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嘴角一扬,拂须笑道:“李斯那贼篡国谋逆,吾骂他不得?他也配称是儒家弟子?” 画风当真突变,大儒善辩,淳于越他们在陆贾门口等候,成了他等屈尊登门,陆贾久不接见,成了陆贾不尊师长,并非他等攀附权势,前倨后恭。 而李斯与陆贾两人有所相似,伏生倚老卖老先压吴公一头,将话题带偏,骂陆贾之时,含沙射影连同李斯一同骂了。 吴公落入陷阱,为师与其相争,结果淳于越最后一句简直绝杀! 无论始皇帝在位之时,李斯何等的权倾朝野,做出再多的贡献,又如何得始皇帝恩宠,可那些都是过去之事,如今李斯已死,还是因窜国谋逆之罪而死。 淳于越骂不得? 吴公敢再争一句,怕是要被扣大帽子了。 吴公怎么也没想到一时之间竟然如此被动,张口无言,也不敢在语。 淳于越得理不饶人,冷笑道:“谋逆之贼,天下人皆可骂之!”说完,轻蔑地瞥了吴公一眼,随后对叔孙通道,“叔孙兄,看那陆贾登上院长之位,便已背弃师门,此等腌臜之门第,吾等不登也罢!” 三人就此便要拂袖而去,哪有开始被吴公出言讥讽时的窘态。 若说这是一场辩论,那吴公终究是输在太年轻,辈分太低,再加上他老师有谋逆之罪。 若李斯未行那谋逆之举,如今依旧被秦武帝重用,那他尚可一辩,与三位大儒争锋,如今局势,他多说一字,便只会又迎来狂风暴雨般的轰炸。 淳于越他们在赵凌那里任何言辞都无用,那是因为赵凌是皇帝,而且赵凌他也不讲理啊,玩的全是脏东西,还用皇帝身份压人。 吴公虽也是满腹经纶,在三个老家伙面前还真是不够看的。 正当淳于越三人要离开之际,陆府大门打开,陆贾从门中出来,身后跟着方才递名谒的仆从小厮。 陆贾身长八尺,身着儒袍,面容甚伟,立于府门之前,望着淳于越等人,高声道:“三位师长留步!” 淳于越犹豫了,叔孙通也顿住了脚步,伏生只是冷哼了一声,径直上了马车,大声道:“淳于兄,吾等与此等竖子,有何可谈?” 伏生是最开始打嘴炮的,他已经对陆贾不抱希望,既已言陆贾不尊师长,大儒风骨不许他再与陆贾虚与委蛇? 淳于越闻言也动摇,此时拂袖而去,方显大儒风骨,将陆贾不尊长者之事钉在铁板之上,哪怕到了皇帝那里,他们也是没错的。 他们儒家三位大儒登门拜访陆贾,被拒之门外,是他们错了吗? 挑不出任何的理! 反倒是陆贾,他到了皇帝那里怕也是不好交代吧! 第247章:吸金能力恐怖如斯 陆贾见伏生要走,只能高声道:“三位先生请留步,方才在下正小憩,仆人不敢入门禀告,故而怠慢了三位,万请见谅。” 陆贾穿的儒袍,称淳于越他们为先生,反正理由都已经说了,并不是他有意怠慢,至于淳于越他们信与不信,那就看他们了。 淳于越也知,这是陆贾递了一个台阶,以免大家难看。 伏生哪怕不信陆贾的鬼话,但也冷静了下来,陆贾身着儒袍,看来还是以儒家门生自居。 他可是皇帝推上来的科农院院长,当真要撕破脸皮? “寒舍陋室,还请三位进屋一叙!”陆贾虚手一引,请淳于越他们进去。 淳于越也向伏生说道:“既然陈院长有请,不如进屋再论。” 三位大儒被请进屋,吴公与陆贾之前却只是相互行了一礼,然后便上了马车。 “果不出陛下所料,陆贾被封院长之后,儒家人会踏破他家门槛。”吴公上了马车,却见不远处,盖邱的牛车正朝这边缓缓驶来,他挥了挥手,马夫驾车离开此地,朝皇宫走去。 …… 赵凌已批阅完了今日的文书,与章邯来到圣书阁。 圣书阁的掌柜楚悬正是赵凌的弟子,之前卖赵凌的诗集和《三字经》这些书籍,每日财源滚滚,这些钱财都是要入少府的。 “禀陛下,《三字经》、《弟子规》共计卖出五千三百册,得钱十亿六千万。” “《万民典》卖出三百册,得钱六亿。” “陛下的三十册诗集尽数卖出,得钱千万。” “共计十六亿七千万钱。” 楚悬报着账,语气之中充满了激动,十六亿七千万钱啊! 自从尚学宫开了之后,所有的书籍都是经过预定,要等上十日才能收到。 真实成本是多少?他不是很清楚,但应该不超过七千万钱。 他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成本大概十万钱。 赵凌仅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凭借纸和书狠狠地在咸阳权贵们这里收割。 预定必须等十日才能得到。 这就是典型的饥饿营销。 主打一个贵,还不能马上得到,这才符合那些权贵世家的心理。 平民基本是不会被收割到的,因为《三字经》和《弟子规》在市场上已经出现竹简版,统一卖价不过百钱,寒门和平民都是买得起的。 世家门阀,权贵子弟是不屑于跟寒门用竹简版的。 只有纸质的书籍,才符合他们的身份。 赵凌迟迟不将纸张普及,就是要将权贵们的钱先收够了。 章邯身为少府,听到这个数字也是吓得说不出话来。 圣书阁开了才多久啊? 十六亿七千万钱? 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些什么? 上郡三十万将士一年的军费开销差不多十五亿钱,皇帝仅仅凭借一个圣书阁便三个月挣了十六亿七千万? 大秦那些权贵这么富吗? 还有尚学宫的收入也是直接入少府的,四千余名学子,报名费十两金半年,也就是第一期半年就挣了四万金,也就是四亿钱。 不出意外,每一期所挣的都是只多不少。 一年光是尚学宫入账便是八亿钱。 章邯以前可是跟在始皇帝身边的,少府是有钱,但少府从没这么富裕过啊! 你将少府当国库呢? 章邯不知道的是,萧何担任任治粟内史后看到国库的税收也是惊呆了。 往年的税收大都是收那些平民百姓和商人的,翻一翻往年的账目,再看看赵凌登基之后的账目,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百姓今年是免了许多税的,按理说是难以维持大秦庞大的军费的,结果皇帝让大臣们捐了军费不说,税收的最大头就是西、孟、冯两家。 孟家卖细盐交的税一直很平稳,西家卖纸交的税逐渐开始暴涨,入冬后,冯家交的税也开始疯狂暴涨。 自赵凌登基之后,哪怕不算之前的白家,三家交的市税已经超过三十亿钱。 这放在往日,就算将刀架在那些权贵的脖子上,也拿不到这么多的钱啊。 “圣书阁明日开始卖报纸!”赵凌说道,“明日匈奴使者入咸阳,你还记得朕在三川郡之时告诉你怎么做报纸的吧?” “一份报纸一两金,内容你看着办,可二十两定一月的报纸。” 赵凌在三川郡的时候就已经教过楚悬,报纸的目的是占领舆论高地,给权贵洗脑。 大秦日报! 这可不是寻常百姓能买的起的,反正寻常百姓大都也不识字。 赵凌要让阅读报纸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逼格。 毕竟一张A4大小的纸便要卖一两金,报纸一张也是一两金,权贵们不会不买账。 最重要的是,这卖报纸的钱是入少府的,赚起来又轻松。 不出意外,任赵凌这般折腾下去,纸张的价格会慢慢跌,但这也不重要,西文彦那边,赵凌已经给了他新的选择,西家的经济不会崩。 “喏!”楚悬应诺了一声,试探地问道,“陛下的诗集已经风靡咸阳城,有学之士争相阅读,陛下何不再出一本诗集,若是千两黄金一册,在咸阳再卖百册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凌却摇了摇头:“朕是皇帝,不是诗人!” 百册,若千金一册,换算成半两钱,那就是一亿钱。 但这并不合适! 能拿出千两黄金来买皇帝诗集的权贵,咸阳还真没一百户! 再加上赵凌登基之后收割得已经够狠了,始皇帝将天下富豪权贵聚集于咸阳,赵凌挥动镰刀频频收割,简直不当人了。 这些日子来,不少权贵卖房卖田,都被赵凌派人低价收购。 他再这么上千两黄金地收割,实际也收割不了个什么了。 还有王翦提醒过他,身为皇帝,有些事情是不可做的。 赵凌之前卖诗集,除了挣钱,还有个目的就是用这些诗集搞个人崇拜。 天下学子何其多,只要他的诗集惊艳那些学子,他们崇敬自己,统治便更加轻松。 但可一不可二,毕竟他是皇帝,不是诗人。 再卖诗集,可就不务正业了。 报纸慢慢收割,占领舆论高地,这便是赵凌接下来要做的。 第248章:谁言商人卑贱 少府五十余辆马车在圣书阁后门候着,少府的啬夫从圣书阁搬运一箱又一箱着货物,街上之人早已回避,无人知晓箱中装的是何物。 少府办事,又有何人敢问? 圣书阁中,赵凌拿着一份明日将要出售的大秦日报,对楚悬说道:“朕已令陆贾担任科农院院长,儒家之人应该也会登门拜访,大秦报社的社长,朕想让扶苏担任,你以为如何?” “长安候?”楚悬摇头道,“陛下虽仁厚,但长安候身份特殊,您初登大位不到半年,此等掌控舆论的要职,岂能让长安候担任?” 之前赵凌让扶苏编撰《万民典》,扶苏已经足以让许多士大夫臣服,又封其为长安候,在楚悬看来,赵凌此番作为未免过于仁厚。 只是长安候这个封号,其实也是又点意思的,之前嬴政的弟弟嬴成蟜便被封为长安君,扶苏被封长安候,皇帝是不是意有所指,楚悬不清楚,但扶苏接下这个称号,且满朝大臣无人敢言,对皇帝来说,也算是彻底臣服了吧。
相关推荐:
阴影帝国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修仙有劫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祸国妖姬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腹黑哥哥。霸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