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 [12]神医妖道12 有过一次成功经验的清虚道人万万没想到,养崽竟是一件如此麻烦又费心的事。 毕竟越殊从小到大都很好养,惟一令他操心的只有身体,这无疑赋予他强大的信心,自认在养崽的事业上有着杰出才能。 一口气再养五只幼崽又如何? 区区五只,小菜一碟。 清虚道人丝毫不慌,只想多多益善。 养崽第一步,从取名开始。 五个孩子或是像吉祥如意一样只有小名、或是大名过于粗俗不符合清虚道人审美。既入归一观,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取名。 同为取名废的师徒俩面面相觑。 思来想去,清虚道人祭出了老办法:翻道书!翻到哪一页就是哪一页,从中挑几个看着顺眼的字排列组合一番,也就成了。 当初他便是如此给越殊取名的。 《道经》有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这便是越殊此世姓崔名希夷,道号曰玄微的由来。 一事不烦二主,取名不劳二书,清虚道人从怀中掏出一本密密麻麻写满注解的《道经》。随手翻开一页,他定睛看去。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念到这里,清虚道人将书一合。 “有了!”他拿手一指从幼到长的五只幼崽,张口就来,“若冬、若涉、若朴、若谷、若浊,日后这就是你们的名字了。” “是,观主!” 五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大声应了。 相较于越殊,他们的身份连记名弟子都有些勉强,如今只能算是归一观的小道童,开口叫师父是不大敢的,于是口称观主。 得了观主赐名,令他们无比安心。 这意味着他们不用担心被送走了。 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吉祥、如意兄妹俩。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反复念着“林若涉”、“林若冬”这两个名字,情不自禁笑出了声。 “” 一旁的越殊神情微妙。 怎么说呢?哪怕都是翻道书取名,被冠以崔姓的“崔希夷”,论用心程度和画风,与这明显随口一取的名字简直天壤之别。嗯,莫非这就是开山大弟子的特殊待遇? 取名之事,就此大功告成。 养崽第二步,启蒙识字。 用清虚道人的说法,堂堂归一观门人,岂能不识字?他这归一观主不要面子的吗? 有越殊小小年纪便通读道书医书的先例在前,清虚道人对其教学能力充满自信。 当初怎么教小长生的,如今怎么来就是了!照着小长生的模板养崽还不简单? 事实证明,弟子出众并不意味着师父的教学能力突出,可能只是瞎猫撞到死耗子。 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清虚道人拿着道书和医书“照本宣科”时,五只幼崽集体傻眼。 我是谁?我在哪? 观主在讲什么登西? 如此一来,轮到清虚道人傻眼了。 说好的包教包会、一听就懂呢? 眼前两眼迷茫的幼崽是什么情况? 明明小长生他不是这样的啊! 一遍、两遍、三遍反复讲到口干舌燥,兴冲冲给道童启蒙的清虚道人蔫了。 越殊应小伙伴之约到州牧府呆了几天,回到归一观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师父。他头一回见到清虚道人如此无精打采。 越殊大惊:“这是怎么了?” 看了看蔫哒哒不下于师父的五只幼崽,一头雾水的他选择向王阿大几人探听情况。 一刻钟后,了解事情原委的越殊不由陷入微妙的沉默。 归根究底,这个锅大概、或许、可能是他的?谁教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通幼崽呢。 清虚道人按照养他的方案养崽,堪比魔鬼教师,可不就把师生双方都整自闭了吗? 越殊微微有几分心虚。 看来是时候纠正误会了。 至少别让师父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突然被徒弟找上门,一番促膝长谈的清虚道人,历经疑惑、震惊,而后陷入懵逼。 过了半晌,大彻大悟的他发出一声“历经沧桑”的长叹:“长生误我啊!” 放弃“长生2.0计划”后,清虚道人从脑海深处挖掘出幼时在崔家受教的记忆,学着当年的先生一般从《三字经》开始启蒙。 小道童们总算不至于如听天书。 可进度依旧不如清虚道人之意。 体验过“一教就会”的快乐,面对资质普通甚至偏下的学生,很难再有成就感。 何况清虚道人本就不是为师的料子。 从兴高采烈到兴致缺缺,心路历程急转直下不过十天而已。 什么叫“捡崽一时爽,养崽火葬场”啊(bushi)! 然而,捡都捡了,养也养了他总不能因为给幼崽启蒙太难,就弃崽跑路吧? “长生误我啊!”头痛的清虚道人忍不住再度发出一声长叹,脑中顿时灵光一闪。 这不是还有顶顶聪明的小长生吗? 岂不闻“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 越想越妙,他忍不住摸着下巴笑了起来,所有烦恼一扫而空,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一切就拜托你了,小长生。
相关推荐: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大风水地师
永乐町69号(H)
妙拐圣僧
试婚
医武兵王混乡村
凡人之紫霄洞天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邻家少妇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