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切肤之爱 > 第28章

第28章

们看来实在太小了。 不过这也不算多稀奇的事情,若用锦帛书写,也能做到将论语和注释都写下来。 淳于越小心翼翼地将《论语》放在条案之上,翻开一页,然后退到一旁:“诸位请看,若以此物为载体,是否阅读起来更为方便,也更容易携带和传承?” 众博士纷纷上前,将条案团团围住,他们看到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字,一个个内心激动不已。 伏生向前伸了伸手,手掌颤抖,似乎又怕玷污书籍,又颤颤巍巍收了回来。 淳于越在人群外面,说道:“陛下说了,等百姓都能衣食无忧,国力富强之后,此书可一日印出万册,甚至十万册,用于教化万民。” 第42章:书是带不走了 可一日印出万册,甚至十万册? 伏生他们看到纸质的《论语》后,已经被惊住了。 当年秦始皇从齐鲁儒生中征招博士七十人,能入嬴政法眼的,都不是蠢蛋。 他们看上一眼便知道这种名为纸质书的对传承学识的意义有多深远。 伏生用指腹轻轻地抚摸着书的一角,再抚摸上面的字,好像之前淳于越一样入了神。 “皇帝亲自为儒家典籍作注释……”伏生感叹不已。 淳于越这个时候说道:“陛下还说,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百姓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若天下百姓都深谙礼义廉耻,天下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罪犯,百姓的生活也会跟着好起来。” 叔孙通回过头,更激动地问道:“陛下当真这么说?” 淳于越点头:“此等大事,淳于越不敢妄言。” 叔孙通强忍着激动的心情,沉吟片刻,感慨道:“陛下真乃仁德之君,大秦有如此君主,实乃大幸!” 伏生点头,神情激昂地说道:“陛下杀赵高,诛李斯,拨乱反正,更有雷霆手段折服三大氏族,又心系天下,此等君主,我等若是不忠,愧对天下百姓!” “诸位切不可因对公子扶苏的私交而舍了大义!” 博士们纷纷点头,为大义举旗。 “陛下连胡亥都留了其一条性命,可见他并不会伤害扶苏,重情重义。” “公子扶苏虽也是德才兼备,但性子过于柔弱,为臣尚可,为君者倒缺了几分霸气。” “难怪始皇帝迟迟不肯立储,想必他是知道当今陛下的才德。” 博士们你一言我一语,俨然忘了他们之前誓死效忠扶苏的样子。 淳于越笑吟吟地看着叔孙通:“师兄弟们还要辞官回鲁地吗?” 叔孙通涨红了脸,往后退了三步,弯腰躬身:“淳于师弟,方才是为兄冒犯了!还请师弟见谅。” 伏生亦往后退了三步,行礼道:“陛下能做出如此决策,师弟定是费心不少,我等却还出言不逊,师弟宽宏,勿要计较。” 一众博士纷纷向淳于越行礼。 淳于越没有说赵凌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但在他们看来,新君继位,要让他更改始皇帝之前下达的政令,甚至说改变治国方针,淳于越定是功不可没。 这一刻,淳于越已然成为了儒家的新领袖,若赵凌真的以儒学教化百姓,那淳于越的功劳可以比肩儒家几位圣人。 淳于越也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诸位同门似乎误会了。 他若不作解释,那他在众人眼中便有劝谏新皇之功,说不定将来名留青史,儒家弟子都会记住他的功劳。 “诸位师兄弟勿要如此,陛下本就是仁德之君,今日觐见陛下,淳于越并无任何劝谏,诸位勿要误会了。”淳于越连忙扶起伏生和叔孙通,“两位师兄,淳于越不敢贪天之功,也不愿做那欺世盗名之辈。” 伏生和叔孙通等人挺直腰杆,更是敬佩地望着淳于越。 此等天大的功劳,淳于越竟然不要,可见其风骨。 淳于越正色道:“诸位,西文彦等人已经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如今大秦饿殍遍野,我等习圣人之学,欲以儒学教化世人,此时是否应尽绵薄之力?” 伏生点头:“伏生愿散尽家财救济百姓!” 叔孙通沉吟道:“我等还需回鲁地,集儒家门生之力才能救济百姓。” 淳于越微微点头,躬身道:“还请两位师兄回鲁地将当今陛下的话转告孔甲师兄,让他切勿做出傻事,号召天下儒生救济灾民,使大秦百姓度过灾年。” 博士们纷纷赞同,出奇地没有任何异议。 儒学将传扬天下,三大氏族都开始救济灾民了,他们儒家如果不做出表率,今后还有什么脸面教百姓仁义之说? 救济灾民的事情已经说定,伏生和叔孙通将前往鲁地筹集钱财粮食, 伏生厚着脸皮对淳于越说道:“淳于师弟,不知可否让愚兄将此篇纸质《论语》带回鲁地,给孔甲师兄一观?” “这……”淳于越这次真犹豫了。 虽然赵凌是说了,将来可能一日可印万册乃至十万册,但现在天下仅此一册啊! 叔孙通也连忙说道:“师弟,愚兄也想借《尚书》一观,想看看当今陛下对儒家的理解。” 他们两人是一人借《论语》,一人借《尚书》啊! 而且他们还要将书带回鲁地。 淳于越神情有些尴尬,他连天大的功劳都可以不要,但现在两人借书却着实让他为难了。 “两位师兄,不是师弟不借你们,只是咸阳到鲁地山高水远,这……万一有什么损坏……这……” 伏生不等他说完,就连忙说道:“师弟放心,愚兄以项上人头作保,若书有一角损坏,愚兄愿自裁谢罪。” 叔孙通也连忙说道:“为兄也愿以性命作保!” “……”淳于越已经彻底无语,刚才两个老家伙还说什么来着? 他们是不是不稀罕陛下所赐之物? 淳于越也就在章台宫翻阅过赵凌亲笔注释的《论语》,《尚书》他都还没来得及看呢…… “两位师兄不如明日再出发,容淳于越先看了《尚书》,再行拿去。”淳于越暗叹了口气,只能做出妥协。 两人都以性命作保了,他还能说什么? “其余的书,诸位若是想看,请移步至淳于越家中借阅。”淳于越说着已经将《论语》收进箱子,盖好后就想回家。 伏生直接将他拦了下来:“师弟请留步!天色尚早,不如让众位师兄弟一齐观之?” 其他的博士全都满脸期待地看着淳于越。 博士们相互使了个眼神,一同躬身道:“望师兄垂怜,让诸位一同观看。” 淳于越知道,今天这书他是带不走了,只能再次放下木箱,将一本本崭新的书拿了出来。 一共五本儒家典籍,五十余人分作五批,一人坐下翻书,其他的人全都站着看。 淳于越此时无心看书,每当看到那些同僚翻一下书,他的心都在抽,生怕他们把书给翻坏了。 第43章:王绾成灾民了 咸阳城外。 西文彦和孟巍然他们三位氏族族长亲自出城,身后跟三大氏族养的士卒,浩浩荡荡数百人。 赵凌也派了三百精兵沿途护送。 这三百精兵都是死囚营的高手。 西文彦他们三人出城,一个个都心有余悸。 哪怕嬴政在位的时候,三人虽然没什么兵权,但也是德高望重,三大氏族的地位在秦国不可动摇。 他们一直觉得,无论大秦是谁当皇帝,甚至说改朝换代,也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们。 赵凌的出现,仅仅两天,便让他们感到了恐惧。 三人出了皇宫,便已经决定先按照赵凌所说的开仓放粮,并且不敢再作其他的打算。 若真到了边防部队缺粮兵变的那天,也需得好好谋划,不可妄动。 一路出咸阳,他们所经过的县郡城墙之上届是道道白绫随风而动,嬴政驾崩的消息显然已经传到了出来,并且各大郡县的守军已经承认赵凌的身份。 三百死囚营士兵也只是在一侧守护,一个个黑甲白袍,手持长枪,骑着披甲战马,军纪肃然,却并没有在他们附近监听的意思。 他们所过县郡,原本闹饥荒的地方竟然都有赵凌的军队在施粮,他们三大氏族也已经放了粮,只不过之前都有藏私。 “西老兄,那名为土豆和玉米的粮食吃起来可比粟米强多了,沿途饥民都有得吃,你说陛下真的缺粮吗?”白祁他们进了北地郡,已经见过土豆玉米以及红薯等各种从未见过的粮食。 之前饥荒,本就死了不少人,守军有粮,城中饥民之前是无人管他们,真只是要吊住他们的一口命,其实三大氏族放一部分粮也就够了,但现在他们一路所看到的是,之前跟着赵凌来的军队在各地放粮,把他们三大氏族的风头完全盖了过去。 西文彦摇了摇头:“看起来并不像缺粮的,这三种从未见过的粮食比粟米更美味,更顶饱,如果真的缺粮,陛下应该不至于拿这种东西来赈济灾民。” 白祁低声说道:“从三川郡到咸阳必过函谷关,函谷关可是有五万重兵把守,陛下的兵锋悄然无息就直抵咸阳,未经任何抵抗。” “始皇帝这么多年不管公子扶苏德才兼备,依旧不肯立后立嫡,说不定这一切都是始皇帝生前安排的。” 三只老狐狸面面相觑,也不再说话。 大军从何而来,那些神奇的粮食又从何而来? 难道说真是从天而降,还是天神赐的? 赵凌手中极有可能有始皇帝留下的信物。 他们也在一些县停留打听过土豆、番薯和玉米的产量,哪怕是道听途说,他们也都知道,这三种农作物的产量远比粟米更高。 明年……不!甚至说现在,赵凌就根本不缺粮! 让他们开仓放粮反而更像是给他们机会。 西文彦咬了咬牙,说道:“全放了!把粮食都拿出来。” 若这三种农作物种下,等明年,他们所屯粮食根本就不值钱了,倒不如现在就全放了,做好表率。 赵凌许给他们的好处以及赵凌对他们的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修仙有劫   我以力服仙   御用兵王   生存文男配[快穿]   大唐绿帽王   将军夫夫闹离婚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