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去。” “对对对,冯大人,封口白蜡呢?” “在这里呢。”冯大人指着旁边说道。 几个军医眼疾手快的将打开的药瓶重新蜡封了,然后说道,“冯大人,不必多此一举入库了,直接送到我们军医处吧。” “啊,这样吧,这样不好吧。” “给,郑老将军的批示。”军医一人给冯大人看了一眼公文,然后指挥带过来的帮手,直接把东西拉走了。 两军一起对战西鞑北州,伤兵营都在后勤处,离得不远,这些伤兵,无事相互溜达,这不就经常碰到,再双方交流一下伤势和处理方式,然后对比一下各自的康复情况……不得了了,衬得他们中军的军医好像游方郎中一样。 何止伤患不满,中军的军医都憋着一口气呢——不就是药物好一点,有这些药物,他们也成。 于是,冯大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果,只在自己眼前晃一晃,然后就被截走了。 不是,他想给自己留一点的呀。救命的药,谁能保证自己没有用到的一天啊。冯大人也想留着点保命啊。 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冯大人只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 关于前方战线的一切,李小寒并不知道,工坊那边,李贤东、李贵前等熟手,带着李荷花等学徒,已经逐渐上手了。精挑细选出来的二十人,都是李氏一族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自然学得不慢。 而李小寒,也终于能腾出手来,做点其他东西。 “小寒啊,你说杜仲的种子育苗不够,还可以砍杜仲的枝条出来扦插育种。这个我明白。”张大夫说道。 如今他在平山村过了一个年,不知不觉中,称呼都跟着李氏族人走了,而且李小寒在制药方面时有灵光一闪之感,虽然咋一听天马行空,但是细想下来,给了张大夫许多灵感,不然张大人也不会一直久留在平山村中。 如今,看着李小寒搬来一个大缸,把那些杜仲叶子,还有没法入药或扦插育苗的细嫩枝条剥皮,放在石碾上碾碎,然后又扔进大缸里,用水浸泡,张大夫实在是十分好奇。 “只是,你把这些没用的枝枝叶叶碾碎,放在这里泡着做什么呢?” 李小寒拿起一根长棍,站在凳子上,一边用力搅拌大缸里的枝枝叶叶,一边解释说道,“张大夫,你看杜仲树总有那么多白色的细丝,会不会也有用途呢。比如像麻一样像蚕丝一样?” “不成吧。”张大夫皱着眉头,“杜仲的白色丝线虽然多,但是短而易折,做不得衣裳。” “做不到衣裳,许是能做其他呢?”李小寒继续搅拌说道,“我总觉得十分好奇,想要试一试。” “也是。谁知道呢。”张大夫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居然理解了。也是,这古往今来,多少东西是人所未知的呀,神农尝百草,方有如今的认知,“你这是用水浸沤麻法?” “对。”李小寒笑着答道,“我想泡一泡之后,再把木屑漂洗干净,说不定就能得到白丝了。” “听着有那么些许道理。来,我帮你搅一搅。” “你也觉着有道理是吧,张大夫,你可真有眼光,聪明。” “知道就好,以后我试药的时候,你别拦着我就成。” “……我尽量。” 第 165 章 时间又过了七八天, 这期间,李小寒每天都要掀开大缸看一看,杜仲发酵的情况如何。 可惜, 春天的温度低, 发酵十分缓慢, 下一步的胶质提取也就迟迟未能进行。没办法,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高浓度碱液或者溶质或者高速离心分离技术, 只能用这种特别慢的方法了。 而在这个等候的过程里,时间来到了春三月中旬,又到了番椒移植幼苗的时候了。 今年的番椒苗田特别多,多到除了稻田、麦地,剩下的密密麻麻都成了番椒地。 “族长,怎么咱们村种这么多番椒了?”李小寒怕侵占粮田, 连忙找来族长问道。 “放心, 没有侵占到粮田, 我看着呢。”李族长知道李小寒担心什么, 毕竟世道乱,粮食可是性命悠关。@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这些是?” “都是原先的棉花田, 又或者豆田。”李族长解释说, “去年咱们算了一笔数, 城里收籽棉二十文一斤, 收这新鲜番椒也是二十文一斤, 干的番椒能到五十文。这一亩地的棉田, 约莫能收一百斤的籽棉, 却能收七八百斤的番椒。这笔数, 差太大了,反正种棉也是卖钱, 种番椒也是卖钱,大家可不是齐齐种番椒。” 李小寒听着皱着眉头,番椒的产量的确是高,后世那些高产量的番椒,亩产能到几千斤,但是,经济作物不能这么算呀,除了产量,还要算市场。 棉花卖不出去,起码能抵税,最不济也能自己做衣裳,番椒能坐什么,只能晒干了,放家里发霉。 这个问题很严峻。李小寒的表情很严肃,“族长,我们的番椒酒消耗不了这么多的番椒,加上番椒底料也不成。番椒多了,卖不上价钱。” 尤其现在是战乱时期,多数酒都被用来提纯酒精了,人乱起来,顾不得好不好吃了,番椒底料也会受影响销量大减。销量都减了,价钱自不用提。 不料,族长却看着李小寒,不解的问,“小寒啊,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去看过你家番椒底料的账目了?” “啊?”李小寒满脸疑惑。她一直有看账,但有时候钱多了,就是一个数字,而且番椒的收入太稳定了,稳定就不需要太多关心,她需要关注的意外太多。 “我听荷花说,你们的番椒底料现在已经供应不上了,预约的大商户从去年预约到今年。”李族长站在这一片番椒田上说道。 “还有啊,村里种番椒也不是供应给你的,去年,村里人种的番椒,在定城可不要太受欢迎。定城里几家酒家已经跟我签文书订货了,只要番椒一结果,酒楼里立刻就上番椒菜。我连定金都收了。” 李小寒愣了一愣,慢慢想起有几次去同福酒家,他们已经有番椒拌胡瓜,番椒炒腊肉各式辣菜了。原来,在自己忙得忘记传承辣菜做法的时候,这个时代的厨子已经自己开荒了。 李小寒永远相信这个民族里,只要有人想出新鲜法子吸引客人赚到钱,那么仿效的人便会一窝蜂的跟上,不要低估人对吃的研究。 她又不是大厨师,煎炸焖炖煮,她也只是会家常菜。如何能比拼得过这些专业人士下场。 慢了一步,一条发财的路子就这么断了。算了,也不差这一条路子就是了。 “还有啊,那些米粮铺子也跟我订货了,这番椒实在好用,不止腌制辣芦菔、辣菘菜别有好滋味,腌制各式腌肉还能让肉类保存得更好。冬日里吃起来热乎乎的,夏日里吃出一身汗,浑身松快。仁和堂里大夫也说过了,番椒这物,适量吃了有温中散寒、下气消食的效果。因此,咱们村里人去西市赶集,许许多多的城里人都问咱们有没有番椒卖呢。” 李小寒又呆了一呆,想不到,番椒魅力这么快的已经发散开来了。 李族长又瞄一瞄李小寒,“其实,这也有你的一份功劳,你忘记了,你是从什么发家的。番椒酒啊。” 李小寒这个人,随着白蜡、万金油等的传播,在定城及周边,已经有了一种传奇色彩,尤其这色彩还是非常正面的,这就导致了番椒一物也跟着水涨船高了起来。 李小寒不知番椒一物竟已发展至此,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应。不过,应该不用担心村里的番椒种得太多了。 “所以啊,咱们村里种这么多番椒,是绝对亏不了的。好多那些大商家,都认准了咱们平山村李氏一族呢。”李族长乐呵呵笑道。 从前他以为,族里出了一个读书人,然后反馈族里,方是正途,。如今看来,像李小寒这样的也很不差,想想族里的工坊,看看眼前的良田。族长觉着,这说不得是一条最适合他们的路子呢。 不过,想到工坊,族长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小寒啊,我听闻你还是每日早上,抽一个时辰给那些姑娘学认字算数什么的?” “啊,对。”李小寒说道,不明白话题为什么转到这里。 其实也不算正经的认字,她太忙了,有时候手上干什么,便教什么。比如这几天,番椒移植,李小寒教的便是番椒移植的注意事项,比如番椒幼苗几片叶、苗长多少、苗粗多少可以移植,移植间距是多少,苗床高多少。 这些都是一边教一边做,还要她们自己记录下来。记录不下来的就照着抄下来,让她们自己回去自己对着认字。 不过就是这样凌乱的教学,近日来李小寒家的姑娘也是越来越多。尤其李荷花她们考进工坊之后,更多的姑娘加入了。个个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将军在上
深宵(1V1 H)
旺夫
万古神尊
开局成了二姐夫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