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所以我们就要做到质量更好。” “怎么做?其一、我们要使用全新干净的碎布条,你们家里那邋邋遢遢破破烂烂的就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碎布条我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城里布行新鲜拉回来的,5文钱一斤,想要的就去称。” “其二,棉花梳的签子,要使用我们族里特有的石竹。大家都知道,我们李氏一族发源于中原,后来因为战乱和饥荒,我们这一枝逃荒到平山村。石竹,跟着我们一路逃亡至今,是我们李氏一族的象征,坚硬、强韧,立根在最贫瘠的土里了,依然长得枝繁叶茂……” 族长在上面滔滔不绝,李小寒嘴角带笑,丝毫没有感到不耐烦,余光看着她爹。 看,即使不会说话,也不影响她爹站到最上面这个位置。 “怎么感觉这石竹跟我们不咋像啊,真就是我们老祖宗一路带过来的?” 正在这激情澎湃的时候,忽地旁边传出一个小小声的嘟囔。正是三叔公的孙子李德有。 “不,那是当年逃亡的时候,半路遇见的。当年老族长说这玩意这么坚硬,削尖了能当武器用,就一路扛着了。后来定居下来了,这玩意长老慢,也是老族长发话,这么特别,以后肯定能挣钱,于是便留下来了。” 悄声搭话的居然是一旁站着的李生义。 “还是老族长有眼光啊,现在果不然能挣钱了。” “所以说,这玩意就跟人一样,有人长得慢,但是压不住。该是他的还是他的,妒忌不来。” 李生义说完,狠瞪了陈氏和李生礼一眼,其中警告的意味不言而喻。 陈氏抿紧唇,缩了回去。李生礼,低下了头,不敢再有不满之色。 旁观的李小寒不禁挑眉,看来这二伯祖父,对祖父的压制还是挺强的呀。 这一个小波澜,只有流转到几个人间的嘴角功夫,最终悄无声息的被压了下去。大家更关心的,是族长说的这棉花梳一事。 好不容易待李族长说完,众人一涌而上,纷纷心急问道:“贤东啊,这怎么做呀?怎么做?” “急什么?站好了,别挤。”族长脸色一板,呵斥道。 众人迫于族长的威势,众人只能无奈站好。 这种时候,让李贤东口若悬河是不可能的,不过幸亏李小寒有准备。 只见李贤东脸色微赫,举起一个装了一大把竹签子的布篮子,干巴巴说道,“每户派一个最会编竹的过来,拿一根这样的竹签子做样板,以后就削成这样的形状。” 然后又举起另一个篮子,里面有一叠半成品鞋垫子,“把鞋垫子做成这样的大小厚度,后面绑绑带。” 最后,“我跟大家演示一遍。” 说完,李贤东低下头,现场做了一把棉花梳。 围观那众人,已经纷纷在心里模拟自己怎么做了。 待李贤东说完,族长方在一旁说道,“你们做得怎么样,自家用的我不管,但是,如果要以平山村棉花梳的名义卖出去,那就要做到最好,莫堕了我们平山村的名声。否则先过不了的就是我这关。” 这也是李小寒提醒过的,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打造平山村的品牌。 族长说完,各家各户很快选出代表上前,领了那作为样本的竹签子,相互传递看了看那半成品鞋垫子,试着用了用这棉花梳,最后去族长那里交钱拿碎布条。 李贤东还在一直演示如何削竹签子,王氏这个时候也被推上去演示如何给鞋垫子打孔,李小寒打个下手,在一旁给大家展示如何梳棉花。 李贤东一家三口再次成为众人的目光中心。 不过以往教炒杜仲也教了,如今多一个棉花梳,不管是教人的李家人还是被教的李氏族人,大家慢慢的都找到了那种熟悉的感觉。 待到日到中午,大家都差不多学会了。人群渐渐散去,李小寒也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按李小寒自己琢磨,这平山村估计每家每户都会自己用上那棉花梳。 不过有多少人拿去卖,不好说,这玩意毕竟是个手工制品,费功夫,利不大。 那家里有田有地不做这小买卖的,比如族长三叔公这些人家;还有那家里没人或者有其他事情要忙活的,比如家里种了许多果子要趁这时候赶紧采收的李大树一家;最后还有那些懒散人家或孤儿寡母的…… 最后大概得有小半数人家会做这棉花梳出来卖。 至于能不能卖得出去,府城及周边的消费能力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还有其他外村做棉花梳的。 希望以后不要发展成恶性竞争,李小寒心中隐忧,但她能做的已做,剩下的见机行事吧。 回到家里,又是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李小寒快手做一个蒜蓉炒菘菜,一个蒸排骨,最后一个鸡蛋汤,营养丰富、品种齐全,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顿。 吃完中午这一顿,王氏和李贤东又开始做棉花梳。虽然因为那十亩旱田,把棉花梳的法子半卖半送出去了,但也毕竟耗尽了家里的大半的存银。银子是人的底气,李家这底气去了大半。 在加上眼见这棉花梳越来越多人会了,估计也卖不了多久,这个进项眼看着没几天赚头了,李贤东和王氏心里便愈加着急。恨不得能长出四只手来刷刷刷的干活。 李小寒见二人如此着急,本想劝说不要着急,但是想一想,李贤东和王氏半辈子的经验,怎么可能轻易劝通,便闭口不言,转而试着帮忙。 她力气小,准头不够,削竹签和给鞋垫扎孔都不行。想了想,便挑了那糯米浆糊鞋底的活。 静悄悄做到下午,李贤东家门口忽的被敲响了,李小寒自告奋勇的去开门。结果半个人影也没有,只堆了几根石竹子。 那石竹子长度不一,有干活细致砍成手臂长一截的,也有只削了毛枝光秃秃一根长竹竿的,甚至还有那连毛枝都没有修直接扔门口的。 想来不是一户人家的风格,应该是不同的人抬过来的。 以往李贤东教采割树皮,那是一天白工当学费;李小寒教炒杜仲,那是提着各式各样的腊肉上门。 如今看来,这些石竹子,便是这次的学费了。 “爹,你快来。”李小寒欢快喊道。 “啥事?怎么了?” 李贤东和王氏久没听见人声,没见人进来,又听到李小寒喊,怕出了事,连忙快步跑了出来。 “爹,娘,你们看,学费来了。”李小寒指着那几根石竹,笑着说。 李贤东和王氏对视微微一愣,然后又双双展颜一笑。 收了那几根石竹之后,不知为何,李贤东和王氏忽地觉得内心觉得没有那么急切了。虽然手下依然不停,但态度愈加从容。 神奇的,这放松之后,心态好了不少,但出来的棉花梳可不少,而且感觉这些棉花梳质量也更高了。这虽然是一个力气活,但需要的仔细功夫也不少,赶着时间,总感觉没太对。 李贤东和王氏想不通什么大道理,只觉得这样也很好。 李小寒心情也很好,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在一个和谐有爱的环境中。尤其上辈子生活在和平稳定经济宽裕的国家,李小寒十分怀念那种氛围。 如果是衣食足知荣辱,李小寒希望自己周边的环境可以更好更宽裕一点。那么,她从后世带过来的这些前人的智慧和经验积累,便有了更好的意义。 此刻,心情很好的李小寒糊完鞋底之后,拿出昨天买回来还没有处理完的番椒,把一颗颗番椒皮破开,继续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番椒籽捡出来,细心用纸包好,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 然后站起来,兴致勃勃的说,“爹,娘,今天我要给你们尝一个新鲜东西。” 李贤东和王氏知李小寒常常有新鲜玩意,只以为是亲婆婆点拨,鉴于李小寒以往三七、杜仲、摘果子器和棉花梳的优秀历史,二人对李小寒这次也是充满期待。 李小寒拿着那番椒皮进了厨房,先是洗米煮饭,番椒最是下饭了,这个绝对不能少。 然后洗菜、切肉、备好各种配料,番椒值得一切的重视,绝不能因为准备不足而翻了车。 待到一切都妥当了,火烧起来了,王氏和李贤东听到稀溜一声油入热锅的声音,然后渐渐闻到了油香,紧接着又是呲的一声声炸裂声,菜进锅了…… 目前为止,一切都很熟练,李贤东和王氏二人觉得自己的女儿真是入得厨房出得厅堂……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是,很快的不对劲起来,一阵极其霸道浓烈的味道飘出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咳咳咳……”王氏开始咳嗽,李贤东连忙扶着她离厨房远一点。只是这个家就这么大,这味道又是极霸道的,好像无处不在。 “小寒这是……失手了?焦了锅?”李贤东犹豫的问。 “不会的,小寒手上有准头。”王氏对李小寒的厨艺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山有木兮【NP】
开局成了二姐夫
树深时见鹿
乡村桃运小神医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村夜
弟弟宠物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