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告状。 沈桃:……这月影可真能惹事啊。这要放到国家机关部门,那你是打探消息的一把好手。 可我们屏县真的用不上啊。 再一次有人状告月影后,沈桃决定找月影谈谈,劝他换一个爱好。 月影不开心,但是主人的命令要遵从。哎,还没高兴几天呢。 冯茗送了田木芳好几套衣服,还准备把自己小金库上交。 也不知道田木芳会回他什么礼物,会不会收他的小金库。好想知道后续啊。 眼看到了秋收的季节,沈桃又开始头疼。 去年有灾民帮衬,屏县既没耽误生产,又完成了粮食收割。 今年灾民返乡,市场爆火订单积压,如何保证生产的情况下完成收割,成了沈桃的心病。 沈桃倒是想搞个收割机出来一劳永逸,可她是学医的,不是学机械的,实在是力不从心。 她都后悔当年没多学点东西,以至于现在两眼空空,脑子空空。 第477章 治国方针面试 沈桃思来想去盯上了孟蒲县。 孟蒲县距离屏县最近,只要价钱给到位,零工还是好招的。 沈桃叫来了卖报纸时总往孟蒲县跑的老乞丐,老乞丐给自己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叫林总。 当初沈桃让他挂业务经理的名头,戏称他是老总。 老乞丐就觉得“总”这个字极好,配上自己的姓,索性叫林总。沈桃叫他名字时,总有一种这是自己上司的怪异感。 屏县报纸停产后,就开始印话本子卖。孟蒲县是林总的大客户,他总往那边跑,熟悉的很。 沈桃笑问:“林总,你能不能在孟蒲县招些零工?主要是过来收割粮食,要是他们踏实肯干,长期合作也可以。春季过来帮忙播种,秋季过来收割。” 林总就剩两颗门牙,还费力的嗑着糕点,“孟蒲县也到收割季节,人怕是不好招。” 沈桃:“若是招不上壮劳力,就专门招些有力气的妇人。工钱好商量,绝对比本地开的高。 若是她们不放心妇人出来干活,可以找个有威望的人带队。” 林总吃完糕点舔手指:“割一天能给多少铜板?” 去年灾民干一天给十五个铜板,价位算是中等偏高。 孟蒲县来的人若是踏实肯干,再考虑长期合作,给到十八到二十文一天也可行。 毕竟家不在屏县,只能啃干粮在野外落脚,挺遭罪的。 沈桃如是说。 林总:“要是给到这个价钱,人不愁招。在码头上扛包一天也赚不到这个数呢。 我这就起身去孟蒲县,大人您等好吧。” 两天后,林总给沈桃传了信,说消息一放出去有三百多人报名呢。有家里男丁多的汉子,也有身强体壮的妇人。 沈桃拍板,三百多人全要了。 两天后,几支收割团队先后来到屏县。 十五个村子,三百多人,每个村子也就能分到二十人。好在每家只有几亩田,自家出一两人,再配合雇佣来的,收割压力小了很多。 屏县庄稼收割的热火朝天时,沈桃收到了禁军亲自护送的包裹。 沈桃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本书,封面上笔力苍劲的写着几个大字——大月皇朝治国方针。 月影淡淡一瞟就在沈桃耳边低声道:“是圣上亲笔所书。” 艾玛,皇帝的墨宝,这要是带到现代得老鼻子钱了。 带不回去也没关系,沈桃已经想到了一百零八种靠这本书赚钱的方法。 最可行的就是盖个祠堂,专门展示圣上墨宝。她派人守在门口,吧嗒吧嗒收门票就行。 一来是收入,二来是对圣上的敬重,就算圣上知道,也只会夸她做的好! 沈桃小心的翻着圣上墨宝,生怕给翻坏了。 不愧是圣上,治国方针是从民生、战力、治灾、盐铁、税收、海上、边境、律法、科考等方面撰写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描述了一个皇帝心中大月皇朝的样貌,号召民众要团结,要奋斗,要对这个国家有信心。 沈桃可以预知,这本治国方针一旦面世将引起轰动。这不止是学子的参考书,更是各行各业前景的风向标。 聪明的商人会从中嗅到商机和危机,政客也能咂摸出自己是否站对了立场。 要不了多久,民众对皇帝的信仰将达到空前高度。 能成为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沈桃想想就觉得兴奋战栗。 她迫不及待的叫来衙门的账房老李,问他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老李掏出个本子翻到最后一页,“账上还余两万一千两。” “够了,足够了。”沈桃大手一挥,“找人去驼峰山修一个祠堂,专门供奉圣上墨宝,现在就去办。” 老李颠颠的去办差了。 沈桃又扯着嗓子喊:“徐鸿!徐鸿!” 沈桃喊的这么急,徐鸿手里拎着笔就跑进了门,还差点绊倒在门槛上。 “大人什么事?” 沈桃小心翼翼的拿出治国方针,“这是圣上墨宝,你赶紧抄誊一份。记得千万要小心,不可污了这本书。” 徐鸿把笔一扔,两手在衣服上蹭了又蹭,蹭完才双手接过,然后噗通跪在地上,把书举过头顶磕了个头。 沈桃:……圣上墨宝是好,你也不至于把毛笔扔我地上吧,看弄的这团墨。 月影撇撇嘴。切,他以前天天看圣上墨宝。 有啥好看的?!难道还比冯茗和田木芳的二三事有趣? 徐鸿捧着书回去,旁的人都挤在跟前想瞻仰圣上墨宝。 他急的赶人,“去去去,都给我上一边去,这要是弄脏了可是杀头的大罪。” 一句杀头,吓的众人都不敢挤了。 徐鸿则与有荣焉的摊平纸,换了新的毛笔,研了新磨开始抄誊。 一边抄,徐鸿还不忘和别人显摆,“圣上毕竟是圣上,这格局,这心胸。” 旁人切了一声,显摆啥啊。等你抄完我们还不是一样看。 沈桃马不停蹄的放出风声,说屏县要印一本圣上撰写的治国方针。 徐鸿这边还没抄誊完呢,闻风而动的客商都快把衙门的门槛踩破了。 这个两千本,那个三千本的,不过半天就预售出去五万本。 沈桃数定金都快数的手抽筋了,一笔笔入账把账房老李累坏了。 十天后,第一批两万本送到了客商手上。 客商翻看后觉得这书大有看头,为了抢占先机,他们迅速决定返程。 沈桃这边都快印出火星子了,孟蒲县那边的造纸作坊也是加班加点。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沈桃的报纸和印书行当不知带富了孟蒲县多少头猪。 由于两地挨的近,孟蒲县的人也听说了沈桃让女子外出找活计,共同养家的理论。 孟蒲县李安受这种思想形象,鼓励女性走出家门,或找活计,或做买卖。 基本就是对着屏县照抄作业。 ** 皇帝这日正在皇后陈平婉宫里用饭,陈平婉怀孕八个月了,胃口较之前好,人都圆润了一些。 陈平婉笑盈盈,“圣上可听说了京城最近流传的治国方针?听说是您亲自撰写的。” 皇帝:“的确是朕撰写,授意旁人印的。这书我送出去不过一个多月,现在都卖回京城了?” 这点小事皇帝还能不知道?他这是明知故问,等着挨夸呢。 陈平婉:“两日前才在市面上出现的,听说是从水路过来的,价格居高不下,学子们争相购买。 臣妾爹爹的门生送了他一本,昨日臣妾娘亲来探望臣妾,还说爹在家里夸圣上您雄才伟略呢。” 皇帝摸着下巴哦了一声。语气是不确定的,可那表情分明在说,算他有眼光! 第478章 又受灾 陈平婉看皇帝开心,又加大力度拍了几句马屁。 皇帝被拍的舒坦极了,饭都比平日多吃了一碗,眉梢眼角都写着得意。 陈平婉身为皇后,平日和皇帝见面多是以正妻的身份劝诫皇帝,很少有像今天这样夸上加夸的。 夸皇帝难道是陈平婉的真正目的? 当然不是。 陈平婉身边虽然有最好的御医,可她还是怕,毕竟妃子生产也不是没有难产死掉的。 更何况这么多御医也没一个帮她怀上孩子,人家沈大人一出手,她几乎是回京和圣上一同房就有孕了。 她对沈桃的信任已经达到了空前高度,所以认为只要有沈桃陪在身侧,她这一胎才会万无一失。 陈平婉斟酌片刻道:“圣上,臣妾瞧您也是十分信任和欣赏沈大人的。年底将至,您也会招各路官员回京述职,不如也把沈大人召来觐见?” 在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尤其是身为皇帝更是多智近妖。他一下就听明白了陈平婉话里的意思。 觐见是虚名,助她生产是真吧。 想法很好,但是希望皇后以后不要再想了。 屏县能拿到皇帝手稿印刷治国方针,已经昭示了皇帝对沈桃的不同。 即便这样,也可以解释成沈桃献报纸有功,且有宣发途径,可快速将治国方针普及开,交给她办合情合理。 若是在年底没有正经名头召见一个七品小官进京述职,这不知道会打多少官员的脸面。 更何况,沈桃是朝廷官员,就算进京也不好和后宫皇后见面。这不助长后宫和朝廷官员勾结的风气吗? 沈桃助皇后生产,那些御医心里能不气?好好的御医不用,弄个朝廷官员来接生算怎么回事? 皇帝虽然掌握生杀大权,可身体还是要受御医管制,这点面子还是要给御医的。 皇帝面色沉静几分,“皇后,这事日后再议吧。” 陈平婉还想再说什么,皇帝已经起身离开。 皇帝倒不是不关心陈平婉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而是以他的思想和认知,完全无法相信剖腹取子人能完全没事。 乐安平安生下龙凤胎,也不知道她命大,还是沈桃歪打正着。 他不敢拿皇后和她肚子里未来太子的性命开玩笑。 皇帝和皇后的纠结,远在屏县的沈桃完全不知。她正躺在被窝里笑,蹬着腿抱着被子把自己扭得像条蛆一样的笑。 这本治国方针简直是她的聚宝盆。 短短半个月,全国各地飞来无数的订单,全都是加印加印。 皇帝收走了活字印刷技术,却没有全面普及,恐是担心短期普及会引起全国书坊行业的巨变。 所以论印刷速度,谁能赶的上屏县? 她数钱数到手抽筋,还有什么快乐能凌驾在其之上? 但是还没高兴几天,南边就传来了坏消息。地龙翻身,波及范围有彭州和林州两州之广。 当属林州治下三个县城受灾情况最为严重,余震不断,房屋尽数倒塌,死伤无数,田里未来得及收割的田产也被震开的河口给冲泡了。 地震发生在深夜,熟睡的百姓被倾塌的房屋掩埋,十户中爬出来的人不足七八,哀嚎声不断。 沈桃得知这个消息时心突突的跳着。 没有人比她更知道地震的惨烈。 前世她跟随医院前往国外的震区支援过,家园被毁,亲人死伤,一张张哭泣的脸让她在梦里都不得安生。 沈桃深刻的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 只是彭州和林州距离屏县远达千里,以目前的条件,马车摇晃过去至少一个月。 等她赶到了,压在废墟下的人早都死透了。 沈桃歇了前去支援的心思,打算为活着的灾民做点事。食物、药品都是目前他们最缺的。 沈桃感叹,挣来的钱在怀里还没捂热呢,又要往出掏。 她是个俗人,她心疼,可她这个俗人也知道孰轻孰重。国家大面积受灾,若是不及时控制,内有不安分的流民,外有虎视眈眈的强敌。 一旦乱起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她可不想像后世某国的国民一样生活在废墟中,残垣断瓦的家园还被别国装修借鉴,称为某种风格。 来屏县的商人有些涉及到粮食和药材的生意,沈桃想从他们手里直接购买粮食和草药。 可无商不奸这句话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凡手里涉及到粮食和草药生意的商人,得知南方受灾,第一时间撤出屏县。看他们离去时兴奋的表情,这是要趁机发一笔国难财。 沈桃只是个小官,手下没有得用的人,更没有道上的朋友。就算她真的筹措到了粮食和草药,也不一定能平安送到灾区。 思来想去,沈桃整理了银票,又写了两个快速揽钱小妙招压底,这才将月影叫到身边。 月影蔫蔫的,没有找到新的爱好,他打不起精神。 沈桃面色严肃:“月影,麻烦你把这个送给圣上。” 沈桃从旁边桌上拿过一个小包裹,叠的方方正正但是很厚,不知里面是什么。 月影怔愣,口罩下的脸面尬笑,“大人,您在说什么,我不太明白。” 沈桃笑道:“月影呀,你是圣上派来保护我的,你肯定有和圣上联系的方法。南方灾情刻不容缓,朝廷正是用银子的时候。 这些银两都是售卖圣上治国方针所得,用来赈灾再合适不过。” 月影心头一松。 吓死他了。 他还以为沈大人知道他是圣上安排来的耳目,要把他赶走呢。 月影接过小包裹也不敢打开,自己写了一封信交代好前因后果,找人送了出去。 皇帝此刻正在御书房发火,户部的人跪在下方瑟瑟发抖。 “你们这群人天天就叫着没银子没银子,彭州和林州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还是只顾捂着钱袋子不撒手,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户部尚书:“圣上,这三年来灾祸不断,国库入不敷出,现如今国库不足十五万两银子。 守东军和平西军早在一月前就快断了粮草,您亲口答应各拨付六万两银子。 这两方军队的银子一拨付,在秋收税银税粮收上来前,国库只余三万两,赈灾远远不够啊。” 皇帝:“就这点小事你们还应对不了,要你们有何用?先给两个军队各拨付三万两让他们应急,再拿出八万两送到灾区去。” 户部尚书:“圣上万万不可,年底各国使节到访,他们送礼咱们就要还礼,国库空虚拿不出还礼,岂不损我国威!” 皇帝火冒三丈,从书桌后窜出来狠狠踢了小官一脚,“使节重要还是朕的子民重要?!让你做你就去做,再多啰嗦一句,朕摘了你的乌纱!” 第479章 生财之道 一群户部官员又是叩头又是求饶,见皇帝意思不变,这才应下,灰溜溜出了御书房。 安全出门,官员们长舒口气。还好还好,只是发了顿脾气,既没罚俸禄,也没降职。 为今之计只有按圣上意思去办,催地方的税粮和税银快些到位,也好解燃眉之急。 等臣子都走后,张内侍端着一碗静心汤敲了门,圣上自顾自的揉着额头让他进门。 张内侍把冒着热气的静心汤放到桌上,绕到圣上身后替他揉头,苦口婆心劝慰。 “圣上,切勿动怒,老奴替您揉揉。这静心汤有平心静气之功效,还有许多国事要您操劳,龙体要紧啊。” 皇帝气得心跳的正厉害,伸手摸了摸静心汤温度合适,也没多话,端过来一饮而尽,而后眯着眼享受张内侍按揉头部。 许久,张内侍感受到皇帝的身体没那么僵硬,小心的询问要不要睡会儿。 皇帝睁开眼,感叹道:“朕哪有心思睡,各地税粮税银没到位,守东军和平西军等着粮草饷银,彭州和林州等着救济款。 到处都伸手朝朕要银子,朕恨不得分出三头六臂亲自出去赚银子。罢了张内侍,朕舒服不少,你歇歇手吧。” 张内侍退出去,圣上又批阅起奏折。 一连几天,彭州和林州告急的奏折雪花般飘进皇宫,皇帝肉眼可见的越来越急躁。 死亡人数节节攀升,不少百姓不服管教偷偷摸回房子里翻找东西,余震一来造成了二次伤亡。 除了汇报伤情,就是催银子、催粮食、互相推卸责任。 皇帝不知摔碎了多少茶碗,皇宫气氛低迷,伺候的宫女太监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当了炮灰。 这日皇后陈平婉挺着大肚子敲响了御书房的门。 皇帝再生气也顾念皇后即将生产不能久站,让她进了门。随行的芍药抱着一个挺大的木盒子,低头跟在身后。 张内侍赶忙给陈平婉拿来椅子,随后低眉垂眼的退出门,留这对夫妻叙话。 陈平婉给芍药使了个眼色,芍药立刻将抱来的木盒放到桌上,随后也垂首退出。 皇帝不解,这木盒如此之大,看样不是吃食盒,芍药抱着也挺吃力,里面装的会是什么? 他用眼神询问陈平婉。 陈平婉巧笑倩兮,“圣上不妨打开看看。” 皇帝掀开了木盒盖子,满满一箱钗环首饰,纯金的,镶嵌珠宝的,镶嵌南珠的。 陈平婉道:“圣上,彭州和林州的事臣妾在后宫也有所耳闻,现下国家危难,处处都要花销银子,臣妾已命内务府节省后宫开销。 妹妹们体恤圣上艰辛,将自己的珠宝首饰还有压箱底的银钱都拿出来了。 虽然对赈灾来说杯水车薪,但这也是妹妹们的心意,望圣上不要嫌弃才好。” 皇帝穷的都快哭了,有银钱送上来他哪有嫌弃的道理,当即起身走到陈平婉身旁,感动的伸手揽住她肩头。 “等彭州和林州的事安稳下来,朕一定让工匠重新打造首饰,加倍还给你们。” 两人还要说些什么,就听御书房的后窗传来三长一短的敲击声。 皇帝和房梁上的暗卫同时一惊,这是暗卫传递信号的声音。公然敲击了御书房的后窗,可见这得来的消息与皇帝有关。 陈平婉知趣的起身,“臣妾先行告退。” 皇帝点了下头,叫了声芍药。芍药推门而入,搀扶陈平婉离去。 待屋里恢复平静,皇帝轻咳一声,后窗立刻被推开,有个身形利落的人从后窗翻滚进来,跪到书桌前。 来人正是暗卫月华。 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双手举过头顶,“圣上,月影让海东青送东西回来了。” 皇帝的暗卫遍布各地,紧要的消息都是用专门饲养的海东青传递消息,海东青体型比信鸽大,飞的更高,传递消息更稳妥。 皇帝手指敲击桌面,月华立刻起身将巴掌大的小包裹送到皇帝面前。 皇帝拆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沓面值千两的银票! 足足有四五万两,还得是沈桃!姑娘家贴心,知道大难之际伸手援助。 想想朝堂上油滑的家伙们,皇帝恨不能把他们全换成贴心小棉袄。 只是啊,五万两对于灾情来说杯水车薪。 皇帝放下银票,拿起包裹中的信查阅。 信是月影写的,大抵内容就是沈桃委托他送银票和信给圣上,想要帮助大月皇朝度过此次危机。 皇帝兴趣缺缺的翻找沈桃的信,他也没抱多大希望,信上指定是写着一些尽绵薄之力,能力有限云云。 皇帝找到沈桃的来信,巴掌大的一张小纸条,好像舍不得用纸似的。 皇帝一目十行的看,越看越激动,两个眼珠子凸起,仿佛要跳出来似的。 这纸条…… 啊不,这哪是纸条,这是锦囊妙计,这是生财之道!!! 皇帝激动的谴退月华,大叫张内侍。 张内侍慌忙推门而入,险些卡个跟头,“圣上,老奴来了。” 皇帝激动的声音拔高一度,“张内侍备纸,把朕的话好好记录下来,随后赶紧安排。” 张内侍赶忙找纸,就听到皇帝道:“其一,妃嫔愿意捐出珠宝首饰进行拍卖赈灾,价高者得。 为表彰竞拍人的功绩,竞拍出价前三者封为命妇,诰命加身。还要在闹市上立碑,镌刻其他拍中者的姓名,永世流传!这事交给皇后去办,主打后宫为前朝分忧。” 张内侍激动道:“圣上您这招简直太高明了,诰命夫人没有权利没有俸禄,只是个名头,却是各家夫人们争相抢夺的名号。 有了名号,一来在夫家能挺直腰板,二来在夫人圈里都能横着走。 各位朝堂上的大臣不想出钱赈灾,难道还能管的了自家夫人用嫁妆拍下诰命身? 圣上英明,英明啊!” “好了张内侍,别拍朕的马屁,继续往下记。其二,放出消息去,朕要重新择选皇商,宫里用的茶盏、布料、茶叶酒水每一样都要重新选择。 一旦选中,只要他们缴纳十万两商标费,就可以打上御用精品的标签。但,选上什么品只能给什么品打标签,时效仅有一年,过期作废。” 张内侍紧张:“圣上 ,这样怕是不妥吧,要是人人都能买到御用精品,这怎能体现皇家威仪?” 皇帝冷哼,“张内侍,你以为御用精品谁都买得起? 买得起的人早都背着朕偷偷买卖了,倒不如给了银子直接摆在明面上。 明黄色只有皇宫能用,进宫的东西都换成明黄色的以区别于民间吧。” 第480章 赈灾拍卖 张内侍听了也觉得对,他心里偷偷估算着,盘子碗筷茶盏、酒水茶业药材、首饰脂粉布料,等等等等,要是每样都能收十万两,这是多少银子啊。 乖乖,他的手指头都不够用了,还得是他们英明神武的圣上才能在大灾面前想出这样的好主意。 张内侍对他自小带大的皇帝有着至高的崇拜,他哪里知道哦,这主意不是圣上想的,而是沈桃想的。 而沈桃也只是随便想了一两样,还没拿出压箱底的主意呢。 真拿出压箱底的主意,所有赌坊都得靠边站。 不信?双色球了解一下。 皇帝开一家全国连锁彩票店,一注彩票只要一文钱,哪怕是乡野村民也想拿一文钱以小博大吧。 那银子还不还了海了的往裤兜里钻? 沈桃之所以没提供这个法子,一怕百姓不顾生计,全都去买彩票了。 二怕短期内为筹措银两机制不完善,就算百姓中了奖也保不住,反而被一些贪欲之人害了性命。 毕竟天高皇帝远,普通县令在地方一手遮天,杀两个中奖的百姓又算的了什么。 不过,就沈桃给皇帝出的这两个主意,也足以在短期内筹措出足够的赈灾银两。 而这银子,不是从达官贵人手里来,就是从富商手里来,拿了也就拿了,不心疼。 张内侍记录好就去安排,门都打开了,皇帝又喊了一句:“后宫捐上来这些首饰你拿去问皇后是谁捐的,让她们各自给首饰编个故事上来。” 张内侍心想,首饰就首饰,还编什么故事啊? 编故事和拍卖有关吗? 张内侍不懂,可皇帝懂啊。 有故事的东西和普通东西能一样吗? 就好比一支钗,妃子戴着它选秀一下就中了,还戴着它诊出喜脉了。 这是普通的钗吗?这是会带来幸运的钗,价格岂不是噌噌翻倍。 还得是沈桃啊,把人心都算计进去了。 皇帝感叹,若是此次顺利筹措到银两,安置好彭州和林州的灾民,他给沈桃记头功。 ** 圣上要举办拍卖会的消息,是长公主设宴流传出来的。 各家夫人跃跃欲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其中就包括工部尚书夫人苏氏。 只因苏氏有个厌烦的人,名叫李巧儿。 李巧儿和苏氏年岁相当,家世相当,长相身材都相当,但她俩不对付。未出阁时就相看两相厌,互相攀比。 两人由家中做主,同年出嫁,巧了,嫁的人在朝中职位相当。 苏氏的男人争气,不到几年就升到了尚书位置,苏氏为此没少耀武扬威。 可苏氏也没好过多少,因为她家老爷花心,前后抬了十几个小妾进门,后院乱糟糟。 相反,李巧儿嫁的男人多年如一日不升职,可人家就是专一,后院就李巧儿一人,就宠她一个,三年抱俩好生和睦。 苏氏气的牙根痒痒,却也不肯承认自己羡慕嫉妒恨。她要在这次赈灾拍卖中好好展现自己的财力,让李巧儿知道知道,哼,有男人的疼爱有啥用,有银子花有诰命当才是最重要的。 拍卖会是为赈灾举办,举办时间就在两日后,救灾救急,任谁也不敢说仓促一类的话。 皇后在皇帝的授意下,做好了广撒网多打鱼的想法,不止各路官员家眷收到了请帖,京城里但凡上点名号的商贾之家也收到了请帖。 这些商贾之家也做好了充足准备,打算展现财力,争取和官员混上儿女亲家。 因为有商户参与,拍卖会的地点定在了京城中最富盛名的酒楼。 御林军左三层右三层的将酒楼围住,街边十里都有兵丁把守,场面空前。 参加拍卖会的马车装扮的个顶个的华贵,生怕被别人比下去。车上下来的夫人小姐们也是盛装出席,要是沈桃在场非得发出鸡鸣声。 瞧瞧那个小姐,脖子上挂的那串南珠够在北京买房子了! 那个那个,八宝璎珞够买布加迪威龙了!! 好人家谁把北京的房子和布加迪威龙挂身上啊。 酒楼中的座位都是打乱坐的,不分官员商贾,主打一个竞争起来没有压力。 皇后陈平婉是最后露面的,穿的虽不是朝服,却是明黄色。她挺着孕肚,可那端庄优雅和上位者的气质秒杀一众夫人。 皇后免了觐见礼节,大方落座,端方道:“不要拘谨,都坐吧。各位想必听说了彭州和林州受灾的事,本宫身为一国之母,在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做些什么,这才有了这次拍卖会。 这次竞拍出价前三者会由圣上亲自下旨封为诰命夫人,其余拍中者的名字也会立碑于闹市,让百姓传扬其美名。 话不必多说,咱们这就开始吧。” 芍药上前,她替皇后娘娘办过不少差事,一身气度比官家小姐更甚。她扬声道:“请上第一件拍品。” 一名白白净净的公公垂首端上托盘,托盘上用红布遮盖。 芍药踱步到跟前,语调放缓道:“这件拍品是玉镯,乃皇后娘娘捐献。此件玉镯采用暖玉雕制,通体温润,长期佩戴可改善寒症。 玉镯乃是番邦进贡,耗费三年之久才打制成,娘娘未有孕前一直戴在身上。” 底下传来细小骚乱声,皇后娘娘不孕这事人尽皆知,只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这玉镯既然是皇后娘娘孕前佩戴,这说明什么? 说明正是玉镯改善了她的寒体,让她成功受孕! 在座的夫人不少都想老蚌生珠,多一个孩子就代表多一份继承家业的资本。她们一瞬不瞬的盯着红绸,望眼欲穿的想看看暖玉手镯的真面目。 芍药微微一笑,伸手扯下红绸。 红绸下垫着一块白布,一枚通体嫩绿的手镯躺在白布上。阳光照射下,手镯散发着柔和的光,通体莹亮无一丝杂质。 戴了玉镯的妇人都偷偷拿衣袖盖住手腕,和那暖玉镯子一比,自己这是啥玩意呀。 羞愧的恨不能撸下来揣怀里,免得被人看见奚落。 芍药亲自接过托盘,走到各家夫人面前,让她们能更近距离的观赏暖玉手镯。 苏氏暗暗紧了紧手,又用余光扫了眼李巧儿。这女人挺着个孕肚,也正盯着暖玉手镯瞧。女人更懂女人的眼神,这是喜欢上了。 哼。 想和我抢?也不看你手里有几个子儿?! 我非要拿下不可! 第481章 拍卖会 皇后陈平婉坐在上首不动声色,但是各家夫人眼里流转的小心思全数收入她眼底。 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陈平婉端起身旁的茶盏轻啜一口,杯盖碰到杯沿发出轻响。 芍药与陈平婉心意相通,得知真正的较量要被端上台面了。 她端回暖玉手镯,放到一旁的台子上,扬声道:“暖玉手镯拍卖开始,底价五千两,各位夫人若是喜欢暖玉手镯可以现场加价,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百两。” 话音一落,苏氏一马当先的举起手,“五千五百两!” 报完价格,她得意的看了眼李巧儿。 李巧儿看到了她眼里明晃晃的炫耀,也淡淡举手,“五千六百两。” 苏氏没想到李巧儿竟然也能跟得起价,心里恼怒,其中也不乏鄙夷李巧儿财力有限,只加价一百两。 还没等苏氏做出反应,商贾之家的夫人也举手加价,不过几瞬,价格就攀升到了六千五百两。 苏氏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加,因为这才是第一件拍品,万一后面还有更金贵的呢。可没想到李巧儿举起了手,加价一百两。 官员要是官阶不高,其家眷不能入宫觐见,所以陈平婉理应不“认识”李巧儿。陈平婉温婉一笑:“这位夫人已身怀六甲,和本宫一样,怕是不用戴暖玉手镯改善寒症。 这次虽说是赈灾拍卖,可本宫希望各位都能选到于自己有用的拍品。” 李巧儿起身行礼,“皇后娘娘,妾身娘家妹子出阁两年有余还未有孕,郎中诊断她体寒,妾身想拍下这枚暖玉手镯送给妹妹。” 陈平婉微笑:“出嫁了还记挂着家中幼妹,此举堪为表率。” “谢皇后娘娘夸奖。”李巧儿扶着孕肚乖巧落座。 苏氏快气冒烟了,旁人不知道就算了,她可是对李巧儿的家世了如指掌。她那个出阁的幼妹不过是家中庶女,就一个庶女还敢佩戴皇后娘娘的暖玉手镯? 苏氏当即举手,“七千两。” 李巧儿气恼的看了苏氏一眼,眉头紧皱,拳头紧握,看样对苏氏十分不满,眼神都在斥责苏氏与她抢东西,“七千一百两。” 李巧儿不高兴,苏氏就高兴了,而且通体舒畅。这一高兴嘴上就没个把门的,价格报到了八千两。 苏氏心想,和我抢,就凭你? 她斜睨李巧儿,想从她脸上看到财力不支的懊恼。李巧儿的确如她所愿的懊恼了一阵,期间其他夫人死咬价格,把价格一路顶到了一万五千两。 此时的苏氏并不是多想要这枚暖玉手镯,她就是单纯的想看李巧儿吃瘪。 只见李巧儿懊恼过后,竟然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势,猛然举手,“两万两!” “嚯~” 夫人们发出惊呼声,这价格已经比暖玉手镯本身的价值溢出太多太多,再追加就不理智了。 不过想着拍价前三能封诰命,也有不服输的夫人跟着往上加。每每加价的话音一落,李巧儿都适时的加价一百两。 加价后她都会揉搓裙摆,看样十分懊悔自己加价的举动。 此举落到苏氏眼里,更笃定了李巧儿财力有限,加起价更不手软,“三万五千两!” 李巧儿微不可察的抬头,目光与陈平婉碰到又立时闪躲。 场上静寂片刻,各家夫人沉默不语。虽然诰命的身份香,可后面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宝贝。 暖玉手镯说是可以改善寒症体质,可也只是微乎其微的辅助效果,哪儿有吃药来的效果好? 三万五千两已经远远超出手镯的价值,不能再跟了。 于是芍药出声问道:“最终价格三万五千两,还有夫人要加价吗?” 场上静的落针可闻。 陈平婉心也怦怦跳着,暖玉手镯她后宫还有好几个呢。什么番邦进贡?其实就是她爹的门生送了一块暖玉,然后打造成的。 拿到市面上价格也不会超出三千两。 现在一下拍出了十倍的价格,从没做过亏心事的陈平婉不免有些忐忑。 芍药数了三个数,一锤定音,“暖玉手镯成交价三万五千两,请尚书夫人遣人去后堂,一手交银一手拿货。” 苏氏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当了冤大头,可已经到这种程度了,银子掏也得掏,不掏也得掏,她只能让侍女带着银票去后堂办理。 第二件拍品是冰肌玉骨膏,后宫妃子专用,说是当今神医专为后宫娘娘调制,用上两瓶肌肤就如玉石般通透有光泽。 整个拍卖过程又是两位互相瞧不对眼的妇人互啄起来,两瓶冰肌玉骨膏的价格被拱到了六千两。 皇后娘娘不禁感叹,皇帝不愧是皇帝,手腕了得。他将各家后院女眷那点官司调查的明明白白,随后选择弱势一方,比如李巧儿这般来演戏供火,果然事半功倍。 陈平婉起初还不相信女人会为了嫉妒心而丧心病狂,现在一看,何止丧心病狂啊,简直是一掷千金,她可太喜欢了。 拍卖过程持续到下午,中间夫人们还享用了一顿御膳。 此次拍卖四十六件拍品,价格最高的乃是一件红玉观音,拍出了二十万两的高价,是林蔷拍到的。 林蔷自然不是和人争风头才出了大价钱,一来,红玉观音确实难得,足以传家。 二来她受沈桃影响,深知赈灾刻不容缓。 三来,她独自支撑王府,确实需要诰命身。有了身份和财力支撑,到她儿子时才能接手到一个鼎盛的王府。 拍下这尊观音对林蔷和皇家来说是双赢。 整个拍卖会,皇后陈平婉共筹到赈灾银两一百五十五万两,她带着银票回宫时心都在颤,生怕有人铤而走险来抢。 然而,在重兵把守下,并未出现这样的人。陈平婉顺利的回到皇宫,换了身衣服急匆匆赶往御书房复命。 皇帝此刻倒是清闲,因为拍卖会的全程都有暗卫盯着,不定时回来汇报。 他大抵估算,此次会拍到一百万两左右。他又是激动又是暗恨,这些个朝臣看着清廉,实则富的流油。 偏他又不好发难,臣子要是一口咬定是家中夫人用陪嫁拍卖,皇帝能说什么? 毕竟法不责众。 第482章 没有任何问题 陈平婉扶着孕肚进了御书房的门,因为走的急,她脸红扑扑的。 一见皇帝,陈平婉就要俯身行礼。皇帝明知今日的拍卖会盛况,却仍装作一无所知的发问,毕竟他不能明说派人监视了,“皇后免礼,快和朕说说今日拍卖的情况。” 陈平婉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这不开拍卖会不知道,可是吓了臣妾一跳。那些夫人们真是出手阔绰,臣妾都自愧不如。 此次后宫共捐出了四十六样拍品,当属太皇太后的红玉观音拍价最高,共筹集到一百五十五万两。” 好家伙,比皇帝自己估算的又多出一半,怎叫人不高兴。有了银子,他再也不会缩手缩脚。 单是拍卖就筹到了这么多银两,陈平婉忐忑的问:“圣上,银两足够赈灾,招募皇商,什么商……哦商标这事还要办吗?” 皇帝呵了一声,“当然要办。打着赈灾的旗号,朕做的再荒唐也不会有人说。 等这个时候一过,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阻拦朕。趁此机会多弄些钱财充盈国库,朕才好大展拳脚。 给各军改良盔甲,挖掘铁矿重铸兵器,在各地筹建平价粮仓的事也可以提上日程。” 陈平婉看着皇帝,仿佛又看到了少年时的他。那时他一腔抱负,想着为国为民,眼里都是光。 可自从接手这个国家,他才知道前路难。而他这个人也仿佛一柄宝刀蒙了尘,入了鞘。 现下她又看到了那个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的他,激动之余腹中一阵翻滚,紧接着有温热液体顺着腿淌下来。 太医天天耳提面命,陈平婉知道自己要生了。她大声叫:“芍药,芍药快来,要生了。” 皇帝也吓坏了,赶紧让人备轿撵送皇后回宫,又召来太医和宫中稳婆。 皇帝在坤宁宫外候着,陈平婉的叫声让的他内心难安,一向不信佛的他偷偷祈祷,愿满天神佛保佑他的妻子和孩子平安。 两个时辰过去,在陈平婉最后一声长嘶后,屋里传来婴孩呱呱的哭声。 稳婆用明黄的包被裹着孩子开了门,满面喜色的下跪:“恭喜圣上,贺喜圣上,皇后娘娘诞下龙子,母子平安。” 皇帝好生高兴,赈灾银两有了着落,皇后又生下龙子,这是四海皆安的好兆头啊。 他弯腰摸了下孩子还湿乎乎的小脸,和颜悦色小声询问稳婆:“皇后娘娘身体怎么样?” 稳婆如实道来,“娘娘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用力过多有些虚弱,睡上一会儿就能醒来。” 皇帝高兴的大手一扬,“赏!” 说罢,他大笑着扬长而去,张内侍屁颠颠的跟在身后,说着吉祥话,“圣上,皇后娘娘生下龙子,赈灾银两也筹措到了,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皇帝得意道:“那还用你说,天佑我大月皇朝!通知户部的人到御书房,朕要派个稳妥的人去彭州和林州赈灾。 军中的军费也正常发下去吧,招募皇商的事也趁这个节骨眼上赶紧安排。” 张内侍:“老奴这就去办。” ** 彭州和林州受灾的消息通过朝廷的报纸发了出去,还定期发出后续。 报纸上还向全国各地募捐,且言明每个捐了银子的人都会在报纸上刊登,向全大月皇朝昭示其美名。 这样一来,各地方官员为了能在皇帝面前露个脸,四处募捐,有些沽名钓誉且手里有闲钱的人还真就捐了不少。 这次要公开在报纸上发名单,倒是没人敢克扣募捐银两,生怕银两上对不上,被人找了茬。 无形中,报纸竟起到了监督作用,让钱财捐赠途径更加透明化,这是皇帝没料到的。 全国各地上下一心,外加皇帝亲自监督,不到两月,灾情就稳定下来,进入后续建设阶段。 沈桃日日盯着报纸,看到灾情处理得当,提着的心终于放下。 只是刚放心没两天,她就接到了圣旨。 皇帝让她进宫述职! 沈桃整个人麻了,她一个小官进宫述什么职?! 她这张嘴没个把门的,万一要说什么惹的皇帝不开心了可怎么办? 再说宫里那么多人,万一不小心了得罪人,派人把她暗杀了怎么办? 沈桃愁的头大,在屋里走来走去。 月影挠头,皇帝有啥可怕的?他天天见也没怎么样。 到底是皇权社会,皇帝说要咔嚓了你,你的人头都过不了夜。沈桃没来由的就一阵恶寒。 思来想去,她想到一个好主意,她贼眉鼠眼的看着月影,“月影,你是不是经常见到圣上?” 戴着口罩的月影老实点头。 沈桃大喜,推着月影坐到她的位置上。 “你帮我画一下圣上的长相,我多看几次,看的多了,就没那么怕了。” 月影为难,“我不善画工。” 沈桃:“没事,只有几分像就可以。” 看着沈桃期盼的眼神,月影说:“那我试试?” 沈桃催促:“快点试试,我已经等不及了。” 言罢,沈桃把纸笔塞到月影手里,然后就到一旁练习宫中礼仪,假装自己见到了皇帝,然后双手合十拜了又拜。 余光看到月影正在写画,沈桃拜的更虔诚,后知后觉才发现自己这不是觐见圣上,而是拜神佛呢。 好半天,月影把笔撂下,闷闷道:“画好了。” 沈桃迫不及待的跑过去看…… 额…… 只画一个脑袋,还是从上而下的视角,脑袋上的头发还很稀疏…… 沈桃嘴角抽了抽,不确定的看向月影,“你确定你每天看到的圣上都是这样的?” 月影看了看自己的画,笃定道:“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月影特娘的画的是俯视图,是从房梁 的视角看皇帝。 没错。月影就是每天在房梁上蹲着保护皇帝的,所以他画的真没有问题。 沈桃都快哭了,“月影,你能不能正面画一下圣上。” 月影手执毛笔当着沈桃的面画起来,几笔勾勒就结束了。 看着比火柴人还潦草的圣上,沈桃心累。 “算了月影,你说你不善画工,我现在相信是真的了。你把笔放下吧,赶紧把这画烧了。 要是流传出去,敢把圣上画成这样,咱俩都不用活了。” 第483章 驿站遇到不轨之人 面见圣上的日子在一个月后,整个黑风居除了沈桃恍恍惚惚,其他人都很激动。 那可是面见皇帝呀,旁人几辈子都修不来这福气。 郭婶子替沈桃装了整整一马车东西,上好的白玉雕刻的麻将,还有印泥,沉香木打造的手串,上等油墨等等等等。都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为她进京打点官员所用。 出行这天,所有人都到齐了,目送沈桃爬上马车。 这次沈桃只带了月影一人,一来月影熟悉皇宫,也认识各路大臣。 二来月影的战斗力足够,保护沈桃绰绰有余。 冯茗看着赶马车的月影,一脸嫉妒。 这小白脸竟然可以陪同沈桃上京!!京城和皇宫他还没去过呢,好嫉妒。 好在黑风居还留着一个田木芳,要不冯茗非要抱着沈桃的大腿哭一鼻子,硬要跟去不可。 ** 皇帝给沈桃的路程预留了充足时间,白天赶路,晚上就找官道上的驿站落脚。 官员在驿站落脚不要钱呀,这上赶着的福利沈桃能不要? 起初走的还算顺畅,越接近京城越麻烦。驿站的小吏要反复盘问沈桃的身份,确定她有官印才让她落脚。 即便这样,驿站小吏仍旧像看马戏团的猴子似的看她这个圣上钦点的女官,私下里指指点点。 月影几次气不过想要出手教训人,都被沈桃拦下了。 沈桃笑道:“他们就瞟了我一眼,连话都没搭,出手都没理由。等碰到那不入流的,你再出手不迟。” 距离出发已经过去二十五日,沈桃和月影在天黑时进了驿站。 进京前最后一个驿站,也是离京城最近的客栈,装修十分豪华。各路进京官员风尘仆仆,下人们在院子里安放马车,驿站小吏热情的招呼着人往屋里走。 沈桃拢共就带了月影一人,马车也只一辆,马车又不豪华,自然受到了冷待。 月影以前都是和皇帝出行,虽不露面,但也没受过冷眼。 他眼一横,对就近小吏喊:“过来牵马。” 那小吏手里牵着一匹马,回头觑了月影一眼,只这一眼就吓的他腿肚子发抖。这男人腰间悬长剑,脸戴面罩,露在外面的眼冷意森森,自带杀气buff。 好似小吏不答应他牵马的要求,他随时都能出手收割性命。 小吏赶紧点头,“好嘞,马上就来。” 接过马,目送月影走远,小吏才感觉后背汗毛都立起来了,他暗忖,咋就这么胆小?!皇家驿站,那人真敢出手不成? 月影安顿好马
相关推荐:
宣言(肉)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将军夫夫闹离婚
将军宠夫
沦陷的蓝调[SP 1V1]
赘婿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高达之染血百合
归宿(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