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切肤之爱 > 第44章

第44章

灾连年,哪怕赵凌寻来海外的优良作物,也是要等的,还要看运气。 一次天灾就可以毁掉百姓辛苦一年的作物。 他真能活到那一天吗? “陛下请说!” 赵凌却没有直接说出来,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博士。 众人的看赵凌的眼神热切,充满了期待, 赵凌张了张嘴,犹豫片刻,最后轻笑了一声,摇头道:“算了,还是不说了,诸位还是研究学说吧,朕回宫了。”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孔鲋连忙上前抓住了赵凌的衣角,大喊:“陛下留步!” 赵凌回首看了孔鲋一眼,孔鲋连忙松手,往后推了两步,局促地往后退了两步:“是孔鲋失礼了,还望陛下明言。” 赵凌依旧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叹了口气:“朕这个想法有些不切实际,儒家博士尊贵……” “朕的想法是,让儒家门生前往各县各乡,除了开办私塾教百姓识字明理之外,还有便是,身体力行,帮助贫困的百姓耕地开荒,实行先富带动后富,使百姓深切地感受到儒家的好。” “百姓如果还在为衣食发愁,又哪来的精力去学习儒学?可是,朕怕儒家的门生吃不了这个苦。” 赵凌顿了顿,叹了口气:“大秦百姓大都目不识丁,朕刚刚继位,又没什么人才可用,想要让百姓都学习儒学,也只有依靠整个儒家了。” 孔鲋闻言,连忙说道:“陛下,儒家门生愿意为陛下效劳,愿即日前往各地教化百姓。” 赵凌同样情绪激昂地说道,“孔老先生大义。” “朕以为,孔老先生可以为各县各乡划分门生,都是自愿前往。”赵凌继续细说,“能让十户人都吃饱穿暖或是让百人识字,默写出一本儒家典籍者,可上报与朕,朕将亲写其生平与功绩,命人在当地立功德碑,镌刻其上,供后世瞻仰。” 赵凌这一套有点类似知青下乡,这年头能拜入儒家,读书习字的,基本都是有些家底的人,让他们去帮助各郡县乡里的贫民,他们还自掏腰包,尽心尽力。 当世儒生重名胜过重利。 之前嬴政焚书坑儒对儒家思想进行直接打压,也是希望通过这一措施,消除儒家思想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 赵凌现在把机会摆了出来,直接让儒家传世,还弄出立功德碑这种奖励。 他亲写其生平与功绩,这个意思就是,做出功绩的儒生将入他的眼,说不定今后还会重用。 这消息传出去,儒家门生们恐怕散尽家财也会尽力达成赵凌的任务, 家中富裕者,恐怕会迫不及待散尽家财博取这传颂后世,入皇帝法眼的机会。 第68章:扶苏反对儒家传扬天下 “陛下!不可!” 赵凌对孔鲋和儒家博士们提出这样的建议,孔鲋等人已经欣喜若狂,恨不得此时就将弟子门生派往个各县各乡。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扶苏突然提出了反对意见。 孔鲋和淳于越他们的议论声戛然而止,脸上笑容也瞬间消失不见,目光齐刷刷地盯着扶苏。 扶苏不愧是嬴政的长子,他眉头紧锁,面对众人的目光丝毫不惧。 “扶苏,你此言何意?”孔鲋怒气冲冲盯着扶苏,“陛下意在救济苍生,教化万民,此法有何不妥?” 扶苏在淳于越的教导下,以前就尊崇儒法礼仪,面对孔鲋这样的儒家领袖,又是长者质问,若换作以前,他肯定先要对其行个礼,完了说出一堆致歉的话,叠个甲,随后再说明自己的理由。 可如今他却无视孔鲋,置儒家礼仪与不顾,望着赵凌,眼神之中充满了劝诫:“陛下,不可啊!” 他也不当众说为何不可。 孔鲋和淳于越面面相觑,最后又激动地对赵凌说道:“陛下,万不可听扶苏之言,陛下此策利国利民,当即日执行!” 赵凌看了看孔鲋,又看了看扶苏,面露难色:“孔老先生勿要激动,扶苏乃朕之兄长,他说不可,朕自是要听听他的理由。” “想必他是有什么不便当众说出来的话,朕与扶苏回宫商议之后,明日再行定夺。” 赵凌心里都乐开了花,他怎能不知道这样做会存在很大的弊端? 他原本还想着等其他人跳出来跟儒家打擂台,没想到扶苏这个时候跳了出来。 他原本以为扶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会跟儒家一样欣喜若狂,这不是正合他心意吗? 孔鲋哪里肯让赵凌走? 刚才赵凌给儒家画那么大的饼,眼见就要吃下去了,扶苏突然横插一脚,要是等他们回宫,谁知道扶苏会说出些什么话来? 他们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今日必须将事情定下才行。 至少扶苏想要说什么,他必须听到,并且及时地反驳,以免动摇君心,再生变故。 “陛下,此乃利国利民的国之大计,怎可私下商议?”孔鲋忙说道,“扶苏有何话要讲,此时便可说出,为何还要回宫密谈?” 他现在甚至都顾不得会不会得罪赵凌了。 扶苏再他看来已是欺师灭祖之辈,没有骂他,那都是给赵凌面子。 赵凌看着扶苏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既然是国之大计,不如现在就召集群臣,咸阳宫内再议。” “扶苏,你有何异议,等会可要说清楚。” 赵凌说完转身便走,孔鲋还想再拦,阿青一个错步挡在他和赵凌之间,目光冷冽,杀意凛然,让孔鲋止步不前。 赵凌走出常奉府,阿青才紧紧跟了上来。 “阿青,你觉得朕方才的计策如何?”赵凌嘴角挂着一丝笑意,他终于看到扶苏反对传扬儒家了,这也是难得啊。 阿青只是说道:“甚好。” 赵凌又问:“那你以为,扶苏为何会反对?” 阿青摇头:“不知。” 赵凌笑道:“扶苏曾无比推崇儒家,甚至不惜得罪先帝,才被贬至上郡,他今日反对朕提出来的建议,从此便与儒家一刀两断了。” 阿青皱眉:“他是为了让陛下安心?” “你未免太小看扶苏了。”赵凌深深感叹道,“他连先帝都不怕,连死都不怕的人,会因为怕朕猜忌来与儒家决裂?” “他恐怕是意识到朕此策的诸多弊端了。” 赵凌心情大好,他除了想要当好这个大秦的皇帝之外,身为后世穿越者,同样希望能目睹这个时代名人的风采。 扶苏这样的人,哪怕不当皇帝,也绝不是庸才。 赵凌走后,孔鲋和淳于越等人死死盯着扶苏,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 孔鲋冷笑道:“扶苏公子,当今陛下此策有何不妥,你且说说,也让老夫长长见识。” 扶苏向来温润的眸子,此刻却如深潭般晦暗不明:“孔先生,陛下让我等去咸阳宫内再议。” 淳于越上前劝道:“扶苏,你可是我的学生,陛下此计一旦实行,天下百姓皆懂礼知法,我等儒家门生也将竭尽全力救济天下,彼时天下富足,百姓知书达理,有何不妥?这不是你希望看到的吗?你又何故反对?” 扶苏没有回答,而是朝淳于越深鞠一躬,随后走出常奉府,只给众人留下一个修长的背影:“诸位,咸阳宫再议。” 孔鲋和一众儒家博士站在常奉府内,一个个面色难看至极。 孔鲋拿扶苏没有办法,盯着淳于越冷冷说道:“淳于越,这便是你教出来的好学生。” 淳于越摇头叹气,他在想,是否是因为这两日儒家对扶苏的刻意疏远让扶苏感到不满,故而从中作梗。 叔孙通说道:“先生莫慌,当今陛下坚决果断,此策并无任何不妥,扶苏定是因为失了皇位,这几日被我等冷落,心中怀恨才反对的,他根本说不出什么来,也无法动摇陛下的决心。” 孔鲋摸了摸胡须,微微点头:“今日扶苏若在朝堂之上说不出此策的弊端,那陛下必定趁机降罪扶苏,这应也是为何陛下会召集群臣在咸阳宫内商议的缘故。” 淳于越闻言点头:“该是张良出谋划策,知扶苏在常丰府受了冷落,故而……” 接下来的话,淳于越就不敢说下去了。 这些话,说出来本就是大不敬,也就是此时常奉府内全都是自己人,才敢说的。 儒家门生皆觉得赵凌提出的计策全是利国利民,没有任何的不妥。 扶苏之所以反对,无非就是没当上皇帝,心怀恨意,然后被儒家冷落,心里产生了落差,想要报复他们,实际上根本说不出什么。 赵凌那边肯定就是张良那位道门高手出谋划策,拿捏了扶苏的心理,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彻底地解决扶苏。 此番上朝,赵凌提出来的计策必然还会推广,只是扶苏成为了牺牲品。 第69章:扶苏之才学 咸阳宫大殿之内,庄严肃穆。 赵凌头戴通天冠,身着黑色朝服,身姿挺拔地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俯瞰着殿下群臣。 扶苏虽尚无具体官职在身,但赵凌特意安排他坐在下首极为尊崇的位置,参议朝堂政事。 其所处之位,尊崇程度仅次于丞相之位。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如蒙武、王绾这般朝堂重臣,对此也未提出任何异议。 在这咸阳城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彼此交织渗透,消息传播极为迅速。 朝堂之上,除了扶苏与儒家门生之外,已有不少人知晓常奉府内发生的种种事宜。毕竟咸阳城就这么大,没有绝对能封锁住的秘密。 然而,这些人都心照不宣,纷纷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 “朕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有要事商议。”赵凌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沉稳而有力。 “朕决定,若有人能让十户人家皆能吃饱穿暖,或是能教导百人识字,并默写任何一本学术典籍者,皆可将此事上报于朕。 朕将亲自撰写其生平事迹与功绩,命人在当地立下功德碑,将其事迹镌刻于上,以供后世之人瞻仰铭记。”

相关推荐: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魔界受欢之叔诱(H)   祸国妖姬   赘婿   小公子(H)   倒刺   狂野总统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