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儒生们没这勇气。 扶苏亦没有当皇帝的果决霸气。 孔鲋和淳于越等人听到赵凌问扶苏,都眼巴巴地望着扶苏。 他们完全忘记这些日子一口一个竖子,各种白眼乱扔。 儒家的命运十字路口似乎就在扶苏点头或摇头间做出抉择。 扶苏点头,那儒家还能继续延续下去。 扶苏摇头,那儒家传承当断! “长安候……我等愿按你所说与诸家学说融合!” “望长安候不计前嫌……” 此时,孔鲋等人哪里还管什么儒家脸面。 这一月来,赵凌处事雷厉风行,莫说朝堂之上,他动辄便要灭胡人全族。 儒家今时地位本就是赵凌重新再扶持起来的,赵凌说要断儒家传承,那肯定不会心慈手软的。 赵凌看都没看孔鲋等人,冷声道:“扶苏,你莫要因为他们的求情而怜悯,遵从你的本心!儒家没了,朕还有法家,还有墨家,还有阴阳家、道家,大秦并不是非他们不可!” “现在立刻回答朕,儒家是灭,还是留?” 第124章:这才是皇帝要的儒家 扶苏在赵凌的杀伐之气影响下,某一瞬间,他对整个儒家动了杀心。 赵凌说的可是灭还是留啊! 何为灭? 杀其人,灭其传承! 这可比先帝焚书坑儒做得还要决绝。 对啊! 他为何不能像赵凌这般? 儒家以死相逼,他扶苏为何不能杀他们? 只要杀了他们,扶苏就可以向赵凌证明自己不是软弱之人。 只要杀了他们,似乎整个人都会不一样了! 可是…… 明明冯瑜说的那种将诸子百家的学说融合之后的儒家会很好。 扶苏身为淳于越的学生,他无疑是认可许多儒家学说的。 对整个大秦而言,正确的做法似乎并不是直接断掉儒家传承。 赵凌明明都已经开始用儒家了,让儒家去教那些孩童识字,明明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明明只要将儒家与诸子百家融合,取他们的优点,编纂出来的《万民典》除了教化百姓,还可以巩固大秦的江山…… “既然儒家愿意配合修改,望陛下留儒家传承,允各位博士一同编撰《万民书》。” 扶苏心中的杀意很快被理智湮没。 如果只是为了向赵凌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柔弱”的人而向儒家举起屠刀,断儒家传承,那他扶苏还是扶苏吗? 儒家有错,但罪不至死。 明明可以好好利用的一家学说,怎么能因为他一己私念而断其传承? 他不知道赵凌是否会疯到真的杀了儒家的人,但扶苏终究是做不出这种事。 孔鲋和淳于越等儒家门生听到扶苏如此说,他们纷纷抬头,把目光落下赵凌身上。 扶苏是替他们求情了,但赵凌还没答应呢! 这位皇帝,心思复杂到令孔鲋都看不透,他真的怕赵凌再找个什么理由打压儒家。 赵凌瞥了一眼满头汗水的扶苏,显然,扶苏的内心是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灭与留!很难抉择吗? 对扶苏而言,应该很难吧。 刚被赵凌激到,他该是也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吧。 可他依旧还是选择了留下儒家。 赵凌并没有立刻允诺,而是目光冷清地打量着扶苏。 对赵凌而言,如今朝堂已稳,儒家是灭是留皆可。 他所说的灭,还真不是人头滚滚,仅仅是断儒家传承。 让儒家门生去学其他学派也是没问题的。 嬴政焚书坑儒之后,实际上就有不少儒家门生改投门庭,开始研读法家学说, 他又不是神经病,倒也不至于一言不合人头滚滚。 赵凌回过头,目光再次扫过孔鲋等人。 众人再次叩首:“望陛下息怒,允儒家参与编撰《万民典》。” 赵凌久久不说话,常奉府内,好似被阴雾所笼罩,众人的项上都被架了一把利刃。 这便是赵凌要的效果。 他要的是听话的儒家,而不是一天天连皇权都不放在眼里,叫嚣着什么圣人之学大过天的穷酸腐儒。 良久,赵凌已经想好了晚上吃什么,这才沉声道:“允长安候所奏!儒家继续参与编撰《万民典》。” 孔鲋等人心中巨石才就此落下,高呼:“谢陛下!” 赵凌挥了挥衣袖,道:“都起来吧,听长安候讲讲,如何融合诸家学说。” 扶苏收敛了心神,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缓缓说道:“臣以为,将儒家学说与阴阳学所结合,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扶苏直接将阴阳家和法家的学说用来强化儒家的观点,先是提出后世才该出现的三纲五常。 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普遍道德准则,与三纲共同构成社会伦理框架。 赵凌笑吟吟地看着扶苏,这些观念他当然是知道的,冯瑜便是他教出来的,等的就是这天。 那群穷酸腐儒不能接受这些观点,扶苏倒是接受得快,而且还能侃侃而谈,看来是放在了心上。 扶苏见赵凌露出笑容,便觉得赵凌与他的观点该是相同的,随后又道:“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善!”赵凌直接表示赞同。 各派学说,能被用于政治,用于统治的,那便是好的学说。 当世之儒学还仅仅处于伦理学术阶段,如果不进行各种强化,根本不适合用在政治上。 孔鲋等人也不敢再打断扶苏说话,赵凌都说善了,儒家刚刚被摆脱被断传承的命运,面对赵凌这个称嬴政太过仁慈的皇帝,他们敢说什么? 儒生们被赵凌吓得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不再像之前,其实根本就没听完扶苏讲什么,只知道他要改儒家典籍,直接就打断他,各种谩骂。 现在再听,好像也是不错。 孔鲋从惶恐不安的情绪之中走出来,听到扶苏将儒家各种理论与阴阳家、法家相结合。 但乍一听,这不就是他们儒家的吗? 结合之后,还不是他们儒家的学说? 关键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儒家不仅不会被断传承,如此一来,似乎还要被重用了? 当今陛下竟然是真的打算重用扶苏? 这该是何等的胸襟? 这是何等的仁德之君啊! 如此说来,以后《万民典》的编撰是以扶苏为主…… 不知不觉中,无论是孔鲋还是淳于越,看扶苏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扶苏再次成了救儒家于水深火热的英雄。 扶苏又继续讲到“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等大一统思想,用以维护皇权,再然后就是德主刑辅,融合法家,来了个外儒内法。 儒生们在赵凌的镇压之下,听完扶苏讲的一切。 孔鲋也跟着大喊了一声:“善!” 随后满堂喝彩。 他们又不傻,已经听出来了,扶苏已经将儒家学说与法家、阴阳家结合,独成体系。 这套体系就是为皇帝巩固地位,让百姓知仁、义、礼、智、信,却依旧受刑法管束,让百姓以皇帝为天。 这样的儒家应该才是皇帝想要的,也只有这样的儒家才会得到重用。 至于结合了其他学派的学说…… 那重要吗? 等千百年后,若儒道大兴,谁又会记得这些理论曾经糅合过其他学派。 这不就是儒家的吗? 第125章:朕要给的,谁也不能拒绝 常奉府中。 博士儒生们对扶苏提出来的言论毫不吝啬地加以赞美,好似之前大骂竖子的不是他们一般。 赵凌对这样的效果甚是满意,笑道:“长安候果然学识过人,朕心甚慰。” 扶苏连忙道:“陛下,此乃冯瑜先生所总结,扶苏不过是代为传达罢了,不敢居功!” 赵凌是真的服了,这扶苏,正得发邪啊! 这泼天的功绩都不要? 要知道赵凌是让扶苏负责编纂《万民典》,这可是要用于教化万民,流传千古的。 当今时代的人,道德水准是真的高啊! 其实不单单是扶苏,孔鲋他们这群腐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道德水准都比赵凌高尚许多。 在他们觉得已经是尔虞我诈的事情,落在赵凌眼中,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冯瑜闻言,也只是向赵凌垂首行礼,沉默不语。 他当然清楚这套理论框架并不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些都是赵凌在三川郡教的。 他向赵凌垂首行礼,不是迫不及待想要领取这份功劳,而是他羞愧难当。 赵凌曾与其约法三章,由他将这些言论传递给扶苏,若扶苏不肯受功,那他就必须接下这份功劳。 冯瑜认为此乃欺世盗名的行为,不愿受领。 可赵凌的命令又不能违背。 赵凌现在真的好想让冯瑜抬起头,好好看看他那张猴子屁股究竟有多红。 他奶奶的,跟扶苏一个德行,这么正直,搞得好像他是什么卑鄙的外乡人一样。 如此大的功劳,不给自己人,难道给孔鲋他们? 让儒家的意识领袖慢慢变成真正的自己人,这也是赵凌的一步棋。 冯瑜这个怂货,身为天子门生,还跟着长安候办事,这些天竟然被一群儒生骂得还不了口,实在太丢人了。 活该跟着扶苏在这里编书。 赵凌心里这么想着,却故作惊讶:“原来是科农令编纂出来的!” “不愧是朕的学生,朕该如何赏你?”赵凌嘴角已经快压不住了,但还是尽力摆出一副冷冰冰的皇帝姿态,“说吧,你想要什么?” 冯瑜的脑袋埋得更低了,说话也变得结结巴巴:“学生……臣……臣不要……不要……行吗?” 让他领下这份功劳,已经让他觉得羞愧了,还要赏赐? 陛下这是要羞煞于他啊! “有功当赏!”赵凌冷声道,“朕封你为五经博士,食九卿俸禄,为天下儒生之表率。” 孔鲋是博士御监,儒家领袖,这也是赵凌封赐的。 可博士御
相关推荐: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宣言(肉)
小怂包重生记(1v2)
姑母撩人
虫族之先婚后爱
她太投入(骨科gl)
将军宠夫
心情小雨(1v1强制)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