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去吃饭!”魏行笑了笑道,走过去拍拍康康身上的尘土,抱起康康。他和康康身上都不干净,回去刚好一起换衣服。 康康的手上,除了灰尘,还有玩菜叶子粘上的绿色枝叶,用帕子给他擦手,把白帕子都染成了黄黄绿绿的颜色。 换过衣服,魏行抱着康康去了饭堂,沈言和奶娘两人已经在屋内等着他们。 康康如今长了四颗乳牙,已经能吃一些简单的饭食。自从会吃饭后,沈言和魏行吃饭时都会让康康一起,奶娘喂他。 康康吃饭可不是个安分的,他每每看见大人什么,总是闹着要吃,不给吃还不行。因此现在餐桌上的饭菜都偏向清淡,都能让康康吃上一两口。 魏行将康康放在沈言找人专门给他打的凳子上,奶娘便端着一碗米糊,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他,康康吃的很香。 不过这一切在看到沈言和魏行吃菜后就变了,康康“啊啊”两声,将脸放在桌子上,一个劲盯着他们刚才吃的菜,还想要上手,将菜拉到自己面前。 奶娘舀了一勺米糊到他面前,他看都不看。 沈言失笑,夹了一个小菜花放到奶娘的勺子中,康康菜重新开始吃饭。 就这样,菜就这饭,康康将一小碗米糊都喝完了。 “康康,饱了没,还要不要喝?”奶娘问道。 康康应是吃饱了,“啊啊”叫着,用小手推开奶娘手中的碗,自顾自开始玩起来。 沈言见此,笑着对奶娘道:“奶娘,你去吃饭,我们看着康康就行!” 在沈言说了要和魏行将“杂交种”后,本是想着下午就给魏行讲,但高中的知识已经学了太久,他虽然还记得大部分,但十分碎片化,一时还真不知从何讲起。 书房中,沈言看着纸上凌乱的东西,朝魏行道:“哥,我得先梳理梳理,等我梳理好了,我再和你讲。” “好,不急,那我趁着这时间去大河村一趟,先将情况告诉那些佃户!”魏行回道。 沈言这一梳理就梳理了好几日,才将脑海中的知识梳理完毕。 而魏行也将情况告诉了佃户,佃户们知道情况后,虽然有些失望,今年不能得到那么高的收成,但他们对此都毫无怨言。 在魏行提出补偿后,他们更是连那丝失望也没有了。 沈言梳理后,就将有关植物的遗传只是全部讲给了魏行听,哪些是能稳定遗传的,哪些是不稳定遗传的,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所以这玉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是杂交种,基因组复杂,所以容易出现基因和性状分离,而小麦等其他种子,却能稳定遗传。”魏行吸收完所有知识,也大致理解了。 “是,若想种好玉米,就得选种、育种,而玉米种子只能种一年,第二年再种收成就不好。”沈言回道。 “还有小麦,其实品种也有很多,比如我们附近村子种的,就有很多不一样的,但如今的产量都差不多,若是能杂交,找到产量高、抗旱的品种,以后大家肯定更不愁吃穿!”沈言道。 “竟还能如此!那如何杂交,如何选种育种?”魏行对此十分感兴趣,眼睛都亮了。 对于一个农户出身的人来说,光是想着,就觉得高兴。 “我只知道大概的理论,但具体让我去杂交、选种,我也不会!”沈言笑着道。 他高中学的那些知识,终究只是皮毛,离真正的实践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让他做他都不知道如何入手。 “你把你知道都告诉我吧!”魏行十分激动。 光是想想沈言说的,小麦每亩收成能有七八百斤,他心头就一阵激动。别说这么多,即使在研究后能比现在多出一百斤,都已经很好了。 “好。”沈言笑着点点头。 他知道魏行喜欢研究种地,自然也乐于讲这些告诉他。现在他们不缺吃穿,若是魏行真能研究出来,对谁都有好处。 在沈言的教学中,大河村的玉米逐渐长成了。虽然产量不如预期,但鲜玉米爱吃的人很多,除了沈言的酒楼和食肆,佃户们也十分机智,拿了鲜玉米到各处售卖,虽然价格略微有些贵,但稍微有钱的人家都愿意花些银钱尝尝这新鲜又好吃的吃食。 而且这玉米也十分方便,若是早上不想做复杂的饭菜,只需煮上一根,就能当一顿的早餐,许多早上着急出门的人都十分喜爱。 在玉米粒逐渐转硬后,佃户们才结束了到县里卖鲜玉米,剩下的玉米只等着成熟后自己吃。他们数了数,发觉收获了不少,比起以前种地,还有一些盈余。想到魏行还会给他们补贴粮食,一时都十分开心,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一整个秋日过去,虽然魏行已经彻底明白了沈言教给他的杂交、选种,但这事都得根据时令来,一时急不得。 到了冬日,他还是得继续忙活着种青菜、卖青菜。 在去郡城卖青菜尝到甜头后,魏行又扩大了青菜的种植规模,不止是郡城,只要曲江县临近的县城、镇子,他都会派人去卖,几次后都有了稳定的客源。 商队的人在天暖时会到南方,运输珍惜的物件到北方转卖,冬季时,他们都跟着魏行,给各地送青菜,一年四季都没有闲着。 如今跟着两人,他们做的活计既挣钱又不危险,虽然各处跑累了一些,但看着到手的银钱,每个人都很高兴。 * 春日,天气咋暖,小麦也慢慢抽条长穗。 去年决定研究小麦和玉米后,魏行搜罗了许多小麦种子,种在大河村的田地。 虽说后院有地,但若是研究,那处毕竟有些小了,因此现在只种一些蔬菜,剩下的大部分地方都被沈言用来种各种果树,柿子、桃子、梨子、李子、苹果、石榴等,只要是能种活的,都种上一颗,几年后就能结出果实,可以随时去采摘当季的水果,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本来考虑回水沟村,但水沟村的地只有十余亩,现在全都用来种了青菜,没有多余的地。至于县城周围的田地,都有人种,他们即使想买,一时也没人愿意卖。 考虑一番后,才选择了离县城稍微远一些的大河村,虽然远些,但平日还能让佃户帮他打理。至于收成问题,他与佃户说好了,若是收成少,自然会像种玉米那次一样给他们补贴,佃户自然十分乐意。 魏行尝试着按着沈言说的办法杂交,第一次做很不熟练,在做了几次后,才慢慢找到了一些窍门。 将小麦杂交完,他又开始忙着种玉米,研究玉米如何选种。 春日过后,魏行几乎住在了大河村,沈言无事时,便也会带着康康过去小住。比起县城,康康更喜欢大河村。 这半年,他已经将家里的地界都玩遍了,也没有什么新鲜感。在县里,人多车马多,他年纪小也不能随便出门,玩伴也少。即使魏行和沈言给他做了很多玩具,但有事也难免会想往外跑。 而在大河村,只要有人跟着,沈言随便他到各处玩,不管是任何一处地方,他都玩很久。即使是田边的一块石头,有时候都能新鲜的玩上半日。 沈言现在,有许多得力助手,店里的生意很少需要他亲自出面,只需看看账本即可,因此他也高兴带着康康在大河村住,让康康玩的开心一些。 其实很早之前,店里都不需要他操心了,但没有康康之前,他总是放不手,忍不住经常到各个店铺。而有了康康后,他才慢慢学会放手店里的生意,只在重大决策上才出面。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随着运河的发展,曲江县慢慢发展,到此处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小小一个县城的人口,都赶上郡城的一半了,沈言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红火。 另一方面,他和李延丰的合作也十分顺利,李延丰尝到了甜头,和沈言两人一拍即合,慢慢在章郡的各个县城、镇上,开炸鸡店、开酒楼,生意遍布整个章郡。 魏记炸鸡店、聚德楼名声越传越广,甚至在各地推出的图志上,都有介绍曲江县渡口和附近的美食,首当其冲就是魏记客栈、魏记食肆、聚德楼等,也由此让他的生意越发红火。 魏行也没有闲着,用了六年的时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了亩产四百斤的小麦。 利用十余年时间,才逐渐学会了如何给玉米选种、育种,在学会后,开始售卖玉米种子。 并且在此后的时间里,他还会继续研究如何提高产量。 因为这造福大众的事,魏行的名声也越传越广,和沈言齐平,不再是只有曲江县人知道他。 他们两个的名字往往一起出现,传入大家的耳中。 魏行和沈言却越来越低调,只专注做生意和研究,然后养康□□活得十分滋润。
相关推荐:
壮汉夫郎太宠我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删除她gl
他是斯文糙汉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切切(百合)
毒瘤
花花游龙+番外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