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切肤之爱 > 第86章

第86章

定期限尚可准时抵达,如今地域过于辽阔,依旧按照之前的秦律,许多服役之人更是不识路,难免逾期不至。” “秦律过于严苛,曾经六国之百姓对大秦本无归属,再过于压迫……老夫担心大秦没有始皇帝镇压,那些六国之人就会反……” “所幸陛下以雷霆之势控制住了朝堂和军队。” 赵凌都听愣住了,冯去疾该是多有远见的人? 史书之上,陈胜吴广可不就是因为严苛的律法,沉重的赋税和劳役,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的不满,以及大雨误期而起义的吗? 嬴政在世,以他的不世威望,的确可以镇压住那些六国遗民,但他驾崩后,如果没有赵凌这样的继承者迅速控制住局面,只需一点星星之火便可毁了大秦的基业。 赵凌知道历史的进程,可冯去疾只是凭借自己的见识便能预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并且洞察到大秦王朝出现的诸多弊端。 “老丞相与先帝谏言,先帝如何回应?”赵凌此时倒不急着说棉花的事。 长夜漫漫,他对嬴政也十分的好奇。 按理说,冯去疾能洞察到这些,嬴政又是一个听劝的人,他能做出那么多前无古人的明智选择,又重用冯去疾,他为什么不修改秦律? 冯去疾苦笑道:“李斯与孟巍然等人认为,律法不可轻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地叛乱不断,盗贼不止,律法不严,百姓没了忌惮,将更为混乱,不宜管理。” “老夫亦认为他们说得在理,始皇陛下陷入两难,再加上后来先帝年事已高,迟迟没能定下储君,律法更不敢轻易修改。” “公子扶苏心向儒家,陛下怕他继位之后推翻县郡制,重推分封制,若陛下早露锋芒,恐怕先帝便能下定决心重修秦律。” 冯去疾说到这里,满脸幽怨地望着赵凌。 赵凌给气乐了:“怎反倒怪到朕的头上?若先帝知朕在三川郡豢养甲士,结交张良、盖聂等人,那还不得直接把朕砍了?” “朕难道告诉先帝,朕做这些事是为了大秦的未来?你猜先帝会不会信?” “朕与六国贵族私交,与他们称兄道弟,互通有无,赚取他们的钱粮,先帝能饶了朕?” “朕谋取私利,瞒而不报,先帝能饶了朕?” 一个十几岁的皇子,干这些事情,嬴政会觉得他有多深的远见? “老丞相以为,朕若羽翼尚未丰满,暴露这一切,赵高那阉人会不会找机会除了朕?朕可不想整日被人盯着。” 赵凌发出各种灵魂质问,冯去疾也哑口无言。 就赵凌说得这些事,一旦传至咸阳,多半是要遭杀身之祸的。 谁知道这些消息是先传到嬴政那里还是赵高那里? 传到嬴政耳朵里,他就一定能活? 将自己的生死交到别人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凌见他不说话,直接跳过这个话题:“朕以为,如今已可重订秦律,一些过于严苛的律法,该改则改,一些轻罪不宜重罚,连坐之法亦可减轻,刑法亦不宜过于严酷,比如,废除腰斩、车裂、磔刑。” 秦律之严,细密到连偷盗价值不足一钱如何处罚都有规定。 若有人在大道之上劫掠杀人,距离百步以内的路人若是不加以救援,也是要被罚两千多钱,这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多口粮了,可见秦律罚得有多重。 但若见义勇为,得到的奖赏也是相当可观。 例如捕盗律中就有规定,生擒盗贼一人,相当于斩首二级,官府赏十四金。 私斗伤人者,则是处以劓刑和刖刑。 对通奸、叛乱者施以宫刑。 有些刑法,赵凌觉得倒也没必要改,如今大秦的局势,贸然将刑法减得过轻,并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大秦见义有为不会存在像后世那种扶一个老太太倾家荡产,毕竟还有诽谤法在那里摆着的,敢碰瓷,那纯纯找死。 赵凌也听到嬴政与冯去疾他们的顾虑,如今大秦尚未完全稳定,各地盗贼猖獗,六国遗民尚未完全归顺,如果胡乱按照后世那一套对待他们,那赵凌才是真的脑残。 彻底减轻刑法真的能让百姓们感恩戴德? 当今这世道,多少人吃不饱饭,穿不上衣,如果没有刑法约束,的确会乱做一团。 秦律已成体系,甚至深入人心,虽然令百姓惶恐,但也确实减少了许多犯罪。 赵凌要改的是动不动就死刑和那种残害身体的刑法。 等他将大型的监狱工厂修建好,那些罪犯也可以直接关进去。 他怕的倒是监狱里面如果伙食太好,做活太少,会有普通百姓故意犯罪进监狱。 所以这其中有个度必须掌控好。 监狱里的犯人,绝对不能比外面百姓的日子过得好! 一天工作六个时辰,一天休息时间?包两餐住宿? 如果这样好像只会引得一些吃不起饭的百姓自己进来…… 废除一些死刑,只在监狱之中服刑劳役,其实也可以让一些盗贼自首,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盗贼猖獗的问题。 第134章:朕不要万邦来朝 赵凌继位之后,本来就减轻了徭役赋税,如今又要减轻刑法。 冯去疾请辞已有半月,这半月里,他在家中想了许多,细细盘点了赵凌的所作所为。 他惊讶地发现,赵凌这些日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出乎他的意料,结果竟然还出奇的好。 隐忍不发,这么多年竟然没被始皇帝发现,实在过于离谱! 那可是一个郡县啊! 十万甲士,一万的重骑兵啊! 随后整治朝堂,救济灾民,迎扶苏,胡人在他面前似乎真的什么都不是,头曼说杀便杀。 这么多的事情,他一个月的时间就全完成了。 嬴政驾崩之后,大秦竟然丝毫不见混乱,反而各地都一片祥和,赵凌这位新君的声望更是直逼始皇帝。 冯去疾不免在想一个问题,换作扶苏,扶苏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答案是否定的! “老丞相若是愿意,可去常奉府参与修订《秦律》,虽无官职,但朕可奉你为客卿,并授权你接管白家之前的棉花生意。” “棉花生意?”冯去疾摇头笑道,“陛下用那棉花敛财,充实国库,玩玩也就算了,当皇帝,还得把心思用在强国富民上。” 冯去疾在白祁那里买了些一两棉花,却并未制成衣,而是拿在手里玩了一会,随后就赏给家中下人。 赵凌说那棉花能保暖,他姑且信了,但有那轻飘飘的东西能保什么暖? 到了寒冬,穿上狐皮貂皮,烤着炭火,能有多冷? 如此贵的东西,本来也就只有他们这些贵族能买得起。 “棉花便是富国强民之要物!”赵凌神情肃穆,沉声道,“如今讨伐匈奴的三十万将士,人人都穿着棉衣,能在漠北抵御风寒。” “待朕征服月氏,马踏楼兰,占领西域,朕不要万邦来朝,朕要天下只有大秦!”赵凌嘴角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朕还要打到世界的另一端,将那里的昆仑奴阉割之后带到回来,让他们为大秦种植棉花。” “朕要让棉衣成为人人都穿得起的东西,让大秦的百姓都不再冻死在寒冬,老丞相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莫说秦朝了,就是到了民国时期,棉衣依旧是贵重物品,一件破棉袄尚且可以用去典当,布匹绸缎都是硬通货。 为何叫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不是饿死骨? 寒冬对贵族而言从来算不得什么,他们有炭火,有皮毛,有热水。 可百姓有什么? 寒冬大雪封山,若是没有足够的柴火,是靠他们家中的草席还是四处漏风的小破屋? 寒冬冻死的庶民实在太多。 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衣那便是百姓的地。 冯去疾眼角跳动,他不知道何为昆仑奴,也不知道赵凌所说,打到世界的另一端究竟是哪里? 但他听出来了,棉花制成的衣物的确能御寒。 三十万将士都穿着棉衣? 那就是……棉衣并非是什么金贵之物。 可以用于军队,亦可以用于民? “陛下……还要打战?”冯去疾皱眉道,“百越、月氏之流不过蛮夷,大秦之兵,何必兴师?” 赵凌又是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又是给他们地,既赈灾,又要减轻刑法,冯去疾还以为赵凌是个仁慈的君主。 但听到赵凌说要将什么昆仑奴阉割之后让他们种棉花,再联想到头曼都已经死了,赵凌依旧令蒙恬三十万大军踏上草原,一时间只觉不寒而栗。 赵凌对大秦的百姓或许已经算是仁慈了,但对其他的异族可并不怎么友好。 “何必兴师?只要他们愿意成为朕的臣民,土地纳入大秦的版图,朕自然会好好待他们,他们不是朕的臣民,凭什么占据那么多肥沃的土地?” 赵凌并不是种族歧视者,他只是单纯地觉得昆仑奴适合干种植业,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可他又不希望纯正的炎黄血统被昆仑奴玷污罢了。 大秦的子民不可以是奴隶,但不代表别的种族不可以成为奴隶。 身处封建王朝,又当了皇帝,他总该顺应时代的朝代,总不能蠢到占尽优势的不打过去,等人家打过来糟践大秦的子民吧。 曾经那本沉甸甸的近代屈辱史在以前的世界发生过,如今都当皇帝了,那还不全还给他们? 后世子孙还要学外语? 为什么不让那些蛮夷学大秦的语言? 冯去疾没有再说任何的废话,只是说道:“老夫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赵凌很满意,说道:“朕要征胡大军班师回朝之前,将剩下一万斤棉花都卖出去,一斤棉花八两金,也就是八万两黄金,朕给老丞相一万两,老丞相将这一万两黄金投入国企,待有收益之后,每月分红,朕保你冯家世代子孙皆有钱用。” 冯去疾闻言都忍不住一抽:“何为国企?” 他不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人妻卖春物语   小公子(H)   高达之染血百合   修仙有劫   大唐绿帽王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祸国妖姬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