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铁树不妨开开花 > 第14章

第14章

” 姚如意忙放稳车,垂首作出原身惯有的羞赧情状:“承蒙程家嫂嫂记挂,已无大碍了。” 程娘子顿时讶然:“哎呀,你今儿竟应我话了!” 姚如意:“……” 没想到这也能露了破绽。 幸好程娘子并没有多想,见她面露窘迫便转了话头,又看向她手里的车,温和道:“鬼门关前走一遭,嫂嫂倒觉着你长大不少,如今也知道操持家中事务了。这般甚好,往后姚博士也只得倚仗你了。你这推着车要去哪儿?正巧我也要往市集买菜,可要同行?” 姚如意暗自舒气,原主素来深居简出,书中所述地界又语焉不详,正愁寻不着门径,此番倒是瞌睡遇着枕头。 她低眉作扭捏状,仍旧细声细气道:“阿爷病倒这些时日,全是我堂婶操持,如今她家去了,家里米粮菜蔬又已吃完,我笨手笨脚还摔了好些个陶甑瓦器,这些器物也得添置,便也想着出门采买,好为阿爷做些好克化的饮食。” “你能这样想真是太好了!有你在身边侍奉,又见你能立起来了,你阿爷这病定然能好得快。”程娘子欣慰道,笑着扬了扬臂间的空篮子:“巧了,那正好与嫂嫂一块儿去。” 姚如意羞涩地点头。 二人便结伴走出巷口,小巷两旁不少房宅门前都有种松柏或是细柳之类的树木,秋日里虽叶疏萧条,但还是沿路洒下细碎的荫影。 国子监的夹巷其实仍算作“国子监”的范畴,巷口两边皆有厢军的值房与岗亭,是不许外人随意出入的,也不许学子在非休沐日乱跑。 姚如意和程娘子踩着满地碎影出门,那坐在值房窗边翘着腿剔牙的老厢军还特意伸出头来瞧她们一眼,见是熟面孔,也并非逃学的学生,便挠了挠睡得蓬乱的发髻,舔着牙膛子又缩回去了。 走出来后,更像入了个繁盛的新世道,一下耳边便充斥着各色嘈杂声响,四下热闹得好似滚沸的锅子,到处又都是挑着担和摆小摊的人,街边挤挤挨挨的,卖什么的都有,令人望之目不暇接。 路过金梁桥时,姚如意也没忍住好奇,暗自张望,寻起书里女主沈娘子摆摊挣下第一桶金后开的那间小面馆。 但姚如意也仅仅是推着车远远望一眼。 她来这个世道的时间线,好像已经很晚了。姚如意记得书中曾出现的年号应该是“宝元三年”还是“宝元四年”,但今天她打扫时,却看到墙上挂着的《通书》上写着“宝元八年颁历”,也就是说,书中女主沈娘子此时已缔造了她的商业版图,不仅在汴京城开了铺子,还成了皇商、将沈记的分店开到相邻的其他州府了。 看来她是穿到了故事之后?姚如意若有所思。 怪不得,她此时看到的沈记也已非书中最初那小小面馆的模样。 这家老店已经专卖烤鸭了。 门脸阔成了两间,上悬“天下第一鸭店”的御赐金匾,门前食客如织,提溜着渗出油的纸包进进出出,再往远些地方眺望,汴河对岸,五楹相连的沈记大酒楼也已巍然矗立。 走远之前,姚如意又回头看那牌匾,险险笑出声来,幸好憋住了。 原主的性情做派与她截然不同,姚如意只得慢慢去改,省得变化过大惹得邻里生疑,但她也不想一味模仿原身的性子。 如今“爷爷病倒和尚催债上门被迫大彻大悟”的时机就很好,姚如意决定好好利用起来。 第4章 杏仁茶 也不知此间的杏仁汤与后世开封…… 不过以程娘子方才的反应来看,巷子里的街坊邻里恐怕对她仅有怯弱沉默、畏惧与人交谈的刻板印象,其余都不熟稔,否则姚如意更难以自圆其说了。 “沈记的炙鸭真香,隔这般远都能闻得见。”程娘子见她回望着沈记老店的方向,以为她馋了,便闲话道:“你阿爷往日也最爱她家汤饼和炙鸭了,有段时日一日三顿倒有五顿要在沈记吃的,生生吃胖十来斤。不过也多亏有这十多斤肥膘支撑,你阿爷刚中风那会子,我们邻里也都去瞧过他,哎呦,那时他昏迷在场,只能拿筷子硬撬开牙关喝点米汤,一病下来熬得又瘦又干。赵太丞家的郎中也说若换作瘦子,早熬死了。你阿爷能捡回命,还真多亏了沈记的鸭呢!” 姚如意听得入神。 她其实……并不打算和同为异世来客的沈娘子“相认”。 许是曾像物件般在亲戚家辗转,她最怕给人添麻烦。如今虽穿到了书里,也算新生,但她没什么大志向,只想活着。 能吃能喝,能健康地活着,她就谢天谢地了。 另外,贸贸然寻上门也有些冒昧,万一人家并不愿意与人分享此生最深的秘密呢?或许…不打扰才是最大的温柔。 两人说着转而折向小货行街,这儿是整个汴京城的“批发市场”,百工汇萃。竹器铺里笸箩成山,铁匠铺中火星迸溅,陶器木料摆满门前空地,珠翠行前还有好些小娘子挤着挑从南边运来的时新珠花,姚如意竭力忍着好奇才没有东张西望。 “如意,你不是要买陶器?前头便是,先去挑你所需的器皿吧。”程娘子很贴心,先带姚如意寻了个陶器铺子。姚如意逛了两圈,拣了个两个大大的青釉阔口深肚瓮,烧得釉色清亮,带盖,两边有提手,还画了花鸟画片,一只四十文。 程娘子热心替她杀了价,最后三十文一只还送倆长柄大勺子。 再往前走,姚如意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那铺子挑出的招子上写着“梅三娘茶叶”,她立刻住了脚,探头一瞧,果然见柜上摆着新焙红茶,她记得书里提过女主找开茶摊的梅三娘合伙发酵了红茶,这会子果然已经制出来了。 她来这世上真是沾了女主的光了。 感恩地踩在前人踏出的道路上,姚如意喜滋滋地进去找伙计称了两斤最便宜的“高末”,虽然后世的高末通常是指香片的碎末,但其实不拘什么品类,只要是茶,筛茶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少碎末。 宋人甚至会特意将茶叶研磨成“末茶”,制成细末的茶砖,用于点茶或斗茶,当然这是选取顶好的茶叶来制作的,而非姚如意买的这种廉价碎渣子。 但姚如意并不挑,买红茶碎,是为了卤五香茶叶蛋。 茶叶蛋不是稀罕东西,此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姚如意的配方是外婆的独门方子,做法与旁人大不一样。以前,她们家小卖部里的茶叶蛋每天早上都能卖精光。每个学生早读前来买早餐几乎都会搭买一个,特香。 茶叶蛋这样的食物就很适合学生带进学校里吃,又入味又香,往怀里一藏还不容易被发现。 包好茶,便是她陪程娘子拐到小货行街后头的小菜市买菜,程娘子对这附近所有的铺子都胸有成竹,哪家好哪家贵哪家店夫妻爱打架她全都知晓。 姚如意经她介绍,也推着车,在一家靠谱的菜户摊位前挑了两根圆白茄子和一把豆角,又多籴了半斛粳米。 两人接着转去杂货铺,程娘子专门领着她到一家小门脸、不起眼的杂货铺子里采买,果然比那些大铺子实惠不少。她买了不少香叶桂皮八角之类的香料,另沽了两坛麦酒、两斤冰糖、两斤酱油、十张炊饼并两刀油纸。 因买的多,程娘子又主动让店主抹零头,还给她送了一罐酸菜。那店主是个好脾气、脸上总带笑的胖妇人,也不纠缠,乐呵呵便答应了。 出了杂货铺,姚如意真感激程娘子,出来时便微微一福身,诚恳地道谢:“嫂嫂,这趟多亏你了。” 程娘子见她小脸青白犹带病气,瘦得脸颊肉都贴着骨头,平日里那样怕事寡言的女孩儿,如今却不得不扛起顶门立户的重担,心中便不禁叹息,更是怜惜:“这值得什么?往后再有需要相帮的,你莫要脸皮薄,尽管开口。” 姚如意笑起来,颊边现出两个酒窝。 程娘子心下更是一软,便又温柔劝解道:“你看,你这鹅蛋脸杏仁眼,本是多讨喜的样子啊!日后可别总低着头了,就这样大大方方的多好呀?以后只管抬头挺胸的,不必理会那些闲言碎语,你听嫂子的,日子长了,那些事总会过去,大伙儿都会喜爱你的。” “我都听嫂嫂的。”姚如意虽还是轻声细气,却趁机表明态度。 程娘子笑着挽住她的手:“买齐了吧?走,喝茶汤歇歇再家去。边上有家茶摊子,那瘸老汉煎茶汤的手艺一绝。” 姚如意也渴了,便点点头。 程娘子说的那茶摊果然很近,两人走了几步便在一家有固定草棚的摊位停下。那摊位是茅草顶,用麻绳石块压着棚顶,防止被风吹散,棚顶斜插一杆“茶”字粗布招子。 走到这茶摊前,程娘子就先掏出钱来,笑道:“你想喝什么样的?‘盐豉汤’能舒胃润肠,对肠胃好;‘紫苏汤’能止咳平喘,对嗓子好;这家的杏仁汤、枣汤也不错。” “不不不,合该我付账,嫂嫂帮衬我良多,怎好还让你破费?”姚如意连忙挡下她的手。 “哪儿的话,你病刚好,我请吃一杯茶为你庆贺,不过两文钱的事儿,何曾谈得上破费?”程娘子坚持不肯,执意先付了茶钱。这茶汤铺子有十余种茶汤,不论口味都是一样价钱,满满一陶瓮二十文,一两盏两文,二两盏三文,程娘子生怕她要付钱,连挑茶都没来得及,一边挡住她的胳膊,一边赶忙先买下两份“一两盏”。 姚如意也只好作罢,道:“下回一定让我请客。” 程娘子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臂,笑道:“好了,你快别缠了,街坊邻里的,还怕日后没你做东道的机会?这般客套做甚么。你快来瞧瞧,中意哪道茶汤?我最偏爱枣汤,浇一勺蜜,甜津津的。” 程娘子虽已人到中年,模样也不是那等一眼叫人惊叹的美人,却很耐看,眉目清淡柔美之下,又有个极高挺英气的鼻梁,令她一点儿也不显得柔弱,待人接物自有她一派熨帖。 姚如意与她不过相处半日,心下已生出几分亲近。 听得程娘子的话,姚如意想了想,她身上用来买东西的钱还是姚爷爷辛苦攒的家底,这点积蓄更是自己和爷爷往后的生活费,私自拿来请客的确不妥当,日后她努力挣了钱,再好好请程娘子出来逛街喝茶就是了。 于是便也仔细挑选起茶汤来,看了圈,选了个杏仁汤。 有一年,她和外婆千里迢迢去首都治病时,同病房住了个河南大叔,他病得比她还重,可人特别乐观,手还巧,竟是个很会织毛线的男人。 他总是笑着“妮儿妮儿”地叫她,因她生病时年纪小,刚辍学被剃了光头,正哭鼻子呢,他就给她织了顶缀绒球的毛线帽子,边缘还用白毛线织了圈雪花图案,很漂亮。 那大叔就经常和她说起河南的美食,这也好吃那也好吃,最常提起的便是开封特产杏仁茶。说是用龙凤铜制的大壶,装上沸水滚滚冲成的。茶底的杏仁也必须用南阳的甜杏仁,前一晚拿井水泡软,再在石磨上细细磨成浆。末了,滤去渣子,那倒出来的汁子一定是润润的白色,再用糯米粉一起熬煮成糊糊,往里加上花生、红枣、芝麻、腰果、核桃、葡萄干等满满的小料,就成了。吃起来,连红枣片都是脆脆的,夏天加冰吃,冬天热着吃,甜而不腻,那叫个香。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小人物(胖受)   靴奴天堂   花花游龙+番外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我的美女后宫   在爱里的人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危险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