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就是那些糊鞋底的碎布条,4文还是我给多了。” “叶帮主,你这就不对了。”李小寒正色到,一点不给叶帮主面子。 “那竹签不用钱吗?我们挑的正正好5-7年的嫩石竹,这些竹子我们可以编竹筐、簸箕、背篓,长大了可以做竹凳、竹席,凭什么一毛不算搭在棉花梳上。我们虽然不花钱买,但是也付出了成本的。” 这句话有点道理,叶帮主不说话,李小寒继续乘胜追击,“还有磨竹签子、糊鞋底、扎孔那不用成本呀。那都是得干活的老手才能做得这样好,你要不把这些当成本,那我们干脆多下两分功夫到农田里、牲畜上,来日收成还更多一点呢。” 今日她就要好好给这些古代人普及人力成本的概念,别老把不花钱的就不当成本,不把自己的的劳力当做付出。 “所以说,四文一对是绝对不行的。要这样,我们不如啥都不干躺炕上,这样还少吃几分粮食,养一养身体呢。”李小寒义正言辞。 一时之间,青帮两人差点被李小寒说服了,只觉得四文钱一对平山村人好像在倒贴。 不过,叶帮主还是经过风浪的人,不一会儿便回过神来,“那你说,多少钱?” “七文一对。” “不行。我青帮赚一文,这不就是个笑话。”平山村往日卖八文钱,这个价已经订好了,高了顾客不会接受,“给你5文。” “要我说,青帮就一文钱都不应该赚。” 李小寒轻飘飘的,却语不惊人死不休,“叶帮主你开铺子,做大生意的人,一对棉花梳你赚个3文钱,1000对你才赚个3000文,不到3两银,这算什么回事,莫的拉低了自己的档次。不如直接大方一点,赚个人气。人气来了,你做什么不赚钱。” 所以还是8文吧。是这个意思吧? 别说一旁青帮跟着来的中年人,连李贤东和李信和都惊呆了,第一次见到有人这样反向讲价的,听着有点道理,却全是歪理。 不过叶帮主毕竟不受蛊惑,“青帮可不是做慈善的。” 不受蛊惑呀。 李小寒也不失望,“双方退一步,6文。没得少了。再少不干,成了我给你出点主意。” “什么主意?” “你买这棉花梳的目的,无非是赚个人气。人气这个东□□一份是一个,优惠也是一个。” “独一份的东西,不宜搞太多,当然你要搞个无限量供应,一时之间我们也供应不上。我的意思是,你不如搞个每日五十把,多了便没有。若不是在府城开铺子,头几天应该是独一份的,人气不用愁。” “当然,这个法子在府城,是行不通的了,府城棉花梳不算新鲜了。你若是舍得,开业当天搞个什么优惠大酬宾,买多少件送点小礼品,或者优惠什么的,比如满100文减10元,满100文送个棉花梳什么的。我保证,那些大娘会抢着过来。” 抢特价鸡蛋的大娘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李小寒开始拿后世超市那一套来忽悠人。 这可是多了几千年经验的商业智慧啊。听到叶帮主后面的那个中年人频频点头。 “这些个主意,值不值得这6文钱?”李小寒道了。 “值6文钱。”叶帮主应道,“不过我们有一个条件,我们需要平山村独家供应,包括你们自己,都不能再摆摊卖这个棉花梳。” “不成,万一你们青帮不玩这个了,我们全受制于人。青帮就是赚个人气,年前的时间都给你们,往后我们还是要摆摊的。再说年后这仿制也出来,这玩意就是一时新巧。” 叶帮主想了一想,他还真不靠这棉花梳赚这2文钱,再说仿制这个事他自己也做过,是这个道理,“成。” 实际上,他还是被李小寒的一套一套影响了。 “那就合作愉快了。”李小寒喝一杯茶,费了老多口水,终于讲成了一笔生意。 “合作愉快。”叶帮主大概是第一次跟一个姑娘这样谈生意,谈完了才有点不适应的意思。 生意谈完,文书是没有的,青帮不写文书,不过看样子,也不会赖账就是了。 大家始终不是一路人,谈完意思意思吃点东西,大家便出门了。 临出同福酒家大门前,叶帮主忽地朝二楼包厢看了一眼。 张二公子。 叶帮主心下一惊。 太子逝世后,张二公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将军府产业。这个时候,大家才隐隐约约知道,将军府名下产业竟与定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将军府产业是定王府的药箱子、钱袋子、米袋子之一。 太子之位未明,定王的后勤全动起来了。 叶帮主不敢想这是因为什么,这不是他这等人物可以想的东西。 只是,惊澜之下,他这等上不了台面的人物更要缩起来才能活命。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开铺子的原因。 叶帮主心下思量万千,面上却只敢看一眼,又垂下了眼光,呈避让之势。 能让青帮主主动避让的人物? 李小寒心生疑惑,朝二楼看过去,只有店小二在穿梭忙碌,并无他人。 再转过头,叶帮主神色已经恢复如常。 许是眼花了。李小寒心中嘀咕。 只二楼,刚刚叶帮主目光所向,一道恭敬的声音喊道,“二公子,请。” “青帮的人在这里做什么?”二公子清冷问道。 “据说是在谈生意。”属下恭敬的回答。 跟那卖三七、杜仲的父女做什么生意? 这两帮人能有什么交集? 二公子的剑眉轻轻拧起。 “派人盯着他们点,让青帮最近别惹事。”二公子吩咐道。 青帮虽然一向懂事,但此刻时机实在微妙。 京城里有消息传来,皇上准备年前立储,但是没有任何消息是定王还是齐王。 这个时候,定王府上上下下绷紧了神经。 包括定王治下,所有的魑魏魍魉都得乖乖缩起来。缩不起来就永远不要起来了。 天下大势就这样影响每一个人,谁也无法例外。 只是有些人知道自己身在其中,有些人毫无所觉,有些人迎着波澜而上,有些人避让看波澜汹涌而过。 毫无所觉的蹲在同福酒家角落便的李贵前等人,看见李小寒、李信和等人安全出来,忙奔过来,“信和、小寒。” “贵前叔,我们谈成了一笔生意,回去西市再说。”李信和说道。 “嗯。”李贵前看一眼进去的三人,看起来不像有事,便点头道。 几人一起回到西市,因着将近一半人跟着去了同福酒家,留下来的摊档便是托其他族人帮忙看管着的。 这就展示了李小寒让族人相似摊位摆在一起的好处了,方便,而且同类产品嘛,价钱大概都知道。 看见李小寒等人回来,李氏一族人纷纷看过来,见李小寒等人毫发无伤,才继续做生意。 连旁边的读书人都停下来看了一会,方才继续写字。 族长不在,李信和便代表族长,将这笔交易告知大家。 大部分人都是很满意的,虽然差了两文钱,但是保底啊。这大冷天的,蹲在这摊位也不知道能卖多少呢。 包给青帮,到时候青帮一卖,这银钱就落袋为安了。 别看6文钱,他们能赚差不多3文呢——李氏一族的成本计算方法跟青帮是一样的,竹子不用钱,人工不用钱,也就是碎布条费了点钱才算成本。 因此,李氏一族人对青帮笑得更欢了。 这就是衣食父母啊。 这时,青帮已经将摊子摆起来了,无非就是读书人写的几个大字贴一个倒扣的箩筐前,然后还有几个空箩筐摆着。 因着说要给青帮独家生意,因此李信和便组织众人,将手上的棉花梳全卖了。 喜滋滋。 只是其他人卖了棉花梳还有果子、竹编在摆摊,李贤东和李小寒除了棉花梳就没有其他的了——他们家的果子都留着自己吃呢,李贤东一直就没有闲过,建房、种三七、割杜仲、搞棉花梳,其中还一直不能耽误伺候田地。能抽空把自家用的竹编做出来,那都是见缝插针干活的。 因此,二人便一时空闲了起来。但是,平山村众人是一同出来的,自己一家先回去了,不是这个道理。 再者,天气冷了,李贤东私心里想给自己女儿蹭个牛车。 靠双腿走回去又冷又累,现在地上都是雪,虽然是薄薄一层雪,但走回去,鞋子肯定得湿透,多难受。 自己就算了,既然现在有牛车,李贤东便想着让李小寒蹭一蹭。 李贤东想到了蹭牛车,李小寒也想到了,“爹,你之前入伙那天的酒是在哪里买的,我想买几坛回家泡酒。还想买点香料。” 买酒是李小寒这几日忆起她曾经有一个饭搭子朋友,他们那地有一种古法二次酿制的辣椒酒,入口十分辛辣,但是吃完之后,酒+辣椒的威力,的确是整个人都暖呼呼的。 李小寒试过那酒,饭搭子朋友见她喜欢,
相关推荐:
新年快乐(1v1h)
沉溺NPH
淫魔神(陨落神)
婚里婚外
开局成了二姐夫
红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树深时见鹿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