 虽然他现在还没搞清楚这个阴谋到底是什么,但里面绝对有阴谋。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便马上把他那个转经筒给放下了。 当然了,他也没舍得扔,而是珍藏了起来。 自己不用了之后,他便下令,任何人不许再使用这个东西。 本来他觉得只是个小事,一个命令就足以解决了。 但后来他才发现,这个命令竟然完全执行不下去。 那些大臣们仍然是人手一个。 甚至,现在连百姓们都快实现人手一个了。 这让他很是诧异,于是便派人去调查。 结果一查之下,得到的结果,让他整个人都懵逼了。 凡是有这个转经筒的大臣,最近这一段时间全都发财了。 而且,越早用上转经筒的大臣,发的财越大。 而且他派出去的人还打听到了,这些人大都是从大宋那边发的财。 大宋的人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跟魔怔了一样。 只要你手里有个转经筒,那咱们就是好朋友,就可以一起做生意。 不管你卖的是啥,大宋人都敢给你买回去。 甚至,他们打听到,有一个牧民,穷的叮当响的那种。 他用全部的财产换到了一个竹制的转经筒之后,过了时间不长,就有一个大宋的客商到了他家。 在他家吃饭的时候,偶尔发现他家喂狗的那个碗是个一千年前的古董。 最后出价两百贯,给买走了。 天可怜见,那个碗就是他在河沟里随手捡的啊。 就这么卖了两百贯? 两百贯是什么概念? 把他们全家扒皮拆骨卖了,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 有了两百贯之后,他家四个儿子全都娶了媳妇儿,还买了好多的羊。 一下子全家就富起来了。 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因为他当初拿全部家产,从宋人那里换了一个转经筒开始的。 所以他们家现在已经立下了一个规矩,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人来盯着这个转经筒,绝对不能丢了。 这可是全家的希望啊。 听到这里,李仕孝是彻底的迷茫了。 这真的是阴谋吗? 如果这是阴谋的话,他们到底图什么? 像这样疯狂的撒币,他们估计到死都收不回成本? 难道,是自己搞错了。 这并不是宋国的阴谋,而是这东西真的能积攒功德? 想到这里,他又把自己的转经筒给拿了出来,继续开始转。 但转来转去,心里还是不踏实。 “来人,去请格西上师!” “是!” 这格西上师,乃是都松活佛的大弟子,一年前奉活佛的命令到凉州讲经,然后就被他奉为了上师。 他其实更想请都松活佛到他们西夏来担任国师,但人家不愿意,所以这才退而求其次。 半个月之后,侍者兴奋的来报。 “陛下,上师到了!” “哦,太好了! 快,安排车驾,朕要到城外迎接!” “是!” 很快,李仕孝的车驾便来到了城门外。 到了城外,他就看到一个格西上师端坐在一个十六人抬着的佛台之上。 于是,他便赶紧上前。 “信徒李仕孝,拜见格西上师!” 要是有大宋人在这儿的话,看到这一幕一定得惊掉下巴。 皇帝给一个僧人为弯腰行礼,而僧人还四平八稳的坐着? 这是不要命了吧? 但周围的西夏人对些都见怪不怪。 甚至,还羡慕陛下能亲自给活佛的弟子行礼,聆听活佛弟子的教诲。 而他们,却没有这个资格。 李仕孝行了礼之后,抬着格西的那个十六人抬着的大佛台终于放了下来。 然
相关推荐: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他是斯文糙汉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莫求仙缘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和徐医生闪婚后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