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切肤之爱 > 第159章

第159章

赵凌笑道:“要登报的内容,必须由诸子名家所著,目前而言,本就不是给平民百姓看的,需得有权威,但朕不想让儒家那些大儒任社长,他们事太多。” “长安候怎么说也是朕之兄长,他能压住那些大儒,也能压住那些名家,更何况,他早已无意皇位。”赵凌想起扶苏在章台宫批阅了三月文书后拂袖而去的模样,便觉得扶苏恐怕已无意皇位。 “陛下此言差矣,长安候身份特殊,若是……”楚悬还是认为扶苏不好控制,最后谋逆那两字没说出来,皇帝都说了,长安候无意争夺皇位。 赵凌道:“报社也只是负责内容,长安候等人连印刷厂在哪里都不知晓,无妨!就让扶苏担任报社社长……”说道这里,赵凌顿了顿,笑吟吟地望着楚悬,“要不你来?” 楚悬闻言,脑袋摇得都快掉了:“陛下,学生热衷商贾之道,本就一介商人,哪敢去指点那群名士?岂不贻笑大方?” 任由赵凌如何下达政令,商人在士大夫和门阀大族眼中都是不入流的,楚悬虽然做的是贩卖书籍的行当,但终究还是商人。 更何况他年纪尚浅,让他去报社当社长,还领导淳于越那群大儒,简直是要他的狗命啊! “那除了扶苏,你还能选出第二个人来?”赵凌与楚悬虽为师徒,却也是好友,在这个世人看不起商人的时代,楚悬却是放着高官厚禄不要,热衷商贾之道,却也有些与众不同。 楚悬眨巴了一下眼睛,道:“冯瑜!他定然可以!” 冯瑜如今身为五经博士,儒家的领袖,让他担任大秦报社的社长,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凌却直言:“冯瑜勉强成为儒家领袖,那是因为利益使然,除非孔鲋、淳于越那一批人都死了,否则他还做不到真正压住整个儒家,更何况报社社长要压的不仅仅是儒家,还有其他名家。” “长安候贤名在外,地位尊崇,这是冯瑜比不了的。” 赵凌眯眼道:“报刊办起来后,再过三日朕便在大秦日报上登《辩商》一论!” 楚悬大喜:“陛下终于准备为商人正名了?学生等着那日!” 商鞅极端排斥商人,将其视为“国之蠹虫”。 孔子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虽未像商鞅那般要求打压商人,但轻视之意还是有的。 千百年来,圣人言,以及过往国策,皆是重农抑商。 在三川郡时,赵凌却与楚悬说,所谓重农抑商,实则抑的只是私商。 官家垄断山泽之利,盐铁专卖。 抑制私商乃是将商人的财富转移到国库。 农本商末,所谓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商人不事稼穑生产,不能多致一斗米,不能多织一匹布,只知转卖。 这些话其实是有弊端的。 商人的作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率,让善种田者不织布,善织布者不种田,提高百姓的工作效率,只需买卖交换即可,提高劳作的总生产。 于民,商人可使其便利。 于国,商人可使其富足。 当时楚悬听到赵凌这一席话之后,也是大为震撼。 长期以来,圣人未曾言,君主大臣未曾言。 商人卑贱,于国无利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这才是哪怕皇帝下令商人不再是贱籍,依旧无法改变商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皇帝亲自写《辩商》,为商人正名,这是不再打压私商了啊。 “若粮食产量不足,过多人从商,自然是有害无益,可若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那些权贵世家对百姓的伤害,比之商人大了不知多少。”赵凌瞥了楚悬一眼,“此话朕与你闲谈而已,听听便听听,万不可乱传,否则那些世家要你性命,朕也不会承认朕说过此话。”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现在还不是与全天下权贵撕破脸皮的时候,赵凌自然是不会承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类似的话,他曾与韩信王绾说过,但王绾也不会蠢到跟任何人讲,他敢到处传扬,那就是逼赵凌对权贵们动手,而王家会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西家与孟家那两个小子应该也教得差不多了,等报社步入正轨之后,你便代朕回一趟三川郡见见那两位公子,春日将至,医馆和私塾也该办起来了。”赵凌看好楚悬的行商的能力,说道,“去了三川郡,你与盖先生说一声,春日将至,朕等他饮酒,询其归期。” “学生遵命!”楚悬喜笑颜开,什么叫等报社进入正轨之后? 长安候的确任社长,但报纸的出售和运营还是归他管。 还有西家、孟家两位公子,皇帝让他去接洽,岂不是说,那两位公子还得听命于他? 谁人说商人卑贱了? 长安候、西孟两家嫡公子身份够尊贵了吧?却好似与他一个商人做工呢! 第249章:先生这是不齿于子贡为伍 陆府。 陆贾之前虽然也是科农令,但皇帝所赐府邸并不算高门大院,与寒士所住的宅院相差无几,一间主室,一间卧室,一间厨房,还有一间储藏室,一个院落。 只是这宅院属于新建,皆是青砖白瓦,结构与大秦旧的房屋有所不同。 院落之中搭了个狗窝,拴着一只慈眉善目的大黄,主室之中,有烤火炉,最里面有张八仙桌,有凳椅书柜,并无条案、案几、草席这些东西,却有茶几,角落还放着一张老爷椅。 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陆贾之前可是跟着赵凌在三川郡待过一段时间,皇帝赐给他的宅院虽小,但家具用度却不是咸阳那些大族可比的。 “给四位先生上茶!”陆贾请淳于越他们坐下之后,仆人端上瓷杯装的茶,依次给他们沏上水,并不繁琐。 淳于越和伏生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美的瓷器。 秦人常将茱萸、姜、桂煮水作“羹饮”,却是不饮茶的,此时巴蜀地区已经开始采集野生茶树,却是作为草药,并无如此直接饮用。 淳于越他们少有登门拜访他人,皇帝也没赐他们这些东西。 初以为陆贾升了官,如今的府邸仍是小门小户,屋里应该也显得寒酸才对。 进屋之后,却发现,好多东西他们见都没见过。 角落放着那椅子,不就是皇帝赐给孟巍然的忠臣椅? 之前孟巍然将忠臣椅搬到雕像旁坐着,淳于越他们是见过的,心生羡慕,却也不敢找人仿制。 至于这饮茶的瓷器,光滑如玉,上绘精美绝伦的山水,此为饮具? 淳于越他们一时间倒显得拘谨起来,他们不好问这些东西是什么。 更不好问这些东西的价值,那样显得他们孤陋寡闻了。 还有那忠臣椅…… 陆贾该不会大胆到找人仿制吧?那这椅子是皇帝赐的? 皇帝对其恩宠可见一斑啊。 陆贾见宾客落座之后,笑道:“四位先生登门,真叫寒舍蓬荜生辉,陆某惶恐,方才怠慢三位先生,还请见谅。” 伏生沉默不语,神色忿忿,淳于越却拱手道:“陆院长本欲歇息,倒是我等打扰了。” 陆贾连忙说道:“是陆某的错,出宫之前,陛下告知,三位近日可能来府上,陆某还是懈怠了。” 淳于越脸色微变:“陛下知道我等将登门拜访?” 陆贾微微笑道:“陛下算无遗策,让陆某早些准备,若三位登门,让陆某与三位大儒商谈些事情。” 淳于越、伏生和叔孙通连忙起身。 淳于越更是恭敬地问道:“陈院长请言。” 陆贾需手一压,道:“三位先生请坐,请饮茶。” “陛下只是让在下与三位先生商谈罢了,并非皇命,若三位不允,也无碍。”陆贾只说淳于越他们,并没有谈及盖邱。 盖邱神色自然,坐在一旁,若无其事地慢饮了一口茶,露出惬意的笑容。 淳于越他们这才坐下,客随主便,他们见盖邱饮茶,那优雅的模样,让他们心动,这精美的饮具之中究竟装的什么? 伏生也学盖邱的模样,端起茶,饮了一口。 微苦? 伏生皱眉。 甘甜? 伏生舒眉,眼底放光。 这饮品怎么如此特别? 苦与甜怎会融合在一起? 淳于越和叔孙通也跟着饮了一口茶。 陆贾这才说道:“此饮品为茶,饮具名为瓷器,乃陛下若赐,除三川郡,并无售卖。” “陛下早有吩咐,若三位前来,便送三位一人一套茶具,还有一饼茶叶。” 陆贾沉吟道:“陛下欲开报社,想请三位先生为主编。” 淳于越放下茶杯,问道:“何为报社?” 陆贾答道:“报社也,采集天底下新鲜事,撰写文章,传扬天下!” “以三位之才学,名望,一篇文章,报社愿付十两金!只是内容传扬需得社长通过。” 伏生哼道:“陆院长这是欲以吾等之文章为刀刃,以金钱铜臭侮辱吾等?” 叔孙通亦说道:“文章无价!吾等岂可以笔墨贩卖?那与商贾之人何异?” 淳于越不语,只是望着陆贾,他只是想看看陆贾该如何应答。 他不知陈平之才,也不知陆贾之才,但皇帝先后用这两人,肯定是有原因的。 陆贾摇头道:“两位先生是看不起钱财,亦看不起商贾?” 叔孙通道:“并非看不起钱财,只是吾等文人,文字换钱,岂不成了商人?” 陆贾不禁一笑:“如此便是看不起商贾?陛下不是早已下达政令,商人不再是贱籍,先生何至于此?” 叔孙通闭眼抬头,幽幽道:“商人再非贱籍,吾等学孔孟之道,不齿与商贾为伍。” 陆贾问道:“孔子之徒子贡亦是商贾,先生这是不齿于子贡为伍?那何必以儒家门生自称?” 子贡乃孔子嫡传弟子,位列“孔门十哲”之一,跟子贡比起来,叔孙通也只是儒学后生。 叔孙通闭上的眼骤然睁开,瞪着叔孙通,道:“世俗

相关推荐: 修仙有劫   下弦美人(H)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军师威武   姑母撩人   左拥右抱_御书屋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角色扮演家(高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魔界受欢之叔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