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 中年文士面上挂着微笑,替方鼎开口问道:“小道长求见天王,不知有何来意?” 从前如此称呼越殊的人,多是带着亲近之意;这位狗头军师一开口,却生生让人听出一股“小孩子家家的来做什么”的味道,只透着长者对少年人的轻视与不以为意。 他的态度就是方天王的态度。 其他人的目光顿时都带上打量。 少年道人却不慌不忙,只道:“天王大祸临头而不自知,贫道为天王解祸而来。” 说话间,他的语气平淡无波,眼眸沉如幽湖,似能洞彻人心,予人神秘莫测之感。 清虚道人不仅医术高超,更是稳稳拿捏住了得道高人的扮相,行走四方时往往被奉为座上宾,今日越殊姑且效仿师父一试。 效果么 只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方鼎被他看得寒毛直竖,心中顿时有几分惊疑,几名心腹亲信更是面面相觑。 这个时代少有不信鬼神的,尤其是天王军,方鼎能聚众而起,少不得宋军师为他编造来头,宣扬其人是天王转世的缘故。 弄虚作假的遇上道门高真,被后者如此一说,方鼎难免有几分心慌,面上却不以为然。 他双臂环胸,靠上椅背,口吻透出浓浓的漫不经心:“什么大祸,说来听听?” 越殊避而未答,反而抛出三连问:“敢问天王为何起兵?又意欲何为?欲为流寇,居无定所,还是占地为王,割据一方?” “为何起兵?” 方鼎的目光恍惚一瞬。 他想起自己已逝的大哥,那是个憨厚、本分,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老实人,在父母去后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整个家然而这样一个老实人,却被主家污蔑为盗贼,活生生打得半死,抬回家没多久就咽了气。 最荒唐的是,人死之后,丢失的物件却找到了。原来是被主家的小少爷藏了起来。他怕父母责怪,于是坐视旁人丢了性命。 方鼎不服,抬着大哥血淋淋的尸体去讨说法,像个乞丐一般被砸了五两银子到脚边他们企图用五两银子买他大哥的命。 方鼎没有收。他在家里磨了三天的刀,将他们一家满门都送下黄泉,给大哥赔罪。 此事一发,他不得不远走他乡。结果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已被官吏逼得活不下去。 兄长之死是他内心的一道伤疤,方鼎没有说,只是冷笑不止:“我、我们这些弟兄,要不是饭都吃不饱,要不是没有活路了,哪里有胆量把头拴在裤腰带上?那些大户、地主、贪官、污吏,都该死!!” 说到这里,他振臂道:“我天王军聚众起义,正是要替天行道,诛残民之贼!” 收拾好情绪的方天王想到宋军师时常挂在口头上的口号,顿时原封不动照搬出来。 “替天行道,乃天理也。”越殊微微点头,却又话锋一转,“贫道从幽州来,一路所见,辽源县令确系残民之贼,虽百死亦无冤。然而,天王入城以来,只知坐视麾下违抗军令、残害百姓,又与之何异?” 他的语气不轻不重,漆黑的眼眸宛如一面镜子,抬眼看来时倒映出人心一切不堪。 如此严厉的指责令人心头一跳。 方鼎张了张口:“竟有此事?” “贫道亲眼所见。” 方才还慷慨陈词的方鼎顿时偃旗息鼓,被看得脸皮发烫。他支吾了两声,想到什么,顿时将严厉的目光投向狗头军师。 “怎么回事?”他越说越是神色俱厉,质问道,“‘只劫富户,不伤小民’,此事不是再三强调过吗?为何依旧有人抗命?” “” 被迫接锅的宋军师欲言又止。 明明他早就向天王通报过此事,是天王犹豫不决,难以对当初发誓同富贵的兄弟狠下辣手,而狠不下心肠,自然约束不了他们。到头来就只好“苦一苦百姓”了。如今天王怎能厚颜无耻地假装一无所知? 罢了,大概这就是狗头军师的宿命吧宋军师默默背下这记黑锅,当场请罪:“天王恕罪,诸事繁杂,是我疏忽了。” 方天王板着脸申饬了他一顿,便下令道:“传我军令,再强调一遍:只劫富户,不伤小民。再有违禁者,绝不轻饶!” 至于已经违禁者如何处置?他却是绝口不提。毕竟陌生百姓哪及得上天王军兄弟! 少年道人不置可否,突然问道:“听闻张、王两家献城有功,天王答应保全其家,入城后果然守信,未动分毫?” 见他不再对前事紧追不放,方鼎舒了口气。又听他提起自己与张、王两家的约定,方鼎心头升起几分自豪,昂然道:“本王答应不动他们,自然言而有信。” 自身的经历令他恨透了所谓的大户人家,却依旧做到言而有信,岂非豪杰人物? 闻言,连宋军师都生出几分掩面的冲动:该守的信用不守,不该守的信用瞎守,天王还亲口下令不扰民呢,做到了吗? “我来辽源不足两月,已听闻张、王两家纵奴行凶、劣迹斑斑,岂会诚心悔改?献城投降,只是见势不妙、‘屈身从贼’而已。彼辈与天王
相关推荐:
有只按摩师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他来过我的世界
朝朝暮暮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蚊子血
爸爸,我要嫁给你
九品道士
逆战苍穹
试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