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说,莫非是祸乱之根? 如此起题,未免……未免太胆大了。 便连最敷衍,最不专心的人都被这个起题惊了一下,忍不住把注意力放在陆安身上。 “唐虞之族,域广人稀,俾嵬狩之有序,毕中规而有道。既分秩章,乃弃族而成国。既成国,乃置地则为畋也。” 唔……原来陆九思是这么以为的? 太古时期,土地多而人少,所以才要制定规矩来整合群体,让族群得以生存,而规矩的制定,使得族群慢慢发展成了国家,成了国家后,就需要把土地分给别人,以作耕种。 原来还能这么开头吗。 族群成国,民众分田,然后呢?然后又如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的,天子就是最大的地主。 竟是这样转变啊!妙啊!从民土到王土! 百官与士人眼睛一亮。 脑筋灵光的,已自觉晓得了陆安的思路——这陆九思定然是要从王土说到王军,而后再说军功授田。 是了是了!定然是这样! 陆安说:“天子之臣称为诸侯,诸侯之臣称为大夫,大夫之臣乃无土地之士也。” 这一下子,便有人的嘴傻张着了。 这……怎么又转到诸侯士大夫了? 陆九思到底想说什么? ——仿佛一道天堑,阻拦两边,一边是陆安,一边是其他人。 “有地之大夫厚于仁而薄于义,失地之贱士厚于义而薄于仁。何也?盖无地则人能轻视与我,唯以己身轻生死,利台榭宫室。” “此则修身也,为之丝麻布帛。” “士人修身得地,乃成大夫。大夫行耒耜稼穑之利,得饱食逸居之好,遂呼地为家。” “此则齐家也,为之疏房安车。” “大夫家齐,资之愈有,乃成诸侯,建社坛也,建稷坛也,拜土地也,拜五谷也,皆称为国也。” “此则治国也,为之形色名声。” “诸侯国治,吞城邑而壮己身,遂使天下土地在手,乃天子也。” 为什么会有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呢?因为周与春秋战国时的士人和后面的士人地位可不一样,那个时候的士人只有极少数才有土地,绝大多数都是为了从大夫那里赚口饭吃,有个落脚地方,去给他们当门客,主家去哪我去哪,主家给我恩义,我寄人篱下,身无长物,只能用自己的性命来报答主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对应的,其实就是在那个时代有无土地,土地多寡。 到这里时,已经将土地的重要性诉说得淋漓尽致了。 可还差了什么? 是什么呢? 陆九思当如何将土地的重要性与是否该军功授田联合起来? ——总不能说将士也是士吧。那按照前面士最终可以成为天子的说法,这可是要把军队往火坑里推了。 项卿子想到了这个地狱笑话,差点在如此严肃的场合笑出声。 “盖以一人而制其用,非专用以奉一人也。人人各得其分,无上下之偏,无远近之异,平天下也。” 是这个! 项卿子脸上笑容猛地一滞,呼吸也是一滞,这一段话使得项卿子汗毛直竖,几乎不受控制地往前迈了半步。 陆安说,人人各得其分,这才是平天下。 不是使天下太平,而是称量天下,平衡人心,平均分配天下的土地。这是天子最大的职能与职责。 “秦汉之军功,隋唐之府兵,盖天下得沐圣人恩泽而民心犹炽。” “孟子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灼知此理,然后可以知国恒之所在矣。” “秦皇以是传之高祖,高祖以是传之汉武,汉武以是传之隋文,隋文以是传之唐宗,唐宗以是传之玄宗。” “呜呼!然玄宗弃府兵以求募兵,始不得其传,今陛下亲屈至尊,畴咨众言。以臣之言为可用欤?四海九州之大,非空言所能维持,臣斗胆,请陛下再续圣言,接唐宗之策,行天子之权,以一人之心体亿兆人之心,饥之必食,渴之必饮,求地存活,为地拼搏,乃人之本性尔。” “惟陛下幸赦其愚。臣谨对。” 陛下入神地听着,贪婪地听着,一时已忘回复此言。 但没有人提醒柴稷。 他们都在惊愕不已,都在凝视陆安。 其实从整个五代十国的历史上看,你几乎找不到一家势力实行军功授田,府兵制和军功爵制完全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是军功授田已经落后了么?并不是。只不过是五代十国以军头为尊,军队就是自己的私产,人怎么会允许自己的私产还有私产呢? 到了大薪,不再是军头为尊了。却因为尘封太久,许多人已经想不起来军功授田的威力了——他们只从史书上了解到有这个政策,却没有详细去深入分析秦始皇为何能够一扫六国,汉武帝为何能镇压匈奴,唐太宗为何能成为天可汗。 或者说,将之归为一人伟力。 秦始皇横扫六国,因其知人善用,能用王翦。 汉武帝镇压匈奴,因其知人善用,能用卫霍。 唐太宗成为天可汗,因其知人善用,能用许许多多贤臣。 都是这么以为的。 但直到今日,柴稷与殿中人方才闹懂了—— 原来土地是这么重要。 ——他们知道土地很重要,但只有在陆九思这层层分析下,他们才恍然意识到,土地之重,重在“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原来军功授田是这么重要。 ——他们知道军功爵制和府兵制在秦汉隋唐占有浓重一笔,但在他们眼里,那只是一个制度而已,制度可以更换,制度不是至关重要的。但当陆九思以庖丁解牛之态把土地与军功授田与人心的关系刨给他们看,归纳给他们看,他们才惊觉:原来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衰都源于军功授田的启用和崩塌。 这样啊…… 原来是这样啊…… 帝相皆惊,文武皆叹,士人皆汗。 他们非是没有智慧,只不过,若论总结历史经验、提炼中心思想、抽丝剥茧事件背后之意——总结、研究与分析,自然还是站在巨人肩膀,站在无数专家智慧结晶上的穿越者更有优势一些。 于是振聋发聩。 于是无法言语。 于是狂喜、激动,乃至羡慕与嫉妒那高深的见解,那惊人的才力。 官家站起了身,甚至不等其他人开始答题,便已认定:“状元者,陆九郎也。” “状元郎!!!” “恭喜状元郎!” 场中无人不服。 不待官家再多说什么,士人之中已响起无数道呼声。 天妒英才,人何尝不妒耶。 人妒耶,如之奈何?奈何,奈何,奈若何。 ——完结——
相关推荐:
[快穿]那些女配们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鉴昭行
天下男修皆炉鼎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凄子开发日志
取向狙击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总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