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每次见你都想操你 > 第259章

第259章

炼技术,是他们团队合作的结果。 这种技术能够较好的利用畸变骨材中特殊的活性,与使用者之间形成更充分的交互作用,现在通行的金属架构很难做到。 能够受到罗南这位精神侧大师的称赞,就算里面裹着其他的关系,横断七部这些人也足可自傲了。 但是现在,里面似乎多了一些燥气,结构排布规整却过于局促僵硬。 这就不对了。 近期老手团队人员变动,特别是委培生计划送出去的那些,多半还是团队精英,这样肯定会有影响。 但真的是这么简单? 蛇语回忆江冢到来之后所有的言行举止,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异常。 她皱起眉头,放下零件,拿起了搁在桌面上的开题报告,草草翻动一遍,了解了基本结构,又二次重读。 这次主要是看一些关键字句。 忽然,她目光停下来: 在开题报告有关实验素材选择的介绍中,赫然有着横断七部的字眼。 在平贸市场这实在太正常了,大量的畸变感染者、脏人聚集在这里,本就是作为相关研究对象和活体材料,随便哪个实验都可能把他们扯进去。 只不过,两个月前曾经全程参与的蛇语,依稀还记得,江冢引起罗南关注的有关实验项目,是偏向于基因层面,就算是活体材料,也是采样。 可在这段文字中,横断七部得以加入实验的原因是: 曾经有宗教化倾向,有较好的精神协同性,横向比较效果突出…… 这是什么鬼? 单独拿出这一句话来,也还罢了,再和此前聊起的话题相对应…… 蛇语合上报告书,若有所思。 第六百四十九章 守之梦(中) 阪城夜色渐深,游艇上除了必要的警示灯,再没有别的光源。只有港口的照明,将光晕扩散到这里,映照出隐约的轮廓。 些微的光线,穿过舷窗,又很快淹没在静室的幽暗中,只和湖水摇荡的声音一起,成为夜幕的点缀,在人们的梦境边缘消散。 蛇语静静地躺在榻榻米上,眼帘闭合,意识便如同黑暗中的一尾灵鱼,自然切入了无数“气泡”堆叠而成的精神海洋,在似空无又有沉压乱流作用的复杂环境中,向更“深”处游去。 精神海洋并没有“上下四方”的概念,它所谓的“深”,某种意义上倒是距离物质层面更近了――更贴近于人类意识与物质世界最直接的链接,或者是潜意识里对世界真实最有效的把握。 有人认为,它指向的是沉淀在人类意识深层的,不受任何利益、情绪干扰的真正“智慧”。如同海床上的矿脉,你可以捡选单属于个人的宝石;也能够在集体意识的暗流中,串起令人窒息的宝藏。 在并不遥远的“三层一区一域”的时代,精神侧能力者们,追求的“深层带”,大约便如是。 去年年底,罗南的“囚笼”理论,照彻了精神海洋的基本结构,重新整顿了能力者、精神海洋和渊区极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很多人赫然发现,此前他们对于“三层带”的钻研,那种“打穿三层带,方可见渊区”的认知,其实是错位了。 渊区比他们想象的更近。 深层带却比预期的更远。 所谓的“深层带”,如果带入到“囚笼”理论中,更像是对人类意识“囚笼”深层结构乃至彼此之间“遥感链接关系”的研究。 原本的理论,犯的是“细部替代整体”的毛病,但并不是没有价值。 相反,在修正了基本框架之后,此前与渊区绑定的包袱卸掉了,对于传统“深层带”的研究,反而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蛇语作为咒法师,本就是精神领域的“毒药专家”,虽然被困云端世界半年之久,错过了原有理论修正的关键期,但回归之后对一应理论成果的学习吸收,还是很快的。 最重要的是,她回归之后,可说是固化在了全世界最尖端的领域――不管是她见识的、承受的,都是旁人想都不敢想的神奇、恐怖经历。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主动被动,蛇语客观的感知结构、主观的认知框架,都在快速蜕变,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此时她在精神海洋里的遨游,自然而然便串联起了散溢的意识信息,在幻彩迷离中,寻找到……也可以说是搭建起了一条通向“战场时空”的快捷通道。 当然,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某种权限认证。 否则就算比她更强的大能,用同样的方式,也休想得其门而入。 蛇语在一个又一个破碎梦境的边缘抹过,越是前行,碎梦拼接融合的痕迹就越发明显;但到了后段,一切又都变得圆融无痕,只是有越来越多的情绪欲望的迷障,覆盖上去。 就在这样的迷障中,蛇语几乎无感觉地突破了时空的壁障,进入到雾气迷宫之中,停留在“战场时空”的边缘。 这处边缘地带,梦境迷障最是浓重。 破碎又交融的梦境,承托了一定的规则,使得覆盖范围内的雾气迷宫,多少有了一点儿立身之基。可也正是这种若存若亡的环境,滋生出了种种未曾有之的“异类”,在迷障中挣扎、游走、潜伏…… 蛇语来得多了,见得惯了,便觉得这些“异类”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里面有些轮廓,还似曾相识。 且由于这片破碎梦境迷障惯常的静寂,在她看来,外围这片区域,就如同混浊而幽静的深海,其中潜藏各种形态的魔影,窥伺着核心区域的“战场时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蛇语一度怀疑,这片迷障,这片时空,其源头正是罗南某个统摄、规定一切的梦――映射出他目前遭受的窥伺和威胁,也建立应对威胁的核心架构。 正想着,日轮从“战场时空”中拔起,跃升的大日锁链,如同张牙舞爪的奇形种,将那一处位面,笼罩在它独特的光芒和阴影之下。 “这回运气不错!”蛇语自嘲一笑。 错过了一次“检视”机会,等于是少受了一轮折腾。而且,在位面边缘往里看的机会,对她来说,也挺罕见的。 “驱动这处位面的力量,就是它吗?” 突兀的灵波,以貌似话音的形式传递过来。 蛇语微悸,但很快就醒悟,主动与她交流的,正是那位在边缘区域进进出出的过度倔强的亚波伦先生。 这时候,亚波伦也进入了她的感知范围。 在这处边缘地带,这位超凡种的烙印清晰而深刻,正如他出现在公众场合时的一贯模样:仿佛一位禁欲系神父,整个人都包裹在严密的袍服下,只是缺少了应有的平和,显得严肃又冷酷。 唯一与外界不同的是,此时在他的袍服上,似乎也有着无形的锁链,在游走、震荡,隐然与那周行于“战场时空”、也是他所问询的“大日锁链”共鸣共振…… 尤其是锁链。 在对方的带动下,蛇语没有问出“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低级问题,颇有默契地将这件事情忽略掉,甚至都没有做什么自我介绍,只道: “涉及到规则法理这块儿,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多到哪儿去。” 蛇语也觉得,目前驱动、维持这个战场存在的力量,来自于“大日锁链”,接受“大日锁链”的辐射,以之作为无数造物反复崩解、重生所需的能量源头。 但这种现象似乎又太直观了,直观到让人不敢轻易相信。 蛇语就想,与其去琢磨这其中深奥莫测的道理,还不如去明确一个事实逻辑:罗南究竟是怎么获得了这样看不到极限的能源支持……虽然实在狂暴了一些。 这样的疑惑,蛇语并没有说出口。 作为仆从,她不想去冒“背后议主”的风险。 亚波伦也不介意,继续问:“这处位面,貌似和渊区、极域拉开了距离,是故意,还是不能?” “嗯,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蛇语惯用的还是b级精神侧的思维,渊区对她来说并不是常规的手段,极域更不必说。 经亚波伦的提醒,她才突然意识到这一点: “战场时空”竟然并没有在渊区极域的覆盖下吗? 在五十年前的地球,这是常识。 可五十年后的现在,这就很神奇了。 正疑惑着,蛇语眼前骤然大亮。 熟悉的感觉让她心头发紧,不必她去寻找,那仿佛主宰了“战场时空”的大日锁链,已经占据了她几乎所有的感知范畴,放射出貌似彤红却让人心悸的光芒,穿透了“战场时空”,辐射到周边迷障之中,一举照彻幽暗,蒸发了周边的毒雾障气,也映出了更多的枝蔓细节。 蛇语灵魂战栗,不可避免地又经受了一轮“检视”,感觉中比她上次离开前还要更凌厉,她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战场时空”,险些又是溃散。 旁边的亚波伦则没她这么好运,和周边迷障一起,灰灰去了。 也在这时,蛇语似乎听到了类似于“咀嚼进食”后,满足的叹息。 捕获的“大块头”碎片消化了……部分? “战场时空”又扩张了? 蛇语下意识感知周边,像眼下这般洗却周边烟障的场面,并不多见。可随她感知所至,破碎参差的梦境结构,仍然是看不懂、看不透、看不明白,就如同她曾有幸“鉴赏”过的、同属于罗南手制的通灵图,仍然搁置在她感知结构所能触及的范畴之外。 倒是她的意识结构,在当前不稳定的状态下,也被“大日锁链”照个通透,一应信息流转,都无遮无拦,有一些甚至被抽离出来,和周边破碎的梦境结构交织离合,形成了新的结构轮廓。 嗯,这就是蛇语从不主动联系罗南的原因。 那没有意义。 也正是在新的结构轮廓成形之际,对应的反馈传导回来,如同一部埋在库房多年的老旧影带,在大量的噪点、波纹和残缺中,提供有限的信息。 蛇语对这些不感兴趣,但是主宰她灵魂的那个人,已形成了明确的意志,通过她审视这一切。 这份意志套了她这层外壳,还用隐默纱做了伪装,仍然在梦境结构百回千绕,才最终触碰到精神海洋深处某个精准的点位,渗透进去。 “老手”状态很不好。 他在发烧、犯困,意识昏昏沉沉,耳畔还有如真似幻的呓语、?昀怖驳脑右簦?似乎是有谁在和他讲话,他却只是抿住嘴、咬着牙,无论如何不开口、不回应。 可是,可是…… 那眼皮无论如何抬不起、睁不开,整个身体在滚烫熔岩中沉坠下去的感觉,实在是太熟悉了。 似乎有人拨开他的眼皮,往里面打光,还有那个熟悉的声音,一声声的唤他: “守叔,守叔?” “卜……卜研究员?” “醒了醒了!抑制剂起作用了!”是吴?B在尖叫。 “什么抑制剂,全当个安慰剂使。主要还是命硬。”罗远道永远疲惫的声音总那么讨厌,没有一点儿希望在里面。 相比之下,还是卜清文的声音更入耳: “能够激活自身潜力的安慰剂,也是好的。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 第六百四十九章 守之梦(下) 安慰剂不是个好词儿。 “老手”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人生,会和它绑定在一起。 曾经的生活,因为畸变感染的问题,变得模糊扭曲、支离破碎。且因为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手段,“安慰剂”反倒有了一点儿意义。 “能起到实质效果的‘安慰剂’,必然存在我们仍未能理解的深层机理……虽然未必是人类能够理解的逻辑。” 卜清文说这话的时候,正坐在转椅上,慢悠悠打转;几乎从不离身的画笔,也在手指间隙上下飞舞。 她随时会在纸上、墙上以及一切可以落笔的地方,画出即时的灵感;当然也会在三维工作区,绘制出让人理解不能的超复杂结构。 实验室有很多人抱怨,卜清文经常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涉入其他专业领域的问题,并用她设计师的逻辑去处理。 不过,她又是一个“很有谱”的人,不管说提出什么想法,到最后总能做出个样子来。 罗中衡称之为“天赋”,一种“结构化思维”的超强天赋。 卜清文不以为然,她对“天赋”这个词儿不感冒,倒不是矫情,而是因为,她在超凡力量领域,确确实实是没有天赋的。 或者说,迟钝。 不像罗中衡。 “守叔,你和我一样,也是没天赋的人,不管遇不遇到畸变感染,在这个时代都会很辛苦……你走开!” 卜清文推开硬往她身边凑的罗中衡:“未雨绸缪,我们需要一个突破: “从无转为零,性质就变了; “从零变成一,世界就变了。 “没错,只要能在这个领域,留下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痕迹,一点点地堆积起来,我们就可能改变它。 “本来是不可能的,可这个世界嘛,早就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可以小心翼翼、试探性地走下去。 “哪怕是以一次拙劣的模仿开始。” 当时,罗中衡在叹气:“你都知道拙劣了,它的功能还没有完全摸清楚啊。” “先做后改呗。谢谢你啊,寻宝大师!” 说着,卜清文就在罗中衡脸上画了朵小红花:“奖励你的!” “老手”确定他是误入了人家小夫妻打情骂俏的现场,但不论怎样,在这次对话后不久,卜清文的“安慰剂”出现了。 如她所说,是为“无天赋者”准备的。 但当时“老手”真没想到,所谓的“安慰剂”,真的是“安慰”性质――它都不是药品,甚至与物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卜清文在精神层面,描画出的某种观想结构。 而且,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需要很多人一起。 对这种堪称荒诞的设计,“老手”没有拒绝。他那时候已经活明白了,在荒野上: 谁能让你死,躲远一点; 谁能让你活,跟着他干! 罗远道、罗中衡还有卜清文,这一家子救了他以及很多人的命,在荒野上,这就是最硬的通货和信誉。 事实证明,卜清文自陈的“模仿设计”,真的可以。 凭借着一点儿东拼西凑的呼吸、导引、瑜珈之类能够澄心正意的老旧手段,在精神世界中,一点点地搭建起来那个观想结构,确实有了微弱的反馈。 一个人成功,还不明显;十个人成功,后面的人再模仿学习,都要容易很多。 很快,使用“安慰剂”的人,覆盖了荒野实验室周边好几个游民聚居点。 一开始只是那些遭遇畸变感染,还在二期、三期初段徘徊,神智尚属清醒,没有彻底沦为怪物或死掉的人群,相对有限。 可是后来随着入门变得相对容易,一些没有被感染的人也加入进来,最终形成了某种风潮。 人数从百来个到上千个,甚至到上万人。 人们的意识集合起来,混混沌沌,却有微小而清晰的反馈。作用回来,虽无法根本性地改变畸变感染状态,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疏解由此带来的精神压力。 因畸变而疯狂的怪物,可以目见地变少了。 据罗远道讲,这种方式,对神经系统的状态也有调节。 于是,卜清文又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设计。 此后,卜清文还在持续对“安慰剂”做出调整,使人们在使用时,意识汇集变得更明确、清晰,似乎还能够接收到种种奇怪的讯息,或许是共同使用的人们之间的意识交流? 反正,那奇幻得像一个随时可能会醒来的梦。 再然后……这个梦碎了。 荒野实验室被冲击,卜清文在维生仓里留下了她的儿子,在仓外留下最后的图形,和这个已经变化了的世界诀别。 “永远疲惫”的罗远道终于抗不住了,彻底疯掉,又因为所谓的“人体实验”,被告上法庭。 实验室在人心动荡下,快速崩溃,罗中衡带着他的父亲离开,然后就是轰然席卷而来的“游民回城”潮。 不论想或不想,能或不能,“老手”好不容易熟悉的环境,又一次分崩离析。 他被时代的大潮裹着,从荒野到春城、从春城到阪城;从救命的实验台,到要命的实验台……身边熟悉的人越来越少,相信“安慰剂”这一套的人,也在大幅减员。 可是,在“老手”所熟悉的这群人里,运用“安慰剂”的比例却越来越高。 因为不这样做的人,基本上都从实验台上抬出去了。 至于去了哪里,贼老天或许知道。 他这些剩下的人,被冠以“横断七部”之名,在阪城平贸区浑浑噩噩地活着。频繁使用“安慰剂”,让自己尽可能地活下去,以至于成为了一种求生的必须。 “老手”以为会一直这么下去,直到寿终或暴毙。 可有一天,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那仿佛梦境般的集体意识状态,忽然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有意义的信号。 就像是收音机,接到了对应频段的信息,虽然还是断断续续,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可那种几乎已经擦撞到指尖的交流,又是实实在在的。 在一连串的调整后,接发的双方,都发现了彼此的存在,也发现了,他们都在运用同样的方式。 大家在拼命靠近,当然,是对面能做得更多。在这个过程中,那边始终是主动传播的一方。 渐渐的,“老手”知道了,那里原来是个叫“深蓝世界”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善地。几十万的“矿工”被拘在那里,接受大规模的人体改造,以从事某些危险矿藏的开采工作。 至于那边为什么也在使用“安慰剂”,并最终和他们这边联系上,并没明确的答案。“老手”猜测,可能是有当年实验室周边聚居点的参与者,甚至可能是他认识的什么人,到了那里,并将相应的知识在那边传播开来。 显然,“安慰剂”在“深蓝世界”的传播,要比以前任何一时期都来得快速,使用群体也前所未有地庞大。 据说,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每一个矿工。 虽然是一群比“老手”他们境遇更糟糕的倒霉蛋,可几十万人的基数摆在那儿,里面的人才可是多了去了。 “安慰剂”在那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不过,那边把最初的名称改掉了,不再叫“安慰剂”,而是叫什么“庇护所”。 使用“庇护所”的这些矿工,也成立了一个颇具宗教性的组织: 灵魂教团。 “老手”对此无所谓,不处在对应的环境中,就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人家叫“庇护所”,就叫吧。 他把“安慰剂”埋在心底,也还是一种安慰呢。 不管怎么说,与灵魂教团建立联系,是“回城”之后最有希望的一段日子。 “庇护所”的版本更迭很快。 毕竟是几十万人的集体智慧,据说还有天才领袖的点睛之笔,“老手”这边也成立了灵魂教团的分部,好像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分部存在,也是类似于“老手”这样的情况 这些分部的建立,对于深蓝世界中的“庇护所”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一起研究,寻找出路, 老手也渐渐从忘光了大学知识的土老帽,慢慢变成了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士。 阪城平贸区、深蓝矿藏地,还有其他什么地方,大家虽然都没有自由,却在“庇护所”里越来越清晰的意识交流中抱团取暖。 或彼此打气、或充分臆想,追逐一个光明的梦。 能够作用于现实世界的应用手段,一项项被开发出来,比如横断七部这里的提炼法;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触碰到更广域的波段信号,开始了紧张又兴奋的接收和破译工作…… 可就是在这希望盈满的时候,“庇护所”突然崩塌。 那是去年10月,灵魂教团内部出现致命的叛徒。甚至更早之前,某些人就已经进行了渗透,一些教团的新成果,都是早已经埋下的毒药。 灵魂教团几乎在一夜之间崩溃。 “老手”这边,与灵魂教团总部几乎完全失去了联络,就算偶尔联系上,也是机械反复传播的警告。 再然后,灵魂教团在地球出现了,成为了人人喊打的“恐怖组织”。 第六百五十章 超空间(上) “老手”不安地翻个身。 他当然知道,出现在地球这边的“灵魂教团”,是个李鬼式的货色。多半就是深蓝世界的统治者,对真正的灵魂教团进行污名化的手段。 那段时间,他差不多已经做好了希望崩塌的心理预期,随时准备切断与深蓝世界的联系。 却不料,深蓝世界那边的矿工兄弟当真硬气,硬是在绝望中,抢出了一线生机,重新建立了最新版的“庇护所”,并且派出了专人和分部联络,更新版本。 偶然午夜梦回,恰如此刻,“老手”会想起那位埋在“鱼皮”中、不知身份面目的总部联络人,他带来了新的庇护所、新的希望…… 纵然只是风雨飘摇中倔强的挣扎。 旧版本的“庇护所”沦陷了; 新版本的“庇护所”其实也未必有多么安全。 “老手”甚至考虑过,究竟是选用更新的“庇护所”版本,还是缩回到“安慰剂”的原始版本中,重新和灵魂教团总部拉开距离。 这并不丢人,他要为横断七部的这几百号人负责,不能因为一时的倔强,就把大家都带进火坑里去。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退不回去了。 “庇护所”为他们提供了庇护,提高了他们在接受人体实验时承受痛苦和意外的阈值,但也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依赖。 如果“版本回退”,相对沉旧的“安慰剂”很难再抵抗不断加码的实验手段,且很可能会造成落差下的大崩溃,除非他们能够及时逃出平贸市场。 还有很要命的一点: 沦陷的旧“庇护所”,对于分部那些“旧版本”,仍然有着很强的广播力度……也许还包括是感应捕捉的能力。 “老手”在“最新”和“最旧”两个版本中偷偷横跳了几回,终于确认: 这是一条根本不可能回头的路。 不管是深蓝世界的矿工也好,平贸市场的小白鼠也罢,要么挣扎抵抗,要么躺平任锤。每一条路上都铺着尸骨――因为对面根本就打算给他们任何活路。 最终,“老手”选择将新的“庇护所”版本分发出去,并做好了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准备。 也就在那个阶段,莫先生出现了。 那位神秘的“技术大拿”,似乎只是因为自身的好恶,便许了他们这个所谓的“技工团队”一个光明的前景。 “老手”知道,“横断七部”不应该寄希望于什么人,正如已经一去不复返的傍着罗远道实验室的聚居时光。 可他还是心动了。 委培生,看似烂大街的培训制度,却给了他们这些小白鼠们一些跳出牢笼的希望。 这样的好机会,能走几个是几个! 莫先生在阪城只是惊鸿一瞥,转眼不见。只有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从平贸市场、游民交易所的渠道传回来,还经过了不小的变形。 不管怎样,莫先生许诺的“委培生”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推进了下去,虽然近期又有反复,可二十多个好孩子,已经跳出樊笼,这已经很好了…… 新“庇护所”也在稳步搭建之中,目前还与总部保持着通讯静默,自成孤岛,却不至于有灭顶之灾。 这已经很好了。 可为什么,最近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我现在的状态不太对; 大家的状态也不太对; 整个的形势都不太对;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梦境中,信息散溢又链接,形成雾气般的迷障,里面奔走着无尽的怪影,彼此矛盾冲突,互相厮打,忽起忽落。 这一刻,不只是“老手”一人,和他思维相近,接受“庇护所”的庇护,寄希望于“委培生”制度,将二者视为改变人生最大希望的所有横断七部众,都在梦中,在潜意识里叩问: 问题在哪儿? 哪出了问题? 追问如同黑暗阴霾里、厚重意识冰层下的无声溪流,只需些许暖意化开,便在冰缝和山石之间蜿蜒流转,彼此交融汇聚。 终有汩汩水声,自渺然而发,形成了再也忽略不得的湍流,跳荡裂岩,迸溅碎玉,所过之处,地上地下,无不殷透。 清凉一时。 但若不能化入这山溪湍流之中,反属异物,被淹没在里面,那感觉却是冰冷刺骨,窒息欲绝。 五厘倏然惊醒,猛地坐起身来。 此时勉强算是凌晨,对于渴睡的年轻人来讲,突然惊起,太罕见了。 身边,平板屏幕感应到他的动静,自动亮起,显示出一则提示信息: “恭喜,您设计的题目已通过系统检索,重合率02%,检索通过,已录入题库。您已获得相应积分,请登陆账号后查看。” 这样的提示,以前总会让他为之振臂。可如今见到这些字眼儿,不知为什么,却像是滞留在一个半睡半醒的噩梦中。 五厘愣了几秒钟,又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在某个莫名冲动的驱使下,拨通了给“老手”的通讯: “喂,守叔,您醒了?没睡?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可就莫名其妙有感觉。 “我……我可能闯祸了。” 凌晨的平贸市场,慢慢荡漾开了不安的波纹。 “这是层次上的差距啊……真是可怜。” 蛇语再度从“战场时空”回归,如同游鱼水蛇,在亿兆生灵的共同构建的精神海洋里,灵巧抹过溢散的梦境边缘,锚定阪城区域。 再一次“途经”这里,感受着周边区域那些黯淡又绝望的灵波,蛇语首次将关注点从“老熟人”佐嘉卫门那边挪开,往平贸市场这边偏移了一下。 有了在“战场时空”边缘的观察,再加以对应,果不其然,在这里有个不太一样的、深藏在精神海洋边角处的“聚合点”,虽是不起眼到极致,却仍深陷在这场共同的噩梦中,和阪城其他“神灵”同等待遇。 扶桑神树大神藏的领域威能,正慢慢地对它进行压力渗透。相应状态下,所有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大概就如同受到次声波的侵袭――关系越密切,感受越强烈。 蛇语并不清楚,真神和教宗有没有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建构”――就算现在没有暴露,早晚的事儿,更可能是已经暴露,就像那些好像树上挂果的“神灵”,只待最后的吞食消化。 层级的差距就摆在这里,你自以为的隐密,在大数据的梳理下、在更高维度的观察下,其实早已四面漏风,不足为道。 至于为什么能存留到现在,要么是没必要,要么是另有所图…… 无论是怎样,“老手”以及横断七部这些人,都已经暴露在天照教团的视线下,随时有倾覆之厄。 “会动手吧?” 蛇语这回指的是罗南,这位已经在多个领域,确证了他的强横与强势的年轻人,面对家族的“故人”,没道理袖手旁观的。 即便天照教团与李维那边存在高度密切的联系,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以他不顾后果……或是让别人辛苦消化后果的一贯行径来看,形成激烈行为的可能性相当大。 然而并没有。 至少现在,那位少年人仍静静守在“老手”的梦境边缘,注视那模糊碎裂的记忆片断,保持着长时间的敛默。 “好像被丢弃的狗狗……” 蛇语心头跳闪过恶意的评价,下一秒,强横意念隔空介入,她心头发寒,本能地从卧姿惊坐起来,而当她匍匐在地之前,却发现那个指令意外地简单: “一起来测一下。” 测什么? 很快,罗南的指令就变得愈发细致。 他给出的是大量的“作业”。 同样看过、梳理过“老手”梦境信息的蛇语,大概知道,是有关“安慰剂”、“庇护所”的一些结构轮廓。 罗南的意图很明确: 他要复原从“安慰剂”到“庇护所”的一整套结构,追溯其流变过程。 在这种意义上,他和李维的思路或许还比较相似。 无论罗南在“入梦法”上的造诣有多么深厚,对于梦境有多么强大的掌控力。梦的性质就注定了,一切的信息在梦境中肯定是有变形的。 能否比较完整地还原,一要看整合的梦境资源够不够丰富;二要看在还原目标领域的专业能力。 第一项,寥寥几百个横断七部人员,明显不够力;但在第二项上,罗南在“构形”领域的实力,真没得说。 从蛇语凌晨回归,到阪城的日头升起落下,十多个小时的时间,相应的作业方案,就调整升级了几十轮,感觉和预设的答案越来越趋近,某些细节犹有过之。 非常顺利,类似于血意环堡垒,甚至要更简单――这是猫眼说的。 毕竟是一个群体架构,罗南和蛇语两人仍不太够。所以前期猫眼就加入进来了,好像她的野外作业正进入一个调整阶段,正好有空闲。 中后段,对这个临时作业及背景越发熟悉之后,猫眼提出了意见: “这不应该找普通人吗?” 然后,殷乐就加入进来,同时带入的还有血焰教团的一批教众,各个层级都有。 还原速度狂飙突进。 等到阪城再度入夜的时候,精神领域某个临时架构的共享交流界面上,几十个版本的对应结构,已经整齐排列出来。 从最初版本的“安慰剂”,一直到目前最新版本的“庇护所”。 第六百五十章 超空间(中) 交流界面本身也在快速“拓展”,到后来,罗南不但把几十个版本列在上面,连他自己的身形都具现了出来,一副主持项目的大老板模样,面对这几十个版本的复杂构形紧蹙眉头,默默思忖。 此时的蛇语就像是参加电视电话会议的地方小卒,面上恭恭敬敬,心里百般计较。 当然最多的还是疑惑:“是不是太快了?” 虽然这些构形的原理和基础结构看上去确实不那么复杂,但全程跟下来的蛇语,还是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都是跳跃的,里面没有严密的前后衔接。 之所以能够快速通过,完全是罗南直接把有关答案细节,写在了黑板上。 蛇语的疑惑,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存在。 只不过,有人要比她更随意。 猫眼的意念就在交流界面上流淌,并随之具现出来具体的形象,使得“界面”的维度正式扩充,变成了更显真实的“交流空间”。 她一副野外行军打扮,要比蛇语此前的印象多出几分明快色彩。只不过这张脸上,正满是狐疑: “太快了吧,你确定不是从哪抄的?” “就是抄的呀。”罗南完全没有隐瞒的意思,“检索一下,找到源头,再翻出一个现成的模板抄一抄,提高效率。” “啊?” “你们不是都说,我掌握着‘新位面’,乃至某个高级文明资源线索吗?这就是了。” 罗南随口说出似真似假、又完全可以导致灭口危机的情报信息,一下子让交流空间里的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所谓的‘所有人’,也不过就是猫眼、蛇语和殷乐,正好是当初一起‘观影’,目睹罗南凛然神威的三个人。 此时她们都已经具现了出来,算是又一次重聚。 可对类似的经历,蛇语丝毫也不为之自傲。 这与其说是信任,不如说是确权。 事实上这种在“归属”和“自由”中间挣扎流动的小心思,目前除了浪费大脑的情绪和算力资源,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蛇语一个恍惚的空当,交流空间的展示界面上,一套非常清晰的三维设计简图,已经呈现出来。 它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展示界面的布局,几十套‘庇护所’构形,从曲折往复的链式结构,变成了首尾相接的圆环结构,最后出现的设计简图,大咧咧地位居于最中央的位置。 罗南虚点这套设计图形,进一步确认: “就是这个了。通过对资料库的检索,基本上可以确定‘安慰剂’和‘庇护所’的原型都是来自于它。是一种在严重事故后用来求生的维生舱…… “嗯,维生舱。” 罗南在这个词儿上“纠结”了几秒钟,然后给出评价:“说是‘庇护所’,倒也挺贴切的。” 说起来,目前交流空间这几位,除了罗南以外,真没有那个在相关领域有专业水平的。 她们只能凭借着此前一天参与还原工作的些许经验进行判断。但有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谁也忽略不掉。 “它明明是一个机械结构,是实物设计。” “没错。” “但是‘安慰剂’和‘庇护所’……” “这是‘安慰剂’的原型出现了较大变形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罗南手掌按住了“版本圆环结构”最上端的四分之一:“事实上,这就是从物质层面的实物结构,调整到精神层面的观想结构,但同样是构形的底子。类似于从造物学派,变形到幻想学派。 “这里面的换算如果掌握了相关规律和公式,又有成熟的团队,一夜之间就可以做出来。至于能不能完整还原,要看使用者的修为能力。 “而从幻想转移到造物,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材料限制。 “当然了,如果不掌握具体资料,甚至接收的信息都是破碎的,比如说要隔着雾气迷宫的沙尘暴,才能够监听到。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还原变形,就需要非常高超的能力……和天赋了。” 听着罗南毫无顾忌地吐露那些陌生、敏感的名词,坦白说,当观众的都在心慌。 三位女士下意识的交换一下视线,然而并没有什么默契可言。她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本质上仍然在罗南的规定之中,与其说感受到了彼此的心意,还不如说是更深的体会到了来自罗南的情绪起伏。 蛇语就回想起了当初在夏城高楼之上,那个流着血泪,刻意拿捏姿态,最终却又狂暴失控的少年人。 可是,时移世易,现在的罗南,早已经不是那一个凭着情绪驱动而行事的孩子,他起伏翻覆的情绪有多么猛烈,仿佛锁链捆缚控制的理性力量就有多么强硬。 这一刻的蛇语能够联想到的,只有“战场时空”那一轮大日锁链――芜杂元素的滋生破灭,总是与规范秩序的调整重生并行。 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那些在混乱和秩序中间滋生的杂草,受到何等样的折磨,就不是这位关心的事情了。 蛇语也很冷静,她已经确认,她们三人的实质性工作,在版本还原完成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结束。 接下来她们要做的,仅仅是倾听,并作为罗南调整情绪和理智边界的桩子。 果不出她所料,在这里,罗南的思维出现了一个超出讨论节奏的跳跃: “变形的第二个原因,是对通讯技术的变形。” 然而之前从来没有讨论过什么“通讯技术”――罗南心里可能早就有了明晰的逻辑轮廓,这样的讲解,用“宣泄情绪”来形容更恰当。 不过下一刻,出乎蛇语的意料,罗南竟然找到了能够让她们加深理解的切入点:“没错,就是帮助‘老手’和深蓝世界的矿工们,穿透位面屏障,进行同步联系共鸣的那种通讯技术。 “为什么能够穿透位面屏障? “因为在深蓝世界的版本,他们所放射出来的信号,是能够进入极域,进行超空间传输的。 “原型正是天渊帝国,哦,就是那个高等文明惯常使用的超空间通讯技术。” 听课的三位女士变成了哑巴,任罗南自由发挥。交流空间里,时刻涌动罗南情绪的暗流漩涡,然而他口齿清晰,思维严密,极具说服力。 这样的罗南,让蛇语心底生寒。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通讯技术,是绑定在维生舱基本结构中的。 “这很合理,在人类的星际活动中,一旦失事,必然需要对应的救援工作。通过超空间通讯技术,将求救信息,投入极域,大范围扩散,让‘周边’其他舰船能够感知到,并进行搜救,很符合逻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被用来模仿的原型机,它的求救信号是加密的,而且经过了非常巧妙的伪装。 “蛇语……” 突然被点名,蛇语下意识回应: “嗨依。” “它使用的就是叠层干涉技术,可能是模仿了某种星际幻想种求偶的信号……这就很矛盾了是吗?明明是要求救的,为什么又要限制范围、定向发送?我觉得,这个可以和叠层干涉技术产生的背景结合来看,你觉得呢?” “……是,先生。” 名为蛇语的“界桩”木然回应,谁让她正配带着叠层干涉技术的成熟作品“隐默纱”呢。 罗南继续上课:“我们暂时放下这个问题,回到这些‘版本’上来: “‘安慰剂’时期,就是对于维生舱功能的所谓‘拙劣模仿’,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可能是为了保证上手的简易性,一系列版本的更迭,就算已经比较好地在还原,却基本上都砍掉了其他所有功能模块,确定没有信号发射功能,只做维生舱使用。 “但是从这里,情况开始起变化。” 罗南的手掌,从圆环上部的四分之一区域,慢慢往下走:“从‘老手’开始接触的‘庇护所’版本开始,就是挂载了通讯功能的,要不然也联系不上。 “只是最初作为广播电台,单调微弱的信号,强行穿透渊区、极域,因干扰太多而杂乱,很符合当时版本的设计限制。 “因为那个时期,和‘安慰剂’阶段的设计,仍有一脉相承之处――维生舱功能还是第一位的。只是和我母亲的设计相比,一些与核心功能无关,但又与‘原型机’能够贴合得上的其他结构,还是加上来了。通讯模块就是那时候添加上去的。 “这说明什么?” 殷乐尝试回答:“设计能力不提,设计者肯定也能看到原型,而且懂得‘造物’和‘幻想’的转换逻辑?这样的人……” 殷乐想做更深层的判断,可那答案到了嘴边,想想他与罗南的密切关系,又实在不敢轻率吐口。 还是要有更多证据支撑才行。 罗南也没有正面回应,继续往下讲:“从‘老手’他们的梦境碎片判断,横断七部与灵魂教团实现联系,应该是在91年前后。呵,是个能让人浮想联翩的时段。 “不管怎样,再往后几个版本,‘庇护所’对‘原型机’的还原度逐步提升,更多清晰且有意义的信号,可以通过极域进行超空间传输,打穿位面屏障…… “大概也是这个阶段,灵魂教团在地球上的分部建立了起来。‘老手’及横断七部使用的‘安慰剂’,也彻底切换成了‘庇护所’。 “当时已经可以进行比较高效的交流,彼此之间大量传递信息。 “他们发送的信息,需要结合当时的状态,现在不可能还原了。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那不可能是星际幻想种求偶的叫声……” 罗南的意念覆盖了交流空间内的所有人: “换句话说,它是不加密的。” 第六百五十章 超空间(下) “不加密?” 坦白讲,从蛇语到猫眼,再到殷乐,一时间也很难切身体会,在广阔的星域空间,在虚缈极域之上,一段不加密的信息,会是怎样的一种呈现方式,又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她们只能类比――地球上不加密的电文,貌似总会和一些不好的事情联系起来。 罗南并没有给她们太多消化、联想的空间,手掌已经绕到了圆环另一侧,覆盖了那些中后期的“庇护所”版本。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这个阶段,‘庇护所’版本的变动速度越来越快,但前期最重要的维生仓的主功能,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倒是通讯模块……日新月异。” 罗南摘选出了相关细部,使之呈现在圆环区域之外,并进行放大,形成了一面新的扇形区域,进行逐次比对,变化的细节还有颜色及文字标注。 三位观众细节未必看得懂,对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倒是挺有感的――不愧是被冠之以‘教授’的人物,上课上多了果然是能够磨练演讲和演示技巧的。 猫眼就想当然地道:“后期通讯模块越来先进?信号越来越强?” “并不是。” 罗南一句把她给否了。 “好吧,是我用错了词。‘日新月异’是不对的,我是想说,和高频通信期的成熟版本相比,中后期的通讯模块,简直是‘面目全非’!” 罗南的手指在特别标注出来的通讯模块上来回跳跃:“接发结构大幅变形,而且前后版本更迭时,思路还很矛盾。 “编号47,这个版本明显在削减信号传递的功能;可接下来的48号,通讯功能不但没有继续削弱,反而又强化了…… “54号,结构上看不太出来,但据‘老手’的记忆,那边开始尝试加密设计,明显与叠层干涉技术无关,应该是地球算法; “55号,加密设计出现很大bug。 “56号,换了加密算法……应该吧,我对这个真不熟。 “57号,通讯结构大改,感觉是从长波电台,转向了被动雷达,只用来接收各分部的信号,这是公开部分,应该还有一些结构‘老手’并不清楚。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灵魂教团总部和分部的‘庇护所’结构已经产生分化……彻底的、颠覆性的改变。 “‘老手’那时候已经感觉不对了。很快,总部和各分部相继进入通讯静默状态。 “58号,总部主动断开与各分部链接,但在这期间,崩溃到来。 “59号,姑且算是吧,就是一个警报器,并暗中发送加密信号,最后还被破解了。 “然后,就是新版‘庇护所’,从功能上看,本质是回归到了原始版本,就是‘安慰剂’时期――不论‘维生舱’功能有了多少代的优化,通讯模块被砍掉了。” 三位外行观众,并不能从罗南的讲解中看到相关的技术细节。可是,沿着罗南的讲解思路,她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围绕着灵魂教团的‘庇护所’,明暗强弱交替的复杂进程。“灵魂教团内部至少有两股势力,围绕着‘庇护所’的功能建构,进行角力。”殷乐开口,后面就是苦笑,“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血焰这边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最后崩掉――虽然我只赶上了一个尾巴,平常还是听惯了这类事情。” 猫眼也道:“里面有矛盾角力是肯定的。重要的是,两边都是谁,站在什么立场,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是深蓝矿工们内部的分裂,还是我们boss的大敌掺进去了沙子。” “掺沙子。”罗南直接下定论。 “哦?” “这里有一方,每次对通讯接发构形的改动,都很标准化,嗯,就是拿公式硬算的那一种。我不认为深蓝矿工有接受过天渊帝国通识教育和相应的进阶课程,而且,这种公式,构形、造物两科都未必能找到,要跑到历史文本里去……猜是哪边?” 罗南在信口吐露又一波“灭口式隐秘”的同时,竟然还有闲情玩猜谜游戏。 他的情绪可以目见的放松下来,但又像是海面反常的大退潮,海滩一时生机无限,后续而来的很可能就是绝命的巨浪海啸。 猫眼“呵呵”两声:“那我就先入为主了。既然某人都重点强调了信号不加密,那我对限制通讯、尝试加密,后来干脆砍掉通讯模块这一方,谨慎表示支持吧。” 猫眼的说法一点都不客观,而且懒洋洋的,一副被迫营业的出戏模样。但她的话点出了最核心的要点,也切中了罗南的脉搏。 “嗯,矿工里是有明白人的,而且或许真的有天才般的人物。” 其实罗南也不确定,这类不加密的信号以超空间技术发送出去,会传播多远,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或者说已经造成了什么后果。 可既然从“庇护所”矛盾的技术路线中,找到了李维掺合的痕迹,立场方面,就可以无脑选择了。 而且,这也可以给“原版灵魂教团”的崩盘,做一个旁证: 从第57号,亦即倒数第三个版本开始,从‘电台’变‘雷达’,通讯模块性质完全改变…… 以前无论怎样矛盾,都还有来有往,从这个版本起,就完全撕破了脸。 “老手”认为导致灵魂教团崩盘的是叛徒。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据罗南的情报,已经有“黑杰克”那种资深叛徒存在的灵魂教团,早不崩,晚不崩,在这个版本推出后崩,真的只是巧合? 整个矛盾过程,就是围绕着通讯模块,围绕着灵魂教团放出的信号――从弱变强再变弱、从混乱到明确再到混乱,直至彻底静默。 “从这里面,应该能够把握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深海gl (ABO)   玩笑(H)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南城(H)   实习小护士   召唤之绝世帝王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交易情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