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切肤之爱 > 第48章

第48章

出去,就算扣除利润的五成作为上交国库的税收,孟家和白家也会暴富。 “细盐与棉花本是朕专享之物,诸位爱卿卫国操劳,朕亦不愿独享,朕特许,诸公可自行购买。” 赵凌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中带着一丝慷慨。 赵凌已经给细盐和棉花打上了皇帝专享之物的标签,直接将其价值提升到一个原本不属于它们的位置。群臣闻言,纷纷跪地,齐声道:“谢陛下隆恩!”声音在殿内回荡,显得格外庄重。 赵凌相当于讲着讲着正事,突然插播了广告,见细盐和棉花都有市场,且将大赚特赚的时候,他也不再担心国库亏空。 “既然如此,三年之后,《万民典》修成,百姓富足之后,朕再亲自选拔人才前往各郡县乡里,有所成就者,立碑写传,朕将亲自接见。”赵凌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目光中透出对未来的期待。 “昭告天下,诸子百家,有学之士,皆可前往咸阳,献上教化万民的良言名句,长安候与科农院负责摘录选择,整理成册。” 他说完,目光扫过群臣,见他们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心中暗自满意。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赵凌更想要收拢天下人才。 嬴政兼并六国已经九年,六国之人除了贵族门阀,只要不是家中有人死于秦国大军战争之下的人,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国恨家仇。 六国贵族恨嬴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怨恨嬴政剥夺了他们的特权阶级的优渥生活。 九年世间,平民的仇恨大都冲淡。 赵凌一番仁政之后,召天下有学之士进咸阳,大概率是能召到一些隐世大才的。 “儒家门生,但凡有愿前往各郡县乡里教孩童识字者,先上报科农院,查其户籍,考其学识,一经录用,赐文师一职,年俸三百石。” 赵凌还是决定先把儒家的人派出去先。 国库不差钱,他要儒生们食他的俸禄,而不是对孔鲋他们感恩戴德,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大秦的臣子。 赐官职,给俸禄。 有钱豪横的打法。 正所谓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儒家讲礼仪仁义,吃了他的粮,自然要为他在百姓之间说话。 他们就是赵凌的先行军,赵凌自然也不想完全白嫖。 孔鲋也是感激涕零,跪地叩首,道:“臣替儒家谢陛下隆恩!”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内心激动不已。 “孔老先生可推荐人才,诸位亦可向朕举荐有识之士,为大秦效劳,为百姓富足安康,为太平盛世燃烧自己的热血。” 赵凌的声音在殿内回荡,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励。 赵凌来咸阳的第一日,在咸阳城士卒心目中的形象本来就已经变得伟岸无比,如今到处都是他的故事传说。 中间也有不少是赵凌派出去帮他造势的。 赵凌这番折腾下来,儒家感恩戴德,门生摩拳擦掌,准备前往各郡县乡里大干一场。赵凌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儒家也算得到了相应的利益和奖赏,更是真切地看到了儒家传扬天下的希望。 西文彦今日出尽风头,忙着回去卖纸,还有就是买粮,往各郡县派人。 扶苏也已彻底臣服,准备去修《万民典》。孟巍然和白祁看到了暴富的机会,更看到了未来。 蒙武这头看到了赵凌和扶苏兄弟和睦,蒙家两兄弟更是已经厉兵秣马准备去上郡狠狠地收取战功。 朝堂之上恐怕只有王绾一系官员没有落到好处。 王绾之前逃离咸阳,赵凌没有秋后算账,已是无比的庆幸了,满朝文武心向赵凌,扶苏都封了候,他还敢有什么异议? 全臣皆无本要奏。 赵凌目光扫过众人,王绾的神情有些落寞和复杂。 赵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王绾丞相到章台宫一趟,朕有事与你相商。其余爱卿都散了吧。” 王绾闻言,身体微微一颤,随即低头应道:“臣遵旨。”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缓缓起身,跟随赵凌的侍卫向章台宫走去,背影显得有些孤寂。 第74章:百姓种了地,他们有粮吃吗 章台宫。 王绾心事重重。 他想不出赵凌让他单独到章台宫又有何事。 王绾也曾建议始皇帝分封诸侯,只是最后嬴政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郡县制。 赵凌封扶苏为长安候的时候,他也以为赵凌打算推行分封制,没料到扶苏拒绝,赵凌更是封侯不赐封地。 大秦重新推行分封制显然已是不可能的了。 “陛下!”王绾朝赵凌行了一礼,尔后便不说话了。 赵凌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丞相,笑道:“王丞相,朕让你与张良负责商务部,管理天下商人,今日过后,你还觉得商人卑贱吗?” 王绾看了赵凌一眼,叹道:“陛下,您有覆手为雨,翻手为云的手段,王绾佩服。” 他以为赵凌找他来就是为了炫耀,以此让他彻底折服。 “朕让你与张良丞相负责大秦的商务,管理商人,王丞相以为该如何管理商人。” 王绾沉默了片刻,终于忍不住劝道:“陛下,农为国之本,商人若不加限制,让他们过于富裕,陛下还允许商人为官,平民见了,谁又还会安心务农?” 秦朝继承了法家的思想,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农业被视为国家的根本,而商业则被认为是次要的,甚至可能对国家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秦朝对商人的管理相对严格,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嬴政在的时候,除了征收高额的商税,限制商人必须在指定的市场进行交易,还限制商人的迁徙和流动,私自交易都是非法的行为,以防止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从而确保公平的交易。 对商人的监管和控制,秦朝本就做得非常的严苛。 赵凌突然提高商人的地位,并且将三大氏族捧成了商人的代表,那又该如何监管? 这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赵凌之前给的回答就是,他们这些大族勋贵积几世之财富,怕商人跟他们拥有一样的地位,怕被商人所取而代之。 当时王绾也哑口无言,哪怕他说什么商人鱼肉百姓,赵凌也是不认可的。 “商人有亏有赚,这天下可没有稳赚的生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做生意。”赵凌笑道,“若朕将天下最赚钱的生意都掌控在朝廷手中,能轻易掌控商人的命运,王丞相以为如何?” “大秦的国库一直靠抽取税收来维持,朕以为太少了。” “若朕成为天下最大的商人,国家除了收税,也行商,那还怕那些小商小贩翻起什么浪花吗?” 赵凌也懒得跟王绾争论重用商人的利弊。 什么鱼肉百姓,勋贵大族凌驾百姓之上,皇帝掌控着军队,还可以控制商品的价格,当代的商人手段就那几样,囤积货物,低卖高卖。 赵凌是大秦最大的资本,大秦百姓贫穷,挣他们的钱能挣多少? 赵凌早就盯住了勋贵大族的钱袋子。 王绾也是无奈,赵凌看似对人仁慈,其实霸道无比,根本不给人选择的机会,劝谏这种事,恐怕也只是纯费口舌。 嬴政在的时候,或许还要考虑维护贵族的权益,赵凌看似柔和,却将三大氏族玩弄于股掌之间。 “陛下心中恐怕早有论断,不如直言,臣有何可以效劳的之处?” 赵凌脸上的笑容渐浓,王绾还是很上道了。 “朕打算放宽对商人的监管,不限制商人的消费,亦不限制商人在大秦境内的迁徙。” “提高商人的地位,王丞相与商人们合作,在大秦各地建立作坊,雇佣百姓做工,所生产之物,再由商务部统一定价出售。” 王绾眉头越皱越深,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如此长期以往,谁人种地?” 华夏人民果然自古以来对种地这件事有着一股非比寻常的执念。 大秦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百姓并不完全拥有自己的土地,而是通过授田制或租佃制从国家或地主手中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和服徭役。 大规模的修建长城、阿房宫和频繁的战争,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土地不足,也让许多农民难以维持生计。 农民辛苦耕种一年,大概是可以活着,也仅仅是活着,全都是给国家打工罢了。 以王绾、西文彦为代表的这些贵族真有把百姓当人看? 百姓在他们眼中就是耕种的机器,他们生出来的子女也只是为了新一轮的机器。 高层形成知识垄断,让百姓变得愚昧,吃不饱,也饿不死,想要活着,也只能继续耕种开垦。 实际生活中,土地兼并的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贵族地主通过非法手段侵占农民的土地,导致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农或流民。 长期以往,百姓一直经受压迫,变得愚昧,从痛苦到麻木。 从而达成统治百姓的目的。 赵凌很清楚,长期以往,这才是大秦灭亡之道。 哪怕绝大多数百姓都愚昧,但中间怎么也有些聪明人,和心怀大志的人。 比如刘季…… 亦或是六国的余孽煽动一下,就全跟着反了,比如项羽…… 赵凌想到这里,脸色一冷,呵呵笑道:“种地?百姓种了地,他们吃饱了吗?” 王绾身体一颤,他听出来了,赵凌好像是真的怒了。 王绾不能理解为何赵凌会如此生气, 赵凌盯着王绾,喝道:“王绾听诏!” 王绾连忙拱手往后退了两步,垂下脑袋,不敢直视赵凌。 “昭告天下,即日起,商人不再被视为末业,商人之后,允许担任官职,享受与农民、工匠同等待遇。” “商人不再限制迁徙。” “往后一年,农民所开垦的土地将归农民使用,使用权限五十年,子女可继承,任何人不得以各种

相关推荐: 祸国妖姬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高达之染血百合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我以力服仙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修仙有劫   她太投入(骨科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