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兽人之子慕(人兽) > 第33章

第33章

她赶紧从乱花中拔出思绪,“韩妈妈,我都出来一天了,家里还有好多事要处理。” “急啥?吃了晚饭再走!我这些姑娘们啊,早都听说过你的名声,今晚咱们不醉不归!” 沈桃屁股跟坐了火箭似的跑了,“实在是有事,后天,后天你把乐匠召集过来,我给他们哼几个调子,让他们作曲,到时候再聚不迟。” 乖乖,这要是还不走,十一个姑娘轮番给她灌酒,不醉不归的只有她一个人! 待沈桃赶着马车走远,逛街回来的书画才问韩馥:“韩妈妈,你真打算听这个沈掌柜的? 青楼从来都没这么改过,万一生意不好怎么和东家交代?” 韩馥:“书画,什么该你操心,什么不该你操心,你应该明白。 既然东家把屏县交给我,怎么做是我的事。 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利润,为何不干呢? 况且这位沈掌柜可把你们的后路都安排明白了。 有人这么替你着想,你该感恩!” 书画摸了摸鼻子,悻悻行了一礼,“知道了妈妈。” ** 五日一晃而逝,广合村的木匠学堂于今晚正式开课。 孙有粮早早吃了晚饭,交代妻子好好照看女儿,就快步往陈木头家行去。 陈木头师徒几人刚忙完今天的活儿,正在院里吃晚饭。 这些天干的都是辛苦活儿,乔氏特意称了些肥肉熬油炒菜。 青菜用猪油炒过,浓郁的香味在空气中飘散。 孙有粮家条件差,见天都是糙米熬稀饭果腹。 别说油水了,他是连口干饭都吃不上。 他刚刚在家喝糙米汤,灌了个水饱。现在闻到饭菜的香味,尤其是荤油的味道,他感觉饿得厉害。 “有粮叔,你来了。”陈宁捏着饼子问,“你吃了没有?没吃在这里吃一口吧。” 孙有粮赶紧摇头,“刚在家里吃过了。 宁丫头,晚上在哪个房间上课?一共多少人?我摆摆桌椅板凳。” 陈宁一指偏房,“就那屋吧,平时都装些杂物,这几天忙得厉害,还没来得及收拾。 一会儿要来十六个人,算上你十七个。 你先坐一会儿,等我几个师兄吃完,你们一起把杂物搬出来。” 孙有粮:“让他们先吃,我先收拾着。” 忙碌才能他忘记饥饿。 孙有粮走进偏房开始收拾,能放墙边的杂物,都先贴墙根放着。 实在放不下,他就会搬出来问问这东西放哪里合适。 张奇师兄弟赶紧扒完饭,帮孙有粮一起忙活。 花了一刻钟才把偏房打扫出来,又放上桌椅。 张奇笑着说:“平时这屋里乱糟糟的,现在一收拾倒是有点学堂模样了。” 来上学堂的学员陆续赶到,他们手里都拎着崭新的木匠工具。 他们互相聊天,询问是在哪里定做的云云。 陈木头数了一数,十七个人都到齐了。 “大家都进偏房坐好,一会儿要摆弄工具,中间隔开点距离。” 陈木头又道:“张奇,你去把咱们做木匠活剩下的废料搬进来,给每人分一些。 今天先练习锯木头,锯得平锯得直是木匠基本功。” 孙有粮自觉起身去帮张奇的忙。 一堆堆废料摆在众人脚下,陈木头教了锯木头的要点,又亲自示范,才让他们动手。 旁人都有工具,只有孙有粮手足无措地坐在凳子上,看向别人的目光里带着羡慕。 陈木头把自己的锯子塞他手里,“我这会儿不用,你先练一下吧。” 孙有粮受宠若惊,赶紧接过锯子。 屋里练习的热火朝天,陈宁在院子里帮她娘收拾碗筷。 时不时有吃过晚饭的妇人们来串门,大多是学员的家眷。 她们串门是假,来看看自家儿子、男人,有没有认真练习倒是真。 透过窗子一看,他们还真挺听话,练习得很认真。 就连平日里爱上房下河的李二娃,都有着难得的专注。 众人虽没读过书,也没学过手艺,可在他们心里这是顶顶神圣,顶顶重要的事。 他们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只随意搭了两句就谎称家里有事,先走了。 赵爷吃过饭,也扇着扇子来溜达。 他透过窗子看了看,低声对陈宁说:“宁丫头,他们倒是挺认真的啊!” 陈宁:“可不是嘛,有学堂的模样了。 你瞧我爹教得多细,他教我和师兄时,可没这好脾气。” 两人压低声音交谈,却见冯家的冯大宝和冯二宝来了。 这俩人一进门就大声道:“赵爷也来了?!哎哟,我可看看这些人都在哪屋学呢?我们兄弟闲来无事,也来凑个热闹!” 他们声音很大,屋里学艺的人纷纷往窗外看去。 “是冯大宝和冯二宝。” “他俩也是来学手艺的?” 冯大宝推开偏房的门,环视一圈,“你们都在啊,都忙活上了?我闲着没事,过来和你们凑凑热闹!” 他那做派,仿佛屋里的人不是在学艺,而是凑在一起玩耍,而他不过是来凑个热闹。 他这轻飘飘的态度,惹得众人不满。 “冯大宝,大家都忙着,你没看见吗?” 说话的人是赵爷的大儿子,“要坐赶紧坐!别说废话耽误事!” 冯大宝没交钱,他要是坐下听课,旁人交了银子来学艺的人该怎么想? 陈木头一时间手足无措,又拉不开面子赶人。 第206章 一忽悠就跟着走 陈宁一步踏进偏房,拉着冯大宝就往出拽。 “人家是交了银子正经来学艺的,你又没交银子,又没准备工具,你凑什么热闹?” 冯大宝不乐意了。 “凭啥我不能来?陈宁,你给松开我!要是再拉我,小心我伤了你!” 冯大宝冲陈宁放狠话,张奇几个师兄弟全都凑到陈宁身旁助阵。 冯二宝:“你们想干啥?想打人?我告诉你们,我们兄弟今天来是给你们捧场的,你们别不识好歹!” “就是!今儿这课,我就是要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 你家的活忙不过来了,所以才想培养我们帮你干活。 还收钱讲课,还让人自备工具练习,我呸! 你搞搞清楚,我们学会了是要帮你们赚银子的。 所以,你就该把学费退回来,备好工具请我们来。 要不然啊,大家伙都走了,都不学你这狗屁玩意,我看你这木匠活以后给谁干? 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啊?!”冯大宝言语挑拨听课的学员。 有学员听了冯大宝的话,还真觉得有几分道理。 对啊。 他们陈家干活缺人,这才决定要教他们。 这么说,是陈家仰仗他们。 那他们的确不该自己掏银子来学,更不该自备工具。 其中一个叫张石头的站起来道:“陈师傅,大宝说得有道理。” 冯大宝见有人助阵,更加嚣张。 “大家伙要是听我的话,现在就让陈家退学费,再让他们原价从你们手里把工具买回去。 咱们就安心地回家等着,要不了几天啊,他们顶不住了,肯定回头求着你们来学。 到时候,课随便听,免费的工具随便用。” “对!”五六个人同时起身,七嘴八舌道:“陈宁,快把学费退给我们,这工具也是你们鼓动我们买的,你们得原价买过去。” 陈宁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过。 陈木头面对这慌乱的情况,更是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赵爷大喝一声:“放肆!陈家有生意那是陈家的! 陈家教你们手艺,给你们活干,受利的是你们自己。 你们不该付出点什么吗? 天底下哪儿有白吃的饭?” “赵爷,你就别帮着陈家说好话了。 我们不是不学手艺,也不是不干活。 我们只是受不了陈家这做派,明明是他们自己需要,却要鼓动我们自掏腰包。 我们凭啥出钱出力,便宜他? 陈宁,我这工具花了小四两银子,你把这工具买了吧。 等你们想通了,啥时候决定免费教我们,免费给我们用工具,我们再学不迟!” 冯大宝和冯二宝斜睨陈宁。 那眼神好似在说,不让我免费学,我就给你搅黄! 陈宁环视众人,有人心虚地低头。 有人左顾右盼,反正就是不和陈宁对视。 陈宁笑了,“好,在场一共十七个人,谁要是觉得我陈家安排的不合理,就和我说一声。 你们的工具我原价买回来,五十个铜板的学费也退回。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今天走出我陈家大门,往后也就别指望我再收你们。 就算你把银子捧到我面前,跪到我面前,我也不收。 我话已至此,想退出的过来吧。” 冯大宝继续挑拨,“大家都听见了吧,陈家一方面想用你们,一方面想拿捏你们。 让她拿捏住了,以后就算有活干,那价格也是压得低低的。 你们出钱出力,只能赚点小银子,买工具的银子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赚回来! 听我的,咱们不学了!等着他们上门请咱!” “是了,我听大宝的!”张石头最先起身。 “也算我一个,我也不学了!” 陈宁也不含糊,直接去拿了账本和钱箱。 工具照价收回来,五十个铜板还回去,顺便用毛笔把他们的名字勾掉。 赵爷的三儿子也悄悄站了起来。 赵爷一个眼刀子射过去,三儿子又乖乖坐下。 经过这一番闹,十七个人退了九个。 只剩孙有粮、李二娃,还有赵爷家的六个儿子。 一群人带着银子出了陈家大门,各个斗志昂扬,好像打了一场胜仗。 冯大宝和冯二宝挑衅地看了陈宁一眼,也跟着他们离开。 张石头笑着感谢冯大宝,“大宝啊,今天这事得谢谢你。 要不是你一语点醒我,我还真吃了个哑巴亏。” 冯大宝搂着张石头大笑,“都是一个村的,谁跟谁啊。 我这人心善,就是见不了大家吃亏。 赵爷家那几个傻儿子还跟着学呢! 等陈木头求到咱头上,让咱免费学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吃了亏,上了当!” 等人都走后,陈宁道:“爹,这里还剩八个人呢,你好好教。 天底下四条腿的鸡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 就让那些人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去吧,明个晚上,我保证这里座无虚席!” 陈木头点点头继续教学。 只是经这一闹,到底影响了他的情绪,有点蔫蔫的。 隔日一大早,陈宁来到三子所在的村子。 三子是陈木头的徒弟,在隔壁村开木匠铺。 “三子哥。” “宁宁来了!这还没到交货的时候,你咋就过来了?” 陈宁道:“三子哥,听东家的意思,咱们的木匠活会越来越多。 成手木匠要做茶桌,所以人手更不够用。 我家开了个木匠学堂,每天晚上开课,不耽误白天干农活,你们村有没有想学的? 自备工具,交上五十文钱就能去我家学。 等打一打基础,我就把搓衣板这样简单地活交给他们做。” 三子一拍大腿,“这感情好啊,我正想着拉几个亲戚一起干呢。 我抽不出空教他们,正好上你那个木匠学堂! 这事包在我身上,你缺多少人?我给你凑齐!” 陈宁:“再招上十二个人,这一批凑个整数,二十人。 我手里有八套工具,四两银子一套出。 可以到我手里买,没买到的就去外面定。 昨晚已经上过一次课了,想来的尽快!” “好说,我那几个亲戚今晚就安排过去。” 陈宁解决了一件大事,心情愉快地回家了。 三子办事牢靠,第二天晚上开课时,他的亲戚果然到位。 十二个人有八个从陈宁手里拿了工具。 另外四个没工具的,先跟着听,等工具到了再练习。 现在不止孙有粮一个没工具,倒是暂时缓解了他的尴尬。 第207章 匠人交流会 孙有粮虽然暂时缓解了尴尬,可人家的工具很快能到位。 他呢,还是没工具。 没想到,这事在晚上下课时出现转机。 赵爷家的大儿子走到孙有粮面前道:“老弟,我爹说了,你家里的银子都给妮子看病了,暂时凑不出银子买工具。 我们兄弟六个的工具轮班借给你用。 今天晚上你拿我的练习,明天拿老二的,后天拿老三的……” 孙有粮惶恐地说:“这可不行,要不我租你们的,工具都是你们真金白银买的。 我用一晚上,我给你一文钱。” 赵老大拍拍他的肩膀,“老弟你就踏实用吧。 你家妮子生病我帮不上忙,用我一晚上工具,我又不能掉块肉。 有那多出来的铜板,你买点吃的给妮子。” 孙有粮真是千恩万谢。 第二天一早,三子他们村后生来陈木头家上木匠学堂的事,就传开了。 张石头着急了。 他急匆匆地赶到冯大宝家。 “大宝啊,你听说没有?陈木头从邻村找来十几号人学习。 人家不仅交了木匠学堂的五十个铜板,还把工具原价买走了! 要不我们去找陈木匠低头认个错,再回去学吧。” 冯大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眼珠子转了半晌才道:“赵木头他急着赚钱,所以才去外村请人来学。 说白了,大头的钱是他赚,蝇头小利让给别人,工具钱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赚回来。 你有工夫就上山多砍点柴,采点野果到集市上卖。 这无本买卖,不比给他出力强?” 张石头琢磨一会说:“大宝你说得也是,靠山吃山,无本买卖我想干就干。 总比给他们干活,还要看他们眼色强。” 张石头再次被冯大宝说服,拎着柴刀上山去了。 ** 沈桃按照约定,隔了两日又登了青楼大门。 青楼不大的后院挤了二三十号乐师。 有弹琵琶的,有弹古筝的,还有拉三弦儿,吹唢呐的。 韩馥正指挥他们合奏,奏的曲子都是青楼里惯常奏那些。 欢快且艳俗。 一见沈桃,韩馥赶紧招呼:“沈掌柜来啦?快进来坐,听见我们刚才奏的曲没有? 这可是褚州最流行的曲调。 我按照你的要求做了改动,让他们用点力气奏。 来来来,从头来一遍,让沈掌柜听听!” 乐师们又从头开始演奏。 沈桃刚听了个开头就叫停了。 “韩妈妈,我说的节奏,不是让他们用点力气奏。 怎么说呢?我哼一个调子给你听听。” 沈桃回想现代DJ节奏,张口就来,“咚次咚次打次,咚次打次。” 就是所有的曲调全都卡上咚次打次的节奏。 有乐师摸到了门道,沈桃咚次打次了一遍,他就拨弄琴弦按着她的节奏来了。 虽然没有现代重金属那种冲击感,但也节奏明显,让人想跟着律动。 韩馥十分满意:“看不出来啊沈掌柜,你还精通乐理。 快快快,都忙起来,把所有曲子都按照沈掌柜的要求重谱一遍。 曲子改得好,我有重赏!” 乐师喜上眉梢,开始谱曲,时不时拨弄琴弦。 整个后院都被各种各样的曲调充斥着。 沈桃听得整个人都错乱了,“我先走了,等曲子谱出来,你选节奏最欢快的,然后让书画他们配着跳舞。 别跳得软绵绵的,跳得有力度一些。 动作要简单,让人看一眼就想跟着扭腰,就想跟着学。” 韩馥极聪明,从沈桃的言语和要求中,推断出了她想要的效果。 她道:“沈掌柜,那我就不多留你了,我这青楼要安排的东西也多。 赶明我的青楼开业,我再邀请你!” 沈桃听完,脚底抹油溜了。 她也就有这点本事,剩下的全看韩馥自由发挥吧。 ** 现下是八月底,天一日热过一日。 沈桃明白,这是要上秋的前兆。 一旦到了秋天,农户开始农忙,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寒冬。 她那个要炸出匠人的交流赛,要尽快提上日程。 商人的订单纷至沓来,农户才能在寒冷的冬天有事可做。 想到这儿,她一时也不敢停歇地去找徐以德。 彼时,徐以德正坐在院里乘凉呢。 两个衙差在后面给他摇扇子。 他的官袍扣子都没系好,松垮垮地挂在身上。 这要是被上官看到,非要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可屏县地界,他徐以德才是老大,根本没在怕的,就用这幅形象接见了沈桃。 “哎呀沈姑娘,你这个大忙人终于抽出空来看我了。 托你的福,最近越来越多的商户进入屏县。 这个月仅是从商铺收上来的税银,就比往常要高出一成。” 沈桃喝了口凉茶,舒服地哈了一声。 徐以德就是会享受,熬好的茶放凉,再到井里冰着。 喝到嘴里冰凉凉,十分解暑。 “徐大人,我这次来,还是有事求你帮忙!” 徐以德:“沈姑娘见外,有事你就说。都是为了屏县百姓,还用得上一个求字?” 他捏了捏小胡子,问:“这次是啥事?” 沈桃道:“民间有很多匠人,有人擅长做腌菜,有人擅长做酱料。 有人擅长雕刻,有人喜欢研究奇花异石,有人擅长特殊刺绣法。 我想举办一次匠人交流会,在全县范围内召开。 各行各业,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合适,就可以拿出来报名参赛。 我还要邀请百人商团来观摩。 一旦商人觉得合适,当场就可以下订单,您看可好?” 徐以德捻着自己的两撇小胡子,“这匠人交流会费心费力,若是商人不下单,岂不落了一场空?” 沈桃拍着胸脯保证,“徐大人,要是真没有商人下单,还有我啊? 只要产品质量过硬,我定能给它推火!” 徐以德:“好!沈姑娘,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你打算什么时候举办?都包括哪些行业?参赛流程又是怎样?” 沈桃与徐以德商讨了好一会儿,最终定下三大赛道。 第一赛道:农畜产品。 其中包含新品种农作物、奇花异草、牲畜家禽; 第二赛道:手工艺品。 包括针织、刺绣、雕刻、编织、织布,但不局限于此。 第三赛道:美食产品。 包括干菜、酱料、果干、美酒、调味品、新式糕点、特色美食,但不局限于此。 比试时间就定在九月十八,距现在半月有余,有足够时间准备。 有了上次的经验,就不用到处乱转找场地,直接用上次选的地址就好。 第208章 三大赛道 徐以德还记得上次开展技能比试大会,沈桃拉了许多商家打广告。 那一票他赚了一千多两银子。 这次他又挑着眉毛看沈桃,贼兮兮的笑:“这次还打广告吗?” 沈桃摇头,“这次可不打了,上次的技能比试大会是开给百姓看的。 这次的匠人交流会可是开给商人看的,产品为主。” 徐以德:“说得也是,我这就去准备。 沈姑娘,百人商团的事还得劳你费心思。” 沈桃比了个ok的手势。 “包在我身上。” 事关重大,沈桃去城东找刘大头。 为了吸引商人,她的邀请函不能太寒酸。 刘大头擅长雕刻,她打算请刘大头用薄木片雕刻一批邀请函。 沈桃说明来意,刘大头拍着胸脯保证,“给我三天!就三天,我交给你两百份请帖。” 沈桃:“银子怎么算?” 刘大头:“东家你可说笑了,区区请帖我还管你要银子? 说实话,我这个人有点心高气傲。 尤其是一个行业做久了,就想搞点更精专的东西。 只可惜我是个俗人,每天就是做家具。 还是人家指定什么样,我就做什么样,半点由不得自己。 因为这,我每天心烦着呢。 现下好了,我可以做茶桌。 茶桌好啊,一整块木头让我随心发挥,想雕什么样都行。 我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以前人家都叫我刘大头、好一点的叫我刘木匠、刘师傅。 你猜那天来的商人他叫我啥?” 刘大头神秘兮兮的,眉梢眼角的笑意都藏不住。 他就差催促沈桃,让她赶紧问他,人家管他叫啥。 沈桃如他的愿问:“他叫你啥?” 刘大头双手背在身后,大肚子挺起,昂着下巴道:“他呀,有眼光,他叫我刘大师! 这一声刘大师叫的,我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都有劲了。 大师~他可是叫我大师哎~ 这辈子没白活!” 沈桃是万万没想到,一句大师对刘大头竟有这样大的感染力。 “你放心,以后叫你大师的人还多着嘞!” 沈桃商定好请柬的事就回了黑风寨。 徐以德也很快把告示张贴出去。 屏县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匠人交流会,分成农畜产品、手工艺品,还有美食三个赛道。 每个赛道的第一名奖银子一百两!” “那可是一百两!” “我真想赚这个银子,可我赚不到啊!” “哎?我想起来一个人,我家有个远房亲戚,听说会一门造油印(印泥)的手艺。 只可惜那油印太难做,价格奇贵。 头些年听说他把房都卖了,做了些油印想拿出去卖。 屏县没人买,他就拿到褚州去卖。 没想到让人半道给抢了,油印也毁了。 现在一家人就挤在破木屋勉强生活,可怜着呢! 我这就去通知他,万一他要是得奖了,那可就翻身了。 这一百两银子,他说啥也得分我一点。” “兄弟你还等啥呢?你快去啊! 我也得好好想想,我认不认识有本事的人,赶紧通知他来报名!” 屏县召开匠人交流会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似的,飞进千家万户。 对普通人家来说,这消息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对有些人家,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屏县有个背靠大山的村子。 村里的房子建得很密集,唯独有一户离群而居。 破木屋盖在山脚下,只有一间,四周用树枝扎成简易栅栏。 破屋子里住着一家四口,一对夫妻以及两个儿子。 男人打了一捆柴背回家,手里还拿着一株奇特的植物。 刚走到栅栏前,就见妻子冷着脸,把一堆瓶瓶罐罐扔在院子中央。 男人着急地扔下柴跑过去,跪在地上检查瓶瓶罐罐。 “你这是干啥?” “干啥?我要把你这些东西扔出去! 顾长河啊顾长河,我嫁给你这么多年,你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 刚攒点银子,你就去买昂贵的材料往这些瓶瓶罐罐里添。 我不同意,你就说我没远见,说你这破油印能卖大价钱。 结果怎么样? 不仅没卖出大价钱,还害我们连家都没了,一家四口挤在这小屋子里。 就这么小个屋子,还要给你腾出地方,摆这些不中用的东西。 咱们省吃俭用存的银子,你就跟着迷一样都花在油印上,半点不顾及我和孩子。 儿子现在大了,眼看就要定亲。 你今天必须做个决断,要么把这些瓶瓶罐罐扔出去,往后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过日子,给儿子娶媳妇。 要不然,你就带着你这些瓶瓶罐罐给我滚!” 顾长河苦闷道:“秀芬,你不懂,这些东西真能卖大价钱。 你别这么生气,气大伤身。 你容我一段时间,你再容我一段时间。 若是卖不出去,我保证绝了做油印的心思。” 秀芬打定主意,今日必须要个说法,“顾长河,你听听你说的话? 从咱俩成亲第一日,你就是这么说的。 现在老大都十四,你还是这话! 我不是没给你时间,实在是日子太难熬,我看不到出路啊!” 秀芬坐在地上,把头埋在膝盖上大哭。 两人僵持之际,忽然有人在门外喊:“是顾长河家吗?” 秀芬怕人看笑话,用袖子抹了把脸,起身进屋。 顾长河回身道:“我是顾长河,你是?” 陌生男子激动地上去握住顾长河的手,“长河,我是李大贵啊,是你四姨母的妯娌的堂哥家的李大贵啊,你想起我了吗?” 顾长河:…… 没想起来。 李大贵十分自来熟。 “你家可真难打听,我去了好几个村子,听说你们搬来搬去。 好在终于找到了,你现在还做油印吗?” 一提起油印,顾长河双眼放光。 “你要买油印?给你看看我最近研究出来的油印,里面加了朱磦biāo、金桂、金碧、牡丹、美丽红、箭镞zú砂三十多样金贵东西。这油印色泽古雅、质地细腻,夏不渗油,冬不凝固。” 李大贵看着散落一地的瓶瓶罐罐道:“咋地,和嫂子吵架了?” “你不买油印?”顾长河略有失望。 “我不买油印!我来寻你,是想和你说你的机会到了! 县令牵头办了个匠人交流会,你这油印算是手工艺品可以参赛。 还有百人商团来观摩。 若是赢了,第一名有一百两银子赏银。 我特意跑一趟告诉你这消息,你要是赢了那一百两,你可得分我一点,也不枉费我一片心意。” 第209章 四处撒请帖 顾长河听到这个消息,呆愣半晌,泪水夺眶而出。 他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拳头一下下砸在地上。 “老天你终于开眼了!” 他嚎啕大哭。 李大贵被他吓了一跳,以为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吓傻了。 他一边往门口跑,一边说:“兄弟,我已经通知你了。 你回头要是得了那一百两,你可别忘了兄弟!” 然后飞快跑了。 秀芬虽然狠心把顾长河的东西扔出去了,可到底夫妻多年心里惦念。 她听到男人的哭声赶紧跑出来,抱着顾长河问:“咋了?这是咋了?” 顾长河紧紧回抱秀芬,泪水浸湿秀芬的衣裳,“秀芬,转机来了,转机来了!!” 秀芬刚才没听见李大贵和顾长河说了啥,但她也没追问,就抱着顾长河,让他把这些年的愤懑哭出来。 顾长河任由情绪发泄了一会儿,这才跟秀芬道明前因后果。 秀芬听闻顾长河还是没放弃油印,心中带着一丝苦涩地问:“你想去试试吗?” 顾长河重重点头,“秀芬,最后一次,这真是最后一次。 若这次我再不能出头,不用你说,这些瓶瓶罐罐我亲自砸了。” “唉!就听你的吧。”秀芬做出让步。 两人一起又把这些瓶瓶罐罐拾回屋里。 与顾长河有相同境遇的还不止一家。 石桥村一户人家姓王,男主人名叫王喜。 王喜的双亲卧病在床多年,家中条件极差。 他到了二十五岁才经同村人牵线搭桥,娶了村中一带着女儿的寡妇为妻。 寡妇名叫木杏,嫁给王喜后两人过了三年蜜里调油的生活。 日子虽然清苦,但俩人勤劳肯干,日子蒸蒸日上。 没想到王喜捉野鸡时误入深山,遇到了老虎。 老虎把他扑倒,把他的腿撕咬的鲜血淋漓。 好在有猎户路过,一箭射伤老虎救了他一命,却落得残疾。 公婆病重,男人坏了腿整日缠绵病榻,家庭重担全落在木杏一个人身上。 小妇人倒是有情有义,没撇下他们跑路。 家里条件差买不起药,木杏就整日上山采药,一来二去还认识了一些野生调味料。 以野生调料做辅,她做出的酱菜人人都道好,拿到集市上去卖,勉强给一家人混个温饱。 今日她又带着酱菜去集市,就听到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匠人交流会。 其中一项美食赛道,里面专门提出了善于储存的美食可参赛。 她动了心思,去县衙报了名。 木杏是这么想的,她的酱菜若是得了名次,那再好不过。 若是得不了名次,在全县面前露个脸,以后的酱菜能好卖一些。 县衙的人倒也和善,听说她报名,仔细地登记了她家住址,要参赛的项目后,给她发了一个牌子。 让她在九月十八这一天,以牌子为信物来参赛。 一连五六日,县衙门口都很热闹,全是来报名参赛的。 徐以德啧啧称奇,“我倒不知咱们屏县有这么多能工巧匠,还是沈姑娘这主意出得好! 哈哈哈,我屏县振兴有望啊!” ** 刘大头做得了请帖,差徒弟把二百张请帖送到黑风寨。 请帖用薄木雕刻而成,上面还有精致的镂空雕花。 最后棕油刷漆,不仅古色古香,还能透出木质纹理。 一看就高端大气上档次。 沈桃很是满意。 隔日,她就带着二百张请帖驱车赶往孟蒲县。 沈桃赶到时,正赶上几条大船靠岸,码头所有的摊位前都聚着人。 屏县特产的摊位前人数最多。 在摊位不远处,十多辆马车一字排开。马背上盖着一块布,上面绣着屏县两个大字。 沈桃大老远就看到大山领着三四个商人,来到马队附近。 他们也不知在说什么,比比划划的样子是在讨价还价。 价格商定,商人上了马车,看样是去屏县的。 沈桃赶紧小跑跟上,拦住马车。 大山惊喜道:“东家来了!马车,马车快停下。” 赶车人勒紧缰绳,马车停下,商人掀开车帘询问情况。 沈桃笑着拱手,“各位掌柜的好,我是屏县人氏。 听闻各位要去屏县,特意奉上请帖。” 沈桃双手递过请帖。 商人狐疑接过,仔细看了请帖上的内容。 “哦?九月十八屏县要举办匠人交流会?” “敢问这位姑娘,匠人交流会是什么内容?” 沈桃解释,“高手在民间,屏县举办匠人交流会,就是想搜罗全县的能人志士。 有些人擅养农畜、有人擅长手工艺品,还有人擅长制作易于储存售卖的美食。 这些东西在民间口口相传,鲜被商人知晓。 为了让商人有更多选择,屏县特意邀请各位来参加这次交流会。 若是遇到心仪产品,当场就可以下单。” 商人们互望。 “九月十八?距今还有七八天。 我在这里停留不了这么长时间,怕是赶不上匠人交流会,可惜啊可惜。” “没事,请帖发给您,若是您遇到相熟之人,大可以转送。 匠人交流会上优质的产品会放到屏县特产的店里售卖。 若是你们有时间参加,拿请帖去屏县县衙报名。 县衙会安排食宿,保证让您待得舒心、顺心。” 商人点头,“谢谢这位姑娘,那我们先去屏县一观,再做决断。” 马车落下车帘往屏县驶去。 待走远后,大山才问:“东家,屏县要开匠人交流大会?? 我们能不能回去凑热闹?” 沈桃笑着瞪他,“你们可回不去,就在这里好好干活吧! 等咱们步入正轨,我给你发个奖,创业先锋!” 大山被大饼击晕,乐颠颠地领着沈桃回摊位。 摊位上,鲁婶和刘婶正在讲解产品。 从产品的用料讲到设计理念,又讲到其中巧思。 听的商人连连点头,追问价格。 沈桃趁机发请帖,商人又七嘴八舌提了很多问题。 沈桃一一解答,说得口干舌燥。 其中过半的商人都表示愿意逗留几日,参加交流会。 也有人另有安排,倒也不能强求。 沈桃在孟蒲县每日跟着出摊,然后发请帖。 其他摊主倒是没再闹。 估摸着他们也发现了,沈桃的摊位上售卖的都是工艺品。 这东西只能把玩,不当吃不当喝,耽误不了他们卖小食的生意。 第210章 交流会开幕 沈桃发放了几日请帖,虽有半数商人承诺会去参加交流会,可她心里还是没底。 因为都是口头承诺,做不得数。 直到冯茗在交流会前三天,托人送了一封书信,沈桃的心才落到肚子里。 冯茗在信中说,目前去衙门登记,决定来参加交流会的商人已经超过一百。 徐以德把他们分别安排在各个客栈。 住店食宿费用,县衙全数承担。 来报名的匠人也不少。 农畜产品的赛道人最少,有八人报名。 手工艺品和美食赛道的人加一起,竟是超过两百。 沈桃承诺的百人商团已经做到,她就不在孟蒲县逗留了。 把剩余请帖留给鲁婶等人,她就回了屏县。 沈桃打算在匠人交流会开始前见一见商人,也得去检查一下场地。 沈桃连夜赶回屏县,到黑风寨时,老六叔和鲁齐都不在。 稍一询问才知,这两人最近忙着布置交流会的场地,都在城中吃住。 沈桃欣慰。 就连最不靠谱的老六叔,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 第二日,沈桃赶往县衙。 徐以德亲自发帖,在冯茗家的庆丰楼宴请商人。 庆丰楼有一间极大的宴客厅,能同时容纳百人。 沈桃跟着徐以德进了门,艾玛,一屋子穿金戴银的商人,差点没晃瞎她的眼。 别看徐以德平时不靠谱,可人家毕竟在官场沉浮多年,大面上极其得体。 徐以德主动端杯,“感谢各位能留在我屏县参加匠人交流会,我徐以德代替全县的父老乡亲敬各位一杯。 我再特别介绍一下,这位是沈姑娘。 想必各位都见过她,这可是位能人。 各位都听过曲辕犁吧,这位沈姑娘就是改良曲辕犁的人,圣上亲自嘉奖过的。 这一次匠人交流会,是她牵头举办的。 往后咱们若是能合作,你们还少不了见到她的身影。” “哦?曲辕犁是沈姑娘改的?沈姑娘大才啊!” “哈哈,沈姑娘,咱们还真不是第一次见面,上一次是在码头摊位上见的。 若是以后摊位上了新品,沈姑娘可得通知我等,咱们有钱一起赚!” 更多夸赞的话一波波袭来。 把沈桃夸得飘飘然。 沈桃连饮数杯,才道:“辛苦各位在这里等候多日,这场交流会一定会让大家看到更多新品。 若是大家觉得有市场,东西好,欢迎当场下单! 屏县的产品就有劳各位送到全国各地,沈桃在此感谢!” 人际交往上,茶搭桥,酒铺路。 一场酒喝下来,商人大抵心中有数。 这位沈姑娘的生意可是屏县的县令大人给开的道。 有官作保,与她合作差不了。 沈桃酒喝得晕晕乎乎,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才醒。 醒来时,翠兰正拿手绢沾水给她擦唇。 翠兰这是把她当病人伺候,要是再不醒,估摸着要下山请郎中了。 沈桃一轱辘坐起来,仰头喝了半壶冷茶才觉得胃里舒坦些。 她哑着嗓子问:“我睡了多久?” “东家,这都下午了。您从昨晚回来就一直睡,吓死我了。” “下午了?”沈桃趿拉着鞋往出走。 “东家你干啥去?” “我得去报名的人家看一看,看看她们的产品我心里才有数。” 沈桃还没完全醒酒,头痛欲裂,走路还打晃。 翠兰赶紧让冯茗跟上。 两人一路到了县衙,取了报名者的名单,这才前往各村看产品。 这一跑就是两天。 农畜产品里有三家极其不错,一户人家养了许多奇花,都是市面上不常见的。 不仅花开得好看,还对身体有益,是大户人家喜欢的。 还有一户种了香瓜,听说他家太爷爷上过战场,种子是从敌国手里抢回来的。 他们一辈辈种下来,瓜十分香甜,就是产量少了点。 若有商人扶持大面积种植,来年推到富裕人家也可大赚一笔。 最后一户不得不提,人家是驯狗的。 小狗被他训的听话不说,而且还往现代工作犬的方向上发展了。 对味道特别敏感,这要是推到军中,寻敌也不在话下。 手工艺品里的佼佼者更多。 双面绣、油印、竹编、流光布、石雕、玉雕、木雕、瓷雕等等,不胜枚举。 美食赛道也不遑多让。 酱菜、调味品、美酒也出来了好几种精品。 掌握了基本信息,沈桃心中底气更足。 千呼万唤,匠人交流大会于九月十八这天正式开幕。 硕大的场地被划分为几块,有观赏区、选手备赛区,百人商团区、商品订购区。 一百二十三人组成的商团,人手一个木牌。 他们认可商品,就举牌支持,一个牌子算作一分。 分数累计最高者,就是本赛道第一名。 商人举牌和他们订购商品不冲突。 即便他不为这个商品举牌呐喊,也不耽误他订购。 此刻赛场中央锣鼓喧天,狮子舞的热闹。 舞狮结束,韩妈妈让她手下的十一名姑娘登台献舞。 今天是正式场合,十一个姑娘穿的是周记布庄提供的新衣服。 头上戴的首饰是传承首饰铺子提供的。 她们面戴薄纱,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飞扬的裙角,灵动的舞姿,女子曼妙的身材,无不展示着青春的美好。 一曲闭,沈桃上台。 她手拿小型扩音器道:“匠人交流大会正式开始!现在由我隆重介绍,这位是我们屏县的徐大人!” 徐以德起身,冲四周点头。 下面立刻有人牵头鼓掌,看客跟着鼓掌,掌声雷动,把徐以德胡子都美歪了。 徐以德落座,手还压了压,示意大家听沈桃继续说。 沈桃又指向百人商团,“这是从全国特地来的百人商团,他们走南闯北,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最受大众喜欢。 一会儿就由他们来打分,角逐胜负,大家掌声欢迎。” 又是一阵掌声响起。 商人们与有荣焉,纷纷起立致敬。 接下来就是比拼的重头戏。 沈桃道:“首先比拼第一赛道——农畜产品。 黄天佑、李山、张长寿、赵多银、王美花、钟丰收、陈冬天、谭大力做准备!” 看台下议论纷纷。 “那个黄天佑是我们村的,他家养了好多狗!还有猫儿!黄天佑!黄天佑!拿个第一,给咱们村争口气!” “王美花她就是个养花的老婆子,她也能上?早知道我也报名了! 我养的庄稼不比王美花养得好?” “有请第一位,黄天佑!” 黄天佑以及他的家人帮他一起牵了十条狗上场。 虽然都是小土狗,可各个精神可爱。 第210章 出彩的狗子 见这么多狗上场,观众议论声极大。 “搞这么多狗上来干啥?” “不说是匠人大会吗?早知道养狗也算,我就直接把我家牛牵来了,哈哈哈哈!” 黄天佑同村的人都知道他家的情况。 有人专门去他家买狗,只因他训出的狗看家护院一绝。 他们不满地争辩,“你的牛要是能这么听话,你倒是把牛拉上来啊。” “黄天佑一家不吃不喝,也把这些狗养得油光水滑,你行吗?” 隔空的争吵声让狗子乱了阵脚,紧张的原地打转。 商人们也不知私下议论着什么,但看表情,不甚满意。 黄天佑的家人扯着狗子,让狗子一字排开。 紧接着黄天佑从口袋里掏出食物挨个喂过去,狗子才逐渐稳定下来。 黄天佑点头后,家人把狗脖子上的绳索解开。 随后他们拿着道具快速在场地中间搭建,无非是过桥、木桩,还有木环。 沈桃见观众吵得凶,扬声提点,“安静!黄天佑,请尽快开始。” 经沈桃出言提点,观众果然安静下来。 黄天佑给狗子打了个手势,狗子立刻挺胸坐好,如受训的士兵般。 它们轮番通过木桥、木桩、又飞身跳过木环。 狗子听话又伶俐,奔跑起来身姿矫健,惹得众人拍手叫好。 商人也逐渐舒展眉眼,互相点头。 黄天佑大声道:“我养的狗不仅能看家护院,还极其通人性,可有谁愿意上来尝试?” 有个胆大的商人举手。 黄天佑邀请他站到场地中央,给他的袖子上绑了棉套袖,又在他耳边低语一阵。 商人笑着表示明白。 两人在狗子面前站定。 黄天佑冲商人微笑,示意商人往前走。 商人依言前行,狗子乖巧地坐着,还发出亲昵的哼哼声。 可能是见黄天佑与商人关系亲近,把他也当成了朋友。 两人靠近后,黄天佑脸色突变,上手推了商人一把。 刚还乖巧的狗子瞬间戾气横生,它们围绕着黄天佑冲商人龇牙狂吠。 叫声凶悍,吓得商人倒退数步。 黄天佑手一挥,原地狂吠的狗子轮番对商人发起进攻。 狗子助跑后飞身而起,锋利的牙齿咬到棉套袖上。 可把在场观众吓坏了。 黄天佑已经起到了演示作用,发令让狗子松口。 狗子听话地落下来,又一字排开。 惊出一身冷汗的观众感叹,“靠,这狗都成人了吧,还能辨别主人脸色。” “可不是吗?这可是看家护院的好狗!我都想要一条!” 演示的商人对此满意极了,又与黄天佑交谈几句。 黄天佑指挥一只狗子蹲到商人面前。 商人摸摸小狗的头,一伸手,小狗乖巧地把爪子搭在他手上。 让它坐就坐,让它站就站,让它打滚就打滚,让它装死它真就躺地上不动。 直到主人让它起来,它才翻身而起,又甩了甩身上的毛,甩掉一身尘土。 有观众对狗的表现十分满意,有人却不买账。 “就这?” “我回去弄只狗,多打两次也能行!” “呸,狗是光打就行的吗?那也是条命,何苦让它变成你的出气筒?” “就是,你能做到黄天佑这样?宁愿自己不吃饭,也要把狗子喂饱?” 沈桃去黄天佑家时,黄天佑亲口介绍过,狗子乖巧听话是一方面,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出色的嗅觉。 若是不把这核心竞争力展示出来,恐怕不能服众。 沈桃拎着小型扩音器下场,以采访的形式问道:“黄天佑,你养的狗的确听话。可除了看家护院,逗主人开心外,还有别的本事吗?” 黄天佑憨厚一笑。 “它们嗅觉十分灵敏,我给大家做个演示,有没有兄弟能借一片衣角给我? 这位兄弟可以藏起来。 我的狗可以循着衣服上的味道,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他,哪怕在数里之外!” 这话一出,众人都觉得吹牛了。 有人扔到场中央一个空钱袋。 “我把钱袋扔这儿了,我藏起来。狗要是真能找到我,我就承认你这狗训得好!” 说完他就挤开人群跑了,转眼没了踪迹,不知藏哪儿去了。 沈桃适时活跃气氛,“若是黄天佑自己选狗,你们肯定觉得他了解自己的狗,所以选的是最有本事的狗子。 这样,大家想让哪只狗去寻,你们大声喊出来! 呼声最高的狗去寻人!” 音浪一波波袭来。 呼声最高的狗,是所有狗里看着体

相关推荐: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祸国妖姬   军师威武   狂野总统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角色扮演家(高H)   阴影帝国   将军宠夫   人妻卖春物语