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凤鸣斗罗 > 第381章

第381章

急,成多少算多少呗。”李小寒又恢复回原来的样子,大仇已报,她没必要为了这个一直将自己困于负面的情绪中。 张辅却微微皱眉,明明回到从前相处,他应该开心才对,但是不自觉的,他心中升起一丝浮躁和苦涩。 如今也很好,只是那个曾经直白表现出自己很累很冷漠的李小寒,好像才是全部的真实的样子。 “你怎么了?”见张辅不说话,李小寒问道,莫不是很难办? “没什么。”张辅摇头。 “不用着急,事缓则圆。”李小寒安慰道。 果然,事情的转机来了。 只是,这转机,也许所有人都不想要。 泰和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西鞑与北州暗地联手,前后埋伏夹攻朝廷东路大军,东路军大败,辽东府全线沦陷。 定城危矣,大魏危矣。 第 145 章 辽东沦陷的消息传来, 大魏陷入了恐慌之中。 冥冥之中,好像历史在重演。 在大魏之前的上一个皇朝,这片土地被异族短暂的统治过。那是一段屈辱外加惨烈的历史, 这片土地上的原生之民被作为二等人和工具而存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异族的统治不过百年, 还是动荡不安的百年, 仍然带来的是人口锐减、生灵涂炭的恶果,直到陛下揭竿而起, 将异族驱赶出境,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才有了和平安生的日子。 但是前朝统治带来的伤痛和恐惧,仍然萦绕在所有人心中。 而西鞑和北州,则是围绕大魏边境之线的两个最强民族,因此定王和辽东卫所,才会重重兵力驻守。 再加上, 西鞑和北州本就有着非常悠长和浓烈的仇恨历史, 两方之间也是动乱战争不断, 加上大魏, 三方一直不和,一直是动态的胶着之势。 如今西鞑与北州竟然私下合谋, 夺下了辽东, 剑指定城, 大魏瞬间一起面对了两个敌人。 而且, 不仅辽东沦陷, 朝廷东路大军竟然被围迁了。 要知道, 朝廷设有东南西北中五路大军, 辽东卫所是北路军, 定城是西路军,东路军就是此次支援辽东的军队, 南路军一直与海寇对战,最后是最多人最强大的中路军,中路军护卫京师、护卫皇城,一般只平内乱。 这一次,竟然葬送了辽东代表的北路军和支援的东路军,大魏军队直接损失了五分之三,这代价,何止惨烈。 而等西鞑和北州继续入侵,最近的便是定王所在的西路军。平时西路军对战西鞑一族尚只能打个平手,如今西路军面对西鞑和北州两族,不知能支撑多久。 现在能支援定城的只有中军和南路军,中军需要时间整备,南路军一直在南方水战,对西北方的气候和地形十分不适应,对战方式也不一样,对上西鞑和北州骑兵并无优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旦西路军无法支撑到中军来支援,大魏再失一军,那么将难以抵抗西靼和北州联军,大魏就是摇摇欲坠、大厦将倾。 这些都是高层上的判读,大多数人看到的,是辽东沦陷的那一天,整个定城,都觉得北方的天黑了,那是一道道的烽火狼烟,把天空都熏黑了。 而抬眼望去,定城最高的王府宫殿上,信鸽扑腾着翅膀不断落下,这是边关告急,飞鸽源源不断的传送最新的消息。 定城的城门,八百里加急的战马,卷起黄尘滚滚飞跃而至,那是阻者死,逆者亡,跑死马,跑废人的边关告急文书。 商铺停摆,妇人惊慌,小儿哭啼,家家门户紧闭,惶惶无处可栖。 “小寒,我们怎么办啊?要不要马上回家去?”王氏着急的说。 其实回家去有什么用,可是回家本就是恐惧之下人的第一个反应。家,是最后的避难所,是心底的安全港湾。 “娘,你和爹先回家去,我得在这里等着。”李小寒回到。 她得等着定王府的任命和要求,等着最新的消息,才好做决定。@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一场战乱,她根本没有记忆。到底是前世堂弟没有跟她说这部分的内容,导致她毫无印象?还是蝴蝶翅膀引起的变化,原书中战情没有这么危急? 她现在只希望是前者,因此如果只是没有说,那这场战争是按照原来书本的轨迹发生的,虽然不知道过往,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大魏胜利了。 因为只有大魏胜利了,才会有后来定王和太孙的相争。 不管如何,她得在这里等着,战争起了,这里的消息才是最快的,还有那三七和大蒜素,她得等到定王的处理方案——战乱起,第一时间必然先派兵遣将防卫,而后药材粮食这些必须马上跟上。 “那我们等着你,我们一家人得在一起。”王氏颤抖着说。 李小寒抿抿唇,安慰道,“娘,别担心,要从辽东下来,得经过龙门关之险,只要守住关峡,西靼和北州没有那么容易下得来。再说,王爷威武,英勇善战,不怕。” 这慌乱间,李小寒已经渐渐镇定下来。 不管西鞑是如何与北州汇合的,无法是绕了远路,但是要从辽东攻下定城,除非他们炸开了龙门关,否则轻易下不来。那可是号称龙之咽喉的关峡,就凭现在的热武器技术,哪里能这么容易炸开。 然西鞑的士兵绕路去了辽东,那原来的边境线必然压力大减,西鞑又不会凭空多了这么多人,此消彼长,西路边境线可以抽调出大量人马来守龙门关。 要说起来,在龙门关打守卫之战,比在西路边境线还好一点,毕竟大魏占据了地利之便。 如果是说西鞑和北州再绕路回去,那也不怕,这需要时间,到时候朝廷的中路大军肯定整备好了。都快要亡国了,李小寒就不相信朝廷还磨磨唧唧。龙椅上的那一位,可还是凭武力开国的皇帝,不管是眼光、魄力和决断都还在,天佑大魏,国运还在。 西鞑和北州不过是胜在私下勾连,打了辽东和东路军一个出其不意,如今已经知道了有了准备,大魏岂能在再犯如此错误。 一片慌乱中,李小寒大脑飞速运转,所有原书中的内容,还有张辅平日所说的朝廷相关情况,已经自己一直留意的相关书籍信息,不断互相印证、相交、推演,最终支撑李小寒的行动。 如同前世那一场地震,在排山倒海的震感中,脑中像是只剩下所有关于地震的自救知识,在千钧一发的时间里,支持她躲到了浴室三角区,甚至还眼疾手快的顺了那半瓶矿泉水。 “不怕,情况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李小寒坚定的说道,不知是说服王氏还是说服自己。 反正王氏是被说服了,整个人略略平静了下来。 不过,王氏又慌乱道,“你爹出门去打探消息了,不知道怎样?” 太过混乱,李贤东不敢让李小寒和王氏出门,自己去看一看外边具体怎么样了。 正说着李贤东,门外响起了开门声,吱呀一声,大门打开,李贤东扛着一个麻袋闪了进来。 “街上都乱了,大家都在抢粮食。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还开门的铺子,连忙抢了一袋米粮。先吃这个,咱们就回平山村去。” “对,对,先放好。”王氏连忙迎上前去,“我烙些炊饼,这个方便。” 烙好的炊饼,虽然冻得硬,但有什么情况,可以直接吃了。 听到李贤东回来的声音,屋里哄着李小霜的何大娘走出来,带着不好意思和压不住的急切心情说,“大姑娘,大姑娘,如今这情况,不安生,我想回家去。” 明明说好做到年前几天的,这些天王氏还特别忙碌,李小霜全靠何大娘带着。只是,如今何大娘却不好意思的提出了要离开的要求。 也是,平山村是李贤东和王氏的家,府城也是何大娘的家,纵使这家平日有诸多不如意,但是动乱之中,人都想和家人在一起。 “可以。娘,你给何大娘结算这个月的工钱吧,就按政整个月来计算,还有过年费也给何大娘结算上。”李小寒干脆说道,又劝说道,“何大娘,你最好买点粮食囤起来。” 这一笔工钱,对如今的李小寒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是对何大娘便不一样。有了这笔钱,何大娘可以趁府城物价还没有高到离谱的程度,囤多一点粮食。粮食让人感到心安。 “哎,多谢大姑娘。”何大娘激动中带着颤抖之意说道。大姑娘多好的人啊。 于是,王氏回房拿出钱来,给何大娘结算了工钱,李贤东还叮嘱了一句,“何大娘,外边乱,你身上带着钱,不要多做停留,先回家再让家人陪同出来买粮。” “哎,我知道了李老爷。”何大娘胆战心惊的说道。 不一会儿,何大娘带着一个小小的包袱,换上了最差的土布衣裳,用锅底灰涂黑了脸颊弄乱了头

相关推荐: 交流_御书屋   鉴宝狂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桃源俏美妇   猛兽博物馆   篮坛大亨   乡村透视仙医   树深时见鹿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镇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