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切肤之爱 > 第21章

第21章

” 淳于越只是摇头不作回答,他们都是聪明人,从赵凌如今的所作所为来看,淳于越这等曾拥立扶苏的旧臣,不杀他已经是仁慈了,留在朝堂上,迎接他的只有边缘化。 与其等日后赵凌找机会清除他,倒不如自己请辞。 冯去疾也不装了,说道:“淳于先生走好。” 淳于越点了点头,叹着气离开,他这是要直接去找赵凌了。 如果赵凌真是仁德之君,那可能会给他留个善终。 若赵凌真要杀他,那此去便是求个痛快。 淳于越来到章台宫,只见盖聂站在门口。 “盖先生,请禀告陛下,淳于越求见。” 盖聂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陛下出城去了,你有事?” “无事。”淳于越在心中暗叹了口气,转过身便又要走,突然回头问道,“盖先生可知陛下出城所为何事?” 盖聂冷声道:“为三军践行。” “践行?”淳于越脑子一抽,一时间更懵了,第二天就为大军践行? 不再多围几天城? 赵凌不会以为咸阳的局势就这么稳定下来了吧。 第31章:他究竟是天纵之才还是蠢货 寝宫殿密室。 嬴政面前的条案上整齐地摆放着三个锦囊,还有三封信,一撮细腻细腻雪白的盐,一团蓬松柔和的棉花。 密室中的气氛沉闷紧张。 蒙武坐在嬴政对面一言不发,嬴政已经看完了赵凌写给三位族长的信,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竟又一次低估赵凌了。 他原本赵凌是打算以阴刻狠毒的手段直接覆灭三大氏族,杀鸡取卵,不讲仁义,将三大氏族狠狠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结果赵凌竟直接将这番可能的做法写在了纸上,放在这个精致好看的锦囊中给了西文彦他们看,其中两个锦囊中,一个放了雪白细盐,另一个放了说是可以大量生产,并且比粗麻葛布更加保暖的棉花。 第三个锦囊中虽然没有再放东西,但信上说的却是,锦囊中的这种名为纸张的东西可以大量生产,并且由拿到锦囊这一家族代理销售。 只不过这三样东西的价格都必须由赵凌派去的科农令监管,并提前抽取高额税收。 除了棉花,细盐和纸张的销售都是独家的,但这两样东西的定价极高,且赵凌除高昂成本外,还要收取利润五成的税收。 嬴政沉默良久,终于问道:“蒙武,你怎么看?” 蒙武这两天要想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他都不知道始皇帝究竟想要问他什么。 “老臣不懂朝堂上的事,陛下自有圣决!” 嬴政突然笑了:“孙武兵法中有言,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儒家也讲中庸之道,赵凌直接告诉孟巍然他们,若不按照他说的做,他就只能用那阴刻的法子,偏偏孟巍然他们还没法破局。” “赵凌再许以重利,给他们取其中的机会,三大氏族只要不想跟赵凌拼个鱼死网破,自知取舍,若赵凌这三样东西皆是真的,三族荣辱利益便彻底与赵凌绑在一起,岂还有反他之理?” 嬴政自言自语地说着,曾经阴翳密布的脸上满是笑容:“朕这位二公子当真好手段!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啊!” 蒙武只能闷声恭贺:“二公子大才,乃天下之福!” 嬴政更是大笑:“哈哈哈哈!爱卿的两个儿子也是好眼光!他们应该早就被赵凌折服了吧。” 蒙武现在忍不住又开始怀疑赵凌是不是始皇帝故意安排的。 这么多年来,始皇帝不立皇后,难道就是等着赵凌来一个名正言顺? 若是始皇帝立了扶苏之母为后,那扶苏就是真的嫡长子,赵凌哪怕再有手段,最后都会因为一句嫡长子继位,落人口舌。 现在可好,赵凌仅仅两天时间,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三大氏族归顺,朝中官员面对赵凌都噤若寒蝉,其皇威比之始皇帝更甚,连儒家那些巧舌令黄的官员在朝堂上都不敢反驳一句。 这才是始皇帝最想要的继承人吧。 “能让那三只老狐狸臣服,还让他们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嬴政对赵凌的手段可谓是相当满意,至于细盐、棉花和纸张,算是稀奇之物吧,他当然能看到其中的价值,但既然是珍稀之物,也只能就算赵凌给三大氏族一个台阶,让他们在贵族之间赚些金钱,对民生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赵凌总不可能让天下人都吃上这种细盐,穿上保暖的棉衣,让所有的读书人都用上纸张吧。 这种事情幻想一下就好了。 至于所谓仙人献上的九州神石,嬴政也很好奇,在听到蒙武形容那神石之后,神情也有些复杂。 若真是九州神石,此等神物,怎可赐予臣子? 可现在已经赐了,再想想三大氏族这些年劳苦功高,也就不在多说。 嬴政很欣赏赵凌的手段,感觉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如果赵凌真的能这样直接顺利继承他的皇位,那也是再好不过的。 自己就在幕后好好看着,若赵凌真有哪里做得不好的,他再通过蒙武的嘴指点一下,也是挺好的。 “爱卿,再与朕说说,朕的二公子还做了什么?” 蒙武眼角抽搐,说道:“二公子真的封张良为左丞相,孟巍然等人不再反对。” 嬴政脸上的笑容逐渐消散,沉吟良久,微微摇头:“孟巍然等人受制于他,自然不会反对,但心中不满已经埋下,朝中重臣心中皆会不满,张良纵有大才,也未必可为相,他这般着急封相,反而让张良成为众矢之的,往后张良实施的政令,朝上之人可能阳奉阴违。” “他或与张良关系亲密,但为君者,不可任人唯亲,此事,还请蒙将军去提点一下。” “只是既然已经任命,那便不可再收回,让他今后别再犯了便是!” 嬴政并没有太多不满,赵凌如今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已经很惊艳了,人无完人,对张良封相这件事,有些欠考虑,完全可以原谅。 他相信蒙武提点之后,赵凌会改变他的想法。 “喏!蒙武出去之后就与二公子谏言。”蒙武有将赵凌设立科农院,以及新设科农令等一系列政令说出。 嬴政也是大为满意:“三年一任,随机更换。” “彩!”嬴政龙颜大悦,“科农令权势过大,地方郡守必定巴结,若长期在一处任职,容易被当地世家贿赂或割据一方。” “看来他对科农院相当重视。”嬴政命令道,“章邯,限你一日之内查清陈平生平,朕要知道陈平又有何才干,还有农科院究竟是干什么的!” 嬴政的命令下达完后,蒙武又幽幽说道:“陛下,二公子原本打算将阿房宫赐给农科院作为府衙,后经大臣们劝谏,才让西文彦重新选址,但阿房宫已经被停止修建。” 嬴政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阿房宫乃朕之行宫,赐给农科院做府衙,他在想什么?” 到了嬴政这种地位,权势早已登天,阶级威望,以及死后声誉才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赵凌可以犯错,可以随随便便任用张良,甚至推行新政,这些对嬴政来说都不算什么,但将他的行宫停下来,之前还打算赐给臣子当府衙,这是在打他的脸啊? 他是想说自己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吗? 就他仁德,把朕的行宫赐给臣子当府衙,他关爱臣子是吧? 嬴政不能接受的是,自己死后,所下达的政令就这样被后世子孙所推翻,这无疑是在抹黑他。 嬴政脸色有些难看,但也没过于追究这个问题,便让蒙武继续说下去。 “二公子一阵逼问,让西文彦说出,陛下未曾立后,故扶苏公子仅仅是长公子,而非嫡长子,二公子封王氏为皇太后,并下令后宫不得干政。” 嬴政闻言,脸上怒气又消散了不少,他在密室中听到赵凌这些消息真的是,时而笑,时而怒,真不知道这位二公子到底是忤逆还是孝顺,他究竟是愚蠢还是天纵之才。 密探也很是时候地进来,禀道: “陛下!二公子出城了,城外大军正在散去。” 嬴政脸上神情变幻莫测,这么快就撤军了? 咸阳的确暂时被赵凌掌控,但他在朝堂之上已经说了,两日之后迎扶苏回咸阳。 他的一番政令何其粗暴,他是动了多少人的利益,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吗? 他本人在咸阳又无根基,大军围城两日就撤军,扶苏回到咸阳,怕是又要再起风波了。 第32章:大族嫡子不可出咸阳 “陛下!二公子令孟西白三族嫡长子随军出咸阳,前往各郡县开仓放粮,并允许他们不回咸阳,不限归期。” 嬴政原本以为大军围城一日散去便是赵凌的极限了,没想到更狠的还在后面。 “他疯了吗?他难道不知将三族嫡子尽数留在咸阳是为了什么吗?他门下张良竟也不知劝谏,如何能担任丞相一职?” 嬴政顿时不能理解赵凌的所作所为了。 逼得三大氏族开仓放粮这件事上,嬴政的确很欣赏他的铁血手段,但这其中何尝不是存在风险? 大秦北有匈奴,西有羌人,南有百越,饥荒之年,开仓放粮没错,但三大氏族开仓放粮后,若遇军粮告急又该如何应对? 难道让大秦前线的将士们饿着肚子跟人打仗? 更疯狂的就是将三大氏族的嫡长子放出咸阳。 他难道不知道无论是之前六国贵族还是三大氏族之所以留族长和嫡子在咸阳,就是相当于人质吗? 赵凌倒好,直接将人都放了出去。 他能拿捏住孟巍然他们一时,难道能拿捏住他们一辈子? 往长远了看,就算赵凌继位,他也有驾崩的那一天,如此折腾,大秦就算不是二世而亡,第三世皇帝拿什么压住已经壮大起来的三大氏族? 三大氏族手里还有赵凌赐的九州神石,那可是代表大秦的神石! 赵凌这顾头不顾腚的莽夫! 嬴政这两日的心情起伏不要太大。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军师威武   生存文男配[快穿]   媚姑   将军宠夫   阴影帝国   赘婿   寡妇门前桃花多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