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液流出来。 “看起来应该可以的,那就先试试吧。”李小寒点头道。这设备,比她想象中的还精巧细致三分,应该能用。恍惚记得室友说过,白蜡的融点是八十五度左右,应该能成。 李小寒话音落下,便有人提起一簸箕的蜡花轻轻放到蒸桶上,盖上盖子,然后点火。 火光融融,厨房里开始热了起来,没有人说话,大家都盯着那个蒸桶。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锅中的开水逐渐开始沸腾,水汽弥漫,“打开出蜡口看一看。” 随着出蜡口闸口打开,融化后的蜡液,好像岩浆,慢慢流了出来。 李小寒和张辅一起盯着这蜡液,细细观察着。 “你看,的确是更纯净,杂质更少。” 成了。 两人相视一笑。 第 91 章 看见蒸汽法能制出蜡液来, 李小寒和张辅都松了一口气。虽然说有熬煮法能兜底,但是能做到更好,两人都不想将就用差的方法。 将目光从那缓慢流出的蜡液上移开, 李小寒转头说道:“先前说的那个三股棉线可以充分燃烧的可能……” 却不料张辅同时开口:“你先前说的那个三股棉线燃烧后或许可以自动散开的情况……”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两人对视一眼, 眼里不由自主的都带了些许笑意 。 “我试了一试拧了些棉线……” “我让百合她们编了些棉线……” 眼里的笑意更明显了一点。 李小寒从衣袖口袋中掏出一些棉线出来, 张辅则从青竹手中接过了一个钱袋子从里面掏出一扎棉线。 张辅拿出来的棉线十分精巧,毕竟取材自将军府出自丫鬟们之手, 无论是大小粗细色泽都看起很贵很精致,就是不太像蜡烛心。 相比之下,李小寒拿出来的棉线略粗糙了些。而且李小寒有着前世记忆,毕竟是被室友称为荒山野岭种药材的地方,各种意外物资总要备得齐全一点,李小寒宿舍里有公司派发的蜡烛, 凭记忆中做出来的粗细和大小感觉更接近一点。 “得把这个棉线先泡一次蜡液, 好让蜡液充分浸透在棉线中, 然后晾干, 再放入蜡烛中,可能会更加好。”李小寒解释道。 “好, 都听你的。”张辅没有意见。 李小寒便将两人带来的所有棉线都浸入蜡液之中, 留出一头搭在外边。 看了片刻, 李小寒说道, “有没有纸和笔, 我们要做个实验记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怎么记录?”张辅疑惑问道, 并示意一旁的青竹去取纸和笔。 “现在的匠人, 大多数是凭经验和感觉来改善工具, 并且一般靠口口相传来进行技艺的传承和改良。”李小寒皱眉缓缓说道,“我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 只不过太主观了,过于依赖个人,难以迅速有效的得出结论和进行传承。因此,我们需要记录方法和数据,帮助我们客观的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张辅听得略带迷惑,口口相传有什么问题,自古以来,师徒传承便一直是这样的。当然,记录下来是好的。 青竹很快把纸和笔拿过来了,厨房里自然是没有书写的案桌的,李小寒指点道,“什么不是写,随便搬一张桌子就成,我看那张饭桌也可以,条件就这样,将就将就吧。” 于是,青竹胆战心计的搬来了饭桌,这……这跟他印象中的公子十分不符啊。 执笔的很自然变成了张辅,李小寒在一旁指点着说道 “来,先写个棉线燃尽情况实验报告主题。” “好,写个简单实验步骤:将不同材料和手法混合编制而成的棉线,放入蜡液中充分浸泡后取出,晾干后放入蜡烛中,观察燃烧充分情况。” “再列一张实验表格,我们有七条棉线,那便分成七列。下面分几行,依次写明棉线的特质,大小、股数、材质的等基础信息,紧接着写实验结果,下面空白行留着,看看有什么需要写的再补充。” 随着李小寒越说越多,张辅觉得自己笔下这些信息越来越清晰,心头思绪越明亮。 如果有这样一份实验报告,即使他没有参与这烛心的试验过程,也可以从报告中清晰明了的了解整个过程和结果。 最大限度排除了人的主观影响,记录了所有外在客观影响,最后得出可以信任的结果。 这不仅仅是一分实验报告,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具体化。 张辅心中深吸一口气,抬眸看一眼李小寒,李小寒还在回忆前世实验报告是怎么写的,思考有哪些信息需要记录和总结,以及现在这个条件下可以做到什么。 “把棉线从左到右,依次对应一到七号,每一根我们都剪一点点下来,作为标本,粘贴在纸上。” 李小寒说着左看右看,这个厨房的东西是很齐全的,有剪刀,将露出蜡液外的棉线剪出一小段出来,“嗯,我们需要浆糊将棉线作为标本粘贴在纸上,记录编号,这样记录就很清晰了。” 青竹连忙去找浆糊。 张辅则开始思考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可以做这个实验记录,毕竟原理是相同的,“这个蒸汽制蜡法和熬煮法是不是也需要这样做对比记录?” “要的。我想一想,需要做哪些记录?嗯,两种方法蜡花的出蜡量要做记录对比。” 张辅已经铺开另一张白纸,脑中思考仿照之前的格式,应该如何写,“嗯,对,出来蜡的品质,包括色泽、含杂质的多少、燃烧的情况,甚至同一种方法,开始出来蜡的品质,过一段时间之后的品质,最后残渣剩余多少都值得记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对。”李小寒低头看向张辅手中白纸的位置,手指划过,“我们可以按时间将出蜡情况分为头道蜡、二道蜡,以及最后的残渣挤一挤估计能再次出一点残蜡。” 张辅按照李小寒手指所划的地方,一一写上,边写边说,“昨天画的那张图纸,应该配上。还有现在蜡桶,刚开始做,肯定有改良的地方,我们应该一点一点的调节,桶的高度、筛子的密度、火候大小,这些不同的因素对流蜡速度的影响。最后综合总结出最好配比,再进行两种不同制蜡法之间对比。” “嗯,对,小分类实验最优后再和大类对比。” ………… 两人越说越多,只剩下找浆糊回来的青竹,立在门口,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该进该退,该不该出声。这浆糊还要不要?还要的吧? 忙碌的时间过得快,蜡花源源不断的从城外快马送进来,院子里的木匠在不停的试验蜡桶的的各种形状,张辅和李小寒一桶一桶的蒸出蜡液,分析不同时段出蜡的品质,调配不同的烛心。 “这样看来,七号蜡桶的高度宽度,以及内里配置筛子的大小粗细,综合流蜡速度和杂质的多少,是最合适的。”李小寒指着试验数据道。 虽然是夏末秋初,这一天到晚在厨房还是热和不便,幸亏她今日穿的窄袖上衣,可以把袖口稍稍挽到手腕上一点,方便行动 “嗯。配合二号蜡烛棉线数据,这出来的蜡,已经可以做到不用剪烛心了。”张辅提笔写下七号蜡桶加二号烛心的组合。 因为一整天都在断断续续的写字,张辅的手指间不可避免的沾上了点墨迹。黑色的墨点,在修长如玉的手指上更加显眼,只不过两人都不是很在意就是了。 “今日就到这里了,我先送你回去,免得晚了。”写完最后一个字,张辅抬起头来说道。 昨晚李贤东找到同福酒家的事情已经有下属向张辅报告过了,今日不必像昨日那样着急,早一点把李小寒送回去为好。 “好。”李小寒低头放下衣袖,“明天我们试一试那个香薰蜡烛的方法。” “成。” 两人偕步一同走出厨房。 顺利回到谷门巷子,张辅特地进去拜访了李贤东,喝了热茶打了招呼之后方离开,以示尊重。 李贤东现在也练出来了,起码在张辅称他为伯父的时候,李贤东战战兢兢的答应了,还能顺着说两句客气话。 可惜在自己家吃晚饭的时候,就回了原形,“你们在搞什么新东西吗?张公子都喊我伯父了,甚是吓人。” 李小寒夹了一筷子豆腐,好笑的说,“在试验一些东西。爹,有这么吓人吗?” “有。”李贤东认真点头,“张公子看起来就跟我们不是一种人。他突然喊我伯父,比喊我李老爷还吓人。” “都是客气的喊法,跟咱们村里有关系的叔伯不一样的。你不用太在意。”李小寒安抚道。 “这城里公子就是太有礼貌了,跟咱们村里人不一样。”李贤东感叹的说道,终于放松了少许。 “爹,你明天是不是回平山村?” “嗯。明早出发,等把你那批酒处理好了,我再回来。估摸得两天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山有木兮【NP】
开局成了二姐夫
树深时见鹿
乡村桃运小神医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村夜
弟弟宠物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