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一点儿。 然后,他才尽量平静的开口回道: “官家,臣没吃......” 但他后面那羊鞭俩字儿还没说出来呢,刘禅就拍了拍他的肩膀。 “秦副相你不用说了,朕都懂。” 听见朕都懂三个字儿,秦桧是真的卧槽了。 你懂个毛啊! 但刘禅没等他接着说话,就继续说道: “秦副相啊,天竺百姓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朕一想到他们三年前遭了旱灾,朕这心里就疼的难受啊。 所以,朕打算在吐蕃那里给他们修两个水坝,专门解决他们的用水问题。 别的人朕都信不过,这件事儿朕打算交给你,你一定会帮朕的吧?” 刘禅快速的把这话说完之后,秦桧一时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好消息是,自己刚才想错了,官家并没有打算把自己发配到天竺。 坏消息是......不对啊! 这事儿不对啊! 天竺三年前的那次旱灾? 天竺三年前确实有过一次旱灾。 但是,他们上上次发生旱灾,是特么的十年之前。 换句话说,那地方六七年才会出现那么一次旱灾。 就这种频率,你不给老天爷磕一个,感谢老天保佑,你反而要给他们修个水坝? 有这个必要吗? 如果这都要修个水坝的话,咱们长江黄河以及淮河两边儿,岂不是得三步一个水坝? 你不会是钱多的没处花了吧? 心里狠狠的吐槽了一番之后,秦桧突然意识到不对。 吐蕃? 水坝? 这......这不是杨万里的那篇策论里面提到的想法吗? 第1006章 秦桧:大声密谋杀史官?官家你玩的够野的啊! 意识到刘禅这个想法的来源之后,秦桧的脸色顿时黑的跟用了几十年的锅底一样。 当初杨万里这篇策论传出来之后,大部分人对于他的榜眼之位其实是服气的。 因为他策论之中展现的格局之宽广、气势之磅礴、论证之严谨、措词之精准,看到的人无不叹服。 总得来说,就人家展现出来的这个水平,哪怕写的是母猪的产后护理,中举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基于他在策论之中展现出来的观点,士林之中对他的评价却迅速呈现三极分化之势。 第一种人认为,能想出来化水利设施为国防堡垒的杨万里,简直就是大宋版程昱。 这种论调出来之后,迅速就遭到了大量的反对。 反对的人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绝对是杨万里的亲戚。 凭他在策论之中提出来的观点,说他是大宋版程昱,根本就是在给他洗白。 这特么就是活脱脱的大宋版贾诩。 这种观点出来之后,立刻就遭到了更多人的反对。 他们一致认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一定跟杨万里有一腿。 跟他比起来,程昱和贾诩明明就是三国两大善人。 而他杨万里,绝对配得上史上第一毒士。 这个名号传出来之后,杨万里这个名字迅速传遍士林。 甚至,状元郎张孝祥的风头,都差点儿被他给盖过了。 只不过,众人在仰慕他的同时,却也下意识的会想着离他远一点儿。 这倒也不能怪他们。 实在是......怕啊。 但是,随着科举结束,杨万里进了翰林院之后,并没有再有过什么出格的言论,也没有过什么出格的行为。 因此,众人开始慢慢淡忘了他史上第一毒士的外号。 至于他在策论中提到的观点,更是再也没人谈起了。 因为这想法实在是太过于离谱了。 如果这个想法真的付诸实施的话,从此之后,天竺将毫无争议的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就算华夏有一天虚弱到任人宰割的一部分,天竺也别想再脱离华夏。 毕竟,华夏就算再怎么虚弱,也不至于弱到连炸掉一个水坝的力量都没有。 但是,修这个水坝的代价毕竟还是太大了些。 就算以大宋现在的财力,也不是一年两年能修好的。 更重要的是,以大宋现在的强盛程度和发展趋势,根本就看不到虚弱或者是天竺背叛的那一天。 不会真的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去干一件弊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吧? 不会吧? 包括秦桧,也从来这个想法有任何实施的可能。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科举过去了这么久之后。 而且是没有收到任何风声的情况下,官家突然就提起了这件事。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官家还想让他来负责实施这件事。 这是要我死啊! 杨万里只是提了这么个想法, 就多了个史上第一毒士的外号。 这要是经老夫亲手把这个大坝给建成了,那老夫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不行,这活不能接。 心里快速的想明白了利害关系之后,他便马上拱手回道: “官家,天竺之地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水量丰富。 除了三年前那次偶发的旱灾之外,天竺之地可谓是年年风调雨顺。 我们大样得天之幸,才找到这么一个难得的天赐粮仓......” 秦桧刚一说到这里,刘禅便激动的站起来说道: “秦副相此言深得朕心啊。 正是因为天竺是个难得的天赐粮仓,我们才更要搞好水利设施,保障那里年年风调雨顺。 老天爷好不容易给我们这么好一个金饭碗,我们不能因为偷懒,就把这饭碗给摔了啊。” 刘禅激动的说出来这番话之后,秦桧气的脸都红了。 官家你有没有搞错? 你懂不懂什么叫先扬后抑啊? 我前面把天竺夸的跟一朵花一样,目的是为了告诉你,没有必要修那个劳什子的水坝。 可是,你他娘的只把前面的好话听完,就直接给定了性了。 这让我后面的话还怎么说? 你老实交待,你是不是故意的? 心里狠狠把刘禅给骂了一通之后,他决定硬着头皮也要上。 于是,他再次拱手说道: “官家未雨绸缪,实乃国之幸事。 但是,臣以为天竺当地的水文条件,根本不需要劳师动众修建这么一个水坝。 这水坝不仅......” “秦副相此言差矣!” 再次被打断之后,秦桧第一时间便抬头看向了刘禅。 结果,却发现刘禅并未说话。 疑惑的向周围瞅了一下儿之后,才发现打断他的人,正是杨万里。 于是,他一下子就炸了。 你个小小的六品修撰,也敢打断本相说话? “放肆,本相说话岂有你插嘴的份。” 训斥了一句之后,他马上便看着刘禅说道: “官家,臣弹劾杨万里目无上官,还请您将他驱逐出大殿。” 秦桧这么一说,刘禅马上应道: “秦副相说的对,确实有点儿不像话了。 来人,将杨万里驱逐出去。” 见刘禅答应的这么干脆,不仅是秦桧,就连大臣们也愣住了。 但是,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呢,就听刘禅对着大殿角落里的史官问道: “刚才那一段你是怎么记得?” “回官家........桧倚老卖老......” 听到史官竟然说自己倚老卖老,秦桧差点儿没被气死。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就听刘禅怒声道: “胡闹,秦副相乃朝廷肱骨,这么说实在是太伤他了。 你马上改过来。” 但他这话刚一说完,史官却是把手中用来记录的册子往头上一顶,扑通一下儿跪倒。 然后,一脸坚定的说道: “官家,史家据实直书,一字不改。” 他这么一说,刘禅顿时更气了。 “你到底改不改?” “回官家,头可以断,字一个不能改。” “你......你......你......” 气的来回走了好几圈儿之后,他才蹬蹬蹬几步走到了秦桧身边儿。 然后,凑到他耳朵边儿上说道: “要不,咱把这史官弄死吧?” 刘禅这句话说完之后,秦桧直接懵了。 你凑到我耳朵边儿上,却说的那么大声音干什么? 大声秘谋杀史官? 官家你玩的够野的啊! 你特么不会是想杀我吧? 第1007章 杨万里:他们伺候亲妈,总不能朝廷出钱吧? 默默转头对上了刘禅真挚的眼神儿之后,秦桧扑通一下儿跪了。 “官家,臣刚刚有点儿激动了。 朝会本来就是为了让大家各抒己见,臣收回刚才对杨修撰的弹劾。” 咬着后槽牙说出来这句话之后,秦桧便同样一脸真挚的看向了刘禅。 然后,他就看到刘禅一脸意外的说道: “啊? 真的是误会吗? 秦副相你知道的,在朕的心里你可比别人重要多了。 真的不用......” 后面的话,刘禅没再继续说。 但是,却对着他悄悄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看到这个动作,秦桧是真的麻了。 官家你特么能不能不要再玩了? 大声密谋杀史官,这真的一点都不好玩儿啊。 “官家,您真的误会了,臣只是一时激动说错话了而已。 还请您收回成命。” “啊? 真的吗?” “真的,比真金还真。” “那......朕就先不驱逐杨万里?” “不用,真不用。” “那要不,你们接着讨论?” “官家放心,臣一定和杨修撰好好讨论。” 秦桧这话刚一说完,刘禅就再次看向了史官。 “听到了没? 刚才都是误会,你赶紧改过来啊。 史家据实直书,这可是你说的。” “臣遵旨!” 听到史官一个磕绊没打就答应了下来,秦桧气的恨不得跳起来咬他一口。 这会儿你倒是痛快了,刚才你怎么不改呢? 对我不利的,你就一字不改。 对我有利的,你就能随便改。 合着你这个据实直书,就是针对我一个人的呗? 你等着吧,走夜路被人套麻袋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喊疼。 恶狠狠的瞪了史官一眼,下一秒再看向杨万里之时,秦桧脸上已经带上了笑意。 “杨修撰觉得本相哪里说的不对?” 听到秦桧的问话之后,杨万里俩手一摊。 “这不是很明显吗?” 看到杨万里这个动作,秦桧顿时有点儿不想说话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没规矩吗? “哪里明显了? 既然是朝堂议政,还请杨修撰有话直说,不要在这里的哑谜。” 听出秦桧话语之间的怒气之后,杨万里悄悄的对着他旁边的张孝祥和虞允文挑了挑眉。 然后,他一边把手指向宫外的方向,一边看着秦桧说道: “秦副相看看京城外边的黄河不就明白了吗?” “黄河?” “对! 华夏有史以来,历朝历代伺候黄河简直比伺候亲妈还要恭敬。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就算咱们再恭敬,治理的再勤快,不还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被教训一次? 至于那些没有把黄河像妈一样伺候的王朝,更是大多都被一波带走了。 如今轮到天竺,也是一样的。 那里的河道,流量可一点儿不比黄河小。 甚至,比黄河的流量还要更大一些。 眼下看起来,那时的河好像挺温顺,也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灾害。 但是,谁敢保证以后还这么温顺呢? 咱们总不能等到那河不再温顺的时候,再去治理吧? 这也就是官家说的,咱们得把这个天赐的金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 杨万里说到这里的时候,陡然拔高了声音,以至于秦桧都被他给吓了一跳。 你他娘的,还学会用官家的话来提升高度了是吧? 但那又怎么样? 官家的话再有道理,也得考虑实际啊。 “呵呵,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你算过修这个水坝需要多少钱吗? 你有想过这些钱从哪里来吗? 还有这个水坝的维护,你算过每年需要多少钱,从哪里来吗?” 秦桧问到钱的问题之后,刘禅下意识的就准备接话。 但是,还没等他开口呢,就听杨万里应道: “修水坝需要多少钱,钱从哪里来,不是下官一个小小的修撰应该考虑的。” 杨万里这么一说,秦桧想也没想就开口骂道: “那你说个......” 但是,他最后那个“蛋”字儿还没说出来呢,就听杨万里抢着说道; “但是,下官知道这个水坝的维护,朝廷不用花一分钱。” 他这么一说,秦桧一下子就被气笑了。 “不用花一分钱? 无知,简直无知之极。 你去查查朝廷的资料,看看哪一个水坝,或者是运河等等设施的维护不要钱。 甚至,用于维护的钱,要远远多过修建水坝的钱。 你连这个都不懂,还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 对于秦桧的质问,杨万里却是一点儿不慌。 “下官当然知道其他的水坝,都需要朝廷花费大量的钱财来维护。 但是,这个水坝真的不需要朝廷多花一分钱。” 见杨万里说的这么笃定,秦桧虽然心里觉得扯淡,但还是下意识的问道; “为什么?” “因为居住在天竺的百姓,一定会自发的出钱出力前去维护。” 因为这个答案太过于出乎意料,秦桧直接愣住了。 “你......你说啥? 百姓自己出钱? 这怎么可能? 百姓们不去水坝上偷东西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出钱维护?” “对呀!” “对什么对,这怎么可能?” “呵呵,这有什么不可能的。 秦副相你说的没错,其他的水坝,百姓们大多数都指望着朝廷出钱维护。 甚至,有些百姓还会到水坝上
相关推荐: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迷踪(年下1v1)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在爱里的人
毒瘤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